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评论|杯中江湖:啤酒战国营销启示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特勒营销战略 Author 周再宇


杯中江湖:

啤酒战国营销启示录

周再宇


   

1903年,青岛鹤兵营旁。


德国人酿出了第一罐“日耳曼”牌啤酒。酿酒师将泛着泡沫的黄色液体递给了在场的一位中国工人。这位工人好奇地喝了一口,苦着脸吐出来一句话:


“马尿!”


中国人本来是不喝啤酒的。但是,2020年,中国已经成为啤酒产量和销售量最大的国家。


除去战火频仍的年代,真正属于中国的啤酒品牌从萌芽到兴盛,中间大概只经历了40余年的历程。在这40年里,区域诸侯群起,三大巨头南征北战鲸吞市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外品牌从虎视眈眈到纷纷败退再到卷土重来,一时上演了无数故事。


图:青岛啤酒老厂房









01 京北郊燕京崛起





1980年,位于北京东北郊的顺义县,燕京啤酒正式建厂。


当时的中国还采取统购包销政策。改革开放初期,粮食紧缺,政府专门调拨一部分粮食用于酿酒,统一分配。从一级批发站、二级批发站再到零售商,由各级糖酒公司负责统购包销,各级之间规定了明确的价差。






图:李福成,前燕京啤酒董事长,1984年由李福成起草文件申请报告,经顺义县人民政府研究批准,将北京市顺义县啤酒厂改名为“北京市燕京啤酒厂”

1984年,政府放开酒类企业生产经营权,但酒类供应仍然很紧张。1989年,李福成带领燕京打破常规,用2000多辆平板车,直接送酒到胡同儿的零售店里。燕京自己送货的销售量一度占到总销售量的一半。通过深度分销,燕京很快拿下了北京市场,把原来盘踞京城的北京啤酒和五星啤酒打得落花流水。

图:燕京啤酒


在电影《老炮儿》里,冯小刚扮演的六爷忙活了一天,最大的消遣就是坐下来“咕咚咕咚”来一瓶燕京。这其实就是当年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人来说,仍然处于物资紧缺时代,对于啤酒的需求就是“能得到”。啤酒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工人,燕京啤酒主打清爽口感,迎合了当时消费群体“解渴、够爽”的“豪饮式”口感需求。
1996年,燕京超过青岛啤酒,夺下销量第一的宝座,并且在1997年顺利上市。






02 雪前耻青岛反击





燕京的崛起彻底刺激到了“含着金汤勺出生”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历史更为悠久,创造了著名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在全国啤酒行业推广,国内国外的大奖更是拿到手软。突然就被一个县城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赶超了头名宝座,这还了得?

青啤立刻进行内部组织改革,人称“拼命三郎”的彭作义走马上任。1996年左右,青岛啤酒开始大量兼并各地啤酒品牌,史称——“彭作义时代”。






图:彭作义,前青岛啤酒集团总裁,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并购、兴建了20多个厂家,使青啤的“产地销”模式转变为“销地产”。


为什么要并购?这是由啤酒的特殊属性决定的。玻璃瓶包装重,导致单位运输成本高,运太远的话,光运费就超过了啤酒的成本,合不上;而且啤酒还有“回瓶”的问题,销售半径有瓶颈;此外,啤酒还有保鲜度的要求,受限于远距离运输。所以,啤酒行业就注定了是个阵地战的模式。
大多数酒厂要想征服一块市场,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在当地投资建厂,要么收购当地酒厂。这两条路都要花不少钱,所以啤酒厂商决定要打一块市场,那是真的破釜沉舟,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前期大笔真金白银投资下去,后边销售就得跟上,所以啤酒的销售队伍都是非常狼性的。为了争夺一块市场,两边会真的动起手来,所以很多酒厂一度不得不给经销商们买保险。
青岛啤酒的收购策略是保留本地品牌,将其定位为中低档,青岛啤酒定位中高档。到2001年,青岛啤酒一共并购了47家地方品牌,终于拿回了销量第一的小红旗。
但是,几年来的大肆并购已经埋下隐忧:并购的酒厂产量规模和能力不一,改造和管理费用上涨;青啤当时相信品牌是灵丹妙药,以为“品牌一到,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品牌滥用导致青啤的品牌信誉度在消费者心中有所下降。






