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

2017-05-27 钟华 战略与政策论坛

5月21日,浙江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纪念日。与此同时,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也首次为一所中国大学的校庆亮起了蓝色灯光。

同很多历史悠久的大学一样,校庆图书的出版自然也会作为一份庆祝礼物献上。刚刚出版的“百廿求是丛书”,从浙大史料选集,从校园建筑、教师成果、学生成长等角度展现浙江大学代代相传的求是印记,讲述这所大学在漫长岁月中不变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

而这套丛书中的《浙大发现:浙江大学10年科学故事辑录》,却在众多的校庆图书中独树一帜。这本书里集中展示了浙江大学近10年的科学发现、创新发明和实验室故事。根据编著者、浙江大学新闻中心职员周炜的介绍,这是浙江大学新闻中心工作者十多年来尝试的记录,以一篇新近发表的论文、一个获奖的科学研究,或一个获得项目支持的研究团队为线索切入。每篇文章都是与科学家共同努力,试着向社会公众解释:象牙塔里在实验室忙碌的科学家们,在思考什么、做什么,对社会将产生什么价值以及影响。而这也正是浙江大学科学传播的核心内容。

或许,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部将科学传播与大学精神、大学文化联系起来的作品。

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科学传播。科学传播涉及科学、传媒和公众三者的互动。有学者指出,目前国内的科学传播者实际上有三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科技新闻、科技记者;第二个圈子是科普作家、科普工作者;第三个圈子则是在高校和学术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

也就是说,大学里从事研究工作的职业科学家,他们也应该承担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泽不仅是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的实践者、科学与文化交融的推进者,也是“科学的声音应该让大家都听见”的呼吁者。他认为,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专家、学者们都要开始学习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研究。没有生涩的学术名词,没有厚厚的项目介绍,普通人也能读懂。科学家们做科普,向公众解读他们在做什么,以及对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有什么意义,这是科学家在履行自己职责过程中的又一个进步。

事实上,职业科学家既是科学传播的“发球手”,也是受众之一,因为当代科学高度分化,一个领域的科学家对另外一个领域同样也不甚了解。他们也想看看身边的学者所做的科学研究,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有什么价值。

浙江大学作为国内学科门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学科涵盖了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2个门类。因此,在书中得以以浙江大学十多年来的科学发展为窗口,为读者展示了一幅较为全面的科学创新发展图景:从生命、能源、环境、材料再到医学领域,有基于原创发现的、持续的推陈出新,有探索重要基础问题的好奇与欣喜,还有科学家们独特而奇妙的“观看”世界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在工程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智”造盾构机让洋盾构黯然失色,让轻盈活泼的由小气泡组成的水立方“立”了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学家高新材料方面的成绩,在量子点、石墨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国际间的激烈竞争,与病毒、灾害的殊死搏斗也正在科学家安静的实验室里展开。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在这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科技岛在浙江舟山浮出水面,科学的风把历史吹醒,精准的图像记录让千里之外的敦煌洞窟在西子湖畔真实重现……

“传播什么”和“怎么传播”是科学传播这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科学传播不但要传播传统科学,还要积极努力传播新科学的观念,弘扬真正的科学精神,勇于追求真理,尽可能全面地传播科学技术的知识、历史、思想、技能、方法和社会影响。而科学传播的通俗易懂,不仅关乎写作,更关乎文化。

张泽院士指出,学者仅仅被同行接受是不够的,因为科学离开社会将无法存活,让普通人了解自己的学术,应该是科学家最起码的能力。对一所大学来说,光靠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而文化的研究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价值。这在一段时间内不一定能体现出来,但它一定是会永久存在的。科学传播的效用之一也是推进科学和文化的交融。因为学术是学科建设的根基所在,活跃的学术生态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元素。

