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通了,当然一切经都通达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摘自净空法师主讲楞严经讲义
十番显见之六 显见不杂
那么今天也谈到这个佛学院教学。我再给诸位说明,佛学院是近代才有的,我们中国之有佛学院,可能是太虚大师开始的。得法之人,他不是佛学院毕业的,不是研究所毕业的,是哪里来的呢?法师、居士升座讲经,他在底下一听就悟了,这么来的呀。仔细想想啊,真正开悟还是这么来的。佛学院里面排的那些课程,机械式的,开不了悟。开悟是要活活泼泼的,才能开悟。守着这个机械的程序,人的头脑都变成机械了,不能够灵活运用,怎么能够悟得了啊?悟不了啊。所以外国人的头脑啊,就是被这个机械训练的,一定要找这个梵文经典,来研究那是怎么个讲解法,再比较比较中国这个法师翻得对不对,意思对不对。佛教我们离分别、离言说、离妄想,而他们怎么样呢?运用分别,离不开言说,离不开妄想,这哪能悟呢?!
佛教给我们学习的原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义是理呀,语言记录下来的是文字。换句话说,佛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不要依文字,不要依言语,执著言语文字是错误。所以禅宗提出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人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初学的人必须要依靠文字,见了道的人,不要文字了,没有见道的要依靠。但是依靠什么呢?亦依靠亦不依靠,才有办法入门呢。完全依靠在这个文字上,那就糟了糕了,死在言语文字之下。又依语又要不要语,要这个方法才行,就是不即不离呀。
说得更好的,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凡是说一切法相的都是不了义的,凡是说法性的是了义的。说法相,无论怎么样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是不了义。唯识对于法相说得那么清楚,那么详细,给诸位说,一悟入到法性呢,那个通通没有了。为什么呢?全是虚妄的啊,没有一法是真实的啊。
那么佛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来教我们分别法相呢?这是对一类着相人,离不开相的,好,离不开相,就在法相里面给你分析。你喜欢研究相,佛就教你研究相。你所了解的法相,比佛差得太远太远了。所以凡是喜欢研究法相的,分析法相的,一读唯识,对释迦牟尼佛五体投地。而由法相里面教你见性的门径,见了性才是究竟。这是大乘教学的大主意,教学的大方向。我们学佛,要想在佛法里面真正得到一点成就,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循这个方向去走。
佛在这一段教给我们,正在见相的时候,是谁见相?这些都是下手的功夫啊。「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宗镜录》),因为六根聪利,那些假名是六根给它建立的。那么我们举起这个,诸位看得很清楚,你说这个茶杯,这是人给它叫的名字啊。叫名字,它就错了,它本来没有名字。我们把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人都集中在一起,叫他来一看,大家心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言语不通啊,通清楚。离开言语是一样的,见闻觉知啊,通通感觉都是一样的。这一叫名字了啦,各人叫的都不一样了,但是东西是一个东西。所以名是六根建立的呀,六根比较聪明,六尘比较笨,它自己不说,“我叫茶杯,你们都叫我茶杯”,它不会这么说的呀,人叫它的呀。
人人都觉悟的话,把这些分别、妄想、知见都离开了,给诸位说,天下就太平了。现在我们看这个天下太平不了,为什么太平不了?他的妄想、执著决定不肯放下。我们举一个例子说,现在全世界人都晓得,这个工业,带来的是这些灾害,带来的是大气的染污、水份的染污、海洋的染污,每个人都晓得这个灾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么现在科学家也在这里证实了,统计统计这个灾害,看看它的效果。认为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全世界的温度会升高两三度,全世界气候会升高两三度。预想当中啊,南北极的冰会融化掉,南北极冰要一被融化掉,我们台北市就没有啦。这个海水啊,会升高五公尺。那么我们想想,台北市,如果海水是升高五公尺了,台北市的海拨不到五公尺,台北市被淹没了,没有了。日本的东京、什么大阪都没有啦。大陆上的上海、广州这一带也都没有了。
