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觉经28:以无相修行,百年之后进入的就是无相的世界

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圆觉经28 慧律法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530u6xc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圆觉经28

慧律法师主讲

 [离缘毁谤曰破。今则了达缘无自性,]也不可得。成就你也好、破坏你也好,[成破一如,]一切平等心看待,[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涅槃不生灭法故。]所以,[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者:]都是般若。意思就是说:你只要一念回光返照,进入空性状态,都是本来的面目,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

[三、智愚对。真解佛法即是智慧,妄生分别即是愚痴。]相对于愚痴,所以讲一个智慧,[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显愚,]所以,[愚非真愚。今则了达,二俱叵得,]“叵”就是不可得,两种都是不可得,只要对立的名相衬托。[同归圆觉,]如果你常常说:我很厉害!那么就要感谢那些无能的人,感谢那些无能的人。是不是?没有无能的人,就无法衬托出厉害的人。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譬如世界选美小姐,要选出像西施一样的人,西施就要怎么样?感谢那些东施效颦的人,效仿西施的微笑。西施要感谢那些丑的人,然她如何在历史上留名?所以说:西施虽然很美;但是,那些丑的人也有功德,没有那些很丑的人,要如何衬托出酬谢的美呢?所以,长得漂亮的人,不要老是拨弄你的头发,不需要这样,知道自己漂亮就行了。看到丑的人,你要感恩她,感恩;但是,不要跟她说:因为你的丑,所以显示我的美。知道她丑就行了,不要跟人家这样讲,那是我们的福报,那是我们的福报。我们对镜观照,离开能所双亡,知道自己英俊就好,不需要去讲别人丑。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般若德故。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者;

四、邪正对。依正解修证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依邪心取理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思益梵天经》说[《思益经》云:“住正道者,]住正道就是拥有平等心、大智慧的人。安住于平等心、正道的人。[不分别是邪是正。”]一律平等。所以,真正学佛的人没有仇人。[同归圆觉,以圆觉即是无上菩提法故。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者:]无明是烦恼,真如是清净,清净、烦恼心同一心,无二心,看你悟还是不悟,如此而已,如此而已。[五、真妄对。如地中历位所断,即无明,]如地中历位所断就是说:如十地中一位……,历位就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位位所断不同,这就是无明。历位所证有十种真如,唯识学里面,十地菩萨所断,生十种真如。[历位所证,即真如。无明无性,全体即真,]无明无性,无性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根,没有根。无明只是像作客,在真如当中暂时产生烦恼而已,烦恼而已。无明实丰是无性,就是没有根,如风中毛,它没有根,无自性,不是真实性的东西,无性就是无明不是真的;但是,无明当体悟了,全体就是真;如水波,放下,没有波,波当下就是水。

[真如随缘,任运现妄。]真如清净的心,随一切因缘现出虚妄,我们如果悟到虚妄不可得,这就是本来的面目。[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则妄想是真如。二俱不立,]也不立迷,也不立悟;也不立真如,也不立无明妄想,二俱不立,[同归圆觉,以圆觉即诸法,]为什么?没有其他的境界故。[无异境界故。]譬如说[诸戒、定、慧]这是指圣者来说:[及淫]就是男女,[、]发脾气就是[怒、痴]这个是不好的烦恼;但是,对《圆觉经》来讲,怎么样?[俱是梵行者:]哇!不得了!看你悟或是不悟?[六、染净对。戒、定、慧净法,淫、怒、痴染法;染法本空,何异净法。]简单讲:如果自己标榜自己在持戒、自己在修定、自己有智慧,这样还不是梵行,这样叫做烦恼行,因为你还没有忘掉一个自我,这样还是烦恼。[《诸法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为什么?化贪度众生为贪欲,行菩萨道变成贪欲;化贪欲变成行菩萨道。[恚痴]就是教化众生要现这个恚跟愚痴相。[亦复然,如是三事中,有无量佛道。”]所以,方便运用贪嗔痴,贪恚痴。为什么?因为不可得故,不可得故。所以,你们看你们师父在发脾气,其实,他不是在发脾气,他是在才华众生,他有无量佛道。[即是圆觉,以圆觉即清净因故。众生国土同一法性者:七、依正对。]依正对。什么叫做依正对呢?[依报,是无情国土;正报,是有情众生。《涅槃经》云:“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为什么?不可得故,讲来讲去,到最后都不可得,究竟不可得,你如果把这句话贴在门边,天天看就能开悟。究竟不可得,如果很高兴的时候:哈哈!

