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佛的两大重点:是庄严自己,同时让更多的眷属庄严

福安古观音阁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5月3日(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佛的圣诞日,佛教给汉地最大的贡献,就是华严经。所以你去看,南传的佛教,还是藏地的佛像,跟汉地佛像是有区别的。汉地佛像从庄严、福报上看,特别好。可以说像华严经讲的具足九十六种相好庄严。

大家有没有觉察,我们有拜菩萨,像观音,地藏,文殊普贤都有,菩萨有显灵,有救度。但你从来很少人去拜释迦佛求保佑的。大家都是向观世音等菩萨求保佑。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问题。释迦佛为什么不保佑,而留给菩萨来保佑?学佛要学习佛的万德庄严,这里头我就讲两种庄严,一种叫相好的庄严,也叫福报庄严;一种叫眷属庄严,也叫人缘的庄严。

我们很多人对福报有误解和曲解,把学佛后发财了乃至事业顺利了,就是认为是来福报了。因为把福报等同于世俗的财富等来获取,导致我们学佛上出现很多障碍和偏差。其实福报,指的是修出佛的庄严相。佛的相好庄严能修出来,才是一个人的真福报。

像为什么每个人长的都不一样,就是福报和业力不同。但福报大的人,一般都有共同点,这就是药师法门讲的了,以中国传统来分,人的福报有子孙、有功名、有夫妻、财富等。这些从相上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从长相上也可以看出来。下等的人,看一个人的外在、外相长的如何;中等的人,看一个人的精气神;上等的人,就看一个人的心。比如有些人长相很好,但气不足,精神不足,也是很难成气候。但哪怕精神好,长相好,可是心不对,知见不对,比如容易犯杀、邪淫等。这些错误观念,也会让一个人命变坏。所以学佛要修出佛菩萨的庄严出来,就需要慢慢来,修六度万行。有时候从相上,慢慢去看。相由心生。从相就可以看出心,看出命运、习气。所以中国人很喜欢看相,而且看的准,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中医有句话,叫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人的命运。就是人有怎么样的生理结构,包括骨骼,还有脏腑结构,就决定人的性格,从而决定人的命运。所以要修出庄严的相好来,这才是福报。

第二个是眷属庄严。佛的身边都是菩萨、罗汉尊者,还有天龙八部护法,这就是眷属庄严。这叫有人比较重要。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呢。眷属庄严是从华严经来讲的。你去对比道教,基督教,还是其他宗教,从没有像佛教那样子的眷属庄严。耶稣才十几个门人弟子而已,儒家孔子比较多算是三千弟子,但儒家没有作为宗教。道家的弟子也没有佛门广大。佛门的广大,在于弟子之多,而且弟子之庄严。

讲这个问题有什么启发?我们都认为国土庄严,就是住的条件越来越好,是福报。其实人缘才是最大的福报。你有人,其他才能显现出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在哪里快乐,怎么样都不如众人一起快乐的好。这就需要眷属的庄严。

大家看中国的传统,中国人有个特征,就是好为人师,总喜欢去统管别人。所以中国历代以来,发展都是人文的智慧,而很少发展科技智慧。就是怎么去发展自己的眷属,而不是发展外在的科技。中国人骨子里就认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怎么治?最主要的,就是治人,就是教化人。把自己教化好了,再去教化别人。这一点跟大乘佛法代表的华严经的思想非常接近。

所以佛法就要以佛庄严而自己庄严。首先要自己修的好,相好庄严修出来,同时还有一大堆眷属。那怎么有一大堆眷属呢?就好比各大菩萨都发愿,其中,四位菩萨的发愿最多,就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四大菩萨的愿力最多,跟我们最有缘,所以四大菩萨的眷属也最庄严,因为信仰的最多。

这就是学佛的两大重点,第一是庄严自己,同时让更多的眷属庄严。所以法华经上讲,佛不是没事做,而是天天有事做,就是用各种方法来度众生,救世之苦心。因为他一直救世,所以法华经上说,佛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名气太大了,十方三世的众生都知道。你要谈时间的名气,佛陀都属于第一。大家去看,历史上出现很多厉害的帝王和王朝,比如周朝,再有名气,也是八百年,最长了。其他朝代,都是三四百年的。名气再大,也大不过佛。

注:“福安古观音阁”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转自“福安古观音阁”,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y2ub.html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三(新关注的师兄入)

《金刚经》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一切现象都是我们的牢狱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要修出一种清贵的气息出来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灾难一样,是业报

护法神有两种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南怀瑾讲关于治疗抑郁症的故事

法华经浅释23: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亦有他的执着

能有个好环境来学佛,也是自己过去生种的福报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学点佛法可以摆脱抑郁症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这些祖师也靠诵佛经的力量来度化人,诸位切莫轻看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法华经浅释25: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

彭鑫博士:怎么治疗抑郁症?

很多人信佛是迫不得已的信,无路可走了才来试一试的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是修清净最好的经典,不仅能开智慧,还能圆满世俗种种愿力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法华经浅释27:真正修道者,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

永明延寿禅师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阎罗王在地府都顶礼他的画像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法华经浅释28: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如黄金一般罕有

要做一个真修行人,唱诵和参禅这两样都要会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了

环保酵素使用方法分享

要进入修行,就要舍弃应酬、无效的社交等不必要的东西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尽一切处,都是佛的法身

当你没有信心时,就要记得回归到地藏法门来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佛法要以做到为主。你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法华经浅释32:凡是成功的人,皆有克制功夫

看不起身边的师父,仰慕远方高僧和风景,是我们凡夫的毛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含藏识只有三句话可以解决:发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法华经浅释33:妙法莲华经乃是至高无上法中之王;佛说此经去权智而说实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