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郝妙海:古老民谣中的晋源乡村

郝妙海 太原道 2020-10-10

我的家乡武家庄,在今日晋阳湖之北侧。孩提时代,家乡流传着很多关于村庄的民谣。年幼的孩子们虽弄不清它的确切含义,但由于这些民谣滑稽有趣,郎朗上口,故而十分受人喜爱,因而传唱不已。如今,六十多年过去,家乡周边的村庄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民谣中传递的信息也早已时移俗易。但这些民谣早已烂熟于胸,而且由于步入老年,阅历渐丰,如今返过头来品味这些古老的民谣,竟会咂吧出一些或浓,或淡的早已逝去的乡村滋味来,犹如品味一坛久酿的老酒。


█ 晋阳湖畔武家庄。本文配图均由雷海泉拍摄


一、“牛家营里十家,捞鱼撇虾,饿杀九家”


牛家营,是一个已从地图上消逝的村庄。其旧址约在现晋阳湖的中央,是明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该村村西南有一个几百亩大的天然湖泊。记忆中,这片湖泊的名称叫“校场”,应为明时屯军演习武艺的场所。历经几百年,沧桑巨变,竟成了一片水泊。据说湖中水最深处有三丈有余。湖中水草丰茂,鱼虾甚多。由于土地盐碱贫脊,牛家营村的大多村民不得不靠水吃水,以捞捕鱼虾为生。牛家营也成了老太原县唯一以渔业为主业的村庄。然而,当时的农村人并没有吃鱼的习惯,捕获的鱼虾要推车挑担,步行三十多里到太原府去卖,生活相当艰难。

民谣“牛家营里十家,捞鱼撇虾,饿杀九家”,即形象地概括了这个村的生存状况:一是村子小,解放时,虽已不止十家,可也仅三十多户;二是捞鱼撇虾为生;三是大多数人家经常处于挨饿的边缘。

1956年,因为修建晋阳湖,由国家出资,将牛家营村的村民分散搬迁到吴家堡、冶峪、 金胜等十几个村庄。从此,牛家营村民告别了祖祖辈辈捞鱼撇虾的渔民生活,而牛家营这个少说也有四五百年历史的村庄,也永远沉没在了晋阳湖水中。


二、“ 姑姑寨,鸡儿叫了都不在 ”


古寨,当地百姓俗称姑姑寨,据传因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的族妹嫁到该村而得名。也为明时太原县屯军“九营十八寨”之一。后因其村年代古远,清道光《太原县志》称作“古寨”,延续至今。

古寨村以加工豆腐而出名,据传该村磨豆腐的历史可上塑千年。因水土奇特,工艺独到,该村的豆腐冷拌热炒均白嫩可口,慢火炖之更清香无比,深爱当地百姓和四方宾客的喜爱,更是请客用餐和大小事筵必备的一道佳肴。而历史上古寨村民也大多以磨豆腐和卖豆腐为生。民谣“姑姑寨,鸡儿叫了都不在”,说的就是鸡刚打鸣,天尚未亮,该村村民就都已起床去豆腐坊忙碌,或推车挑担出门卖豆腐去了。这种举村与豆腐为伴的盛况,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如今,古寨村仍有十来户人家以磨豆腐卖豆腐为生,他们加工的豆腐仍受到周边百姓的喜爱。其传统的豆腐加工工艺已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保护。


三、“武家庄,羊屁蛋儿滚牺汤”


牺汤,是古太原县乡民很喜欢喝的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羊汤。它讲究要全羊,即羊肉,羊血,羊杂一样不能缺。这不,连羊屁蛋也拿来滚牺汤了,乡民的风趣于此可见一斑。然而,用“羊屁蛋儿滚牺汤”来形容一个村庄,又有什么说法呢?

