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证书"情结!
拉康心理
这几天接连收到“百毒”关于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营销广告。
“百毒”让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也不禁让我思考。
中国人是对“证书”情有独钟?
某关注者在分享的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培训项目推文下这样问:
难怪一些搅屎棍培训机构搞出来明显骗钱的东西,能如此招摇!
当听到某打算做ACI证书培训的机构负责人说:我们也知道这个证书是假的,但没办法,很多学员都在问现在有什么证书可以考,他们需要这个。
我也哑口无言。
只能说明,许多人需要用一个“证书”,来证明什么!
对于这些搅屎棍培训机构已经无力吐槽。
而那些对“证书”趋之若鹜的国人心中隐藏着什么?
却值得一探究竟。
一.职业资格证书的源起
在国家政策设定之初,所谓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 是劳动者达到的从事某种职业的最低要求, 即起点标准。
在我国, 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
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 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资格是指国家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专业)实行准入控制, 是劳动者依法 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1994年 ,原劳动部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正式拉开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序幕。
其设立的背景,一方面在于学历教育的短缺导致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国内就业人口总体素质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于,90年代初开始的下岗潮等使得大批量低学历人口无业可就,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
在此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救命良药。
在有关部门的设想中,职业资格证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使城乡新生劳动力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延长了这部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并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
1993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 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 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 。
随后 《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也相继提出要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颁布了1838种职业, 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以上,正式奠定了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基础。
然而在实施了24年后,人社部却逐步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
仅保留了140项职业资格类目。
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也在踢出之列。
这是为何?
二.大众的误解
严格来说,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人技能等级考核制度演变而来。
虽参照了英、美、德、澳等国家的经验,但依然延续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在《职业资格证书规定》颁布后的系列解读文章中,有人提出:专业技术人员有了资格证书就可凭此证到社会上谋职, 为获得工作权力和财富提供基础条件。
喊出:凭证上岗,待遇挂钩的口号。
并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上岗就业的必要凭证,如同驾驶员没有执照就不能开车一样;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定级加薪的必要砝码,如同学历文凭证书一样。
要知道,我国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制度在1996年才正式废止。
在制度设立之初即提出“凭证上岗,待遇挂钩”的宣传口号,使人们将证书与工作、待遇联系到一起。
在计划经济思维的延续下,在很多认看来“证书”即是一种“保证”!
并成为许多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逆袭”的重要手段。
而现实利益的可预见性也使得部分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对各类资格证书抱有过度的期待。
并一直延续至今。
幻想着通过证书来获得工作岗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遗憾的是,这些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只顾着将自我期待投射到一张张证书上。
却在一开始即错误理解了政策制定者的意思。
这些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并不清楚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的区别。
而这恰恰是原劳动部在政策颁布之初即明确指出了的。
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 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资格是指国家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专业)实行准入控制, 是劳动者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职业(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在部分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眼中,朴素的将从业资格等同于执业资格。
在并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天真的以为拿了证书就会有工作!
三.心理咨询师的未来
2017年7 月 22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决定取消房地产经纪人、 注册税务师等 11 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同时,国务院决定取消地方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
重点减少的职业资格主要有三类:
一 是没有法律、法规设置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
二是有法律、法规设置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关 系不密切,不宜采取职业资格方式管理的,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后予以取消;
三是国务院行业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一律取消,确有必要保留的,经国务院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后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管理。
那被取消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属于哪一类别呢?
在2016年12月16日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
心理咨询师隶属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不属于准入类。
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法。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由人社部而非行业协会颁发。
不满足以上三点的任意一条。
标准的三不靠!
三不靠的证书,有什么理由能够抢救一下吗?
似乎没有。
那就咔嚓了!
在2017年的最终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就这样消失了。
没带走一片云彩。
而施行了短短24年的职业资格制度即逐步取消,只保留部分准入类和水平类证书的原因。
除人社部落实国务院“放管服”的改革要求外。
更重要一点在于,随着国内高考录取率的一路飙升,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远远超过劳动市场新增就业岗位的需求。
高学历就业人口已满足市场并趋于饱和,以往这种通过“发证书”强行拔高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就业能力的方法,自然就被淘汰了。
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未来,我们似乎也看到了政策制定者的一丝端倪。
在人社部2017年11月3日推送的新闻《江苏公布140项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有这样一句:一些职业比如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未进入职业资格目录,从业人员可以通过职称制度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在此一并回答某关注者提问: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评不了职称。
在未被取消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属于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而非教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等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准入了职业资格具有行政许可性质,国家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设置;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不具有行政许可性质,是面向社会提供的人才评价服务。
两类证书等级和获证难度不在一个等级。
专业性不在一个层次。
体制内职称评审机构会不会将这类水平评价类的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基本不可能!
证书还在的时候就没给过这种待遇。
更何况已经不存在了!
四.总结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基于低学历人口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现状施行的拔苗助长措施。
2.随着我国高学历就业人口数量的饱和,以往这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已无存在的必要,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取消是必然。
3.职业资格证书政策设立之初即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并导致部分无甚专业技能的低学历人口抱有过度的幻想和期待。
4.心理咨询师目前不可能纳入职称管理,虽然此前江苏省的新闻动态及深圳市将心理咨询纳入医保的改革措施中见到了此类苗头,但囿于混乱的行业现状,百万获证人口必然导致各类招安措施尾大不掉。
更何况,真把心理咨询师纳入职称管理了,还有体制外人士什么事?!!
往期干货,按需自取
培训信息
市场分析
行业观察
保密不了,即是帮凶?庆阳女生跳楼事件中心理咨询师的伦理缺失!
协会简介
内幕爆料
杂谈
为什么中国大众不信任心理咨询 ——心灵深处的魅影,从还原主义到身心二元论
劝退
武志红
大咖点评
拉康心理
一个有趣的心理咨询行业信息平台
微信公众号ID : Lacan-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