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一切众生皆是自性化现,故度尽一切因缘幻化众生,实乃度出六道轮回之心

回家人 僧伽吒经法门 2023-01-27

僧伽吒经解读24(回家人解读版)

六、众生种种,用心不同

经文:

世间无上尊,救度诸众生。寂灭诸佛子,亦能救众生。

施诸妙法药,令远离生死。食肉长此身,不知诸苦报。

长养于此身,无有少利益。此身顽痴聚,不知少恩分。

妻妾男女等,目视不能救。怨结心悲恼,啼哭而号泣。

妻妾男女等,不知其恩力。长养得成立,无能救济者。

绝望无有知,忧愁入地狱。众生生有苦,后则有死苦。

想行触受等[1],是则为中苦。愚痴爱所转,生在于诸有[2]。

为爱欲所缚,乐着于境界。众生无知故,唯有忧恼苦。

善法不识知,心但着名利。不知于后世,犹如恶毒蛇。

无明缚众生,远离于解脱。不识解脱故,恶业所流转。

心有烦恼故,众生住生死。烦恼烧众善,如火焚干木。

流转于五道[3],无有少乐受。不知好妙乐,在于何处所。

清净佛国土,世尊转法轮。如来净音声,说戒定智慧。

[1] 想行触受等: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一)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二)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三)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四)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五)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五蕴”条。

[2] 诸有:指迷界之万象差别。众生之所作业,由因生果,因缘果报实有不虚;可分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类,总称诸有。此外,诸有为凡夫众生浮沉之生死海,故称诸有海。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

[3] 五道:与五趣、六趣同义。有情往来之所,由于开合不同,有五处、六处之别,称为五道、六道。五道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及天道,另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者唯摄于天趣,一者摄于天趣与鬼趣二者之中。参见《佛光大辞典》,星云法师监修,“五道六道”条。

经文大意:

“‘佛为世间无上尊,救度各类众生。证入寂灭境界的诸佛子,也能救度众生,布施各种胜妙的法药,令众生远离生死。凡夫众生吃众生肉来长养此身体,不知将受到各种苦报。长养此身体,无有微少利益。此身是冥顽、愚痴之所聚集,不知微少的感恩回报。妻、妾、儿女等,眼看着我将死却不能救,愁怨纠结于心,悲伤、烦恼,啼哭而号泣。妻、妾、儿女等,不知他们的报恩力。养育他们得以成人,却不能救济我。我内心绝望,无有觉知,在忧愁中堕入地狱。众生生时有苦,之后则有死苦,想、行、触受等五蕴,此则名为中苦(生死之间的种种苦)。众生被愚痴、贪爱所转,生在生死海中。被爱欲所系缚,喜欢执着于外在的境界。众生以无知的缘故,只有遭受忧恼之苦,对于善法不识不知,内心只执着名利,不知后世的恶果报,犹如恶毒之蛇。无明系缚众生,使其远离于解脱,以不识解脱的缘故,随所造恶业而流转。以心有烦恼的缘故,众生住于生死轮回中。烦恼烧掉众善,如火焚烧干柴一样,众生流转于五道,无有微少的安乐感受,不知美好、胜妙的乐报在于什么处所。在清净的佛国土中,世尊转法轮,如来以清净的声音为众生讲说戒定智慧。’”

讲解:

凡夫众生,为爱欲所缠缚,受乐则迷乐,受苦则惧苦,没有了自己,总在挂碍中。因此,当苦出现的时候,会立即落下去……众生显种种相,皆因各自的用心不同。

有一种人,胸无城府,口无遮拦,心里藏不住事情,说话不知深浅……这是一种福浅或无福的表现。这个胸无城府,不是真的胸无城府,而是因为无知。如少众生一般,虽不知苦,但其实内心是苦的。这种人在福报耗尽以后,会产生很大的焦躁之气令其心烦,从而堕入三恶道。不过,这种人如修行的话,会很容易上路,容易入定。

