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五上《21古诗词三首》教学叙事|彭峰
把“诗情画意”读出来
——统编五上《山居秋暝》教学叙事
一
伴随着接连的降温,我们的语文学习进入到了第七单元。纷纷扬扬的落叶给人以凛冬肃杀之感,却不妨碍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带领学生回到那个秋雨之后的山林。
我先带领学生学习第七单元导语:四时景物皆成趣,并且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写景物的变化。
学习之前我先出示了学生们已经学过的,王维的一首诗,并初步介绍作者王维。接着开始解诗题。我请几位同学起来朗读,结果读音很标准,感情上却不够饱满。
我提问:“山居是什么意思?”很快有人回答:“山中的居所。”
“那暝呢?”见大家面面相觑的样子,我出示了注释:暝,即日落时分,天色将晚。我请大家一起朗读,读的时候轻一点,慢一些,就是要在一开始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
再读课题,这一次我先范读,学生跟着齐读,芮天祁和潘思颖同学单独朗读,比第一次好了很多。我提醒学生读的时候,脑袋里要想象这样一间山中的居所,在薄暮时分,安安静静地浸泡在低垂的夕阳之中。
二
“让我们跟随诗人王维,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一睹那日山中的景色。”我出示自读要求:轻声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看似简单的要求,在我下来巡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读得过于呆板,缺少“诗意”的感觉。
读完之后我指导了生字“孙”的书写,注意左边的一横要变成一提,点要穿插到提的下面。
我请学生朗读,并表扬了周琰同学,因为我每一次提问总能看见她高举的手。
在韩煦的朗读中,他将“浣”字读错了,我引导学生联想一个动物“小浣熊”,来帮助大家记住它的读音。
“那么浣是什么意思呢?”
“洗衣服的女人。”
接着我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读得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们的确读的有节奏,而这个节奏仅仅是来自于我出示的诗上给他们画出来的辅助线,他们的节奏也仅仅只是停顿了一下而已,缺少语音语调的起伏变化,自然也就缺少了诗意的感觉。
“下面,请大家听我来读,读的时候一定要听清,哪些字的音拖得比较长,哪些字比较短,哪些字要重读,哪些字要轻读。”我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如此一来,节奏感才真的出来了。
读完之后我为学生总结了古诗朗读规律:“往往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读音更绵长一些,而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更短促一些。”
“同学们,这首诗有些特别,你发现它有几行?”
“四行,每行有上下两句。”
“这就是律诗,请大家做笔记。”同时我将律诗的定义出示: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则称排律或长律。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本诗为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四行八句,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名字,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三
“现在,请你快速找一找,诗中有哪些景物和人物?”
“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王孙。”
“下面,请大家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及插图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这些景物是怎样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交流。”如果说前面的朗读只是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气氛的话,那么接下来就是增添细节的时候了。
学生们交流得很热烈,我让大家从首联开始,先齐读,再思考诗句的意思,第一位同学说得太笼统,甚至连“空山”是什么都没有翻译出来,我特别提醒大家:“古诗词中的一个字如果你直接念出来,是说不出作者想表达的含义的,你一定要对它加以注释。”
陈一博说得就很不错:“空山就是空旷的山,晚来秋就是秋天的傍晚天气凉爽。所以这句诗就是空旷的山中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觉到阵阵秋意。”
第二句诗也很快被大家解答出来: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过。
到了第三句时,有人对“竹喧”不是很理解,我请大家给“喧”组个词:喧闹、喧笑。所以“竹喧”就是竹林里的喧嚣声。“而这喧笑声来自哪里呢?”“洗衣服的女子。”所以这里的意思就是: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
“莲动是什么意思?”
“莲叶晃动。”
“莲叶为什么晃动?”
“因为有船来了。”
“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第四句中,“春芳”就是指春天的花草,“王孙”指的是作者自己,所以这句诗的意思就是: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长久地留在这里。最后我让学生把这四句连在一起,自己在下面说一说意思。
我出示前两句,并提问:“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各有千秋,但都不外乎是天空云淡,秋高气爽,万物空灵之美。
我请大家再次朗读最后一句,并思考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他们很快回答上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堂的最后我额外拓展了王维的另一首诗:鸟鸣涧。并布置家作:回去之后有感情背诵这一首诗,并且能够默写。
扣紧“愁”字,体会作者心绪
——统编五上《枫桥夜泊》教学叙事
一
有人曾经说过:“一个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这句话放在我们这节课中再合适不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从解读诗题开始。
我请几位学生朗读诗题,再齐读,确保大家读准了。我开始提问:“同学们,从这个诗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杨俊佑回答:“我知道了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在枫桥,也就是今天的江苏苏州。”
“你是怎么了解得这么明白的?”
