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逸明:且把小诗当小酒 老翁醉写夕阳红 ——金嗣水诗词集读后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且把小诗当小酒 老翁醉写夕阳红

——金嗣水诗词集读后

杨逸明

 

金嗣水是退休后才开始学习诗词格律,从此加入到诗词创作队伍中来的。因为肯下功夫,加上他对于诗词的感悟和灵性,使他很快就从初学平仄的只会写平庸无奇的诗词作品的创作群体中脱颖而出。当时我在编辑《上海诗词》,第一次见到他的诗稿就是他的《给父亲洗脚》:“九旬老父脚生鳞,瘦骨青筋似树根。两载思亲回故里,一盆热水注温馨。轻轻点按活经络,慢慢揉搓洗垢尘。养育春晖泰山重,区区何足报慈恩。”在大量的空话套话言之无物的来稿中,金嗣水的这首写自己生活场景、家庭亲情的诗作就曾使我眼前一亮,感觉特别清新可喜。


此后,我就很关注金嗣水的诗词作品,他的进步确实很快。他的诗词最值得一提的有如下三点:



一、题材以写自己的生活场景为主

古人的诗词作品往往反映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情绪和生活场景。陶渊明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杜甫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若需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无不是如此。金嗣水的诗词作品正是继承这样的优秀诗词文化传统。请看他的诗词:


《香椿头炒鸡蛋》:“椿芽粉嫩紫绒绒,焯水后烹鸡蛋葱。一碟佳肴佐小酒,春天味道在其中。”日常生活中的一碟小菜,写的有滋有味,甚至以小见大,小碟子中尝到了大春天的味道。


《小贩》:“东躲西藏起五更,零头小卖度平生。双休日里少城管,街角摆摊心不惊。”街头小贩与城管的矛盾,是一个当代的社会现象,金嗣水写来也有大情怀,大悲悯,读来让人叹息和感动。


《互联网》:“网络互联来往频,鼠标漫点地球巡。但凭方寸揽天下,万里之遥鸡犬闻。”几千年前近在咫尺也“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到了今天,一有互联网,竟然万里之遥也能鸡犬之声相闻而且还能互相交往。


《老翁扫码小黄车》:“时新点子绽奇葩,现代文明惠我家。遇事不愁难打的,老翁扫码小黄车。”小黄车刚刚诞生,金嗣水就已经迅速地把它写入诗中了。


《顽劣小孙破蒙记》:“心思还在幼儿班,端坐课堂窗外看。画册认枪堪执著,视屏游戏更疯癫。背书五句能丢二,默写一行常错三。奶奶爷爷干着急,不知苗长顺天然。”《浣溪沙·送小孙上学》:“小手挥挥上校车,爷爷再见你回吧。从今迈步走天涯。    目送飞车穿大道,心忧世路有霜花。关山风雨任由他。”带第三代的小孩,是当代的老人们的一个“家常便饭”的任务,一到了诗翁的笔下,就生动活泼,有情有趣了。


《翻检旧物发现一张五钱粮票》:“方寸印花留岁轮,不堪往事已封尘。饥肠安得五钱票,馋嘴也能三日珍。冲缺藩篱解禁锢,破除流弊敞关津。民丰国泰有余庆,消费时兴扫码人。”生活中的一些寻常场景和细节,被诗人串起来,就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微不足道的五钱粮票,就有了沉重的历史积淀。


诗的创作源泉来自于何处?应该来自于自己的生活。如果光把古人的语言作为诗的创作源泉,写出的诗就会显得空泛和苍白。有一篇评论当代拟古诗词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值得深思:“以学习古人为名,掩饰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漠然,掩饰自己关怀精神的缺位,这种行为,难道不是缺乏诗人襟抱的表现吗?在他们的词作当中,见不出一点作为当代人的独特感受,仍然是宋代市民阶层的离愁别绪,历史仿佛根本拨动不了他们的心弦。作品的主语是古人,不是作者。”当代诗词创作的许多作者正在做着可贵的尝试,我读到过当代诗词中不少优秀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下,诗意盎然,闪耀着当代诗人思想的光辉,富有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被读者争相传诵。这些作品的产生,无一不是源于作者对于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充满热情的关注和思考。金嗣水就是这样一位诗词创作的探索者。