另一种人,聪明多智,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而且测算精确,城府极深,但是非常自私,事事皆为自己考虑,并且用心过重。这种人在福报耗尽以后,就落入三恶道中去了。

还有一种人,虽然也聪明多智,做事有目的,城府极深,但心念众生,不是单纯为自己做事,那么他死后易成为国王、大神、大鬼等,从而升上去了。

而诸佛菩萨心住涅槃界,外不着一相,于一切了知分明,以大慈悲愿力启用幻善法度一切因缘幻众入无余涅槃。

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属于上面哪一类?做事是不是只为自己考虑,目的感很强?能观自身,乃至世间一切相皆是幻化吗?能无四相地行一切善法吗?……勤行精进,勤持戒,勤忍辱”,立刻修行去吧!

七、具解脱知见,成如来善名

经文

尔时世尊,复告药上菩提萨摩诃萨言。如是如是。恶行众生命终之后,受诸苦恼无救济者。善果报者今说伽陀。

造恶不善业,必入于地狱。吞热铁丸,饮于沸铜。

雨火洒其身,遍身体火烧。无处而不遍,展转受苦恼。

不知于净乐,于法亦不知。愚痴作非法,远离于乐果。

信佛禁戒法,修习于智慧。以净戒具足,速疾成菩提。

精进为第一,生净佛国土。宣说善法要,摄护诸众生

具足慈悲心,修行净梵行。具解脱知见,成如来善名。

世间之父母,菩提心第一。说此法门者,第一善知识

听此法门者,必作无上尊。具世尊十号,寂灭心相应。

经文大意

这时,世尊又告诉药上菩萨摩诃萨说:“如是如是。造作恶业的众生在命终之后,遭受各种苦恼,无人救济。”

得到善果报的众生,如今宣说偈子:

“造作恶行不善之业,必定堕入地狱。吞吃热铁丸,喝沸腾铜汁。如雨般的火焰洒落在其身上,遍身被火焚烧,无处而不周遍,展转遭受苦恼。不知学佛修行所得的清净乐受,于佛法也不了知,因为愚痴而造作非法之事,远离安乐的果报。众生如深信佛所宣说的禁戒之法,修习于智慧,以此清净戒律圆满具足,迅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进为第一,得往生清净佛国土。宣说善法的要点,摄受、救护各类众生。具足慈悲心,修行清净梵行。具备解脱的知见,成就如来的善名。如世间的父母是其子的依怙,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讲说此法门的众生,是第一善知识。听闻此法门的众生,必作无上尊,具足世尊的十个名号,与寂灭心相应。”

讲解:

这里,“善果报者”讲了修学“僧伽吒”的一些要点。

第一,“信佛禁戒法”——严持戒律;

第二,“修习于智慧”——修习甚深般若;

第三,具足净戒;

第四,“精进为第一”;

第五,发愿往生净佛国土;

第六,“宣说善法要”——广为众生宣说善法;

第七,“摄护诸众生”——救护众生;

第八,“具足慈悲心”;

第九,“修行净梵行”,这不单纯指修梵行、严持戒律,而有行一切善法之义;

第十,“具解脱知见”,就是能够彻悟如来的知见,最后成就如来的善名。

这实质上是列出了一个修行模式。

世间之父母,菩提心第一。学佛修行,发菩提心是第一位的。

寂灭心相应。这是指身在世间,心住涅槃界,也就是一直与自性相应。

八、法界的根本原理

经文:

尔时药上菩提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大地震动。尔时世尊,告药上菩提萨言。汝观何故大地震动。尔时药上观四方时,见下方界有二十亿众生从地踊出,见上方界二万五千亿众生同时而生。时诸年少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出生者是何等人。佛言。汝等见此大众不耶。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见。佛言。此众生出为汝徒伴。

经文大意:

这时,药上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以什么因缘大地震动?”

这时,世尊告诉药上菩萨说:“你观察以什么因缘大地震动。”

这时,药上菩萨观察四方时,看见下方界有二十亿众生从地踊出,看见上方界有二万五千亿众生同时而生。

这时,诸年少众生看见此事后,对佛说:“世尊,如今出生的众生是什么人?”

