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求放过思维导图吧!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1-09-15

文 | 黛西

黛西的悄悄话:

一大波绘本抽奖才结束,今天又来送德国木质玩具,我都有点受不了自己的穷大方了。

请坚持看到文末小纸条。

我在互夸群潜水,看到有妈妈说给娃报了几千块的班,专门学思维导图。先是一阵惊叹,然后是几声质疑。那位妈妈没说话,反手甩了几张孩子的思维导图作品。群里安静了。因为,看着真不错,赏心悦目,色彩丰富,手绘技巧满分,书面分我给120,阿拉伯数字都用了花体,很难想象出自孩子之手。  思维导图你肯定不陌生,从去年开始,就有很多姐妹们希望听我聊聊思维导图。(如果没有希望,请假装希望。)思维导图在中国怎么火起来的我不清楚,但确定的是,我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用这个方法串联知识点,只是当时我不知道它还有这么高“哔——”格的姓名。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非常非常成熟了,网上随便搜搜就能自学成才,它的样子你应该也见过不止七八九十回。如果让我聊,就聊点不一样的。  很多人喜欢(或是喜欢教孩子)把思维导图做得像艺术品,内容先靠边,关键是颜值要能打。

我非常不赞成这种思路。

尽管有人说丰富的画面可以激发创造力,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精力遵循守恒定律,形式上重半斤,内容上自然会轻八两。

思维导图不是画给别人看的,而是重在“思维”二字。

你的思路应该在画导图的过程中得到延展,跟自我碰撞出火花。

我当然不是说花哨的外表就一定没有内涵,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外表并不矛盾,你们爱的博主黛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要不要脸)

关键是,我们关注点根本就不应该在形式上,而是能否在图中看到思维在张牙舞爪。

如何做少女心贴纸和和手绘,如何优化细节提升美感,如何让读图者有最佳体验——总想着这些,留给内容的精力必然会打折扣,更不要提什么“张牙舞爪的思想”。

你可能要说,思维导图是国外传过来的,老外也是这么画,我们不过是学他们。天啊,老外就一定有逻辑吗?我家的卫生纸到现在还没补上仓。

既然名叫思维导图,能不能“导”是后话,首先“思维”不能断线。

下面这种思维导图,如果耗时30分钟,手绘起码25分钟,这个过程中思维不断线?你信吗?

当然了,诟病形式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你也可以反驳我说,你的思维就是在手绘和贴纸过程中延展的,我也没辙,一切皆有可能。

  很多人喜欢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画出来是这个效果。
看上去好像学到了很多,实际效果比bullet point并没有太多进步。什么是bullet point?就是你只需要不断打tab键就够了,效率非常高——如果只需要列举提取每章主要内容,展示知识点的从属包含关系,bullet point足够了,根本没必要画成一棵树的样子,硬给它冠一个“思维导图”的名。不是所有“看着像思维导图”的图都叫思维导图。还有些“别人家的幼儿园”教孩子做思维导图,画出来是这样的:

▼ 来自网络

让孩子由主题发散,联想他们熟悉的天气,这个学习方法真的棒棒der。但是,这也真的不能叫思维导图。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一会说没必要花里胡哨,一会说bullet point足矣,一会又说别自欺欺人,所以,思维导图是新壶装旧酒吗?怎么用才算正儿八经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精髓是一根线:连接线。上图中,右侧的虚线就是连接线本线。你在画思维导图前,从来没觉得a部分和b部分之间有什么关联。但当你画了思维导图,它们前所未有地在“地理位置”上如此贴近,于是你才发现了它们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种“近距离”,是无法通过bullet point实现的,它是思维导图独有的优势。发现关联,在延展思维和理解知识上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鸡还是帮娃串联学到的知识。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当你在物理课上学某个知识点,它的外延和背景竟然在某节历史课上得到了呼应,你就会觉得自己活得特别通透,感觉整个知识点形成了一个闭环,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爽感。你用笔一勾,发现了原以为八杆子打不着的两者之间的关联线性思维被延展成面,这就是思维导图价值所在。幽默的是,如今市面上很多自称思维导图的app,竟然连“添加连接线”的功能都没有,种app基本就可以卸载了。

▼ 正面榜样,下方工具栏第一个就是连接线(联系)

  


比起用app,我更喜欢徒手在纸上画思维导图。你可能惊讶于我的土鳖,其实你误会了,我比这更土鳖,你以后慢慢就会发现。我喜欢纸质品,必须看到笔尖触到纸,听到沙沙的写字声,才能静下心琢磨。每篇推文动笔前,我都会用思维导图做提纲