所以,学佛后,你就会觉得,众生真的如佛陀所说的:是名可怜愍者,讲起来实在很悲哀、很可怜!我以前有空都做什么呢?跑去逛百货公司,台北有一间今日百货,不得到是不是被火烧了,那天听说发生火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以前我有空就邀吴金松:吴金松!来,我们去吹冷气!因为百货公司有冷气,家里没冷气;来!我们去吹冷气!就走……,去哪里?去百货公司。吴金松如果赌博赢了钱,就会邀我:林益谦啊!走,去看电影!我都是让他请客,因为我没钱啊,他如果财赢了,就请我去西门町吃东西、去圆环边吃沙茶火锅,以前还没吃素。吃沙茶火锅,吃完后就去逛……,回来后我去念书,他又跑去赌博,然后我就又希望他赢!(法师笑)整天都在搞这个,他如果赢了,我就有火锅可以吃;而我是每赌必输,没办法,没办法!所以说:没有学佛的人,实在不知道要走什么路,无路可走,无路可走。不然你看这些歌星、影歌星,你看这些影歌星,在夜总会表演的节目,看过一遍,就不会再想看第二遍了,不是唱歌、跳舞,变魔术,就是清凉秀,就是清凉秀。对不对?或者模仿一些歌星,不然就是打诨插科,打诨插科,东聊聊,西聊聊,你看猪哥亮那个节目,东聊聊,西聊聊……,都是, 这样。

你如果悟道,一看都一样,千篇一律。或是看报告新闻,也没有什么新闻啊,不是灾难就是火灾;不是火灾就是动物园;不是动物园就是政治;不是政治就是经济,economic,每天的报告,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有一次,有一次:讲到股票市场,有一次,一个徒弟毁谤我,说:慧律法师在玩股票!我只是保持沉默。人家问:你怎么知道慧律法师在玩股票?他说:哎哟!你看电视都在看股票呢!结果不是,是因为那天我在看报告新闻时,突然有便意,跑到厕所蹲了很久,蹲了很久,拉肚子,结果电视没关,当然,我又没有神通,不然我在里面眼睛眨一下,电视就自己关掉了,我又没有神通!我进厕所后,电视正好在播报股票新闻,他在门外,不知道是我进所前,没把电视关掉,因此就说我在玩股票。说起来,这世间怎么会如此凑巧?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没有亲眼看到的都不准!依报,这是无情,无情;正报就是有情众生。

所以,《涅槃经》说:我以佛眼,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皆悉究竟,统统平等。[即是圆觉,以圆觉即诸法实性故。地狱天宫皆为净土者:八、苦乐对。地狱是十恶苦果;天宫是十善乐果。苦乐之念由心,地狱天宫岂定,]哪里有一定呢?对不对?所以,我们现在培养一个清净心,将来;如果我们现在无相,进去就是无相的世界,就是法身世界,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现在不要起心,不要动念,宽恕一切众生,你不执着一切法,单单提一句佛号,你以无相修行,百年之后,进入的就是无相的世界,就是清净极乐世界,清净极乐世界就是无相,因为我们化法身为无量的清净身,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用念头,动到一个念头,执着一个世界,世界就变小;不要动念头,以平等性,所有遇到的世界,就是无量无边清净心,依法不依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既本空,同归圆觉,以圆觉即常寂光净土故。有性无性齐成佛道者:九、有无对。以三无二有]三种不能成就佛道,二有决定,[决定性]可以成就佛道。就是说决定性的众生,[及不定性,]两种众生。[二种众生有佛性;]决定性的菩萨,决定性的菩萨道,还有能够回心的二乘,[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定性就是一定的声闻,不能改变叫做定性。

所以说:决定性的菩萨、不定性的声闻,这两种众生都有佛性。定性就是说:他一定是声闻,不可改变,定性就是不可改变,不可改变的声闻跟缘觉,那当然就是不能成佛了,不可改变嘛!所以,无性阐提,无性阐提叫做断善根的众生,一天到晚伤害三宝,叫做阐提。[三种人无佛性。诸大乘经云:大地众生,皆当作佛,无论有性无性,皆已齐成佛道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者:]毕竟解脱。[十、缚解对。]缚解对。[一切昏烦之法,恼乱真性,即贪、嗔、痴等,八万四千,是系缚之法,能系众生受生死苦。今了达苦即法身,无苦可舍,]何以故?苦是空性。[故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上十对,名相虽异,]但是,它的道理并无不同。[其意不殊。但缘佛证圆觉,]什么叫做“缘”呢?但缘就是:你只要,“缘”就是借重,借重于佛证悟的圆觉这一颗心。[心无取舍,]心无取舍,心地功夫拿出来![故得诸法普融,同归圆妙矣。一明境竟。]太好了,太好了!

