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观点|当代创业逻辑与实践——我的教育与管理实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和谐管理研究中心 Author 席酉民





我的教育与管理实验

作者:

席酉民




阐释当代成功创业的五大逻辑与

事业持续发展的六大要素。

01

做有实践的理论

做有理论的实践

      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聊聊,在演讲前,我想先和大家聊3件小事。

      第一件:应陈明哲教授邀请,6月底在其“知行合一”训练营上作题为“我心中的管理:信仰、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演讲,期间接受采访,后成文为《世界需要来自中国的管理智慧》。对于文章观点网友有支持也有保留,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第二件:是最近奥巴马出了一部电影,叫《美国工厂》,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去思考东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一个好题材。

       第三件:是我最近看了吴晓波《最后一个德鲁克》的文章,在对德鲁克先生伟大贡献充分肯定后,他认为我们后来者再也无法成为德鲁克。

      我最近应《管理科学学报》的邀请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管理学突破的可能性和途径”(原文链接),其核心思想源自于我原来写的一篇通俗文章,讲述在当代环境下中国管理学有可能获得突破,只是更学术地分析了在目前情况下中国管理学获得突破的可能性,并指出了突破的途径。

      我之所以对中国管理有信心,最主要的是跟管理的独特性有关系。管理是致用之学,一定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当一个国家的管理能成为世界有影响的实践之时,这个国家的管理理论一定也会逐步受到世界的关注,自然其理论发展也会借助成功实践相得益彰,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实际上正在到来。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从事了一辈子的管理研究,但我更多的把自己看成一个实践者,或者是一个有理论修养的实际工作者。所以,我今天以一个从事教育管理的实践者身份和大家谈谈近些年来我在进行的教育和管理实验。

      管理实践非常独特,因为要创造市场,所以常常会别出心裁。当一个管理实践家拓展一个新的事业时,可能周围充满了不解甚或反对之声,但主人公如果明白自己部署的逻辑,不为所动,坚守坚守再坚守,最后把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届时人们回头来看,会感叹:“啊,多么伟大的管理实践!”理论家也会跟上来进行总结,结果还可能据此提出新的管理理论。

      所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极强的构建特色,伟大的实践往往特立独行,常常要超越世俗,超越传统,突破原有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更大的创造性,才会拓展出更广更远的发展空间。但这种超越和突破绝非瞎胆大,而要有宏大的视野、深厚的造诣、坚实的理论修养、摧枯拉朽的能力。

      因此,我自己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做有实践的理论,做有理论的实践。

      现实中,我的实践不一定是100%地按照理论去做,但一定是有理论的支撑;我的理论也不一定是简单源自实践,但一定是有很强和深厚的实践启示及体验支持。

02

互联、数字、智能时代

创业的基本逻辑

      下面,基于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聊聊我对未来创业的五点认识,见图1。

图1 为互联、数字、智能时代创业的逻辑模型

      第一是向未来而生。当我们做管理的时候,特别是创业的时候,一定要瞄准未来,而不是一味的根据现有的实践、成功的经验,进行模仿或复制。因为只有从未来那里可以挖掘出你事业的价值,寻求你人生的发展空间。

      第二是精一和独特。在日益数字化和全球互联的时代,信息不对称在快速消减,市场趋于统一。你懂什么、会做什么并不保证你可以创造价值,只有你把自己感兴趣的甚或非常独特的事情做到极致,成为绝招,不论大小,你就有可能在满足自己快乐的同时为社会创造价值。即使很小的事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世界的市场,从而成为大事业。所以这个世界的竞争逻辑是敢于独特,坚守精一。

      第三是边缘和融合。那么在这个全球白热化竞争的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独特和精一,潜在的价值和发展空间到底在哪里?其实在于融合,在于边缘。其逻辑显见,在多样、成熟的社会,交叉地带往往潜藏更多薄弱环节或空白,边缘地带更易新生事物长成,因此善于通过边缘创新、长于资源和行业融合者,往往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第四个是持续创新和升级。边缘突破、持续创新几乎成为这个世界的代名词,成功的实践会迅速波及世界,价值空间会快速降低甚至被新技术所颠覆。生活在这个世界很精彩,但在这个世界创业也很无奈。要使基业长青,必须擅长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包括思维方式、成功模式、先进经验,特别要注意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不要站在现在想未来,而要学会站在未来想现在。

      最后是全球视野、本土理解、国际行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全球化思维,本土化行动。但我个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全球互联,全球化思维和视野无容置疑,自然也要脚踏实地,理解本土的文化和需求,但不是简单地按照本土的习惯行动,因为你的事业面对的是国际一体化的市场,所以你一定要在本土化理解的基础上国际化行动,这样才能保证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产品或服务。

      下面,我想用自己的实践来阐释一下我的这些创业逻辑。

03

大学是破产还是颠覆性创新?

