查看原文
其他

Andrea Cavazzuti:1980年代的中国

老安 1908阅览室 2022-12-25

每个人的家庭相册里可能都有一些八十年代的老照片,认真凝视这些照片,会发现除了环境、物品、衣着等颇有年代感的物质元素外,照片里还有一种特别打动人的东西——人的状态。

盘桓郊野的恋人,午后闲坐的姑娘与小伙子,坐在锄头上歇息的农民……照片中的他们,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流露出的那份松弛和幸福,是被今天的我们遗忘很久的状态。

青岛,1981

“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癫狂。”
——老安《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

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前消费时代”的中国人,有了一些改善生活的经济能力,却还没被消费狂潮裹挟。

意大利摄影家安德烈·卡瓦祖缇(老安)花了40年时间去记录这一时的中国,并出版了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稍息》收录老安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我似乎活了两次”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他写道:

“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

安东尼奥尼在意的是人,人的状态,人的关系,人的生活。但在官方的严密安排下,安东尼奥尼只是偶然瞥见、抓住了他期待看到的东西。

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

将近十年后,1981年,另一位意大利人安德烈·卡瓦祖缇(Andrea Cavazzuti)来到中国。那时他才22岁,在威尼斯大学学习中文,同时也已经是个颇有经验的青年摄影家了。他参加了意大利著名摄影家路易吉·吉里(Luigi Ghirri)策划的展览《意大利之行》,是其中最年轻的作者。

“第一次访问中国时,我的心态与之前去西西里、法国的布列塔尼或首次去伦敦的心态是一样的:一心想着拍照。”

为什么来中国?

除了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对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主要吸引他的是象形文字, 还有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和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的老照片,以及对地图上如此辽阔的土地的一无所知。对于深受当时美国文学艺术熏陶,但又不爱喝酒吸毒的青年安德烈,中国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

那时他还意识不到,这将不仅是一次遥远的空间上的旅行,而且是在时间上的旅行。

老安在复旦

1982年,安德烈来到复旦大学留学,为期两年。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他在这里成家、立业、生子,他在这里拍摄照片,后来是拍摄电影和录像,并成为一位独立影像艺术家。

与安东尼奥尼的匆匆一瞥不同,他在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全球技术化时代的童年和第一青春期,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进程的深入参与者。

“在1959年出生使我得以切肤感受到当今世界的某些根本经验。我成长的年代正是意大利经济繁荣的年代;同一时刻,借助文学和音乐,我神游了以前美国的经济繁荣;随后,出于巧合,我亲历了中国的经济繁荣。BOOM了三次,然无一战争,前人极少有的运气。”


老安在中国

此后,他常常说到,“我似乎活了两次”。同时他也在中国与意大利之间,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持续讲述这出浩瀚的人间喜剧:

“中国是一个故事驳杂、场景纷乱的宝库,而我试图用我的照片、录像和纪录片来不加修饰地予以讲述。我无意阐述理论,我感兴趣的是去发现它们。”

四十年后的今天,年轻的安德烈已经成了朋友们口中亲切的“老安”。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摄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国》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设身处地的凝视


《稍息》收录了老安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年代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癫狂。

上海,1983

老安的摄影,跳出报道摄影风格套路,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

初看老安的摄影,会惊讶于这些照片的日常。

南京,1981

破旧却热闹的街头,贫乏却拥挤的店铺,孩子在公园玩闹、在院场写作业,恋人在树林里私语,茶馆、饭店、夜晚的小书摊,总是聚集着人群,橱窗里的模特诉说何谓幸福生活,男青年在舞厅疯狂扭动,女大学生背着枪军训归来,到处都是口号、标语,呼唤着未来……