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浙大发现:浙江大学10年科学故事辑录》每一篇精彩的科学报道中,体现在为浙江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所做的科普视频解读中,也渐渐融入了这所大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中。书中在附录里收入了作者采访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陈云敏的文章——《以“做一流的事”驱动一流学科建设》。对于怎样建设世界一流的工程学科,陈云敏在访谈中提出的目标就是做“一流的事”,其内涵就是既要有重大科学问题,又要有重大社会需求。据他介绍,在工学部教授职称评审材料中,已经开始要求教师把自己的主要学术成绩、贡献、创新点及其科学价值或经济社会意义“写成一个科学故事”。这个故事要表述出自己做的这件事既有重要的科学问题,又以这些科学原理为基础,做了技术上的发明和创造,还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

大学的科学传播重要吗?

这本书的编著者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得出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大学的实验室到教科书的过程是漫长的,公众需要通过实时的传播获取新知;它事关人类整体认知水平的进步与提升,也事关一所大学的声誉与口碑,事关社会对于科学与科学家的整体评价,更事关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年轻人投身科学。

期待未来,浙江大学会一如既往带来更多元、更精彩的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大学和更多的科学工作者用科学传播的方式,向大众呈现科学的色彩、大学的文化。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主任编辑)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05-23 第7版 视角)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 《习近平时代》 (一)

  2. 《习近平时代》(二)

  3. 《习近平时代》  (三)

  4. 《习近平时代》 (四)

  5. 《习近平时代》(十九):“一带一路” 大谋略与大智慧

  6. 《习近平时代》(二十):条条大路通北京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8.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

  9.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闭幕辞

  10.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成果清单]

  11. 【光明论坛】“一带一路”为新型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12.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

  13. 习近平向世界发出邀约 开启“一带一路”北京新航程

  14. 举“中国方案” 践大道之行

  15. 2016“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16. “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7. 推进“一带一路”创新共同体建设

  18. 创新共同体稳步推进 沿线国家人民受益多

  19. ”一带一路”建设进入2.0时代

  20. “一带一路”经济地理革命与共赢主义时代

  21. “一带一路”英译更名背后的故事:中国更加包容了

  22. “一带一路”沿线货物贸易10年有望翻番

  23.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涵与推进思路

  24. “一带一路”的核心并非交通设施

  25.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6. "一带一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定海神针"

  27. 丝绸之路历史回眸

  28. 引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发展

  29. “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全球化

  30. “一带一路”对接中国机遇

  31. 白春礼: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

  32. 李克强总理博鳌演讲的七个看点

  33. 习总和中央有关“全面创新”的论述

  34. 总书记对经济形势的最新判断

  35. 万钢:深化创新驱动 增强科技供给

  36.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答记者问

  37. 白春礼:科技兴则民族兴 科技强则国家强

  38. 潘教峰: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39.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40. 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41.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42.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43. 国办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4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

  45.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46.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详解

  47.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

  48.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49. 武汉再次迎来历史性机遇!与京津冀同成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50. 国务院“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措施”政策吹风会文字实录

  51.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如何进行?

  52.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早谋划早主动

  53. 十大区域被列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54. 走向全面创新时代

  55. 国务院关于安徽省及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56. 国务院关于上海及京津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57. 国务院关于广东省及沈阳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58. 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及西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的批复

  5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全文)

  6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

  61. 重化工企业多布局在沿海沿江和人口密集区

  62. 十年前学者如何热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63. 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

  64. 城市治理还在农耕时代

  65. 加快完善区域及城市防灾减灾治理体系

  66. 《习近平时代》(十七):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中国

  67. NASA发布全球雾霾地图

  68.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根除思想体制雾霾

  69. 【专论】雾霾倒逼危机治理

  70. 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71. 丁仲礼:应对雾霾,源头减排是关键

  72. “重典”治污 ——国家修订出台最严格的法律向污染宣战

  73. 督查组被扣留折射环保执法困境

  74. 警惕科技文明背后的科技风险

  75. 建设一个创新友好的社会

  76. 习近平:开创新形势下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77. 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78. 刘卫东:引领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