03 集团军华润杀进






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制改造筹备上市的时候,有一家国企动了心。

坊间传说宁高宁是看了青啤的招股书,“大为心动”,决定进军啤酒行业。





图:宁高宁,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前华润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中粮集团董事长


1993年,华润收购沈阳雪花,接受当时的第二大股东SABMiller的建议,采取“蘑菇战略”进行区域扩张。前文说过,啤酒存在销售半径限制。华润的对策是:像种蘑菇一样,瞄准重要区域市场的强大品牌做收购,扶强除弱,使其壮大辐射周边市场,“让蘑菇长大”,做区域垄断;然后再沿两条路线扩张,一条沿江(四川、安徽、武汉、苏州、常州),一条沿海(大连、天津、秦皇岛、浙江、上海、广东),“让蘑菇连成片”。
(网络图)
根据“蘑菇战略”,华润先坐稳了东北市场,然后挥师西南,直取四川。
四川最好的品牌是蓝剑,占据当地90%以上的市场,是不折不扣的“当地实力派”。但是有个问题:好的品牌价格也高。要想拿下“地头蛇”,华润也需要付出更多。
对此,华润采取的策略是先打市场再谈收购。在战况最激烈的时候,蓝剑投入的行销费用为600元/吨,而当时啤酒行业的平均销售费用不足200元/吨。虽然销售总量上去了,但这种不计成本的方式却使蓝剑的利润直线下降。
华润雪花背靠集团资本,血量充足,蓝剑怎是“集团军”的对手?最后,元气大伤的蓝剑不得不选择与华润合资,在2001年10月成立了四川华润蓝剑啤酒,并最终在2007年以25亿元人民币,被华润收购了所有其他股份以及蓝剑在贵州的全部啤酒业务。华润雪花“伐蜀”十年,终于尘埃落定。
在沿海战线上,雪花在浙江收购当地品牌中华啤酒时,为了最快打击竞品,在杭州和义乌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市场推“开盖有奖”做消费者促销。“再来一瓶”的中奖比例极高,甚至间或有“再来一箱”的爆奖,而且华润给到渠道的利润总比竞品高那么一点。

图:华润雪花在其他地区也做过类似的促销活动

 

当市场拿下来之后,消费者习惯已然形成,华润再停止促销。这样的打法是需要很强的资本后盾的,雪花一方面有集团资金支撑,另外,“蘑菇战略”为雪花构建了几大利润池市场,也能够不断为前线提供现金流支持。
到2004年的时候,华润旗下拥有37个啤酒厂,投入现金60亿元,年销售额70亿元,市占率为12%。但是挑战随之而来:在快速的收购和发展中,现有的管理体系已经难以适应跨区域、多品牌的管理要求,如何形成强大的统一品牌,使一连串的“蘑菇”拥有合力?






04 品牌战扭转战局






经过20世纪末的扩大产能和21世纪初的疯狂并购,2004年的啤酒市场面临的局势是:盲目扩大产能使产能急剧过剩,迫使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导致啤酒行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没有一个能覆盖全国市场的品牌,无论国内品牌还是国外品牌,没有一个企业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区域品牌垄断各地市场,屏蔽了全国性品牌的渗透和成长。

