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基 || 关于姚泉名先生诗营造意境之法
善于造境 方得神韵
——谈姚泉名诗营造意境之法
姚泉名的诗有一种难于言表的神韵,透着神气与韵味,有含蓄朦胧之美,生鲜灵动之感。这个美感留下想像空间,无穷意味。这种神韵是经由造境而得的。如,《过芷江》“布瓦杉墙翠竹环,村居两两半藏山。秧田水足江新满,常被青崖撞个弯。”诗写的是芷江边的山村景象,翠竹环绕的小村乍隐还现,青葱的稻田碧水平光。清澈的江流,在绿色的山峦中,弯弯曲曲,不知所向。整个景象优美,恬淡,又透着鲜活,灵气,情趣。清新却又朦胧,有画面却又留下想像。全诗流淌着一股神韵。这个神韵是从诗的意境中闪现出来的。
“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将作者情性融入诗中,这是诗的本义。清代朱庭珍亦认为“诗是性情之具”。诗又是通过形象表达情性的,一个充满人性的形象自然会有精神气。这就需作者用自己的性情营造意境。
意境是诗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诗歌艺术的完美体现,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桥梁,联结的纽带。因此,作诗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意境。清王国维云“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诗词》)可见,无论写景造境,都是营造意境。应该说,一首诗就是一个诗人营造的意境。意境的营造决定诗的成败高低。诗词好手同时都是营造意境的高手。
写景不易,造境更难,纵览古今万千诗家,成功运用者为数不算多。古代最擅长者莫过李白,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四句皆有造的意味,尤以后两句明显,“青山相对出”,山是不会走的。“孤帆日边来”,船帆离大阳极远,并不在日边。这都是作者主观感觉,着意营造的。
造境的关键在“造”字上。这就需要讲究情寓景中的方法。姚泉名的诗主观意味浓,常给人不一般的感觉,原因在于其不仅善于写景,还善于造境,能将自己主观的情寄于客观的景之中。如《九宫山云关寺阻雨》“云关寺古雨多情,万壑风催白雾生。满目青山皆不见,佛灯也被炸雷惊。”实际上雾不是风催生的,声音也不会影响灯光,灯惊动是因为风吹的,作者偏要认为是雷惊的。甚至有的诗句句是造境。如《过汨罗江》“雨细车轻到汨罗,临窗静看旧时波。洞庭水藻生烟气,玉笥祠堂掩石萝。虎视可夸秦国策,梓传却重楚臣歌。今来扰扰纷纷日,一粒忧心付与何?”江南水乡汨罗江,应该是山明水秀,莺歌燕舞,生气勃勃。作者为营造结尾的“扰扰纷纷日”导致的“一粒忧心”,有意写细雨绵绵,水波已旧,洞庭蒙藻气,祠堂掩石萝,秦国虎视,楚国悲歌,营造出一种压抑悲伤忧愁的氛围。以致物与意合,景与情融。
姚先生营造意境的主要手法有:
一、选择
世间景象万千,用什么,不用什么,全凭作者。姚先生按要
表达的情感选取富有特征的景物入诗。如,《蔡甸桃花源景区》“火焰村前流水香,桃花十里待渔郎。春风怎不偏心眼?一脸绯红在此藏。”诗为表现桃花源景区春天花一样的美,着意选与桃花有关的景物。首句写桃花源远看红似火,次句进入桃花林,第三、四问春风,桃花红脸为什么藏在这里?由远而近,由外而里,由观到问,由显而藏,景步步递进,情层层深入。所选之景与所抒之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又,《龙眠山觅张英墓址有作》“耕牧皆知宰相坟,艰难寻谒对残痕。短碑卧草秋虫暗,杂树遮天暮日昏。众口常谈三尺巷,群山焉附百年魂。白云不管伤心事,漫逐清溪绕野村。”作者为表达对社会冷落张英墓的不满与“伤心”,在抒意之前特选择冷落之景:短碑、杂树、残痕 、秋虫暗、暮日昏。一派令人“伤心”景象。我以为,作者觅张英墓址恰在秋日,也有风清云淡,潺潺流水,稻黄瓜熟之美景,可作者偏不理会。其用心可见。
二、转化
将所写之景物刻意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其转化手段有三。