在当地,还有一句俗语叫“羊屁蛋儿外面光”。这句民谣,好像就是指武家庄有外表光鲜的特点。旧日的武家庄,村东是北上太原府,南下太原县的老官道,村西则有大道直通西山。有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故在嘉靖《太原县志》中即有在此村设“邮舍(即驿站)”,置“烽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的记载,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同时,周边村庄的苇杆,苇席,西山的煤炭,陶瓷在这儿形成一个小小的集散地。村内早在四五百年前即有成规模的苇场,车马店。一到冬季,北路(原平,崞县,大同)的商贩都来这儿采购苇子。村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故而,这个村被冠与“小太谷”的美誉。而且,这个村在外经商作买卖的人也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在太原等地的知名金店,药材店,木器店当大掌柜的就有十几人。过年时节,这个村随处可见穿长袍,套马褂的掌柜的,确是风光的很。

然而,外表的光鲜之下,武家庄的大多数村民解放前生活同样十分贫困。“羊屁蛋儿”外面光而已。



四、“东关勒,蛤蟆跳的温罐勒”


温罐,是早先市郊农村家家必备的一种热水容器。多用阔口大肚有盖的瓷罐,砌筑在灶台内,利用做饭时炭火的余热将罐内的水加热。这样,农户便可方便地用上温水。罐内的水是热的,蛤蟆跳进去,岂不烫死了?草民百姓的幽默正在于此。因为当地人都明白,这句话是指东关的蛤蟆太多了,以至都上了灶台,如不小心,就跳到温罐里了。

蛤蟆是两栖动物,离不得水。蛤蟆多,正说明东关的水多。据专家考证,汾水旧河道并非像现在这样距东关村有四五公里,而是就在其村东恻。而且由于旧日汾水没有固定的河道,左冲右撞,东拐西扭使该村深受其害。同时,旧风峪河河床也大大高于该村地面,且经常决口。一旦决口,东关村也必淹无疑。故尔,受两大水系的共同侵害,历史上低凹的东关村自然便多水,也多蛤蟆了。然而,古晋阳是晋水发源地,汾水又贯通南北,水源丰沛。境内低凹积水,多蛙之村比比皆是,缘何只拿东关村来说事,似乎是“东关”和“温罐”谐音,念起来更顺口的缘故吧。  

          

五、“木厂头,虱子爬下一炕头”


太原河西,沿汾河一线,曾有浩瀚的苇田。几十个村庄的百姓靠苇吃苇,都会编席子的手艺。在塑料未出现以前,苇席不仅可用来铺炕,而且囤存粮食,苫盖防雨,用途十分广泛。因而,苇子被当地人视为“金棍棍”。编席子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也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据传,木厂头编席子在当地较为有名,不仅会编席子的人数多,编出的席子花样多,而且质量高,上等的好席子可作到泼水不漏。民谣“木厂头,虱子爬下一炕头”,即是形容该村编席子的人数众多。更因为旧时,当地农村因生活贫困,盖房不易,儿女众多等原因,住房内全是通间大炕,地面相对狭小,故不少人家编席子都爬在炕上操作,所以便有了“爬下一炕头”一说。

民谣中以虱子喻人,在今天看来,显得不雅。不过,虱子这个东西,在老一代人的生活中真是太平常了。可说是生来相随,陪伴终身。虽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拿它来说事,是信手拈来,一点也不怪。如今,故乡大片的苇地已踪影全无,编席子也只留在了老人们的记忆之中。至于虱子,如今的孩子们恐也不知其为何物了。


六、“南堰河,掐了鼻子没看头”


“南堰河,掐了鼻子没看头”,这是我记忆中众多村庄民谣中唯一无解的一个。向过一些年纪更长的老人,均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见,这一民谣相当久远了。

南堰,为旧太原县四大集镇(晋祠,北格,小店,南堰)之一。其村名由来,一说是该村为阻挡冶峪沟之水曾筑有石堰。一说是宋赵匡胤为决汾水灌晋阳曾在此筑堰。然两说都不甚可靠。在今日南堰之北约500米处,尚有一村名北堰。而南、北堰之间地势低凹,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太原化工厂时,国家曾将此处的几百亩凹地征用,辟为一个大的缓洪池,以蓄化工地区的洪水。因而,从民谣“南堰河”推测,古时在南北堰村之间有条河倒很可能。而这条河,既有可能是如今流经北堰村北的西峪排洪河,也有可能是如今流经南堰村南的冶峪排洪沟。