[寅二明心【“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法界即一真法界;迷时从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绝对法界,没有经过任何比较、没有能所、没有迷悟,叫做一真。[而起十法界。]十法界就是四圣、六凡法界,四圣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等等;六凡就是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今证佛果,还归一真法界,深广如海。慧是照用,称法界而起,故名法界海慧。]就像法界一样,智慧如海。所以,自皈依法,当愿众生,你们就知道要接: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惜我们没有深入经藏。[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者:今海慧为能照,诸相是所照,以离分别念,相即无相,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虚空的体,它不是一切相,非群相就是它不是一切相;但是,不拒绝一切相的发挥。[而不拒彼诸相发挥。”]简单讲就是:佛性是不可得;但是,不拒绝一切事相的作用。所以,用空性看一切,用空性看一切宇宙,一切宇宙皆空。[上句指体不变,非为群相:]一切相。[下句指用随缘,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正不变而常随缘,虽随缘而仍不变,则圆觉妙性,亦复如是。二明心竟。

寅三结名【“此名:如来随顺觉性。】]这就是已经成佛的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此名如来者:指能随顺人。]你只要放下,没有取舍,没有能所,你就是随顺佛性、诸佛菩萨在修行,不然不叫做修行人;每天在执着里面:我在持戒、我在用功、我在念佛、我在修行!那都不是修行人,能所不除掉,都不能称为修行人。[随顺觉性者:谓如来从初发心修行,大开圆解,于无修证,而起修证,渐次随顺,而证圆满觉性,是为究竟觉。]究竟觉。[初明依位渐证竟。]所以,我们今天来打八关斋戒、来听《圆觉经》,是大大的好用,让你心根清净,心根清净,大大的好用,妙用现前,哇!太好了,太好了!我都觉得我是一个……,I’m feeling.I’m lucky old man.我觉得我是幸运的老男人! I’m feeling.I’m luckyold man. 我是幸运的老男人。因为I’m fortyyears old. 我已经四十岁了, 四十岁了,我是shèngw,剩下的废人。《圆觉经》不听就是不行,不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一定要出来听经闻法,不听经闻法不行,不行!心境转不过来,卡死在里面。[

子二明亡心顿证(分三)  丑初亡心入觉二验果知因三即成佛智丑初又分二寅初指示安心二依法顿入   寅初指示安心   【“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就是在任何一个时间。[不起妄念。]就是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有执着心。[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就是说妄想心生起时,不要一直说:我要将它停止……,如果你一直想停止它,那也是妄想心。亦不息灭就是说:不要用克制的办法,观照的时候,令它当体即空,不要强加制止它,这样不是修行。所以说: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一切妄想心当体就是空,亦不息灭,不要说我要将它灭掉,妄想心无自性,不能让你灭掉,观空就是灭、放下就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妄想境界,空上妄想境界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就是进入平等,不加就是不特别地去分别它,所以说:不加了知就是无生的意思。安住在妄想的境界,不特别去分别,你放下,了知就是清清楚楚,你不要加一层执着下去,你很清楚它是无生。也就是说:住妄想境界是事法界,不加了知是理法界,简单讲就是不碍,事相的法界,不碍理体的法界。也就是说:安住于一切妄想境界,当体就是空,不要多一层了知,不强加分别,放下就是。[于无了知,]于无了知就是:在没有分别心理性法界里面,也[不辨]这个“辨”是执着,也不执着它有真正的一个无生。也不执着[真实]之心,执着就是事相,也不执着无生是一个真实性的东西。[。】]再讲一遍: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在没有分别心理性的法界里面,也不执着那个是真实的,理法界当体无生。所以,不辨真实就是事相的法界,不辨真实。不辨真实不是说分不清楚是真实,不是这个意思。“不辨”这个“辨”就是不执着有一种真实的无生,无生本来就是平等。