图2为大学是被颠覆还是颠覆性创新?

      哈佛大学战略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说,在未来十五年内如果美国的大学不进行变革会有一半面临破产,见图2。

      这个断言引起了很多争议,有的人认为是哗众取宠,也有人认为这是给教育工作者提了个醒。

      我最近看到另外一篇文章,专门分析了美国近年来大学破产的速度。2013-14年,美国四年制大学为3122所,2017-18年降至2902所。所有关闭的院校都是四年制营利学校,数量从2013年的769所降至2017年的499所。

      我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苏州创建西浦。那么怎样建设这所学校?有两种逻辑可循,一种是简单地去复制现有国内外大学,一种是对现有教育进行颠覆,从而让自己升级。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简单的建设途径自然是复制大家认为比较先进的外国大学。目前中国仅有的十所左右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合作大学,90%走的是这一条路。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因为在当前环境下,全世界的大学都已经落后了,即使我们认为的世界一流大学也落后于时代和技术对他们的需求。

      所以,我们创建西浦的基本逻辑是,根据未来世界趋势和需求,整合东西方文化和中外最优实践,探索适应未来的教育和办学模式。当然,我们谁都未到过未来,怎么理解未来?这是我们需要非常关注和研究的。

      在这样的逻辑下,我们深入想象和研究未来,并根据我们对未来的理解去探索四件事情:

      第一,未来的教育模式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能够在未来生存?

      第二,目前中外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基本上还是层级化的官僚体系,效率很低,不利于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组织的效率释放。作为管理教授,我们试图探索一种新型的基于网络的现代大学支撑体系。

      第三,现在或未来大学和社会的互动关系应该是什么?

      第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探索,我们能不能去做一件事情,就是影响中国的教育改革甚或世界的教育发展?

      十多年前,当我提出这四个发展定位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们太狂妄,认为是痴人说梦,但十多年后,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同行和管理部门的逐步认可和尊重。

      从上述实践中,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在践行着图1模型中的几条创业逻辑:

1)向未来而生,在这个全球重塑教育的时代,我们遇到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探索未来教育的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具有后来者没有历史包袱、一张白纸好绘宏图的后发优势,所以大胆地瞄准未来、开拓创新;
2)精一和独特,教育重塑给了我们可以独特的机会,我们瞄准中国甚至世界教育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创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帮学生成长作为我们的核心目标,而且我们会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
3)边缘创新和融合,我们把东西教育两者结合起来,不去简单复制现有模式,而是根据未来趋势和需要,融合全球最优实践,面向未来大胆创新。例如,我们在教育模式上试图把美式教育的灵活性、英式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国和苏联教育重基础的特点融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的研究驱动型教育模式”。

04

持续创新和升级

      我们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四件事情。

第一:对传统的以专业导向的精英教育模式进行了创新。我们提倡研究导向型的教育,把教学生知识改为改变学生、帮学生成长,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第二:我们营造了一种支持现代大学运行的扁平化的网络组织,不强调层级和级别,而重视网络中每一个角色的能量释放和作用发挥。

第三:形成了一种开放的校园环境和友好的社会合作关系,西浦开放的不只是没有围墙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张开怀抱形成与社会各界的资源共享、互动与合作。

第四:形成了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和最优实践的传播平台。我们成立了一个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收集全世界的最优实践,总结我们的探索经验,研究前沿的教育理论,然后通过竞赛、联盟、培训、共同体营造等途径,推动中国教育变革和世界教育发展。

      我们把这些发展看成是西浦1.0。

      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个蓬勃发展的阶段,短期内虽然不会遇到颠覆性挑战,但作为教育的探索者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一定要重视图1模型中第四个创业逻辑,即持续创新和升级。