其一是化无形为有形,抽象变具体,使意境鲜明深蔚。如《与少林兄宿司空山下店前镇》“逐去千山宿此山,禅宗故事几多弯。半樽动色高粱酒,说得心门不肯关。”“故事”是看不见的,这里却看到“几多弯”。“心思”是意识形态,见不到,这里化为“心门”,还可开关。无形的“故事”与“心思”,都触手可及了。《华人保钓联盟成立》“钓岛恨涂膏药旗,龙泉振壁唤人持。乾坤用忍君难忍,一叶扁舟举义师。”用膏药旗代替日本,以一叶扁舟表示保钓联盟,使日本、保钓联盟这两个概念都化为清晰的有形有色的了。
其二是化景物为情思,将情感化为感知到的物质形象。《望武当山南岩宫》“谁削青峰剩半边,更镶楼阁共云悬。仙家也有顽皮处,不把平川作洞天。”半边青峰是削过的,楼阁镶在山边,平川是神仙留下的。皆有情有意了。
其三是将自然之物人性化。言客观之物带主观色彩,他物有我的情感。《松茅道上》“冬树新开户户门,炊烟淡抹哪家村?苍山鼓腹朝天卧,数口斜阳作饼吞。”诗中的苍山,肚子鼓鼓的,为什么呀?它饿了,几口就把天上的太阳吃进去了。太阳那么大,还不把肚子撑大!又如,《游天涯海角风景区》“人言海角即天涯,磐石年年数浪花。最爱滩头稚儿语:天涯应是在南沙。” 看,海滩上的磐石,同滩头的儿童一样爱说话,年年数着浪花。石头与儿童都洋溢着童趣。“群峰犹护布衣塚,偶倩林莺向客夸。”(《英山谒毕昇墓》) 群峰在护衣塚,林莺正向客夸。峰有意识了,莺会讲人话。将自己的性情加附于自然之物,因而笔下之物有了人性,鲜活,灵动,有神,有趣。
三、联想
视野开阔,思维无界,由此及彼。看,《酬清江子寄苞谷酒》“峡江山色入螺杯,竹影泉香滋味回。千里斟来频在手,小楼观世作愁媒。”作者在家见到友人寄来的苞谷酒,思绪却飞到峡江,想像手伸到千里之外斟酒,更忧虑世间还有人为衣食愁。开阔的视野,择来远近之景,触摸世间冷暖,而成意味深长之境。又,《游孔城老街》“皖游千里偶来临,小聚人烟动客心。粉壁生苔店名淡,石街过雨辙痕深。百家儿女声犹在,十甲风云迹可寻。正觉长衫穿一袭,门中弹响六弦琴。” 身在孔城老街,心却飞至十甲之前,听到百家儿女之声。《西山武昌楼》“楚天云锁武昌楼,倚藉山形瞰鄂州。两岸人烟依故垒,一江风浪散轻鸥。中原气象尘埃落,大帝宫台树色浮。战伐当年争胜地,只今突兀慰闲游。”立武昌楼,能观“中原气象”“大帝宫台”,思往岁战伐。又,“路入重峦似蟒缠,几家村寨半山悬。玉皇不是瘾君子,何故烟田种上天?”(《鹤庆道中》)由高山上的田想到天,又由天想到玉皇,更由烟草想到瘾君子。想像不仅丰富,而且奇特有趣。 “镜潭云影熨如平,流下街桥惠古城。试问瑶池天上水,何曾一滴到苍生。”(《丽江黑龙潭》)由眼前地上水想到天上水,再想到民众需要水。
四、易位
诗中所写之物主客体易位。如《宿梅红山》“秋山入夜色全无,却把楼灯泼满湖。犹记来时峰转处,溪声醉得数枫朱。” 本来是楼灯照湖,诗却将主导权交给秋山,由秋山把楼灯泼满湖。秋山因此鲜活了。 “车灯扫净迁安路,一带滦河盛满星。”(《夜抵迁安》)滦河里的星星本是天上星星映照的,诗却说是滦河自己盛的。滦河因此有灵性了,积极主动了。如《先月亭》“先月亭前午日闲,蝉声起伏碧涛间。柳丝篦净南风好,隔岸湖烟捧出山。”山应该是主体,山钻出或露出烟雾,这里变成烟雾捧出山,烟与山的位置交换了。以上的位置交换,不落俗套,不仅语言清新,意象更别具一格,非同凡响。
五、穿越
其穿越途经有三:
其一是穿越时空。且看《阅江楼》“放眼须能及九州,金陵北顾大江浮。寄奴岂识偏安策,洪武原非守拙流。云起平桥含海雨,山过古市跃华骝。若无一种英雄气,不必随人上此楼。”站在阅江楼,目览九州大江,谓之穿越空间。思及千百年宋明之古幽,是穿越时间。又,《与湘水东流兄夜观青岛海湾》“水色长将夜色侵,星辉月晕共渊沉。市中灯火看来暖,海上波澜退去深。军港无声藏若剑,栈桥有影列如琴。百年风雨洋楼树,难待坚船旧客临。”既有眼前景,更有未能见到的军港,此谓空间穿越。更及百年风雨,昔时外敌坚船,是时间穿越。这样穿越,意境高阔远悠,亦显浑厚之势。
其二是穿越物界。如,“何处炊烟带笑声?青蝉白鹭一齐惊。儿童不厌山中味,暂借溪泉淡煮羮。”(《陈福岭野炊》) 炊烟是无生命的,这里是成了人,笑了。又,“山藏古刹秀如屏,一段晨钟云也听。半日偷闲学僧坐,松风洗得满头青。”(《嵩阳寺》)云听钟声了,松洗头了,这两个物都成了活生生的人。
