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接受英国建筑教育并在500强设计公司工作三年后,是什么让她放弃设计?

2018-04-08 冉有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  ◆  ◆  ◆  ◆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眉梢眼间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今天我们很荣幸采访到一位在英国读建筑本科的小姐姐。研究院工作一年(职位:设计师助理),于世界500强苏州金螳螂公司工作两年(职位:院长助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现于美国MBA Candidate进修硕士学位。工作三年后,毅然决然选择改行,可以说是很有勇气去追逐自我的小姐姐了,你觉得呢?



ε=(´ο`*)))

看了这些皂片这么形容她应该很合适吧


◆  ◆  ◆  ◆  ◆  


Q1:可以介绍下自己的经历吗?


Sally Yao“萨莉”公众号博主,26岁。曾联合新加坡朋友参与组建过“Coding Girls组织”,帮助女生学习编程。爱好广泛,虽然以后会继续管理运营路线,但设计已融于生活,点点滴滴。


本科毕业时,已经拿到爱丁堡大学的offer了,不过那会是抱着要读RIBA2的想法,gap一年。结果gap的时候呢,去研究院做设计师助理,期间被折磨的太狠了,加班辛苦,所以我就觉得要跳槽了嘛。后来就去现在的公司了,做市场营销管理人员,跟着团队跑上跑下,了解下市场行情。




Q2:在设计院工作的一年里,你体验到了什么?


主要是我本科刚毕业的时候是2014年,建筑行业刚好不景气。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吧,建筑师会接很多私活,我主要帮老板做私活了。私活一多起来,我又是刚毕业的一个小助理,工资低,老板肯定会压榨我,榨干我的工作价值。民营企业都很压榨,不像外企工作环境自由嘛。


而且在设计院蛮难升职的,要考证,得一定年头才能熬出来,压力很大,而且天天真的被压榨。在设计院工作后,一些条例法规要求多,需要死记硬背,跟英国那种教育模式不一样。熬个几年,天天画,熟能生巧,肯定能呆下去的。我认识一个妹子在设计院,她就是真心热爱,我在的那会儿,她做的真不错,画图技术很到位,就是不断练出来的。


以前年少不懂事,没有考虑去甲方,现在觉得甲方挺好的。刚毕业没几年,难免有点迷茫,放不下心中的设计,会很喜欢自己设计的东西。很多人还是很能坚持的,但是我还是从很多角度去考虑就决定放弃,转行或许是一条更好的道路。


做设计肯定少不了熬夜刷夜或者被甲方改方案之类的。我还是考虑了个人身体因素,身体状况这方面,女孩子肯定不如男孩子体格强壮。所以做设计这行无论男女都应该日常锻炼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实更多的理由可能还是我没这天赋,而且不够深爱建筑吧。



Q3:你是怎么定义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各自都有些什么优势?


很多人渴望的大公司,除了五险一金、养老福利、出国旅游、年终奖金之类的,更多的是仰望这个平台所给予的机遇。不可否认,大公司给予的平台和机遇,是小公司绝对无法企及的,只要用心学,总能学到很多成熟的体系,比如项目管理、标准、方法论等等。除此之外,内部转岗也大有空间,帮助你找到自己的专长。


相比之下,小公司因为人手少,有个一两年经验的人,上来就可能是个manager,说起来牛逼棒棒的。小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团队,每个团队里的人都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将军。在小公司里,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加入初创企业,磨练的是一个人拿起枪就能战斗的能力。


大公司很大程度看文化,文化如果合适,也有发展空间和平台,这就是契合你的公司。小公司很大程度看老板,愿意分享给你,空间也是无限的。我在大小公司都做过,还是不同国家的大小公司。对比国内国外,我认为,文化高过一切。走过这些弯路,我也始终抱着期望相信,终究会有到达罗马的一天。



Q4:在这个世界500强的大公司给了你什么?