[前者渐次随顺,]慢慢修行……,就随顺如来觉性,但是,[位有高下,证有浅深,]这都是尚未彻彻底底的究竟了解。[皆为不了,寂灭心体,]我们的本性是很平等、很寂灭的。[能所未亡,恐存分别,则悟入无期。]就是遥遥无期,那要经过很长远,没有什么希望,没有这个时间。[今者的示平等一心,]“的示”就是正确的,的示:正确的指示叫做示。正确的指示平等一心。[任运合道,乃为圆顿妙旨,]圆顿就是:一法就是一切法,就是圆顿。[成真随顺。]成真实,合觉性。[前是随相法门,今为离相法门。亦如《华严》,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差别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先说差别位地因果,[后以平等因果融之;]平等因果,发大心就是佛,佛不离因,因不离果。[此中意趣,]“意趣”就是道理,[正相同也。]这里面所讲的道理刚好相同。[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者:此的示]正确的开示,[一类圆顿菩萨众生,平等安心之法。]就是说:根机大利的人,一句话就一针见血了,就进入解脱的境界。要如何修行呢?根机大利的人,[居一切时,不起妄念者:以众生日用现证,全是如来平等法身,若一念不生,]就跟佛一样,若一念不生,[全体自现,]我们的心性就全部影现出来,影现出来,[故居于一切时中,行、藏、]“行”就是有行动;“藏”就是表示说没有任何行动,行、藏,“藏”就是静止的状态。无论是动态,无论是静态,[语、]或是说话,[默,]或是不说话,或是眼睛见色法,[见色、]或是耳朵听声音,[闻声,不起丝毫妄念,]所谓不起丝毫妄念,就是不起一点点的执着之心,智慧之心常常充满我们的本性,清清楚楚是非、善恶;但是,不落入对立性的是非、善恶当中。

[以才起一念,即迷现量故。]现量就是真实的境界。我们动一个念头分别,分别就有对立,现量本身就是事相的敌对,万般的语言,攻击、伤害、赞叹,就一直显现出来。现量,简单讲就是一切的事相,统统叫做现量,六根、六尘所攀缘,一切变现出来的统统叫做现量。[于诸妄心,亦不息灭者:谓众生妄心,本无自性,]你硬要压抑它,要叫它休息,就愈控制不住:师父!要怎么控制妄心?都控制不住。一直拼命地想一个办法要控制它,愈想控制就愈动念……,就愈不能解决他内心的烦恼,内心的烦恼;要放下,学习放下。没功夫的人先学忍耐,忍耐,功夫够的我直接进入无生,进入无生,本来不生不灭,不来亦不去,没有什么事,没有什么事,本无自性嘛!讲起来很简单,就像吃饭一样,讲是真的很简单啊,很简单,我就觉得很简单,我觉得并不困难。说:师父!您很忙喔!你搞错了,我很闲,我从来不会忙。“忙”怎么写?忘记了自己的心叫做忙。知道吗?“忙”怎么写?没有心叫做忙。说:你很忙!你很忙,就是这颗清净心不知道跑去哪里,就开始忙了。说:师父!您很忙喔!不!你搞错了,我很闲,我的心正念都很清楚,清清楚楚,都很清楚,无一刻不闲,我从来不会忙,都很闲,就算你整天跟我讲话,我还是很闲。因为[全体即是真如,若息妄求真,何异离波觅水。]息妄求真,注意听这句话,离开了当下这个妄想,我要追求另外一个境界,那是不懂佛法的人。

佛法告诉你:它不是追求的东西,佛法是讲当下,现在这一念放下,你就什么都解脱了!而我们不是,舍此取彼,离彼也是要取此啊,永远在取舍之间团团转,你修行无量劫,也永远不能成道,你怎么修都不能开悟。佛法不是息妄求真,那么,这很简单的道理,息妄求真,一直要克制这个妄想,一直要找真的,他不知道那个妄想当下就是真,你把妄想看得很清清楚楚,不要让它受干扰,那一念,那一念就是。是来、非来,你很清楚,你就不要动摇它,你就任它是、任它非,是非无自性,任它是、任它非,一切法不可得,放下,它就对你无可奈何,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不对?何异离波觅水,离开波要找水,根本就找不到。底下说:[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境从心现,元是自心,]师父以前就跟诸位讲过:都是我们的心的问题,不要说别人讲我们痛苦,要说我们的修养不够才对。对不对?不要说:我先生不爱我,要说我们没有魅力,我们自己没有功夫;你如果很漂亮,表现得很温柔,随便招个手,你先生就为之倾倒了;那是你自己的条件不够,才得求人家:你来爱我,你来爱我!不用这样!对不对?本性也是如此,你不必同情我,你也可以批评我,也可以赞叹我,为什么?一切法我都能够接受。所以说:世间没有冤枉,世间没有冤枉,就是因果自有定论,你今天会遇到逆境、家庭起风波;或是先生不让你学佛;或是娶个很无理取闹的老婆,蛮横不讲理,那就没办法,娶都娶了!你不晓得,让她一闹起来,真的没办法,每天都是亮红灯,每天都是亮红灯,表示危险的意思。所以说:本来就是我们心的问题。