哪一个不晓得这个灾害严重呢?但是谁能肯说,哎,这个灾害重了,我们现在工厂少设几个?!还拼命在增加工厂。知道这个灾害,还拼命在制造灾害,这有什么办法?!他为什么呢?我眼前赚钱要紧啊,那个灾害是十年、二十年,我还没见到呢,现在是赚钱要紧,利欲熏心啊。哪一个人都晓得造原子弹不好,可是现在有能力制造的国家都拼命在制造。晓得这个不好,为什么偏偏要干呢?邪知邪见。在佛法里面真实讲,就是共业所感呢,明知故犯。学佛的人要觉悟,共业里面有不共业。灾难现前了,有人堕三途,有人升天堂,果报不一样啊。所以晓得这种劫难了,我们就一心向善。纵然免不了这个劫难,我们也能往生善处,比现前生活环境还要美好,还要幸福,总得有个结果啊。灾难愈接近,愈要多做善事,为善唯恐来不及啦。
今天上午我在这里讲经,刚才来的时候看到有一封信摆在我那桌子上,上面没具名。那么同修也许担心啊,没有人认真学习,我不是不讲经了,我还是讲经,我讲什么经呢?我讲一种,我不讲这么多了。我讲这么多,是帮助大家的;我自己要修学、要成就,我一门深入。真正为自己,也能利益诸位同修。说实在的话,一生当中最好是讲一部经,周而复始。我是在很久之前就有这个观念,我也劝勉很多人,古来祖师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清凉大师一生,就讲华严经,没有听说他讲过第二部经。一部讲完了,从头再讲起,他一生讲了五十遍。纵然小经,讲弥陀经,古来也有这个大师专门讲弥陀经的,一生讲了三百多遍,他不讲第二部经典。
那么也许会问了,弥陀经很短,常常讲,常常讲,还有什么味道?其实不然,一遍有一遍的味道,遍遍不相同。为什么呢?讲的人遍遍有悟处,遍遍有更高的境界。第二遍所讲的一定超过第一遍,第三遍所讲的一定超过第二遍。所以是愈听愈有味道,绝对不会说这个经讲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把人都讲跑掉了,没有这回事情。那要把人都讲跑了,那是没悟处;如果有悟处,一定是一遍比一遍有味道。
所以要效法古人啊,一门深入啊,那是有大成就。搞多了,这个精力分散了,自己修学得不偿失。那么对别人说呢,也没有多大的利益。所以我奉劝诸位,这个修学呀,你选一种。比如我们现在讲堂里面,讲的有五种,你在这个五种当中选一种专攻。所讲的这个经都可以听,力量用在一部上。你比如说你学楞严,你每个星期到这儿来听这一段,你这一个星期当中,你就琢磨这一段经文,你把这一段经搞熟。其余的都来听,听了之后不必复习,听懂的那些意思都会到楞严经里面来。这样就有效果了,就得力了。这一部楞严经讲完了,你真正有受用,你才有所得啊。你要是学法华,也是如此。全部的力量用在法华上,所听的一些道理,都融汇在法华当中。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一生修学法华,一生弘扬法华。学哪一样,一生就弘扬这一样,做这一个法门的专家,这样这一经才能够通啊。一经通了,当然一切经都通达。可是一切经通达的时候呢,你还是弘扬这一门东西,还是标榜这一门东西,终生不变更。要变更,到来生再变更,这一生不变更。这个是大慈大悲呀。
初学的人,这一个星期学一天,给诸位说,很有利益。一个星期要讲两天、讲两次,给诸位说,消化不了。我自己是过来人,我有经验啊。我在台中学楞严经的时候,三年的时间,李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我跟你们一样在底下听经,一个星期就消化他这一次所讲的。他一次是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消化这一点钟的东西。他三年一部经讲完了,我楞严经有了心得了。那个时候如果一星期讲两个小时,我也能消化,但是什么呢?很紧张啊,没有那么轻松啊,就紧张了。如果一个星期讲四个小时,那我忙得的是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少了。超过四个小时,不是我能力能接受的,接受不了。我自己学东西,我是过来人,我了解。那么我们现在一个星期一个半钟点,诸位要学起来轻松愉快。那么这一部经大概四年讲完。四年,你这一部经毕业了。以这一部经做底子,确实能通一切法门。