  7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

  80. 叶文虎:新经济需实现生态生活生产共赢

  81. 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82. 国务院印发《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

  83. 谁动了美国科技预算的奶酪

  84. 防务智库:为富国强军提供智力支撑【附智库观点50篇】

  85. 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的大国强音

  86. 科普教育托起北京创新“新生代”

  87. 刘伟平调研中科院战略咨询院

  88. 探访科学家工作室

  89.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上海组织召开“面向全球竞争的高新产业源头技术”专题研讨会

  90. 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91. 女科学家:困境与解决

  92. 陈十一: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93. 邓小平与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94. 邓小平:朱镕基是难得懂经济的干才 我不懂只能听懂

  95. 完善行政技术领导股权激励政策的思考

  96. 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97. 技术转移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

  98. 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

  99. 新型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唱主角”

  100. 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101. 让国家科技奖励回归荣誉本质

  102. 我国内陆核电厂可实现“近零排放”

  103. “重典”治污 ——国家修订出台最严格的法律向污染宣战

  104.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上篇)

  105. 从环境权到环境公益诉讼(下篇)

  106. 督查组被扣留折射环保执法困境

  107. 关于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108. 《“十三五”国家科技人才发展规划》

  109. 天舟一号为中国航天“加油”

  110. 分类施策改革科技评价制度

  111. “2017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 研讨会在京召开

  112. 觅母的力量——关于科研环境与科研诚信治理

  113. 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在“二传手”

  114.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组织召开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研判专家研讨会

  115. 中美科技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

  116. 优化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附:智库观点50篇】

  117.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制度

  118. 【智库观点50篇】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119. 我国内陆核电厂可实现“近零排放”

  120. 首届中国特色镇智库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

  12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122. 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123. TWAS第27届院士大会开幕 10位大陆学者当选院士

  124. TPP的前景将由下届美国总统和国会决定

  125. “五四”,永远的精神标杆

  126. 把握新兴青年群体的脉搏

  127. 医学的一半是人文学

  128. 人才:“聚”是基础 “用”是关键

  129. 清华女教授跳槽普林斯顿:是人才流失,还是人才流动

  13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

  131. 【智库观点50篇】智库建设重在提高研究质量

  132. 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摆到货架

  133.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科技转化与科技战略”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134.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打造政策高地

  135. 潘教峰应邀出席第五届全球智库峰会并做发言

  136. 解读2016年美国科学院科学素养报告

  137. 2017创新与知识产权论坛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揭牌仪式在京举办

  138.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承担的“国家空间规划试点”项目正式启动

  139. 探寻东北地区创新转型新路径

  140. 建立跨区域扶贫开发一体化体制

  141. 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142. 11个自贸区, 你能得到这些大实惠!

  143. 创新是新区发展根本动力

  144. 高端科技智库与雄安新区的初会

  145. 徐匡迪:以科技创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146. 徐匡迪:中国智库的历史、现状与展望【附智库观点50篇】

  147. 徐匡迪:设立雄安新区热点三问

  148. 白洋淀水环境保护规划已完成 雄安不宜搞摊大饼式连片开发

  149. 白洋淀水环境治理的生死抉择

  150. 环境问题是雄安发展最大挑战

  151. 国家级新区 25年成果非凡

  152. 雄安新区,创新创业的一方热土

  153. 千年大计!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154. “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在雄安新区召开

  155. 中科院战略咨询院在雄安新区举办“新科技革命与雄安的未来”高端论坛

  156. 高端科技智库与雄安新区的初会

  157. 雄安新区:新角色·新空间·新治理·新生活

  158.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

  159. 雄安新区如何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

  160. 河北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附各类新区名单】

  161. 权威人士和国内外媒体看雄安新区【珍藏版一】

  162. 权威人士就雄安新区建设答记者问【珍藏版二】

  163. 雄安新区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