人要是掐了鼻子,则毁了容,肯定没看头。而一条河,或一个村,怎么会有鼻子,缘何又会被掐去,甚而变的没看头,其中奥妙何在,专家学者们若有兴趣,不妨研究研究。


七、“吴家堡,提上毛篮篮拾破布”


这句民谣,在我们这儿大致的读音是“wo a bu ,di so mao lan lan shi pang bu” ,这样才朗朗上口。关于这句民谣,问过一些老年人,解释非常统一:“说吴家堡穷呗!”

让人感兴趣的,是民谣中出现的两种物件。先说“毛篮篮”,老年间,我们这儿常用的毛篮篮,一种是竹子编的,长方形;一种是柳条编的,圆形。毛篮篮用途很广,居家、外出、生产,都离不了它。特别是上事筵时,几乎人手一只园毛篮,里面是蒸好的约4斤白馍。礼房先生会在提手上贴个纸条(喜事用红纸条,丧事是白纸条)写上亲朋的名字。然后取出3斤,留下1斤算回礼。上完事筵,各人再提回去。即使落魄到拾破布了,还有毛篮篮可提,便说明了它的普遍。

还有破布。破布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裁剪衣服的边角料,一种是破的不能穿的旧衣服。早年间,破布也是宝,好点的要用来缝补旧衣服,差点的要糊成袼褙作鞋用,一般人家是舍不得扔掉的。故而,要在灰渣坡上拾到破布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旧社会,穷人谋生普遍很难,又岂止是吴家堡。



后记 


如今,上述民谣中提到的大多数村庄,已经随着太原城中村改造步伐的加快而消逝了。那些沉淀积聚了成千上百年的乡村信息,也将随之消逝。每念及此,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写下以上一些文字,算是对家乡的一点点精神的寄托吧!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更多作品:

郝妙海:从流经吴家堡村的几条古泥渠看当地汾河水的利用

家在太原 | 四拗村——武家庄

晋方言 | 杂七杂八说“圪榄”

郝妙海:晋源的猜“歇话”

郝妙海:晋祠水乡田,插秧好时节

郝妙海:五月杏儿熟

郝妙海:晋源娃娃学“本事”

郝妙海:从乾隆年间《鱼鳞册》解读晋源吴家堡村史

郝妙海:几张特殊的老照片

郝妙海:绝迹的儿时游戏钓“河西”

郝妙海:女孩们喜欢的儿时游戏跳“窟联联”

郝妙海:讲究团结互助的儿时游戏“齐齐溜”

郝妙海:表达草民诉求的儿童游戏“天下太平”

郝妙海:晋源的儿时游戏打扳球

郝妙海:晋源的儿童游戏“簪簪簪”

郝妙海:老鹰捉小鸡,几代人共同的童年游戏

郝妙海:晋源的儿时游戏“丁悠儿”

郝妙海:晋源话里的“藏门门”

郝妙海:晋阳湖赞

郝妙海:通往晋祠的那条“汽道”

大年初一烧懒香

晋源的隔年捞饭

过年说说天地爷

晋源的“年气气”

记忆中的“忙年歌”,一部实用的春节生活指南

太原童谣:雁儿雁儿排溜溜

晋源的土地爷洞洞

郝妙海:远去的水西关

郝妙海:太原的苇

郝妙海:社家鼓,太原锣鼓的根

郝妙海:“拉锯、扯据”,温暖的儿时回忆

郝妙海:乡村事筵,从未走远的浓浓乡俗

郝妙海:从《太原县志》看村庄兴衰

郝妙海:“毛鬼神”是个什么鬼?

郝妙海:五十年前我去太原十五中上高中

郝妙海:夏日虫戏,太原的乡村故事

郝妙海:太原话里变幻多端的“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