华润选择了雪花啤酒作为其全国性品牌。雪花品牌从2001年启动到2003年开始全国拓展的时候遇到了挑战:雪花啤酒是什么?与其它啤酒品牌如何差异化?品牌定位如何能真正的被消费者所理解?为了寻求更加有效打造全国性品牌的思路,当时华润啤酒高层与科特勒咨询集团顾问团队进行了深度交流,双方都认为:未来啤酒企业将逐渐走向以品牌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竞争,清晰的目标客户选择和独特品牌定位是致胜的关键之一。
2004年,科特勒咨询和华润雪花团队针对啤酒消费者进行了系统调研,发现:在消费者认知中,除百威外,国内主流品牌均缺少鲜明的品牌形象,没有品牌故事、情感价值弱,品牌主要依靠渠道覆盖和渠道运营获得增长。
科特勒在给华润啤酒的咨询报告中建议:雪花啤酒应该塑造“年轻化”和“新一代”的品牌形象,并把年轻人力争上游和自我激励的情感诉求融入品牌核心价值中。
最终,雪花确定了针对年轻人市场以“畅想成长”为主题的品牌战役。当时,雪花品牌计划在三个空间(包括自由、活力、梦想、激情、酷、个性、释放等)来创造品牌概念,并开始发展雪花啤酒品牌战略平台。
2004年底,华润斥资上亿在全国推广雪花品牌,在各子公司建专产“雪花”的生产线,逐渐替换当地品牌。雪花在业内首创了联合品牌策略,在当地最强大的地方品牌被收购之后,先不急于用雪花品牌替代它,而是以联合品牌的形式同时出现在产品上。当消费者和经销商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时,再真正替换掉当地品牌,避免过快切换带来的风险。前两年,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时候也用了这一招。

图:华润雪花“勇闯天涯”海报

 2005年,华润雪花推出“雪花啤酒勇闯天涯”体验类主题活动,倡导户外、健康的新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挑战的人生态度,迅速提升了雪花啤酒的消费者关注度和业绩增长速度,品牌个性日益凸显、内涵逐渐丰富,在国内率先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个性品牌”。
同样的市场投入,聚焦在一个品牌上,会更容易推出强势品牌。2006年,为备战奥运,雪花入京,侵入燕京基地市场时,已是全国第一的品牌。






05 三霸主重划领地





在雪花重塑品牌战略之前,青啤也面临着“收养的孩子众多,能顶事的太少”的局面。2001年金志国上台,形容青啤是“前有狼(华润),后有虎(燕京),中间一堆小老鼠(青啤收购的诸多品牌,最多时达到100多个)”。






图:金志国,青岛啤酒董事长,带领青啤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著有《一杯沧海》《金志国管理日志》等著作。


“金志国”时代的青啤开始转换战略,从良莠不分的大包揽式收购转向内部整合。但是青啤的品牌战略一直多有纠结。2005年,青啤采用的是“1+5”战略——青啤+崂山、汉斯、山水、彭城、大白鲨。2006年变成了“1+3”,砍掉了后两个品牌。2007年改为“1+1+N”战略,最终演变为如今的“1+1”青岛+崂山的战略。

品牌战略的不确定,使青啤错失了战略时机,最终在2006年被聚焦于雪花品牌的华润赶超,失去了第一名的位置。


图:青岛啤酒的“1+1”战略


金志国为青岛啤酒确定了“点、线、片”战略,“点”是经济高速发展区,“线”是沿海一线,“片”是目标聚集。这一战略跟华润的“蘑菇战略”异曲同工,都是先做强再做大的路数。这使青啤从“一堆小老鼠”的泥淖中缓过气来,并且在雪花进入北京的前一年,就以低端品牌“青啤大优”进入了北京


2006年是08奥运前夕,北京啤酒市场成为必争之地,一时陷入混战.


燕京在北京市场的强盛时期曾达到85%市占率,以传统淡啤为主,聚焦于中低端市场,采取的路数是降价抢占市场,市占率几乎垄断后,再提高价格取得利润。同时给经销商更多让利,使其保持忠诚度,并谨慎扩张。


青啤大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通过“直销+直供”的方式,每瓶低至1.5元进行推广,抓住燕京相对薄弱的居民小区、郊区市场开始渗透。同时,华润雪花以品牌优势进行强攻,在2008年索性直接在北京附近的河北燕郊投资6亿元设厂,与燕京展开正面争夺战。百威旗下的哈尔滨啤酒借助百威渠道也杀入了北京市场。


2008年一役,燕京从此一蹶不振,被挤出中国市场前三位置。


有人说,燕京一直缺少情感诉求,卖点专注于产品口味,所以品牌差异化没出来。其实不然,燕京的问题可能主要在于企业风格的差异。


(网络图)