佛说:“你等看见此大众了吗?”

年少众生对佛说:“世尊,唯然,我们已经看见。”

佛说:“此众生生出作你们的徒伴。”

讲解:

这些从上方、下方生出的众生,乃是药上菩萨的无明所生。

这段经文演示了法界的根本原理:众生界无定相,诸佛界无定相,众生界即佛界,佛界即众生界。因没有定数、定相,故而无相无不相。这就回答了所有外道最终的疑惑。

很多外道精进修行,但当他们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见到无量诸佛出世、讲法,度众生无量,心中生起了疑惑:为什么诸佛倾劫度众生,众生界却不见增多,也不见减少?那不是白度了吗?……

为什么要度尽众生?因一切众生皆是自性化现,故度尽一切因缘幻化众生,实乃度出六道轮回之心。心、佛、众生,本是一,本无差别。[1]“僧伽吒”为一切正法聚,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故而摧灭了外道所有的妄念。

[1] 参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六十华严》):“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

九、幻化生灭非永恒

经文:

问言。世尊。此诸众生亦有死不。佛告年少。一切众生悉皆有死此亦不免。

经文大意:

年少众生问道:“世尊,此诸众生也有死吗?”佛告诉年少众生:“一切众生全都有死,这些众生也不能避免。”

讲解:

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死?因为一切众生处在一个相对的时空范围内,本是虚幻相,故而不是永恒存在的。就像我们在做梦的时候,看梦中的一切是真实的,但醒来后,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才知刚才是在梦中……我们现在何尝不也是在一个梦中呢?只是这个梦做得时间长一些而已。

有人说:“不对,这座楼是真的!你摸一下,它是存在的。”的确存在,但一万年之后,这座楼还在吗?不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真实、永恒的。众生也是如此,本为幻化。如来在这个幻化的境界中示现出世、入涅槃,好像也有生灭,但此生灭乃众生的无明妄见,非如来本意。

如来入涅槃,是因为众生与之的因缘福报没有了,故而见不到如来,并不是如来没了。如同我们看不到太阳,是因为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并不是太阳消失了。但即使见到了如来,如来也会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1]因我们所见的如来也是幻化相,非永恒。如来无从来无从去,故名如来。

[1] 参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十、一切皆是愿力生成

经文:

时诸年少,合掌向佛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忍流转生死。佛告年少。汝等能起大精进不。年少白佛言。世尊。我等面见如来,耳闻如来说甘露法,见菩提萨现大神力,见佛弟子诸声闻众集会于此。世尊。愿修精进,不能忍受生死流转。

经文大意:

这时,诸年少众生合掌向佛,顶礼佛足,对佛说:“世尊,我等更不能忍受流转在生死轮回中。”

佛告诉年少众生:“你等能发起大精进吗?”年少众生对佛说:“世尊,我等面见如来,耳闻如来说甘露法,见菩萨显现大神力,见佛弟子、诸声闻众集会于此。世尊,愿修精进行,不能忍受生死流转。”

讲解:

年少白佛言。世尊。我等面见如来,耳闻如来说甘露法,见菩提现大神力,见佛弟子诸声闻众集会于此。世尊。愿修精进,不能忍受生死流转。

这些少众生的发心引得大地震动。他们发愿精进修行,不再流转于生死,以见到自己的本来。这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出自内心地真诚发愿。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地会震动。

这时,与这些少众生相应的众生(下方界二十亿众生、上方界二万五千亿众生)当下就生成了。这些少众生以此愿力招感出自己的少众生。

如同有人发愿建立自己的佛国土,愿此国土有不可思议多的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发完这个愿的时候,就有那么大的佛国土出现了……一切皆是愿力生成,因此发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愿没发好,就把自己困在里边了。

实在要发愿,应这样发愿:愿自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尽虚空遍法界等微尘诸毫毛端无量佛国土中,生生世世的无量化报身,皆修行“僧伽吒”,速成就佛果,并令一切因缘众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十地行。一切功德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未完待续)


    往期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