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获奖作品大家评
初登鹳雀楼有记
何鹤名楼久仰始登攀,鹳雀无踪寻旧篇。九曲波涛横万里,几行诗句立千年。心高应览群山小,路窄须争一步先。绝顶风光堪纵目,襟怀国梦到云天。注:此作获“第三届鹳雀楼杯全国诗词大奖赛”第一名。(按点评先后顺序)欧阳鹤
首联起兴,说明登楼之旨意。鹳雀楼之所以名传千古、誉满神州者,源于唐诗人王之涣之一首七绝《登鹳雀楼》。此次登临,鹳雀虽已无踪,但王之涣旧篇仍在,可以一览壮丽风光,体验王诗之意境,不负久仰之情,诚人生之快事也。中二联,格律铿锵,别开新境,为全诗之精华所在。颔联以“九曲黄河,波涛万里”极写登楼所见作为陪衬,凸出王诗“几行诗句,鼎立千年”之崇高地位,高屋建瓴,气势磅礴。颈联效仿王诗在哲理上升华,上句用“心高”甚好,由景入情,由情入理,似比单纯由景入理更深一步,启人心智。但此联尚有可推敲之处,上句“应”字有非真实感悟之嫌,下句“路窄”宜“争”乎?抑让乎?也需据实而定。尾联收拢全篇,由古及今,就景抒志,以襟怀国梦作结。总之,此诗谋篇有序,韵谐律正,别生新意,情、理、景交融,纵有微疵,仍不失为上乘之作,能在“第三届鹳雀楼诗词大赛”中夺冠,亦属名至实归矣。[欧阳鹤:《中华诗词》原副主编]林峰
鹳雀楼倚天振翼,耸汉凌云;独立中土,雄镇蒲西。兼之季凌绝唱,压倒全唐,便称之为天下“名楼魁首”亦不为过也。千年以降,骚人墨客,多有吟咏也。此诗亦写登楼观感。诗人久慕名楼,于斯登临,可谓一偿夙愿也。然欣喜之余,亦感慨万端也。碧宇茫茫,不知鹳雀何处;红尘滚滚,唯余旧篇在眼。诗人如此起笔,平缓中见舒展,亦为下文作一导引也。九曲波涛奔腾万里,数行诗句雄视千年。大笔渲染,如画师泼墨,重彩淋漓。使景象壮阔,奇峰突起,气势顿生也。至颈联转折处则更具慧心:群山尽小,可见志向之高;前路险窄,须凭争先之勇。此诗人自况,亦可见作者为人处世之达观、之善悟,使方寸之间顿涵稀世真理。读之使人拔云见日,心窍顿开。一如东坡所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也。待到绝顶之上,凭栏远眺,风光无限。诗人亦豪情满怀,气概凌云,直欲随心头大梦,翱翔九天。因诗人此间之愿景即民族复兴之梦想也。国运盛,则文运盛;社稷幸,则诗人幸也。诗人已将个人情怀与家国命运融为一体,小中见大,平中寓奇。乃缩万里于咫尺,运四两而动千钧之笔法也。如此作结,诗中寓义又翻进一层,使诗境愈远,诗格愈高也。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倚声若此,品诗亦无例外也。古往今来,咏鹳雀楼诗早已不绝于耳,但如此另具只眼,别出新裁者,洵不多见也。摘自《中华辞赋》[林峰:《中华诗词》副主编]赵京战
最近有幸拜读了何鹤先生的一首七律《初登鹳雀楼有记》,感到眼前一亮,似觉一阵清风吹来。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欣赏体会。反复把玩,掩卷深思,觉得此诗最大的特点是,谋篇得体,章法严密,环环相扣,句句照应。作者紧紧抓住鹳雀楼的特点,同时紧紧抓住王之涣的诗句,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出成熟的艺术精品。第一句“名楼久仰始登攀”从鹳雀楼入手,开门见山,引发下文,引领全篇,悄然无声地给全文定下了基调,开篇便先赢一着。紧接着第二句“鹳雀无踪寻旧篇”迅速引入王之涣的诗境,大胆借鉴崔颢“此地空余黄鹤楼”的韵味。第二联“九曲波涛横万里,几行诗句立千年”,开始回味发挥王之涣的诗句,“九曲波涛”这不就是“黄河入海流”么?“几行诗句”这不就是王之涣的四句五绝么?第三联“心高应览群山小,路窄须争一步先”。这不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么?其中“路窄”一语,正是楼梯狭窄、拾级而登的具体特征。尾联“绝顶风光堪纵目,襟怀国梦到云天”,又把王之涣的诗句转换为现代的思维形式,把时代的色彩巧妙地融合了进去,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我们知道,有了鹳雀楼,才有了流传至今的王之涣的诗;有了王之涣的诗,才有了流传至今的鹳雀楼。诗以楼传,楼以诗传;楼是诗的物质载体,诗是楼的精神境界。作者登楼抒怀,句句不离鹳雀楼,同时又句句不离王之涣的诗。这样就抓住了要害,抓住了典型形象的典型特征,因此,诗的艺术创作是成功的。诗的章法结构,体现了作者的语言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七律的把握能力。[赵京战: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华诗词》原副主编]马斗全