昆明,1982

一尊佛像和一堆木材乱糟糟堆放在破旧的砖房内,里面还躺着废弃的木柜、轮胎、瓦缸、麻袋、篾框,那架管子台虎钳闪着微光。佛像背靠砖墙,凝望着这一堆物什,依旧庄严慈悲。

九江,1983

一辆崭新的红旗轿车车头朝右停在画面的中间,或许在等着某个重要人士;车前,一位中年妇女蹲坐低矮的水泥柱上,面前放着竹篮和锅,她的眼光看向左侧,她在等待属于她自己的车吧。远处,低矮瓦房的屋脊,隐隐闪着两叶白帆。

南京,1981

破旧小屋边,年代久远的石狮子蹲坐草间,紧贴着石狮子树着一根木桩,或许是电线杆,金属线将狮子与木桩捆绑起来,看上去,好像是谁把狗拴在了木桩上,再看才意识到是木桩倚靠着这石狮子。

……

观看这些摄影,必须像老安观察生活一样,耐心细致地看。总是要在看过几回后,才领会到其中微妙的意趣,惊觉这些照片在形式上的近乎完美。是的,老安拍摄了我们的记忆,但却是以他的美学。

陈丹青感叹道:“他精于构图,精心到难以觉察。那可是欧洲百年摄影的观看基因……”

这样的摄影,很难被一眼辨识、记住,很难作为一种简化的图像被复制和滥用,甚至,我们很难在老安的照片里找出所谓的代表作。这并非一种缺陷,反而恰恰出于老安照片的丰茂。

上海,1982

有关中国的视觉虚构,西方以前是基于革命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因为提供了想象的“另一种可能”,与当今中国相比,更为明确。而今天的中国与西方相比,既不够同质,又不够异质,很难将其视为范例,也因此很难被清晰地刻画。

在此情势下,老安的照片以及他此后拍摄的视频和纪录片,尤其珍贵。

如奥利沃·巴尔别里所说:“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这种“设身处地”的目光,恰恰是今日世界之亟需。

海口,1982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些将近四十年前拍摄的照片,提供了一次重新省察我们生活的契机。

中国读者看到这些照片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困惑。这些照片就像我们以日常的眼光在观看日常的生活。光线未曾抢走物象的质地与肌理,再暗的暗部也依稀可见事物的轮廓。然而这些我们亲身经历、熟视无睹的生活场景,真的值得照相机这样郑重的凝视吗?

我们很容易去欣赏阿杰特拍摄的巴黎清晨橱窗与街道的动人表情,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沃克·伊文思拍摄的大萧条时期美国某个路边小店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但对于我们那些四十年前的橱窗,还有里面的塑料模特、廉价连衣裙,以及路边的一个个门市部一个个小店,我们却难以有自信说:拍吧,这里有真正的生活。仿佛意义是在遥远的地方,而不在此时此地的生活。

老安的摄影则像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懵懂无知,让我们意识到,普通人平凡生活里的温情与尊严。

泉州,1983

安静的小饭店里,一位母亲看着女儿吃面。背后的拱形门框,让这清贫显得庄重。

昆明,1983

一个土堆,几个人,是在等待公交车吧?他们散落在土堆上下四周,不期然形成对称之势,只是每个人的目光各朝一方,等待各自的等待。那时候公交车少,往往一等就是一片光阴。土堆后面是穷陋的平房,远处的高树已经落尽了树叶,只有电线,一根根若游丝般横贯画幅。

三亚,1983

一座县城电影院,酷似意大利经典《天堂电影院》里的那座,门楣上竖着八十年代准许放映的外国片广告,一头猪,诚恳地走向空旷的影院门口。

对余华来说,“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苏州,1982

我们在这些照片里目击了我们的记忆,但这记忆正在迅速消退,消退的速度堪比经济爆发式的增长。我们急切逃离这样的贫穷、朴素与破旧,却已忘却了我们曾如何仔细、耐心、充满希望地把那样的清贫整饬为值得过活的生活。是的,我们看见了记忆,也看见了我们的遗忘。

