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建设|课程思政:一流专业建设的常态、本分和初心

彭建仿及团队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2023-02-02



转自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



课程思政:市场营销一流专业建设的常态、本分和初心


彭建仿市场营销专业团队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当前,课程思政理念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很多高校开始了相关教学改革探索。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在专业建设中一直致力于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做法。

一、课程思政: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本分和初心




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在其他课程的延伸,是将教书育人融于教育教学中,将富有正能量的知识内容融于教育教学中,达到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和感染学生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的目的。

课程思政早已有之,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教师运用的程度、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课程思政不是一阵风,而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本分和初心,也应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本分和初心。坚持不懈,一以贯之,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全生涯、各环节。


二、课程思政:教师良好师德风范的体现




富有责任心,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潜心育人,是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最为重要的师德风范。

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日常教育教学中一贯强调市场营销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内涵“自信坚毅、乐观豁达;责任担当、品牌塑造”,引导学生保持一颗红心“做有心人,提高核心竞争力”,“每个环节都比别人多走一小步,追求卓越”,倡导爱心教育,“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

潜心教书育人:团队教师大多有担任领航导师、专业导师的经历;不同职称教师尤其是教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教学效果优良;指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团队教师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教师积极参与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等专业建设工作;教师积极申报教改课题,撰写教改论文;积极以科研促教学,尝试研究型教学范式改革。

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教师“立德垂范”。市场营销专业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讲“立德垂范”示范课,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主题活动。通过“教学环节设计精心,师生互动好,教书育人意识突出,对课程价值的认识到位,对课程价值的教育功能运用到位”等方面的课程示范,展示主讲教师及示范课的风采和水平,对其他教师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课程思政:以学生为本,用心育人,德育育人




(一)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用心育人”的理念



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也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与引导。①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中“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理论”,引导学生“根据未来的人生定位,逆向制定学业生涯规划”;②结合《销售管理》课程中“销售目标管理”的讲授,告诫学生“做有心人,每个环节都比别人多走一小步,追求卓越”;③结合《品牌管理》课程,告诫学生“品牌即人,人即品牌,要有责任担当,注重个人品牌塑造”;④结合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二字的字面解读——“经营销售”,引导学生“只有前期把自己经营好了,才能 “好营好销”,这与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⑤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中“企业战略与营销管理”之“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讲述,指引学生如何在职场选择中保持竞争优势。

(二)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德育育人”的理念



注重“德育育人”。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组织市场购买行为”教学中,通过对华为营销技巧的最高境界“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成功”的解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营销的价值——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的企业顾客间关系。企业营销如此,国家营销亦如此,即通过提供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赢得世界的认同。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理念,积极践行新儒商精神,提升营销能力和素养,成就自己的梦想。作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佐证,讲到《分销渠道管理》中“物流管理”之“运输管理:运输模式选择”时,为学生讲述纪录片《辉煌中国》中的“装备、技术、人才,创造中国品质、中国速度的实力和底气”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课程思政无处不在:专业教育教学的例证




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收心”教育和“动员”教育。如,设计“市场营销成就最好的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进而引导学生在新的学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告诫学生,“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虚度的大学”。

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提及的“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让推销成为多余”,提出“好营好销”的理念,引导学生:大学生(职场人才、企业)前期自己把自己经营好了(如,综合素质;做有心人;形象,出门前打扮更受欢迎),毕业时还愁销——找工作吗?是工作找你。很多大学生单位抢着要,甚至没毕业就签约,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中企业战略规划内容之企业战略规划的过程,启发学生该战略规划过程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个人是“微企”,个人的成长过程,与企业成长过程也有类似的逻辑。另外,有关“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内容讲述,指引学生如何在多元化职场选择中保持竞争优势。

结合褚橙营销的案例解读,启迪学生“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要学习褚时健等企业家历经磨难和勇于创业、“创业路上不急于求成”、“以品质创品牌”的精神。

讲到地区营销、政府营销时,为学生解惑“政府营销”的真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解决方案;中国主导“一带一路”战略,开展全球营销,揭示“国家营销”的真谛: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解决方案,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针对学生疑惑的“营销是不是求人”?在课程讲述中,阐明营销的本质是助人——只要您销售的是真正有价值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和服务,顾客会喜欢您的产品并从内心感激您的。

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何让学生看待营销专业学子对企业的作用?告诉学生:通过所学,为企业、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引导企业营销转型,也能为现代营销理念的普及,为构建和谐的企业顾客关系,乃至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分销渠道管理》课程讲到渠道权力来源五力说之“声誉力”时,引用周总理声誉力的例子。“中国的周恩来先生在联合国里面被认为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所以他去世时联合国为哀悼这位深受世界人民尊敬的中国伟人而降半旗”。通过该案例,不仅让学生增进对“声誉力”的理解,也能感受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如何做有“声誉力”的人。另外,从个人声誉力扩展到国家品牌声誉力,列举《战狼2》中能彰显中国国家品牌声誉力的例子:挥动中国国旗,安全通过战区。如此一来,再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品牌管理》课程讲到“品牌策略”中品牌的价值时,引用中国第一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提及的两种价值观:一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自己身价百倍,一是,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所以身价百倍。女舰长选择的是后一种价值观。这个例证通过个人品牌价值的诠释,形象地揭示了品牌的价值,也给学生传递出应树立正确的财富价值观的师者深意。


五、课程思政: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




坚守“学生为本”的教育初心,牢记“用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教师头脑,这样才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进而影响学生、激励鼓舞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课程思政,教师都能做到,也应做到,这是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常态、本分和初心。课程思政,贵在用心,重在积累。课程思政,可以通过教学研讨,相互学习,分享经验,不断积累素材。长期积累,每门课都能积累大量经典的思政素材,并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自然地融入到课程讲授中。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还可以贯彻到专业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习实践、自主学习等。

坚持课程思政为人才培养服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紧紧围绕“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解决方案”这个出发点和首要根本。做好提升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二手准备,依托市场营销专业“历史积淀、专业团队、教科成果”三大发展基础,构建“人本管理、过程管理、融合管理、精细管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举措包括:强化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定位”;强化专业学习的脉络思维、模块思维,夯实学生专业素养;突出“三大结合”(即: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构建“四大抓手”(即,实现专业能力显性化的四大抓手,包括四篇专业能力显示文章(市场调研报告、营销策划方案、对策研究、案例分析)和四个实践能力显示文章(实习实训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科技竞赛),实现专业能力落地;注重内容为王和学生参与,打造“引导、激励、点亮”式金课;持续开展专业品牌打造,提高专业认同度和影响力;大力实施开放办学、合作办学,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实践中;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通过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地,将专业学习与思想素养提升有机统一起来,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培养出思想素养高、专业素质好的高级营销人才。



如何做好危机下的品牌管理,是需要一定智慧的。是针锋相对,互相指责,还是理解双方处境,做到有退有进,都需要认真考虑。尤其是对美国,虽然整个疫情过程中美国政府并未对华施以援手,但是不少美国的公司和民间机构却为中国捐献了大量的物资。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将鼓励中国公司和民间机构投桃报李?马云对美国的捐赠被CNN等海外媒体报道,最近纽约州也特别提到了华为的捐赠。只有当这些点滴善意聚沙成塔,中美两国社会之间的互信才有了“压舱石”。毕竟,残酷的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的“孤岛”,是无法应对诸如“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灾难的。


彭建仿简介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市场营销系主任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市场营销与策划学会常务理事



END



【免责声明】

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

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

3、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张姝婷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