主要是我在设计院时做的是私活,很多关于室内设计的,有了较多经验后就去了室内设计装饰公司。说实话,大公司给了我发展机会,一进来就进了一个项目组。参与的是一个五星级酒店设计,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项目我在其他地方根本碰不到啊。


我以院长助理的名义,跟着我们院长完成了项目的60%左右。前期跟甲方会面,中间自己参与设计画图,再到效果图确认,施工方介入。这个项目参与过后,开始了解了所谓的甲方乙方的“外交辞令”,回国后第一次开始接触了解什么是酒桌文化,怎么避开灌酒,怎么又主动敬酒。


但是这样的经验下,我在这个五百强装饰公司里,过得并不潇洒。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快乐总要建立在痛苦之上。除了每天无休止的加班到十点多甚至通宵,还要经常性的酒桌文化,根本没自己的生活。搬砖狗也想要自己的精彩啊。


就拿酒桌文化来说,民企式劝酒就是中国酒桌文化的缩影。喝酒在这里也不是休闲活动,而是心怀鬼胎的战场,看客不怕台高,一饮而尽表示忠诚,会敬酒的摆弄辞藻的能力高超,善斗酒的会打游击战,装酒醉的一定背后有骗术,灌不醉的防身有术。


公司开放咖啡休息区域


除此之外,你不知道公司的高管,手中权限有多大。官僚风总是微微地打刮在你脸上,不痛不痒,但这风就是在那里,一阵又一阵。比如,你想请公司高层转发几个重要邮件,你还得给他身边的行政部门,送送小礼物,真心只求ta办个转发文件的小事。


这行政助理内心一喜,转了你两封重要文件后,转念一想,哎呀!帮你全转掉了,岂不是得不到好处啦!扣着剩下的两三封,等着你二次效劳,不榨干你剩余价值,誓不罢休。于是一共也就五六封文件,十分钟的事,可是你得花两次公交费,每次坐地铁四十分钟,就为了送个礼物,请ta转发文件。耗时一共,三天。很有趣吧。


所以,我决定离职了。不为我两次被项目折磨的心率骤缓(而在这公司里依旧温水煮青蛙的人说,我都折磨无数次了。无数次,你还不珍惜自己?),而只为渴求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里,拿起我的饭碗一口一口有底气地吃,所谓付账买单,利你利己。


公司大堂


Q5:工作上难免有悲有喜的,公司会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我是主要跟着老板去谈单,女孩子还好,不可避免的要小酌两杯,但一般有老板顶着。能看到很多电视剧里面的场景,很多人说着违心的话,不得不喝,喝了也不一定能拿单。听同事说,还有一些老板酒后还要赌钱。我老板还是很靠谱的,好老板会体谅员工。一般有两三个人跟着老板去谈项目,老板每次都会帮我们挡酒,还是很感动的。


甲方我遇到的都是领导干部(这些人江湖经验丰富),基本没有基层。我在公司两年,还不具备谈判的机会,但是可以跟着老板学习,老板怎么运筹帷幄怎么谈,下属赶紧边看边拿小本本记下来。


正在谈项目(在场唯一的女生)


第一次去谈项目,感觉很刺激,小紧张,但还是要假装淡定。第一次讲方案的时候,我是很紧张的,很担心怕自己气场不够强大,像学生不像已踏入社会的社会人。所以我尽量表现得很淡定再淡定一些,对着镜子练习很多遍,一定要做好一切准备了才上场,尽量放低语速在五分钟内谈完。


我还是很感谢老板的,是他给机会让我帮他把方案讲明白。之后回答问题,有老板帮忙解决技术问题,我稍微轻松很多,这就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当时全场就我一个女生,我就更紧张了,重点是甲方真的很认真了,甲方老板及技术顾问都在,我们根本不敢讲错一个字,比如说一个楼层22楼,讲成12楼真的就要炸了。每个细节都要记牢,讲错,就显得我们很不专业,甲方真的相当严格了。



Q6:身边有亲近的朋友或者男女同事,你们会怎么吐槽自己的行业?