[以妄想境界,本是一真,岂容拟议。]“拟”就是假设;“议”就是去讨论,哪里容得下你去假设,或者是去讨论?本来当体就是一,你种种……,“拟”就是一种假设;“议”就是一种讨论,你怎么可能去用假设它?因为那是如实境的东西。[举心即错,动念即乖,]你动到念头就不对!所以,没有明心见性,难就是难在这个地方,到最后他就会自暴自弃。有一个人来问我说:请问师父!什么叫做明心见性?我告诉他:请出来的就不是,不讲也不是。他说:不然是要去撞墙吗?到底是怎么样?我说:这样不对,讲也是,不讲也是。他说:奇怪!到底在讲什么?统统听不懂!就是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不论他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一切应退,都是本来面目,以本性用功夫,二十四小时都在用功,他不会烦恼嘛!对不对?没有明心见性的人,我跟他讲这个不是,他就着另外一个;着另一个便又不是,因为本性当体即空,悟到空性、无所住那个东西,那就是本来的面目。你说:师父:众生因为执着惯了、依靠惯了,没有一样东西让他着,他会觉得……,他现在意认为,本性好像有真实性的东西,一定有那一样东西,我一定要抓住它,我一定要抓住它,那个要把它抓住的那一念就是错误,他不了解那一念放下,就是本来的面目,而不是去抓住它。你要抓住是提起正念,二十四小时,一直提起智慧之心,无所着、放下……,那就是本来的面目。本性不是一种有形的东西,不是像中秋月饼,可以切来吃的东西;它不能拿来吃,不过,感受又很清楚,清清楚楚在我们面前,又不可言说。所以,举心即错,动到念头就不对,动念即乖,“乖”就是违背的意思,“乖”就是所谓违背的意思,违背。

[若加了知,]如果强加的分别,正如《楞严经》所说:若加了知,若强加,加一层的特别去分别它。[如《楞严经》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就是说:自心,本来就是我们的心幻化出来的东西,你今天动到一个念头,去执着你的心幻化出来的东西,岂不是你的心执着你自己心的东西?你的心却是执着你自己幻化出来的东西。本来,非幻,本来是如如的本性,“厞幻”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变成了虚妄的法了。非幻,那当然就是真如了,无为平等法,真实法的如实智的东西,变成一种虚妄的执着法,非幻成幻法。[且心体本具灵知,]就是说:本性本来就有离开能所的知见。[何必更加了知耳!]加一层外在的力量,何必加一层力量呢?我们的本性,悟到本性的人,他本来就有清清楚楚的智慧,拥有无量无边的智慧。[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者:]于无分别心,当下也不执着一个无分别的真实性。[谓于无了知处,]就是在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则能知既寂,即真实知,真实即知,谁知真实?]因为真实不必加另外一层力量,真实的东西,本自显现出来。[如眼有见,]眼睛能看到外境,但是,不能反观见到自己,[不自见眼,故不辨真实也。]所以,不必执着一种真实。另外有一种力量,不执着说:我在看!执着我在看,那是多余的,因为眼睛本来就能看,眼睛本来就能看,意思是说:心本来就有能知的力量,能知的力量。

[此道人日用安心之法,]道人就是修行,这就是修行人要如何解决我们的烦恼。说:师父1我的心不安,请您帮我安心。这就是安心的办法。安心的办法是什么?[苟能任运如斯,]如果你能按照这样,一切法不可得、放下、无所住,用这种心,当下就是圆觉。[则心心合道,]所以,我跟诸位说:明心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你念念无所着,念念就证得真实性的东西,真实性的东西。[念念证真,]合道,无所着才能合道。[随缘而现利生事业矣!]随一切众生的因缘来度众生。[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事不碍于理也。]不强加的分别。[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无了知就是于无生的法,当下就是理法界。[不辨真实,]就是不执着有一个真实性的理法界,也就是事相法界也是。所以,不辨真实,那么,这个真实,也是所谓的事相上当体即空,因为真实的本性不强加分别,可以运用在一切的事相;但是,不能执着有一个无生,因为这个无生,运用在一切的事相法界里面,统统是真实。所以,你要讲理也对,要讲事相也对,不辨真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为圆觉随顺。]这就是真正入佛的境界。就是又藉着这个圆觉的清净的心,随顺如来的境界一直进去,这就是真正的功夫,修行就是在这一点。不然整天你来我往、你对我错、我对你错,修到死,你还是一样执着,一个痴汉而已,也是一个执着的痴汉,愚痴!所以说:修行不困难,就是这样,凡事不要太计较,凡事不要太计较,时时刻刻都快活![谓从此任运修习,自可到事事无碍,圆满诸佛境界矣。]圆满的诸佛境界矣。[初指示安心竟。