二、语言流畅清新活泼

诗词的高境界是“意深词浅”,也叫“深入浅出”。袁枚《随园诗话》云:“‘诗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求其精深,是一半工夫;求其平淡,又是一半工夫。非精深不能超超独先,非平淡不能人人领解。”当然“意深词深”也可,但是我不喜欢“意浅词浅”,更不喜欢“意浅词深”。流传至今的一些唐诗名篇,大多读来通俗易懂,语言新鲜得就象是昨天才写的,不象当代有些人的旧体诗词,倒反而象是几百年前写的。白居易的诗语平易,传说“老妪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这个“老妪”,不会是文盲,她不写诗,但是一定有些文学鉴赏能力。


金嗣水的诗词语言走的是平易浅显的一路。这个“浅”,不是浅俗到俗而不雅,不是浅白到毫无意蕴,也不是浅淡到淡而无味。这浅乃是千锤百炼,化繁为简,出于自然,毫不留雕琢之痕,让人回味无穷。


试举几例来看一看金嗣水的诗词语言:

《秋日郊原》:“秋染郊原叶渐黄,飘飘芦絮过横塘。菊花桂子争相绽,抓把清风都带香。”清风可抓,语甚新奇。


《偶成》:“澄碧晴空无一纹,初冬清气最宜君。问天何以明如镜,擦拭全凭几片云。”天如明镜,是因为有几片云在擦拭。


《寻常日子家常菜》:“几滴油花翡翠汤,河虾水煮略加姜。黄瓜凉拌酸甜脆,茄子红烧软糯香。限食定时遵六典,少盐拒酒约三章。寻常日子家常菜,荤素均匀最健康。”寻常言语娓娓道来,写家常菜,描摹入细,生动形象。


《浣溪沙·忆夏日乡村夜晚》:“打谷场边摆竹床,柳梢挂月晚风凉,爷爷摇扇说牛郎。    蛙鼓声声天籁曲,萤飞点点芰荷香,谁家竹笛过短墙。”并无晦涩的典故和辞藻,写夏日乡村夜景,优美形象,引人入胜。


《深秋》:“霜风万里送归鸿,芦絮飘飘西复东。且把小诗当小酒,老翁醉写夕阳红。”小诗与小酒,都能教人陶醉。描写诗翁晚年景况,生动贴切。


《秋日黄昏赵巷公园小湖畔》:“一抹残红铺水隈,游人剪影逆光裁。野凫划拨层层浪,散乱星星漂起来。”明丽的语言,表现了一段小视频,色彩明亮,光影夺目。


外国有诗人云:“诗人是语言文字的魔术师。”要成为一个诗人,必须要具备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写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来。金嗣水的诗词语言,往往华而不艳,朴实中带文采,流畅清新活泼,读来有味。



三、抓得住诗感

有人说,生活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同样,生活中诗无所不在,只是要你自己去捕捉诗的素材。袁枚诗云:“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诗词创作,最难得就是要有“诗感”。诗人有诗人的敏感,要有诗人的眼中之景,才能最后出之以“诗家语”,完成诗词的创作。这就是严羽所谓的“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金嗣水学了诗词格律,但是更重要的是能抓得住诗感,这才是他写得好诗词的一个重要原因。


《咏筷子》:“弟兄两个一般长,伴尔三餐桌上忙。时下每逢难办事,由它出面好商量。”一双筷子,能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找到诗感。


《戏说鞭炮》:“满腹牢骚埋得深,谦谦君子也斯文。偶然遇到星星火,怒气冲天不惜身。”表面写鞭炮,却与貌似谦谦君子、实则满腹牢骚一触即怒的某种人联系到一起,就有了诗的感觉。