      目前,全球教育的基本模式依然是专业化,不管学生将来干什么,进到学校必须选学一个专业。

      但是当学生走向世界的时候,社会永远在抱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强化学生的适应力,不少学校开始探索跨专业教育,如给学生提供更多模块化的学习机会,或主修与辅修专业等。即使这样,学生仍然缺乏人生中必须的创业精神以及领导、沟通、创新、合作等能力的训练。然而,要帮学生获得上述多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则需要发展一种既有专业教育、又有行业教育,还有穿越跨专业教育的各种能力的训练,目前在全球很难找到一种这样有效的教育模式。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人才会向两极转移,要么更加专业,要么更加融合。对于前者,改进目前的教育模式即可培养出更有造诣的专业精英;但对于后者,则需创造一种新的能满足上述需求的育人模式,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融合式的教育(Syntegrative Education),见图3。这正是图1中第四种创业逻辑在我们实践中的体现,即持续创新和升级。

图3为未来人才的两极转移和素养教育的强化

      无论开展哪一种教育,素养教育的需求在未来都会越来越强,因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取代工具性和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会大力提升人的能力。但人的素养较低,即使有很强大的机器人助理,也难以释放其潜能。

      因此,西浦在10年探索的基础上,将在现在的苏州校园,进一步强化素养教育和行业熏陶,重点培养国际化的有造诣的专业精英。另外,将在太仓新建一个校区,见图4,用一种全新的融合式教育培养未来能够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引领新产业的行业精英人才,同时探索未来的大学概念和校园模式,为未来教育提供西浦方案。

      换句话说,就是要用太仓一个全新的校园做三场教育实验:



第一是怎样培养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引领未来行业的人?
第二是未来的大学概念是什么?
第三是这样的大学其校园形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计划用10年初步完成这些探索,并形成西浦2.0。

图4为西浦太仓校园设计的逻辑和布局

      其实,当我们2017年启动西浦2.0后,在一步一步推进的同时,已经开始思考更长远的发展,谋划西浦3.0。例如,再过10年、20年,人们将怎样生活?那时的学习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人们可能不再用四年念个大学给自己贴一个学士的标签,或者学习六到七年再贴一个硕士的标签,或者用十到十二年贴一个博士的标签。

      未来,人类可能会在中小学就掌握了生存所需的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等到了念大学的年龄,将是围绕着自己的兴趣,利用网络和大学的新环境,开启围绕兴趣的终身学习、创新、创业和生活。

      假如这种学习和生活场景得以实现,我认为未来的大学需要更进一步地融入社会,形成开放式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能够支持终生学习、研究、创新、创业和生活的生态环境以及分布在需求中心的一些有主题的卓越中心。那么这样的大学将会呈现出什么样一种具体的形态呢?见图5。

      图中左侧是古代的大学,类似一部百科全书,单层级,核心任务是传播知识;中间是现代大学,大学学科在横向和纵向极度细分,形成层级式的体系,学科之间弱链接;最右侧是我想象的未来大学,多元的、融合式的、扁平的、分布式的

      其核心框架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受人认同和喜欢的品牌;二是品牌背后的教育哲学和理念;三是一个能在全球整合教育资源的网络;四是分布在不同地域有主题的可满足终生按兴趣学习、创新、创业和生活的卓越中心;五是围绕这个大学核心功能和资源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态群落。



      我们将以此构想布局西浦3.0。

图5为我对未来大学的构想

      我们试图通过这场教育实验,在西浦形成这样一种图景:整个学校会营造一种融合式的学习、研究和发展环境,全面提倡研究导向型教育,打造专业化精英和行业化精英两种教育模式,跟社会合作形成数个围绕特定主题的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卓越中心,最后以西浦为平台构建一个世界级的教育变革与传播体系。通过这场实验,西浦在教育上可以做出5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是对当下的国际化专业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大胆创新;
第二
是创造一种全新的培养行业精英的融合教育模式;
第三是对未来大学概念和校园提供一种示范;
第四
是形成一系列分布式的、开放的、共享的、可支持终身学习、创新、创业和生活的卓越中心;
最后
是打造一个国际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播体系。

05

一场和谐管理理论的实验

     作为管理教授,在进行上述教育探索的同时,我们还在做一场管理的实验,即呼应德鲁克先生提出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解决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组织的效率问题。

       大学是典型的知识组织,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大都是知识工作者,如何提升其效率是我们实验的目标。我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应对不确定环境下复杂管理问题的和谐管理理论,在当下日益不确定、模糊、复杂、多变的世界背景下,该理论日益展现出其强大的解释力和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该实验的理论基础即是和谐管理理论。