“我通过书上的注释知道的。”
我表扬了杨俊佑同学能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好习惯,并问:“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陈安琪回答:“我还知道这首诗是在晚上写的。”
“那么诗人在晚上做什么,你知道吗?”“在船上。”“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泊。”“泊是什么意思?”“停泊。”“所以这个诗题的意思是什么?”“夜晚将船停泊在枫桥边。”我请学生齐读诗句意思。
二
“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要做到‘诗中有画’,而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一幅情景交融的画,它名传千古,人尽皆知,可是作者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我出示作者张继的资料,请同学们默读。
“那么张继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诗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它。”我出示初读要求:轻声朗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完之后,请你结合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读完之后,我先出一二两句,并提问:“在这两句中,你有没有哪个字和词还不太理解的?”
潘怡彤率先提问:“我不太理解‘对愁眠’的意思。”
我出示了“对”的四种意思:“在这里对应该是哪个意思?”陈恺睿回答:“第二种,面向、朝着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从前面的两个事物知道的,因为前面说到了‘江枫’、‘渔火’,所以,作者应该是面对着它们忧愁地睡着了。”
“那么,江枫和渔火都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很快齐声回答我:“是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
“这两句连起来的意思,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但是比较直白,少了一些诗意。我出示了我认为比较富有韵味的翻译: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同学们做好笔记。
我继续出示三、四两句,这两句比较简单,唯一有些难理解的是“夜半钟”,我告知同学们当时佛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所以,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我将整首诗的诗意出示在了黑板上,一边让同学们做好笔记,一边提醒:“其实翻译古诗的过程,也是我们再创作的过程,一次好的翻译,要求我们能够熟读古诗,还要充分领略它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绪。而且要做到字字有着落,既要有韵律,又要准确无误,简洁精炼。因此,好的翻译往往离不开我们文学素养的积累,今天老师出示给你们的是比较好的翻译,你们做好笔记,不仅是为了记住它是什么意思,更是要熟悉这种方法,在下一次的学习中运用进去。”
三
再读古诗,我先请陈一博,读完之后,请陈安琪评价一下,陈安琪说:“我认为这首诗应该读得更轻一点。”我请她再读一遍。周琰也举手说这首诗应该读得更慢一点,我请她又读一遍。在反复的朗读中,同学们找到了读好这首诗的节奏,接着我范读一句,再让大家跟读一句。
读完之后,我再问:“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找到诗句中的景物。
“你看到了什么?”“月落、江枫、渔火。”
“你听到了什么?”“乌啼、钟声。”
“你感受到了什么?”“霜满天。”
“在这些景物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月落、江枫和霜是静景,乌啼、渔火和钟声是动景。”
“据说作者张继是在落榜之后,一路旅行到苏州,按理说旅途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因为他太愁了。”我请学生将“愁”字圈出来,“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忧愁呢?到底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我将诗句中的所有景物都出示出来,并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清冷的夜晚,江枫在寒风中伫立着,孤零零的渔火飘荡在江面上,寒气四溢,那钟声从黑夜深处传来,一声一声传到客船,又一次一次敲在作者的心头,这是多么清幽、凄楚的画面啊。
“就让我们想象着这样的画面,再一起朗读一遍。”
课堂的最后,我布置小练笔:寂寞的夜晚,四处漂泊的诗人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看着月亮西沉,听着乌鸦啼叫,面对点点渔火,加上夜半悠长的钟声,诗人难以入眠,只有忧愁相伴,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家乡的亲人?自己的前途?还是……请你猜测一下诗人的心理活动,写一写。
把思乡情读进词的字里行间
——统编五上《长相思》教学叙事
一
犹记得初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惊艳,纳兰性德一直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词人,今天能够将他的作品带给同学们,我也很兴奋。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它来自清朝的一位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跟我一起念词题。”我指导同学们要读得悠长一些。
接着介绍词人,我请同学们重读“清代第一词人”,这也是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
我出示自读要求: 结合注释和拼音,诵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并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自由朗读完之后,我先请史文隆同学起来朗读,他在读“园”的时候读音出错了,我及时提醒他,并让他将这一句重读一遍。
接着再请吕涵同学朗读,她的朗读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下面开始齐读,齐读之前我提出要求: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好听。经过之前两首诗的学习,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已经能够及时的将情感带入进去,尽管我们还没有具体去赏析其中的思想感情,这有赖于同学们语感的提升,是很好的进步。
“那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之前学习的诗每一行字数是相等的,这里不是的。”我将“诗”、“词”写在黑板上,并让同学们联想我们曾经学习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
“同学们,在这里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
二
开始学习这节课中的生词,我重点指导了“榆”,请同学给它组词。“更”字,先明确它的读音,再通过“三更半夜”延伸到它在词中的意思是表示时间。“聒”字,了解它的意思是声音嘈杂,文中指风雪声。
“同学们,现在学习了生词,再让你来读,能读得更好吗?”我请大家再次齐读一遍,读完之后,再结合注释和插图,疏通本首诗的大意,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经过五分钟左右的热烈讨论,我先出示上阙。
“这一整句写的是词人的?”
