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因果》番外篇3-4丨你连知见都没有,还怕有所知障?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幸福的因果》 番外篇3-4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526g1omr&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幸福的因果》番外篇3-4
昌乐法师·讲述
- 番外篇3 -
佛教是一篮子不同样的水果,有小苹果,也有烂苹果。烂苹果你要捡了放到旁边去,可以做酵素。还有口味比较重的榴莲,有的人说好吃,口味比较重,是重口味。还有口味比较清新的,不同的风格。
懵懂的信仰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没办法了解这是对还是错的,我们统统地接受。因为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这一切都是菩萨说的。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有的是菩萨说的,有的是借着菩萨的名义说的,有的是菩萨从来没说过的,我们要把这些分清。不是凡是佛教的都是好的,一提到菩萨全是好的,佛教也有欠缺完美的地方。
这是我们要区分开,在不同的境遇之下要去看待的一件事情。当然,对于学教义的人来说,当你了解了佛教是一篮子水果,有烂苹果、有小苹果、有西瓜、有桃子,还有榴莲的时候,你要知道,我们只要去选自己喜欢吃的就好了。对于你不喜欢的,没有必要扛起你反对的大旗,觉得自己是一个极其高明的,已经吃到真正苹果的人。因为,尤其学教义的人,知见见长的人,更需要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心境。
我常常跟大家分享,你说巫婆不好吗?巫婆真的帮助了很多人进入了佛门,只不过是这样情形来临的时候,你要告诉他,命是可以算的,但大部分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上。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我们身边的很多种佛教现象,尽管很多种佛教现象当中没有佛法可言。但那些不了解佛教的人,就把那些东西当成是佛教。我们不要认为那些不懂佛法的那些人愚痴,不可理喻。各位,我们也有愚痴的时候,而且身边的人,尤其我们的家人一直在包容着我们学佛的这种状态。
那天有个人来跟我哭诉了一个晚上,你们知道的可能,昨天也来了,今天也来了。反正他遇到的事情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我们就不去说它。我跟她讲:你老公真是个好老公。就是她一天到晚吊个脸,对他使唤来,使唤去,使唤来,使唤去,她老公也毫无怨言,她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她昨天来就是因为前天回去了跟她老公说了对不起。她昨天来了庙里以后,因为她老公不经常准时回家的,昨天她老公准时回来了——哎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她觉得她老公这么早回来,很稀奇,其实因为她昨天跟她老公说了句人话:这么段时间以来,对你的确不好,我以后也会变好的。她老公一下回来了。当然她到庙里来了。
我们身边的人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当中那么可恨,而是我们一直被他们所包容。我们更多地要去理解,更多地要去为他们想。
初学者总把学佛与非学佛的生活关系搞得泾渭分明,或者搞得不可调和、难以调和,这其实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很大的伤害。佛教里面也讲,烦恼是断不了的,一定要转烦恼为菩提,或者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有烦恼就可以解脱了,是要在烦恼的基础之上进行一种转化,而不是断然地去除掉它。对我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对生活也是这样,我们要去消解、消融、包容他,而不是要去远离他。
- 番外篇4 -
在因果之间,首先要了解它是个比喻。而在每一个起心动念,在观察我们人生可能出了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抛开所有的教义去直面自己的痛苦和难受的点,你才能够找到原因。就如同拳击手,台上两个人在搏斗的时候,你会不会相信——哎,他出这一拳的时候我应该出哪一拳啊?你已经被打倒了。
你如果老记拳法在心里面,你觉得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的话,你一点点抗击打能力都没有。所以,我们刚才说的一屁打过江就是这个意思。你在家里练得很好,觉得行云流水,但出去了,别人一推——咚,推倒了。因为你记着拳法,真正打拳的时候不需要拳法。真正在实际修行过程当中不需要拳法,只有在寺院这种特定的或者说自己每天的私密的空间当中,你才去不断地调试,不断地试验,然后把这个方法拿来运用在生活当中的时候,你只有其魂而没有其形,才能够真正的有生活的体验。否则你会被一种叫知见的东西,叫所知障的东西障碍了你的心智。
有的人又说了,”哎呀,不要学教理了,学教理很多所知障“。你要先有知见,再谈有没有被它困扰。你什么都不懂,你还怕有所知障?怎么可能,要想得这个病,你得得了吗?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人想得三高,想得美哦!有没有这个条件哦!有的人还在羡慕,哎呀,我要生活在那个年代就好了,我没有三高。哎,你没得吃,饿两顿试试看哦!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所以很多人说上佛学院的、读书的人有很多所知障,是的,他有他的问题,哎,你的问题比他大诶!什么是佛教?书本你还没看过呢,你的问题比他大,一百步笑五十步,或者五十步笑一百步,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在学因果教义的时候,不能被这些名相所困扰,而要从这个名相当中找到修行或者指导我们实际生活的基本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