      首先,我们放弃了全世界比较流行的大学科层式官僚组织体系,构建了扁平化的网络组织,如图6所示。我们强调网络节点上每个角色及其间的互通互联,鼓励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整体则强调愿景和使命导向下的协同与融合。

图6为在西浦的和谐管理理论应用实验

      其次,我们进行了和谐领导力的实验,知识和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领导者,组织需要研究和处理领导与领导的互动与合作问题,和谐领导力既要能够让每个节点上的角色释放其领导力,又能够整合各节点上的碎片知识和领导力成为组织的领导智慧。我们在利用和谐管理的愿景和使命导向下围绕战略与和谐主题的则谐与和则耦合机制,孕育和谐领导力及其分布融合的有效实践,最后形成了西浦自然、知识、社会三级生态系统,见图7。

图7为知识组织和谐领导力的实现

      第三,随着数字化、物联网、智能化,管理日益生态化,如图8所示。当管理演化到平台化进而步入生态管理时代,演化机制的作用日益加强,科学管理时代强调的设计机制必须学会与演化机制合作。

图8为生态管理时代的到来

      尽管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理解人、组织和社会背后的运行机理,有助于计划和设计,这无疑将提升人们局部的设计和计划能力,但从整体和长期发展角度来讲,这种强链接和快速变化的复杂世界则更加难以设计和驾驭,整体的演化机制将扮演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数字化、强互联、人工智能已成为管理实践的新的驱动力的大背景下,管理一定日益生态化。我们需要在生态化的情景下重新定义管理、领导、组织、战略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以西浦为例,我们不仅在内部形成了自然、知识、社会三级生态概念和架构,而且以西浦为平台,正在构筑教育变革和创新的生态群落,例如利用我们发起和组织的西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形成网上与网下数百万人的群落,利用我们组织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联盟形成了教师提升群落,利用我们的基础教育实验和国际合作形成了基础教育变革和创新的领导群落,通过我们的教育技术及与Moodle的合作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群落,通过我们品种齐全的各种教育培训项目形成了全国的教育创新者群落,等等。

      我们在西浦的管理实验,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第一,深化了和谐管理理论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和促进了理论的发展。
第二,探索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组织有效性的提升,为德鲁克先生提出的21世纪管理的挑战寻求方案。
第三,探索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共享与共生机理,形成生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最后,通过西浦形成一个教育变革和创新管理的生态,并通过西浦与产业界和政府的合作形成布局在不同地域的各类卓越中心,探索未来社会的终生学习和创新支持体系,以期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06

个人的管理体验和总结

      很多年前,我应邀到湖南一个很大的企业做演讲,企业老总别出心裁的介绍道出了我的行为特色。他说,席教授姓席,上通天;名字最后是民,下接地;中间的酉是酒去掉三点水,酒是粮食做的,去掉水,就是实实在在打粮食。

      我喜欢这个介绍,不只因为其风趣,更因为其寓意。作为管理教授,就应该通天:有国际视野、国家情怀、战略构思;更应该接地:了解社情、明白民需、脚踏实地;还应该打粮食:行事稳健、管理有效、执行到位。

      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我个人比较有幸,大学的物理学学习训练了自己的逻辑;研究生系统工程的研究塑造了自己的系统性和工程思维;博士阶段的管理和人文熏陶使自己更了解人、组织和社会。反思自己的发展,这种融合式的训练功不可没。

      具体到管理实践策略,我则奉行当代创业的第五条逻辑,全球思维、本土理解、国际行动。上述已有解释,不再赘述。见图9。

图9为我的人生训练及管理感悟

      回顾我几十年的学习、管理研究及实践生涯,感悟很多,除理科、工科和管理的融合式学习和训练外,就是不断强调“做有理论的实践,做有实践的理论”。由于大数据和深度计算的发展,现在还可以再增加一句,“利用人工智能支持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这种积淀、研究、历练形成了我的实践逻辑,这就是成功创业与事业持续发展的五星模型,见图10。

图10为成功创业与事业持续发展的五星模式

      该模型的核心是有清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然后是认可和共享的愿景、使命,再其次是治理结构和相关利益者联盟,第四是领导力和管理系统,第五是长期战略谋划和短期计划,最后是长期的坚守。

      但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少成功的创业并不必然需要该五角星的各个方面。的确,有时靠运气、靠贵人相助、靠一次机会,也可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你要有一个长期成功或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事业,这个五角型模型会给予你很大的帮助。





*本文转自和谐管理研究中心”公众号

【免责声明】: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2、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END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张均燕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