▼ 把一手烂字po出来,赞我的勇气

我的思维导图里,看不到小清新的贴纸和手绘(关键我也没那本事),但能看得到思维在圈圈线线的缝隙间张牙舞爪。你可以看到多个连接线横跨整页纸,它让我捋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并由这些关联引出新的思路。我可以随时涂抹圈注和划掉内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完全不担心影响它的颜值(因为本来就没颜值)。思维导图是给自己看的,不应该有丝毫形式上的压力,它的任何形式都是为了内容服务。  


我这个育儿博主,不知道怎么就欠下那么多职场励志博主才会挖的坑。
我常说鸡娃先自鸡,反过来,自鸡其实就是在鸡娃。而且,自鸡比鸡娃可控多了。(听懂掌声)只要稍微花点功夫做功课,你就会同意,思维导图完全不值得花几千块给孩子专门报班学,毕竟方法本身并不难,关键是它承载的内容——而这是培训班不可能教到的。我们也应该引导孩子重内容轻形式,让ta们在最开始就接近思维导图的精髓和真相。它应该是孩子思维延展的学习工具,而非我们在朋友圈晒娃的工具。这就是我关于思维导图想聊的五毛钱。如果思维导图会说话,它也会喊求放过的。




黛西的小纸条昨天公号来了很多新朋友,欢迎你们!我难得勤奋,把公号后台的关键词重新整理更新了下,老姐妹们也可以去搜搜看,重温下感情:

回复「数学」,获得适合2-8岁的日本迷宫练习题;

回复「英语」,获得我家最受欢迎的英文原版动画;

回复「英语启蒙」,查看黛西的英语启蒙精选原创文;

回复「德式育儿」,查看黛西的“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本人”系列;

回复「绘本」,获得黛西的亲子共读技巧分享;

回复「玩具」,获得黛西深夜扒玩具精华汇总;抽奖送玩具:

今天我送出的是德国Eichhorn的平衡积木,设计上跟我之前开团的Plantoys平衡船有异曲同工之处。

2岁+可以先抛开桌游规则,认知色彩,搭积木保持平衡;3岁+可以通过掷颜色骰子,引入社交机制。这套平衡积木我准备了5套。这次的抽奖方式跟以往不同,会送给本周转发文章最多的5位姐妹,转发需包含(但不仅限于)本篇文章转发数据我会在后台拉取,无需发截图到后台,中奖名单本周日公布。 虽然每次你们说不舍得分享,我都会当成夸我,但一直这样藏着,是非常有碍我进步的。你们转发越多,让我越红,我码字的动力才越足。晚安。黛西 法兰克福
  

 正在团

团 | 我私藏的图形思维教具,玩中鸡娃的一把好手




 近期精选

女孩数学不行,这锅甩给谁比较合适?
2岁娃睁眼说瞎话,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了!让一让,自然拼读我最有发言权带娃刷分级读物,大娃小娃不能一个套路
“磨耳朵”没这个前提,耳朵磨穿了也白搭德国幼儿园老师透露给我一个秘密

 精选里的精选

(点击词卡查看文章)
德式育儿  不比较 | 不教礼貌 | 无聊自由 | 不夸聪明 | 随娃便 | 身教为先 | 不教123abc | 大不让小 | 10大受欢迎玩具 | 男孩玩娃娃 英语启蒙  分级共读 | 自然拼读 | 分级读物 | 点读笔 | 磨耳朵 | 中式发音 STEM启蒙  
女孩vs数学
数学启蒙清单
 | 
德国科学馆
 | 德国数学角

益智玩具  乐高 | 桌游 | 桌游意义 | 
口欲期
玩具
 | 磁力玩具 | 选玩具原则 开放式 | 娃娃绘本共读  共读技巧 | 童话三观收纳整理  绘本收纳 | 玩具收纳 | 照片整理儿童心理 
说谎
行为界限
 | 
接纳感受
 | 
欺负人
 | 
仪式感
 | 
贴标签
 | 
积极倾听
养育小事  湿疹斗争 | 智商税除菌皂 | 高热惊厥 | 辅食工具种草 | 辅食工具拔草 | 哄睡 | 吃饭 | w坐 | 语言里程碑理念解读  皮克勒理念 | 蒙氏幼儿园
择园入园  
考察园
 | 
考察老师
 | 
入园适应
 | 
入园年龄
 | 
与老师沟通
 | 
娃被欺负
自我成长  
书单
 
效能管理
 | 
自鸡app 
拖延症

亲子游戏  美术 | 乐高玩法 | 
探索篮子
 | 
感官游戏
 | 
口欲期游戏
我的故事  一天实录 | 翻盘人生 | 孕产往事 | 生娃往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