大作接连获奖,可喜可贺!此首颔联甚佳而尾联弱了点,似不如伊犁获奖一首耐读。二是国梦到云天句无法评,而评委会大概正因国梦二字而重之。[马斗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雪峰
此首七律“几行诗句立千年”推重王之涣,谓其诗可与江山风物并为不朽,意重言大,而表达得非常形象。一步争先当是与作者同时登楼的人比较多,由此妙想迁得,蕴含哲理,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同一机杼。又与“心高”一句铢两相称,作者的胸襟识力俱见。由于契合登楼的所见所感,故虽为理语而不空泛枯燥。结句连带时事,可谓高昂的主旋律之作。[郑雪峰:《中华书画家》编辑、著名诗人]魏新河
通篇浑成,章法谨严,气韵不凡。寄情理于景中,得意趣于句外。不乖古,合于时,继先贤之古韵,成当代之佳作。[魏新河:原空军大学教授、学者型诗人]星汉
此诗大佳。一是立意高远。登高不忘国事,尾联可见。二是富有哲理。留有思考余地,颈联可知。三是情怀豪迈。登高所见所感,心雄万夫。四是对仗工稳。诗中六用数字,恰到好处。尾联“绝顶”二字使用不当。[星汉: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著名诗人]邓世广
袁枚诗云:“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辞。”其此之谓乎!是作首联以登楼寻诗振起,颔联以弥望九曲黄河波涛万里,歆慕几行诗句兀立千年继之。眼前景,心中事,既与首联承接自然,且已为颈、尾转合预做铺垫,井然有序,而不故做惊人之语,便是高妙处。颈联阐发观感,其出句化用少陵望岱原意,以衬托斯楼之高,对句乃知作者志存高远不甘人后,诗人性情,大抵如此。尾联化无限风光在险峰诗意,继以纵目云天不忘国梦喻示襟抱,而使身在绝顶,心怀华夏情怀再上层楼。全诗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而起承转合,跌宕之势存焉。且以“更上一层楼”为主题,立意进取、拼搏、图强,体现了举办方激励世世代代炎黄子孙追求理想境界之旨,是作寓高雅于平淡,情景交融,格律严谨,宜其云楼折桂也。[邓世广:《昆仑诗词》主编、著名诗人]田子馥
《初登鹳雀楼有记》是一种发现意义的“生命态度”,具有独到的视角,独到的发现,虽然是旧题目,却开掘了新意境。前两联很精练地写出《登鹳雀楼》的生命价值,千年不朽的意义;后两联开阔了王诗的哲理,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点化和上升到“人”的心灵世界。“心高”“路窄”一联,是这首诗的灵魂,点睛之笔。“更上一层楼”未必“心”也同上,只有“心”“更上”,才有自己独特的感觉,才算新的觉醒。尾联的“纵目”是“应览”的补充和升华,以“国梦”,把这首诗的意境推至至高点。[田子馥:原《新文化报》总编辑、著名文艺评论家]熊盛元
襟间风起,笔底涛喧。首尾两联见作意,中间二联则不惟抒壮怀,且蕴含哲理之思致。起句用邻韵,孤雁入群格也。[熊盛元: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诗人]陈廷佑
鹤兄诗作,立意巧,下笔狠,手法老辣,此律尤彰。特别颔联建时空之纵横二轴、颈联拓远近之宏微两极,于名楼名句之基,开新篇新韵之境,令人感佩。[陈廷佑:原中央文史馆办公室副主任]莫真宝
此诗气脉流贯,开篇直接点出登楼之由,暗用王之涣故事。颔联紧承,上句纯写自然之景,浓缩《登鹳雀楼》诗意,但更具咫尺万里之势,笔意更加精练;颔联下句,称赞王诗短篇而成一代经典。颈联在王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意上,作进一步阐发,指出心志高处,不以尘俗介怀,路窄艰难,更须奋勇争先,将王诗“能指”联到“所指”,虚处落到实处,而更具有警示意义。尾联登楼游览,极目江天,风光虽好,但应心系家国,关注黎庶社稷,这样,作者从一己之怀联系到家国情思,既回应开篇久仰登楼,又使全诗意境高远,超拔豪迈。全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中间两联对仗精工,有宋调意远之趣,体现近体声律之妙。如能化为流水对,当更令人激赏。[莫真宝: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主任]李静凤