“身。”
“词人的身体在哪里?”
陈一博回答:“在镇守山海关。”显然他还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提醒大家注意“行”这个字,芮天祁回答:“词人是在去山海关的路上。”
“山一程,水一程说明了什么?”
“作者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程,而且走得很艰辛。”我请同学们想象着在风雪中艰难行走的画面,放慢速度再读这句话。
“夜深千帐灯说明了什么?”
陈安琪回答:“词人应该在军营当中。”接着我让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说一说上阙的意思。
出示下阙,“同学们,学习了上阙,我们知道了词人的身在哪里,现在请你们齐读下阙,你知道词人的心在哪里吗?”
读完之后,同学们齐声回答我:“在故乡。”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潘俊达回答:“我从聒碎乡心梦不成的乡看出来的。”
“请大家把乡圈出来,还有没有哪里也能看出来?”
陈恺睿回答:“故园无此声。”
“你知道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吗?”
“家乡里没有这种声音。”
“什么声音?”
“嘈杂的风雪声。”
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阙的意思,并将上下两阙连起来讲,讲完之后我再出示我准备的翻译,让同学们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够讲得更好。
三
“同学们,你们在读这首词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陈少坤说他看到了词人艰苦的跋涉,陈一博说他看到了路途的遥远,我为他们拓展了一个成语“跋山涉水”。
“那么词人为什么要跋山涉水呢?”我出示了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地图,“1682年,康熙皇帝从北京出发,前往盛京祭告先祖,最终到达吉林省,纳兰性德作为御前卫士,陪同康熙一行七万人,队伍绵延二十里,他们跨越了三个省,往返共八十多个日日夜夜。同学们,这多么的人,这么远的路,这么长的时间,该多艰难哪,你仿佛看到什么画面?自己在下面说一说。”
为了方便学生的想象,我又出示了一组“夜深千帐灯”的图片,并加以引导:“此时夜已深,我们轻轻走进将士们的营帐,你看到千帐灯下,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画面,再次朗读一遍。”
“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耳畔唯有?”
“风一更,雪一更。”
“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目的地还在榆关那边。耳畔更是?”
“风一更,雪一更。”
“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不绝于耳的仍是?”
“风一更,雪一更。”
风雪的画面逐渐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清晰,随着他们反复的诵读,千万盏孤灯下映照出人影幢幢,他们或是疲惫,或是缄默,或是遥望着万里之外的故乡,在沉郁顿挫的朗读声中,同学们的心境也渐渐的与词人重合,真正体会到浓浓的思乡之情。
“同学们,故园无此声,请你想象一下故园有什么呢?”
“温暖舒适的家。”
“亲人的陪伴关爱。”
“与亲朋好友饮酒作诗的畅快。”
……
我为大家总结:“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作为贴身侍卫,侍君保皇,是义不容辞的天职。但这并不妨碍作者的思乡之情呀!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风雪之声聒碎乡心的难眠之夜,真是“身在军营心系故园”啊,只有——长相思!”
课堂的最后,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同学们再次齐声朗读。布置作业:试着吟唱《长相思》,课后搜集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并读一读,背一背。以及小练笔: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彭文峰会
2022年11月11日
六上教学叙事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