我们现在这几部经,《法华》大概也要四年,《弥陀经疏钞》大概也要四年。除了《华严经》之外,差不多都是四年毕业的。可是诸位说是我这几样东西都要学,呵呵,那不容易,在我看起来是很难,你们成就不太大。如果你们是一门专攻,你们这个四年的时候,决定有成就。可是诸位晓得,你这一门专攻的时候,这一门通了,你附带的几门都通了,这是我告诉诸位的。力量分散的时候,这几门都是半通不通,四年拿不出成绩来。
这不但是我的经验,过去这些老法师们,他们都是这个方法学出来的,都不是佛学院里学出来的。佛学院里为什么学不出来呢?东西太多了。我们一个星期只学一两点钟的课程,他一个星期要上几十个钟点课程,那怎么行啊。天才儿童啊,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那天才到底是少数啊。所以诸位要是懂得方法,能够精进不懈,四年确实有相当成就。
经里面所讲的宗旨,是教我们要了解:境界,它的真相是清净寂灭相。你要不相信,你看这茶杯,它是不是清净寂灭相?它也不动,它与人也无争,它也不起心动念。摆在这个地方,你把它摆在这个地方,它永远在这个地方。业相都是这样的啊,我们要认识它啊。它没有见解啊,它没有知见啦。
你先看这些静态的,是清净寂灭的;然后再看动态的,也是清净寂灭的。风吹,这个树叶在动,仔细观察它。这个功夫要深一层了,茶杯放在那里不动,这大家都能看得出来;风吹这个树叶啊,不动,这不大容易看出来的。你读过坛经,六祖所谓是「亦非风动亦非幡动」啊。所以那个动当中,你看出不动,这功夫进了一大步。再进一步,你看那些动物,看到我们这个人,一举一动,一切言说,这个心里面妄念纷飞,你也看出如如不动了,你就成佛了。
要晓得动从哪里来的?从外面有感,你是心里有应呢,才动啊。外面境界来感,自己如如不动,这是真不动。不动而后能感应道交,那是佛菩萨大慈大悲。你要是不慈悲的话,如如不动,怎么感你也不动。感而有动这是慈悲,是救度一切众生,是怜悯一切众生,那是大经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啦。念念之中是为救度一切众生,虽救度一切众生,又不着度众生的相。为什么不着度众生的相呢?因为众生没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啊,哪有众生可度呢?!
因此,仔细去审谛审谛,去观察,你能度所度,了不可得。这才能看出,世出世间是清净寂灭相啊,一切法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啊。这样才能入平等真空,才是究竟见性。究竟见性所见的,本来湛然,无有动摇啊。不属有无,亦无取舍,这叫真见性了。见性就是成佛。性就是佛,佛就是性,所以叫见性成佛。佛跟性是一不是二。那么佛在哪里呢?我们六根的根性就是佛啊,性就是佛嘛。离开六根根性,到外面去找佛,那到哪去找去呀?!
你找到的那个释迦牟尼佛,那是相,不是性;你找到阿弥陀佛,那还是相,不是性。释迦牟尼佛,是性的仁慈,「释迦」翻作仁慈的意思,「牟尼」翻作寂默,如如不动,清净寂灭。本性的仁慈,本性的清净寂灭,就叫作释迦牟尼。阿弥陀佛的意思翻作无量,本性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本性就叫作阿弥陀佛。
这话不是我在此地随便说的。我们《弥陀经疏钞》刚刚念过,弥陀经疏钞里面虽然没讲佛,讲的菩萨:观世音菩萨是我们自性的大悲;弥勒菩萨是我们自性的大慈;文殊菩萨是自性般若;普贤菩萨是自性广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啊,心与法不二啊。菩萨如是,那个诸佛的名号哪有例外呢?!当然也是一样。所以说诸佛,说诸菩萨,说一切众生,全是自己一心所现。就是自己一心,一心之体用,体用不二啊,这叫见性成佛。
到这个境界,见性成佛这一句假名也要把它离开。正是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啊,连见性成佛也没有!再给诸位说,本来无一物这一念也没有。如果你还在“哎,本来无一物”,你心里头还有一物,还有个本来无一物,那还是障碍。真正达到绝对的清净,真实的解脱,大自在,这才见到自己本来面目啊,才见到自己的真人。「常乐我净」,这个四德全都具足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现在讲常乐我净,有名无实。所以明心见性之后,常乐我净是实实在在的,到那个时候,有实而无名。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有名无实。(未完)
有一个窍门:就是训练一个不分别,一部书从头念到尾不起一念,字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