寅二依法顿入【“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彼诸众生者:指上根众生。]上根众生,[闻是居一切时等法门,]前面所讲的,不要起心动念,所有的起心动念都是真如,以平等心、无所住的心。[乃直指圆顿安心,]这就是[修行要诀。]我们为什么会卡死自己?因为我们不圆满,我们一直希望别人帮我们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放下,就什么事都没有,我们要求别人,那一念要求心,也可以说是一种执着。我们说求善知识,善知识也只能启发我们的自性,善知识不能帮你修行,善知识指导我们一条路线;但是,我们要依法修持,若是一味希望别人帮助我们,我们到死都不得力。心不是有形,它不是有形,不是说我去爬山……,老人家爬山会很喘,很喘,比较有体力的人说:来!我背你,我背你!这个我能够帮助你:心,没有办法,心是无形的东西,你怎么使力帮助,就是帮不上忙,帮不上忙,因为没有入,也没有出口,你不晓得从哪里进去,也不晓得从哪里出来。所以要悟,悟就是找我们的心。[闻已能生深信,信已能解义趣,]只到之后能够产生深信,信了之后,能够解这个义趣,了解这个道理,“义趣”就是道理。[受以自修,]好好地来自己修行。[持以化世,]就是这样子去度化众生。[不生惊疑怖畏之心,]不要怀疑、不要惊惧、不要恐怖,那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则坦然合道。]这样就是合佛的道。[亦同《金刚经》中:“不惊、不怖、不畏,甚为希有”也。初亡心入觉竟。

丑二验果知因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说:善男子!你们要知道,听到《圆觉经》的人,他不产生惊惶,而且信心具足,而且又有所体悟,当知这个众生,已经曾经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了,以及大菩萨,供养无数的诸佛大菩萨,植众德本。喔!照这样看来,所以说:在座诸位,你们已经供养百千万亿诸佛菩萨,今天才能听到这部《圆觉经》。

[此结上顿悟,]上面所说的顿悟。[任运合道之机。]任运合道的根机,任运就是随缘合道,一切因缘法当中,都合佛的心,合佛的心,他以圆觉的心,就能随缘不动、不住,当然就是佛的心。[嘱以汝等当知,如是众生,皆因夙植深厚,]“夙植”就是宿世的根机,“植”就是种下深厚的。所以,听经如果听不懂,同样一部经,有的人听得很法喜,有的人听不懂,听得懂的人就是宿世有种善根;有的人听不懂,硬是在圆环里绕……,绕不出来,所以,根机不够利,表示供养还不够,要再拿来,供养还不够,你看这里讲的;百千万亿嘛,表示供养还不够,还要继续供养。[故得信解受持。已曾供养恒沙诸佛及大菩萨者:如《金刚经》云:]你这种大根机之人,一闻千悟的人,听到马上就悟了的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以及其余也。]太长太长的时间了,太长太长的时间了!讲真的,在我们讲堂里面,我看你们头上都有光;你们头上的确有光,因为上面都有电灯啊!我相信在座诸位,一定都是长久以来种下善根,讲真的,今生要藉此善根,决定要了生死!在座诸位!不要迷迷糊糊的,说:我今生的根机差,不然来世再来!不要,你要接受我的劝告,不要再来了,不要再来了,做人很好受吗?对不对?你也不知道来世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说:我们既然已经种下深厚的善根,又遇到文殊讲堂,文殊讲堂,对不对?我们又听到《圆觉经》、又听到净土法门,我们要下很大决心,决定要了生死,一时一刻不可以懈怠,要常提起正念,常提起正念,不然枉费我们已于无量千万亿佛所,种诸善根,我们已经种下无量的善根,今世就不要再蹉跎了,要去极乐世界了,要去极乐世界了。所以,最近我一直感受到年纪渐渐地在了,四十了!所以,最近我都自己在房间里打佛七,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想:四十了……,乘以二就八十了;再乘以二,那时候就不是念阿弥陀佛……,就不是这样念,那时候已经没有牙齿了,就:阿弥陀佛……,念没多久,口水就流出来,还要擦一下,牙齿都掉光了!趁现在还能念阿弥陀佛……,不然老了以后,装上假牙,念阿弥陀佛……,念得太大声,牙齿还会摇,还会摇,还会摇。老了以后,吃饭变成要用果汁机打成糊,整桌的素食都咬不动,只好用果汁机打一打,然后灌下去,没牙齿,咬不动了!每天看到的都是大锅菜,什么叫做大锅菜?就是用果汁机下去打一打,然后煮成糊状舀起来吃。你看过人家做春卷皮吗?用那一只脏手甩着软面团,老了吃的东西就像那个,不然吞不下去,咬不动了,咬不动了!香茹、包心菜、高丽菜、稀饭熬煮后,全部放进果汁机打成糊状,如果再加入咖哩,就像腹泻那样黄黄的,还是得吃啊,想活命还是要吞下去,老实说,人老了是很悲哀的事!

