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2017-06-04 穆荣平 战略与政策论坛

聚焦人才、奖励、产业三方面创新

向科技领跑者跃升需从改革找动力

穆荣平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什么是改革的重点?显然是体制。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我国科技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深化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我国现行的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厘清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打破创新人才管理的思维定式,尤其是完善人才计划,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目前,我国人才计划种类繁多、政策目标差异较大,这使人才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奖励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人才计划的层层申报评审机制,特别是人才计划的“标签头衔”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诱发了一些问题,容易导致人才计划的异化,使创新人才把许多精力浪费在追求“标签头衔”上,而不是放在创新活动上。解决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改革人才计划管理模式。一是将人才计划的政策目标进一步聚焦到引进合适的人才上,国家人才计划应以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为目标,地方人才计划应以满足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目标,二者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应注重人才质量,采用“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方式,并强化人才使用单位在人才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是推进人才管理模式从政府通过人才计划直接管理人才,向政府通过人才政策引导用人单位完善人才管理转变,统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防止人才计划出现标签化倾向,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三是强化人才计划顶层设计,精简合并相关人才计划,优化完善引进类人才计划,将奖励类人才计划分别纳入政府奖励和社会奖励。纳入奖励体系的人才计划可以采取推荐制,纳入资源配置竞争体系的人才计划应继续实行申报制,强化对人才科研方向的引导。

  深化科技创新奖励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不断完善,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科技奖励体系在奖励的主体、客体、过程与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体系大部分以社会性奖励为主、政府性奖励为辅,大多数奖励主要面向个人设奖。我国科技奖励以政府性奖励为主,且主要针对项目进行奖励,学术共同体认可和市场认可在激励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针对项目的科技奖励由于获奖人数有限,一些项目参与人员的贡献往往得不到体现,因此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隐患。此外,在科技奖励体系中,奖励评审成本过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一项国家级科技奖励,需要通过逐级申报、推荐、选拔、答辩等程序,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也给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活动带来一定困扰。因此,深化科技创新奖励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奖励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是一个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科技奖励应聚焦于科学价值创造(自然科学奖)、技术价值创造(技术发明奖)、经济价值创造(创新发展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应主要面向科技工作者,创新发展奖应主要面向企业家。此外,应建立公开透明的奖励遴选评价办法,改革科技奖励申报制度,加强遴选过程和结果的社会监督,将奖励对象从以项目成果为主向以创新人才为主转变,进一步区分政府性科技奖励与社会性科技奖励,突出政府奖励的荣誉性质,支持鼓励符合标准的科学共同体、社会组织设立社会性科技奖励,更好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

  深化产业创新发展体制改革。自2006年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来,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产业研发投入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仍然不强。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争取新一轮产业国际分工主动权的需要来看,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因此,需要深化创新领域政府“放管服”改革,明确政府权力清单,改进市场准入管理机制,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是聚焦重点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大飞机、高铁、燃气轮机等重大装备发展需求,鼓励建设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有效整合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二是加强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领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大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抓住技术追赶“机会窗口”。三是支持企业海外技术并购,构建适应全球生产营销业务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强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产业基础和前沿技术的持续支持,组织开展产业技术预见和基础、前沿技术研究,掌握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4日   05 版)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3.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5.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6. 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7. 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

  8. 李克强:科技创新要面向"双创" 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

  9. 开启未来30年科技新征程

  10.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

  11.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12. 习近平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14. 中共科技部党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

  1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16. 创新驱动在总书记心中有多重?

  17.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18. 访全国人大常委杨卫:加强基础研究 保障创新的供给侧

  19. 进一步发挥基础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20. 中间阶段技术研发不应被忽视

  21. 【智库观点50篇】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22.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23. 穆荣平:科技强国能力建设的政策思考

  24. 白春礼:科学谋划和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5.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一周年述评

  26. 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

  27. 解读2016年美国科学院科学素养报告

  28. 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29.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摆到货架

  30.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31. 科技创新需要“劳逸结合”

  32.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33.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34. 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

  35. 提升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

  36. 麦肯锡公司分析驱动全球转变的四大力量和十二项颠覆技术

  37. 十五部门印发《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暂行规定》

  38. “公私合作”模式已成创新治理热点

  39. 美欧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概览

  40. 创新英国发布2016-17财年资助及行动计划

  41. 法国将投入100亿欧元实施第三期未来投资计划

  42. 美国OSTP发布《2016年国家战略计算计划战略规划》

  43.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解读

  44.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45. 创新驱动关键:激励人才

  46.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47.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48.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49. 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50. 美国发布“纳米技术引发的重大挑战:未来计算”白皮书

  51. 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资助的战略研究提出发展建议

  52.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5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4. 工信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55. 《中国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及问答

  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

  57.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58.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59.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0.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61.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62.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文)

  63.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64. 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塑还是颠覆?

  65. 已经到来的机器人革命,是机会还是威胁?

  66.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4.0”吗?

  67. 特朗普当选背后的技术因素

  68. 为苹果承诺改变“失控的创新”点赞

  69. 该怎样增加我国基础研究经费?

  70. 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大问题

  71. 【专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72. 政府在创新面前不应该只不挡道

  73. [专论]政府在创新中的角色很重要

  74. 多措并举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