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索心路 | 登山观海录:费显政随笔

CSSCI收录集刊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2023-02-0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求索心路 | 登山观海

半路出家   安身立命

2016.02.06


费显政


这些年做研究颇有些体会可以写:论文选题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投稿时屡战屡败的挫折;课题申请中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苦涩;论文一轮轮修订时通宵达旦的艰辛;甚至不乏论文走到最后一步主编会议时“突然死亡”的痛苦;当然也包括得到师长、贵人、朋友、学生等帮助时的温暖感动;以及课题偶尔中标和论文偶然被接受时的喜悦。


如何下笔呢?今日与一老友通话,聊到不同年代学者的差异与各自使命的不同,稍有感悟,或许就从此角度略谈一些体会吧!


我从事营销研究属于半路出家。由于博士毕业之后,才慢慢踏入营销的门槛,文献基础自然薄弱。又因毕业较早,研究方法的训练也与后来的博士生不可相提并论。所幸有机会到美国做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其间,主要的时间都花在博士生课堂当“旁听生”上,算是补上了缺失的基础。


后来发现,其实我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国内营销学术界金字塔庞大的基座上,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普通教师——年纪不轻、入道却浅的营销“资深新兵”。对于“我们”,有四点感悟分享。


第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术研究中,即便是名校名师的学生仍十分勤奋努力,所以,“新兵”要想在这个领域站住脚,系统地补课、艰苦地付出是最基本的条件,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第二,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多不必要的负担。其实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层次上的学者都面临自身的压力和挑战。当普通学者在为发国内权威期刊而犯愁的时候,他们眼中的“成功者”正在思考如何搞定国际SSCI期刊。与此同时,国际期刊的“先行者们”则在纠结如何突破顶级期刊;即使少数幸运儿有朝一日得偿所愿,甚至成为 A+期刊的常客,他们还将面临新的质疑:你们的研究多大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的营销问题?缜密的逻辑、严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在企业操作层面意义却有限——研究越精细、内部效度越完美,所剔除的噪音越多,也就离企业的现实越远。因此,在所有研究者背负的压力中,初入门者其实是相对最轻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好过多了?简直要开始同情那些“大牛”了不是?所以,不妨轻装前进,给自己先定一个可以够得着的目标,实现了再奔下一个去,永远乐观向前,用短期的知足给自己降压,用长期的不知足激励自己。


第三,我们不能因为自身基础的薄弱就妄自菲薄。随着营销学科的飞速发展,心理学相关理论的不断渗透、大数据逻辑和分析方法的运用、脑神经科学的引入、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营销的工具越来越复杂丰富。与此同步的则是快速迭代的营销实践,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社会化媒体中的群体运行规律,社群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等等,涌现出无数期待营销理论界解决的新问题。这两方面都意味着在时代的洪流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新兵,都需要不断重新学习。找到一块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利基领域,深耕细作,“新兵”也有机会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四,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物种的演化,还是微观营销层面上品牌的分化,都预示着营销学研究的差异化和营销学者的多样化。营销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也应该是一个不同背景成员参与的大社区,正如同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既有泰山北斗级的少林武当,也有各具所长的五岳各派,甚至还包括草根味儿十足的丐帮,正是这种差异化使得江湖精彩纷呈。同样,不同学者之间也需要差异化,这可能来源于定位学术导向或实践导向的差异化、研究领域和专长的多样化、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的多样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这种差异化的定位也会使得不同营销学者各有所归,这样,营销学术共同体才能更繁荣健康。

 

2016年2月6日



作者简介


费显政(feitairan@163.co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2002—2005年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企业管理,师承赵锡斌教授。



周南感言


善駎者,不贪最先,不恐独后。机缘巧合,显政成为一名营销学者,自谦入道甚浅,但我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敏而好学、乐于思考、勤于耕耘。任何学科,都忌闭关自守,而广开思路、内外兼修、合纵连横,才可能像金庸笔下的江湖一样,大侠辈出,流派纷呈,各有所归,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出处:周南(主编):《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说明:费显政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END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李一鑫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