此作中二联极见笔力。次联细大对举,文章不朽,千古盛事,道出此楼佳处,移易他所不得。三联更擅胜场,“穷目”乃缘“心高”,“路窄”更须奋力登攀“争先一步”,处处合乎此楼风景,而寓世界人生大意,警醒动人,诚昂扬向上之作也。[李静凤:网名青凤,著名诗人]雍文华
首联:名楼永立,鹳雀无踪,宇宙无穷,人亊代谢。颔联存接而有变化。颈联宣示: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应心存高远,步要争先。实现中国梦乃是我们最大的人生追求,尾联升华作结。所谓片言明百意、坐驰役万景,所谓渟蓄渊雅、妙骋心机、情志所托,以意为主,是之谓也。[雍文华: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熊东遨
由“寻旧篇”入题,带出“久仰”、“初登”之感,历史沧桑在目。颔联时空交错,气象具足,亦甚佳。颈联以下忽立许大意思,心雄万夫,凿池贮青天,举杯收甘露,常人未敢想也。吐此豪语,其意或在扣住时代“主旋律”,若然,则“正能量”自然富之。[熊东遨:湖南文史馆研究员、著名诗人]彤星
楼以诗名,鹳雀楼其一也。诗人初登,心不在鹳雀之踪影,而在唐人之诗篇也。诗起而扣题,一个“寻”字深寓情致焉。颔联承前,一状眼中黄河之壮阔,一道心底诗篇之久远。“几行”对“九曲”,“千年”对“万里”,连下两组数字,贴切而工稳,尽象而显意,诗之一大亮点也。颈联转而抒写感慨。“心高应览群山小”,化用杜甫《望岳》结句,不足为奇;“路窄须争一步先”,虽本小平同志“敢闯,感冒”之教诲,却自铸新象,张扬敢为人先之时代精神。此乃诗之新境界也。余所以看好该诗亦在此也。诗结以“襟怀国梦到云天”,卒章显志。敢为人先之目的在于实现中国梦,亦只有敢为人先才能实现中国梦也。唯“绝顶风光堪纵目”一句稍感弱些。前面“九曲波涛横万里”,已“纵目”矣,“心高应览”,又“纵目”矣。似应相避焉。总之,诗好。体正,词达,韵谐,意新,亮人眼目,振人心志。较之芸芸导游之篇章,实为难得之佳什也。[王同兴:著名诗词评论家]梁东
何鹤此律,佳构也。照说,李白之于黄鹤楼,都有“崔颢题诗”之叹,而何鹤之于鹳雀楼,不但未因“之涣题诗”而却步,相反,登楼不为观景,直接冲着王诗而来。王诗,与九曲黄河对应的是依山白日,视野所及,一横一纵,深远而阔大。何诗,与九曲黄河对应的是王之涣的千古名篇,视野直指时空千年,探求历史深处,新意出焉。此诗,以气格为胜。首联从容出句却突兀入题。颔联相应承接,意脉不断,使主题深化。颈联警策而富于哲理。尾联则从千年直及时下,与民族崛起的步伐相衔接,意念直擎云天。层楼上至绝顶去纵目,是九霄之上的中华追梦的历史进军,写出诗人的胸襟与民族的抱负。[梁东:《中华诗词》杂志社原社长]高昌
这首诗另辟蹊径,选择以初登为题,视角巧妙而独特。因为是初登,所以有很多新鲜的感受要传达给读者。又因为有无数歌咏名楼的名篇在前,所以诗人心中又有一份炽热情怀酝酿已久,迫切地需要抒发。于是动之于心,书之于笔,眼底风光和心头感慨如九曲波涛冲破情感的闸门,汪洋恣肆而来。不过,诗人并没有一任情感波涛任意泛滥,而是非常节制地进行了一番理性表达。纵目群山,思接千载,新颖深邃,思想和思辨的分量很重。最后一句将境界拓至广袤浩瀚的云天之间,并以极富时代感的中国梦作结,贴切自然,充满正能量。我尤其欣赏这首诗中的“心高应览群山小,路窄须争一步先”这一联,状名楼实景,抒胸中块垒,意蕴深厚,工稳老辣。诗人以平常语,道非常意,令人难忘也。[高昌:《中华诗词》主编]杨逸明
律诗要符合平仄、押韵、对仗等诸多要求,很易写得呆板。七律要写到灵动,无赘语,全篇能跌宕起伏,两联有出色的对句,颇不易。此诗有好的句子。第一亮点在第四句,鹳雀楼屡毁屡建,正是因为有了能流传一千多年的二十个字的一首五绝。一个“立”字,很符合鹳雀楼的身份。另一亮点在第六句,有人生的经验和志向所在,当然是一个心态年轻、积极有为的人的想法。老汉我就不争此一步,路窄处躲之还唯恐不及哩。首联交代凝练利落,尾联归结到“中国梦”,收到大气厚重的效果。七律写到如此,读来畅快。[杨逸明:中华诗学会顾问、著名诗人]点击回顾
书 讯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原书售价39元,现价35元一册(含邮费)。请需要购书的诗友,联系微信号15021309959,附上:名字+手机号+收件地址+邮编等信息,以便安排邮寄。谢谢支持!!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检索更多作者请点击下面:
一楼看天下:
关于投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如果喜欢,请点亮右下角在看,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