其三是穿越语界。主要是用错配词语造句,一般错配动词与名词。如“邻舍炊声日日闻”。(《自遣》)尾字理应用“来”字的,这里用“闻”,意含更丰富了,有朦胧之美。又如,“秧田水足江新满,常被青崖撞个弯。”(《过芷江》)“撞”字理应是“挡”字的,江流被山崖挡住了。用“撞”字,增加了张力,也添加了情趣。《中华诗词论坛马山笔会即席》“南疆文物与谁同?一日轻车逐海风。东倒西歪山乱跑,影儿跌落碧潭中。”这个“跌落”正常情况是“倒影”的,用“跌落”就觉新颖而灵动。“老屋晨炊烟画壁,疏篱犬吠客惊豚。”(游漫云村酬敖光政书记)其中的“画”字,正常情况用“熏”字,烟熏壁,“画”字就是错配。“画”字的意含更丰富。“步东湖,渐梅樱色褪,绿涨万千株。”(《一萼红·重游东湖寄景秀兄》)“绿涨”应该是“绿染”的错配,“涨”比“染”更富张力且有新鲜感。
六、省略
通过语句的省略、压缩成异于平常的意境。如《黄陂山行》“乡音漫逗饮牛孩,蹊路何人劈石开?坐看村头流水去,青山簇簇抱云来。”第一句是一段话的压缩,这段话是:我用家乡话逗弄牵着牛饮水的男孩子。尾句“青山簇簇抱云来”,是这段话的省略:一簇簇的青山,好像怀抱着白云慢悠悠过来。
也有词省略,如《洗碗有感》“纵身投笔岂容瞋,手洗庖厨碗似银。可叹山妻弯眼笑,焉知正杀一诗人。”这个“杀”字是“愁杀”的省略。《望刘公岛》“军岛萧森卧似痂,曾无面目见中华。船坚何故勇犹败,国弱非惟腐且奢。夜雨浇醒祠馆树,海风吹亮炮台花。百年再战惊涛日,一洗烽尘载酒夸。”其中“军岛”是驻扎军营的岛屿的省略。而“百年再战”则是:“一百年之后如果再与入侵日军作战,一定战胜他们,洗去过去的屈辱,届时举酒欢庆”,这样一大段的浓缩。这样的省略有诗家语味,意境饱满,醇厚。
七、浑然
一首诗犹如一部机器,语句和场景都是零件,需将零件组装成一部运转自如的机器。诗谓之章法,讲究起承转合,求得意境的丰满、含蓄,整首诗浑然一体,一气贯注,有若天成。他的诗营造了一个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统一,内情与外景融汇,象神兼备的意境。如,《丽江黑龙潭》“镜潭云影熨如平,流下街桥惠古城。试问瑶池天上水,何曾一滴到苍生。” 诗的题是黑龙潭,起句接题,由潭水切入,次句由潭水至流水。第三句转到天上之水,质问天上水为什么不下到人间,结句写人间需要天上水,句句不离水。且结句之问,将水的严重性提到天大的事,气势雄壮,意味十足。缺水是世界性难题,惊天一问,意境到达最高潮。这个浑然天成的深沉远致的意境完全是作者着意营造出来的。再看《夜抵迁安》 这首:“万里乘风意未停,燕京东去暮云青。车灯扫净迁安路,一带滦河盛满星。”题是夜间去迁安,首句“万里乘风”,一种轻松愉快心情。次句“燕京东去暮云青”,离开燕京一路向东,傍晚的云是青的,没有雾霾了!天晴云青,同样是好心情。因为心情好,到迁安一路都是静净的,光亮的,连滦河都盛满了亮晶晶的星星。整首诗自始至终都充满愉悦与欢快。而叙述是按时间先后,也是行程的顺序展开的。这首诗是个小故事,如溪水潺潺,缓缓流淌,叮咚作响。意境优雅丰润而且充满情趣。这两首诗皆情景妙合,意与境浑
清代李重华曾云“要识景中情,情中景,二者循环相生,即变化无穷。”(《贞一斋诗说》)姚泉名先生以上这些诗,通过采用多种方法,主观营造出具艺术美感的意境。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景与情交融,汇成意象丰满的诗境,观之色美,闻之味香,听之韵响,品之意深。
人们日常把写诗叫作诗,作是作者要去作,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作。而不是简单地摹物状,描风景。在主观营造之时运用适当的方法,无情之景物才有作者注入的精神气,才能营造出生动、形象、丰满、均称、新鲜、完整的理想意境,诗方能透着神韵。
雷海基 2016.07.31于北京
(发表于2016年10月期《诗词国际》诗刊)
戳它会是什么样.......
雷海基 ‖ 莫道女儿身 亦有豪雄气 ---谈宋彩霞诗词营造雄浑气势之法
一楼看天下: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