我常常想:老了要怎么吃东西?我这牙齿现在已经都快咬不动了,讲起来很可怜!老人向上往往又会有一股怪味,一股怪味;拿一点东西,双手就发抖……,对不对?发抖。端一碗饭要来吃,送到嘴边时,饭粒已经快掉光了,我徒弟看到就大叫:把碗端好!不要对我那么大声啦,你要同情我以前教过你《圆觉经》,不要对我这么凶!老了拿他没办法了,打不赢他,打不赢他!如果养到这么不孝的徒弟,这也是命,我们的命,时也命也,非我之不能也,只因打不赢他也。没办法!所以,修行还是要趁年轻,讲这个虽然是开玩笑,就是要你们警惕自己:趁着年轻要努力,修到像广钦老和尚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来去自如,说要回去就OK!所以说:还是要认真修行。所以,我最近都自己打佛七,阿弥陀佛……,我都只念四个字,不念六个字,念阿弥陀佛,有空就播放打佛七的那卷录音带,有空就播放……,薰习。所以,我现在连爬楼梯也是阿弥陀佛……,变成习惯性了,连晚上作梦也是,也是阿弥陀佛……,最近这几天作梦都在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而且还会飞才是厉害;大家要努力修行![植众德本者:以供佛则必闻法,供佛得福,闻法得慧,福慧双修,已植万德之本。以佛果万德,惟以福慧为种故。二验果知因竟。

丑三印成佛智【“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佛说,信其不虚也;]佛的话,我们为什么不信呢?对不对?按照佛讲的法去修行。佛说:[此等之人,虽居因位,决定成佛无疑。]为什么?因地心就是果地觉,以无所住的心修行,当然就是佛的心。[一切种智,即是佛智,成就此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种智为名也。一长行竟。]所以说:依法不依人,佛讲什么法,我们就照这样做,包括师父也是要依法。[

辛二偈颂(分二)  壬初标颂二正颂  壬初标颂【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初标颂竟。壬二正颂(科初二全同长行,末二句总结,长行无也。)]  佛要再一次地让大家更清楚。[【“清净慧当知:]你应当以智慧来了解。[圆满菩提性,]按照圆觉自性修行,当然就圆满我们的菩提之性,所以叫做圆满菩提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清净慧菩萨!你要了解,我们圆满的菩提之性,就是放下,用圆觉去修行,当然就能圆满我们的菩提之性。[无取亦无证,]什么叫做无取亦无证呢?我们证得究竟菩提,寂灭不二时,就没有所谓能取……,能修行的人、所取的境界,就是无有能所之人,无能证所证之法,所以说:无取亦无证,没有一个取证的人,也没有所证的境界,何以故?一切平等故。所以说:[无菩萨众生。】]真正大修行的人,不会很崇拜大修行人;也不会很瞧不起凡夫众生。所以,菩萨、众生,都幻化出来的。幻化灭故,我们如果幻化当下放下,所以就无,没有菩萨,也没有众生,也就是佛,佛无一切相,所以,《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所以,我一直告诉诸位:在座诸位!有空要诵《金刚经》,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诵《金刚经》开大智慧,求往生极乐世界也很有力量,而且《金刚经》的份量也不会很大,份量也不会很大。 [清净慧!汝等应当以智知之。圆满菩提性者:依圆觉自性而修,自可圆满菩提之性。无取亦无证者:圆满菩提时,寂灭无二,无有能取所取之人,及能证所证之法。无菩萨众生者:以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所以故无。