这三家的营销战略打法其实能看出来,燕京比较接地气但是过于谨慎,以至于错失扩张良机;华润是资本产物,财大气粗而且决策果断;青啤占尽历史之利也背着历史的包袱,刚开始有些畏首畏尾但后劲比较足。


至此,啤酒市场基本格局已定:华润占四川、辽宁、安徽,青啤盘踞山东陕西,燕京在北京、内蒙和广西,百威攻下福建、黑龙江,嘉士伯则在新疆、宁夏、重庆和云南,成为西部王。利润池市场格局大致如此,其余市场仍在激战争夺中。


谁知就在这时,啤酒市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开始走向了另一条轨道。






06 变革期各寻出路






2014年是个值得关注的拐点。


这一年,中国啤酒停止了10年的爆发增长期,开始掉头往下走。


但是我们不妨看一下数据,这里面藏着很有趣的点:


2016年啤酒市占率格局是:华润25.6%、青啤17.2%、百威英博16.2%、燕京9.3%、嘉士伯5.0%。到了2018年,这个数据变成了:华润23.2%、青啤16.4%、百威英博16.2%、燕京8.5%、嘉士伯6.10%。


也就是说:在整体下滑的趋势中,国产三大啤酒市占率都在降低,而国外两大啤酒开始走高,其他啤酒市占率也在上涨。在国产啤酒走低的同时,2017年我国进口啤酒71.6196万千升,同比增长了10.8%。


为什么?


一方面是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变了,从社交分享的“豪饮型”转向了悦己享受“慢品型”,工业啤酒淡爽口感的市场被进口啤酒或精酿啤酒的醇厚口感抢占。精酿啤酒在2015年左右异军突起,熊猫精酿、猴子精酿、酒花儿、拳击猫、高大师等精酿啤酒品牌涌现,并相继拿到大笔投资,走出酒吧,开始向餐饮、便利店等渠道渗透。


(网络图)


另一方面是替代型饮品的出现。酒精类饮料、预调酒的出现分走了工业啤酒市场的一部分蛋糕。酒类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开始出现。比如酒花儿就推出了专门面向女性消费者的水果酒。


为了应对啤酒市场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华润从2016年开始逐步关停一些工厂,并且在2019年4月将喜力中国收入怀中,先后推出个性化品牌勇闯天涯superX(面向90后00后),雪花匠心营造(面向社会中坚人士),2019年又推出了雪花马尔斯绿啤酒(MARRSGREEN)、黑狮白啤等高端品牌。

青啤在高端品牌的打造上要更早一步,早在市场拐点出现之前,就推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等中高端品牌。燕京虽然推出了原浆白啤,但在高端化方面仍然动作较小,逐渐被百威挤出前三名的位置。


2014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兴起,电商渠道份额在快速增长。2018 年电商渠道啤酒消费量占非现饮渠道的7.6%。目前,百威英博主要在电商渠道销售超高端啤酒品牌,2018年百威中国区的电子商务业务同比增长高达78%。


与十多年前相同的是,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仍然是25~35岁的男性,但不同的是,这部分消费者爱好的产品口味、包装形象、品牌理念、接触媒介、购买渠道都发生了变化,这为啤酒市场带来了新的挑战。


以往,啤酒霸主们通过跑马圈地占尽量增红利,并借助价格战和对渠道让利抢占市场。如今,它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抢占消费者的心智份额和胃纳份额。


2020年初爆发的疫情导致餐饮门店暂停营业、家庭聚餐大幅减少,啤酒主要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景均受到抑制,这迫使依赖传统渠道的啤酒企业们必须“触电”,并为电商渠道设计更为适合的包装(比如更突出设计感的罐装),为线上传播渠道策划更为打动人心的内容,从“到经销商”“到店”实现“到家”和“到人”。


江湖不老,只是变幻无常,新的挑战层出不穷,而啤酒行业的老兵们,仍需砥砺前行。




END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张均燕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