上海复旦大学,1982
北京,1981
厦门,1984。(那时候舞池里跳舞的全是男的,女孩都在下面坐着,这张照片后来被老安在意大利一个gay朋友收藏了。)

老安的照片,提前扣留了我们注定会怀念的东西。


中国之后是岔路口


老安的摄影持续到了九十年代,之后他更多地转向拍摄录像。九十年代末,老安辞掉工作,成为了一位独立影像人,以自己的摄影和录像进入戏剧、电影、音乐、文学等领域。

威尼斯双年展合影,1993

他与林兆华(《理查三世》和《故事新编》)、李六乙(《新北京人》)等戏剧导演合作,以多媒体艺术介入剧场。

他与宁瀛、郭宝昌、彭磊等合作摄制电影,与徐星合作拍摄纪录片《5+5》,并借库奈里斯来华举办展览之际,拍摄纪录片《库奈里斯在北京》。

老安作品《库奈里斯在北京》

他与诸多中国作家结交,采访王小波、韩寒、孙甘露等作家。目前仅见的王小波的视频采访,就出自老安之手。他时常与后来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的年轻人见面,拍照或摄像,如方力钧、刘炜、刘小东、曾梵志、冯梦波、汪建伟等人。

他与琵琶演奏家吴蛮合作,以视频记录中国民间音乐。他还创作影像装置作品,参与当代艺术展览……

老安说:“中国让我感觉自己像外星人,在一块辽阔的、不同的、与世界其他角落相对隔绝的土地上走失了,生活在几乎彻头彻尾的疏远中,远离我原有文化中的符号和痼疾。”

另外,在某些体制的缝隙里,当现有规章不再可行,而新的尚未制定时,一个人有可能得到一种不可想象的自由。对于老安来说,路人互相推搡的自由,进人家里的自由,随意抽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造个房子、在马路中间架上三脚架等等,都是新鲜而刺激的体验。

老安深切地了解这块土地。他说,上微博、下农村、去三里屯或在皇城根散步,你对中国的解读会完全不同。

“或许不该如此断然,然而我相信,我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中国是世上最值得生活的国家。在地球外延续人类香火——这一天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近,但在这之前,中国是我们迄今熟悉的全球文明扩张的最后一道边界。中国之后是岔路口。我愿意想象并冀望,以我的生活选择,一旦抵达岔路口,我和我的孩子们有可能知道如何识别路标。”

上海,1982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1908阅览室特别推出签名版《稍息》


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李静、彭磊、冯梦波推荐。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设身处地,以世界的目光看见中国。凝视日常,目击我们的记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8开超大尺幅印刷,190幅作品,呈现影像的质感,生活的纹理。







往期推荐


中古书⑦中古书⑥中古书⑤中古书④中古书③中古书②中古书①蜷川实花路易吉·吉里|薇薇安·迈尔伯汀斯基植田正治欢岛周仰陈灿荣观念艺术庄学本张侯权冯立尤达任安迪·沃霍尔李·弗里德兰德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傅拥军汪雪涯蒂尔尼·吉伦|秋山亮二王轶庶徐小通刘思麟威廉·埃格尔斯顿彼得·比亚洛布热斯基山地俊辉W·尤金·史密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徐盛哲尴尬郑傅尔得马西莫·维塔利盖少华马克·鲍尔严明土门拳山本昌男吕楠乔尔·迈耶罗维茨匹兹堡项目西蒙·罗伯茨王兵蒂姆·赫瑟林顿木村伊兵卫拉里·克拉克布鲁斯·戴维森约瑟夫·寇德卡罗曼·贝扎克Eric托马斯·德沃扎克刘昕奥山由之浅田政志葛亚琪张克纯蔡东东川内伦子格利高里·克鲁德逊中平卓马亚历山德拉·桑吉内蒂尾仲浩二陈菠菜王福春庄喆余海波横浪修安妮·戈拉兹贝尔纳·弗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摄影书社群









阅读原文,购买《稍息》签名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