【“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  长行就是第行文,前面所说的,不是偈颂的那一段,叫做长行。[长行云:]就是前面所说的,直接叙述的,不是用偈颂的,长行是对偈颂讲的,偈颂是对长行文讲的;现在是用偈颂,那么,长行是指前面的。前面说:[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你当下生长在娑婆世界,一切时间、空间,都可以产生如来圆觉的妙心,一切杀盗淫妄酒,不论一切多么恶的境界,都是我们本来的面目,都能产生如来圆觉的妙心,看你有没有善用心?[幻化灭一分,则显一分觉性,故云于灭未灭,]于灭未灭就是说:该灭的能所,你还没有全部除掉,还没有全部灭掉,在能所还没有全部除掉,当然就还有虚妄,[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就有凡夫、就有二乘、就有菩萨等等的差别。所以说:[今言觉未觉时者,]觉与未觉的时候。[前约所灭之幻说,]灭掉所幻化。[今约所显之觉言,]觉性。[如一分尘尽,]“尘”就是微细的烦恼,污垢如果去一分,[自得一分镜明也,]镜子如果三天没擦,上面就会有灰尘,有灰尘。我们如果擦掉一分尘,镜子就显示一分;烦恼如果放下一分,就得一分解脱。[故云:渐次有差别。]若论修行的关键人物经,当然是要渐渐前进;如果指究竟来讲,是没有差别。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不住一切相,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我先简单解释一下,说:众生为解碍,众生发一个清净心,了解我们的自性就是佛,道理知道了,在净解当中产生执着。解碍就是因为有了清净的解答,就是知道……,净解就是了解了圆觉;但是,就以此为执着。众生发一个清净心去了解,却执着这个清净心的理性的东西。菩萨未离觉,菩萨觉悟所觉的境界是幻化,结果执着一个能觉的智观,智慧之观照,“觉”就是智慧的观照。所以,菩萨还执着有一个智慧在观照,就是不能离开那个“能”,离开那个“能”,是指三贤位,入地、入初地以后,能所就永寂灭,就进入如来的境界了,就不住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就没有能所之相。大觉悉圆满,这样就能圆满大觉,大大觉悟。名为遍随顺,这才是恒顺如来的觉性。

[此明渐次差别之相,虽现差别,不违觉性。众生为解碍者:即彼净解,为自障碍。]因为他发一个清净心去了解,对本性圆觉有所了解。[于彼净时,心生爱著,]起法的执着,爱着就是对法的一种执着,法执是众生的毛病、学佛人的毛病,所以,学佛的人不应该互相攻击,学佛的人应该互相勉励。所以,还未到佛的究竟的境界,难免都会有看法不同。所以,[于净起解,]对这个净又起解,[故名净解;不更求断,故成障碍:]以为得少为足,我想我得到这样了解就好了;了解不是我们的功夫,变成了不想要再进一步地去断,断掉这个障碍。[此信位也。菩萨未离觉者:]菩萨指三贤位的菩萨。[以三贤]是观照的智慧增加,叫做[观智增明,虽能断净解之碍,然犹住著于能断观智,名为见觉。此能见之见觉未亡,]如果能见的那个见觉还没有消化,[亦成障碍:此贤位也。]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果入初地,[入地永寂灭,]初地菩萨就如同大地。[不住一切相者:以入地菩萨,已证平等真如,寂灭一心,故历位常觉不住,](未完)

圆觉经01:无论你到哪个诸佛国土,从因地修行到佛果,都要研究这部经

圆觉经02:你如果想成佛作祖,就是一定要听这部《圆觉经》

圆觉经0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就是看你是什么心

圆觉经04:真人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要以平等心才可以通达本来的面目

圆觉经05:修二乘的偏空,业报就是落入涅槃坑道里面

圆觉经06:了解这个圆觉经,你因地修行才不会偏差

圆觉经07:放得下的人,他不必用功就是用功

圆觉经08:如果不从事相上好好地去磨练,你那个习气要断难如登天

圆觉经09:有得到点法喜却派不上用场,就是内心计较心还放不下

圆觉经10:你如果学佛学到跟大家都不合,那你就要自我检讨了

圆觉经11:摆平我们的内在心的问题,外境自然就平等

圆觉经12:耻笑没有修行的人,你本身也是落入没有修行的念头

圆觉经13:如果做不到,先学无所执着加大悲心

圆觉经14:要先学不受任何境界影响,要依法不依人,永远不受任何人影响

圆觉经15:离开执着心自然就定,你不用打坐也定

圆觉经16:眼根清净其他五根就清净;耳根清净其他五根也清净

圆觉经17:凡夫俗子除了薰习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圆觉经18:修行可以将无量劫化作一念,无量劫的无明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解决

圆觉经19:赞叹佛教才会兴,阿弥陀经里面都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圆觉经20:绝不动摇信心是生命修行最大的开关,是点亮暗室的枢纽

圆觉经21:不要让这些仇视心、不满的心填塞我们的心中

圆觉经22:我修行法门就培养无间断的念头,那声音就出来,阿弥陀佛一路念下去

圆觉经23:宁可让人说我们无情没关系,不要让人说我们不慈悲

圆觉经24:别人看法与我们不同,我们就想:他是菩萨

圆觉经25:轻安是一种定的开始,是一种法喜充满,但法喜不代表定

圆觉经26:抓不到诀窍,拼命想要修行,你就死得更惨

圆觉经27:永远不能安住一个念头:觉得你很有修行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