《咏伞》:“几根瘦骨着罗衫,窥探风云壁上观。阴雨一来权柄动,张开羽翼可遮天。”“权柄”“遮天”,都是伞的特征,却也是某种人的特征,不黏不脱,不即不离,咏物诗正要这种诗感。


《冬日过农家小院》:“红椒几串挂檐廊,柿子如灯色正黄。麻雀喳喳庭院外,交头接耳探篱墙。”麻雀叫喳喳,却又“交头接耳”来描述,就有了不一样的诗意。


《在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看清水黄河》:“碧水悠悠缓又平,丛山夹岸草青青。我今不怕蒙冤屈,跳到黄河洗得清。”看到清清的黄河水,想起了一句“跳进黄河洗不清”的俗语,反其意而用之,就产生了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以上是我读了金嗣水的诗词作品后的粗略的三点看法。

曾听到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人的大脑的左右功能显著不同,左脑负责逻辑思维,主管科技活动;右脑负责形象思维,主管文化活动。”他还说:“两个半脑密切联系,共同合作,……人的两类思维也同样不可分割地组成一个思维体系。”


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高等教育就是文理分开的。好像学文科的人往往数学物理不行,学理工科的人往往中文学养较弱。


我认识好几位从事理工科的教授,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很有业绩和成就,但是对于文科的诗词创作竟然也得心应手,所创作的诗词甚至不少还远在一些中文系的教授之上。这可以证实杨院士的两个半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所言不虚。金嗣水就是一位毕生从事化学工作,却也能写出好的中文诗词作品的工程师。由此我在想,也许创作诗词的人应该也常常解几道趣味数学题和玩玩智力拼版,搞理工科的教授们应该也来学学如何中规中矩的写几首合格律的诗词。这样,大脑的两半,才能“不可分割地组成一个思维体系。”


金嗣水有这样的一个大脑,能在诗词创作上也取得一定的成就,我在这里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

 

2019年2月20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

作者 | 杨逸明  图片 | 源于网络编辑 | 章雪芳  审核 | 小楼听雨

使劲戳......

《小楼听雨诗刊》2019己亥新春大拜年

小楼周刊(121)

每周试玉(115):嘉宾【梦烟霏 王震宇 雷海基】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盘点 |【小楼听雨诗刊】2016年—2018年专辑网址

首届[人间要好诗]有奖赛事|终审结果揭晓


一楼看天下:

中华诗词研究院 叶嘉莹 周退密  杨逸明  林岫   

郑欣淼  寇梦碧 曹长河 周笃文 李树喜  范诗银

赵仁珪  王蛰堪 熊东遨 叶元章 魏新河 赵京战

楼立剑 熊盛元 钟振振 刘征  吴祖刚  蔡世平

王翼奇 尚佐文 林峰 杨金亭 刘庆霖 田遨 星汉 

陈仁德 安全东 林从龙 邓世广 周啸天 王亚平

王海娜  苏小隐 郑力 蒋世鸿  陈良  李文朝

崔广礼 谭伟媛 殊同 喻蘅  刘郎 雷海基  梅庐

郭定乾  谢莹  李昊宸  杨子怡  李荣聪   刘川

方益洪 丁欣  王志伟  曼珠  苏俊卿  马星慧  

凌钺一  苏王曦  朱汝略   杨启东  高先仿  

无名  叶文范   孟云水   李海霞  三江有月  

潘乐乐   崔杏花  郭顺敏  凌大鑫  范东学   

西风钱塘   严野夫  周达  哈声礼  叶向东   

巴晓芳  李国军   张家安  李国新  冯南钟  

程皎  周戊香 席度  陈琳藩  秦绍遥  苏菲

张海鸥 吴未淳 姜玉峰 孔汝煌 杨敏 张淑萱

张家安  江合友   梦烟霏  抱朴书生  何振山   

刘利漫  由社 郑晓京王海亮 凡无尘  王政佳

杨新跃 郭庆华 高求志  王婉丽  弄影 李同振

韩丽阁    戴根华  王建强  曾少立   王一川   

冉长春  康福  黄旭   李恭震  徐鹏   章旭

白秀萍 孙延红 毕小板   胡逆风  杨琀  任倞   

于钟珩  陈兴  杜琳瑛   凌泽欣   李亚丹  了凡

 孙临清  石屋诗舍 麦笛儿  郁时威   沈华维

化谷金青  王跃东  肖三羊  梁鸿鹰  杨勇民 

 孙琴安  马力   林峰(香港)  林培养   梦欣  

叶良俊  胡文汉 陈继豪  风清 金水  老树画画 

苏些雩 池健 詹骁勇  邹国荣 黄祥寿  海上清音   

陈少平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苏俊  韩倚云 楚之氓  

陶汉清 曾少立  刘学敏  班美茜  黄浴宇  洪君默 

郭爱萍  醉龙 曾齐禄  张柳  刘继鹏  唐定坤

时间鸟 空空  皇甫国 周粟庵 沙漠海 杨光胜

郑玉伟 沈旭納  张海燕 章一菲 诗词家人 邵红霞 

郭宏伟  王震宇  陈引奭  姚海宁 徐中美   江岚

雪馨  胡迎建  王国钦 张忠梅  徐中秋  陈一凡 

毛谷风  阿袁  何其三  何鹤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汉新  省吾 张梅琴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赵玉  任战白  李含江  

孔梅 张文富 程良宝 缥缈鸿影 刘南陔 邢容琦   

 张明新  时新  包德珍  如果   姚泉名  李伟亮  

独孤食肉兽 李致音 廖国华 龚霖 古求能 烛焰

武立胜 高中昌 蓝天孤鹤  李蔚斌  张栋  楚成 

孙寅   韦树定  张青云    刘能英  傅璧园  

陈衍亮  梦也无声   卢竞芳  蝴蝶庄生   楚家冲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鹤 李明科 李同振

王跃平  王艳玲  葛勇  了了堂  吴承曙  晋风  

李育林 李梦痴  寒颤星 一粟斋 兰心 梅子卿卿 

 何革  李葆国  高昌  刘雁来  曹辉  布凤华   

莫真宝  宋彩霞  袁履庄 郑万才 李文庆  贾智德  

张立挺 张晓虹 潘朝曦 留取残荷 孙怀中  平沙

李宗健 胡社桥   沈沪林  王卓平 四知堂主人

孙全元  季军 潘泓  邱红妹 常立英 喻军 邓建军

黄旭 王传明 武阳 鲍淡如 李爱莲  段维  安燕梅

赵玉林 余一睿  秋水轩  张春义  喻石生 倪卓雅

冯晓  汤敏  祁冠忠  刘刚  许锦星    王義勝  瞿若

冬宁 沈利斌  周铭耿  甄秀荣  史济民  陈逸卿     

施提宝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陈良誉  

胡树民  丁汉江  胡立宁  丁德明  卢景沛    曹森  

张祚勋  陈繁华  李忠利    落日长河 寒剑 蓝青  

北极狼獾 周向东 何湛兮 孙德生 杨厚均

王善同 赵宝海 寤堂 张比 白衣卿相 李经纶

冯仲平 杨雪窗 钟家仲 郎晓梅 周逢俊 秦凤 

高玉林 周冠钧 高凉 傅震宇 江化冰 马春

楼炳文 刘雄 燕河 何薇薇 王永江 岳连婷

陈海洋 莫雨涵 胡彭 王增强

陈永正  钱志熙 丘成桐 

李元洛  杨叔子 王玉明 吴硕贤 刘鲁宁 章雪芳

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主流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者。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给小楼人动力!点右下角好看,并转发到所有能转发的地方,再走。谢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