我准备结婚了,哈哈,男朋友是一个码农,我们都是很辛苦的行业。之前不是有一个关于“论建筑师和码农谁更强”的讨论吗,哈哈,我觉得我们可以写了。他也工作三四年了,他也考MBA,我们一起读,很幸福阿!我们之间的暖心回忆估计就是,大家加班回家的点都差不多,我们算是工作压力时间轴上的两只垂死挣扎的蚂蚱。


我和他算是青梅竹马了,他是我小时候的邻居耶~虽然联系不多,但是一直有联系,就顺其自然的在一起了。我认为建筑系的女孩子不怕找不到对象,在这个男强女弱、男女比例失调的行业,保持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过好每一个美好的一天。


睡前敷个面膜看会书


提到男女比例,就想说一下目前建筑行业的现状。我们部门男女比例很失调,男的多。女生我认为还是有优势的,比如说,因为大部分女性说话较为柔和,谈单也会比较容易。女孩子心思细腻,对美学感悟力强,画图细致,尤其室内设计,很多尺寸很细的。


但是女生也会因为身体局限,比如生孩子带娃这些原因,而且企业内部对男性还是重视的。毕竟就这行而言还是要经常跑工地的,加班还多。跑工地这个男女都要去的,不然忙不过来。男性的决策能力很强,比女生果断,女生经常在一个方案上蛮能纠结的。所以同事之间的吐槽是:确认过眼神...



摄于展览


Q7:突然决定出国留学进修是为什么呢?关于资金方面充足吗?


我读MBA主要会从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不需要从头来,主要MBA就是读些金融知识。目前还是想先读完书,人生以后的事情再说吧,在进修这段期间特别需要调整自己,摆正态度吧。之前工作压力大,现在就想换换岗位,换换心情,挺好的。


现在出国留学可以申请奖学金,家里也会补贴一点,而且自己有工资的,但是都到MBA了,肯定还是自己有机会打工。


不过曾经我有遇到一个我觉得挺惨的同事,家里破产了,爹赌博,正值青春最美好的十八岁,专科毕业就出来打工了,没有升本科,在她眼里一个月2000块工资就很满足了,她依然积极面对生活每天都元气满满。但是在老板眼中,2000千万都不够哈哈哈哈。所以我认为资金充不充足主要是看个人的需求吧。


妈妈自学的画画


Q8:对于想转行的建筑生一定有很多,你可以说几句鼓励的话吗?


大概两年前我就去知乎看过需不需要转行这类的问题了。那会我就知道,有这个动摇之心的我是无法在建筑岗位坚持下去了。能坚持到现在的你们,其实我非常佩服!


我认为大学学习这个专业,非常值得,因为设计从来不只是为工资服务,不用去物化她,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我在外旅游的时候,看待城市建筑物的角度就和别的朋友不太一样。对设计审美的追求,我也会真真正正在生活中去体现,并不会脱离掉设计。


举个温馨的例子,拿我老板来说,他60多岁了,每周末都画一幅油画,发给我,问我:“Sally,你觉得好看吗?” 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在乎我们下属的评价,但是他很希望有人懂他们的专业和执着。热爱,执着,这很重要。祝福各位、祝你成功。


美食是生活的调味剂


最后o(* ̄︶ ̄*)o

这是一位智慧与优雅并存的小姐姐

业余时候喜欢做点学术研究,写写文章


小姐姐公众号的文章


小姐姐的公众号(有兴趣的都可以和她聊聊学术喔~)



结语

爱因斯坦:“Drive your business, don't let your business drive you.”




下面是来自UDL旗下作品集辅导团队的广告,针对申请英国,欧洲,美国和澳洲各所建筑名校将你的个人信息,申请意愿,个人作品样品发送到UDL主页信 UDLservice01 或UDL官方邮箱 service@unidesignlab.com ,提供免费作品集评估以及辅导试听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读书工作,做一个稳扎稳打的建筑师

念完建筑,开始上商学院创业做教育

把设计做好,代表中国公司手撕各路鬼子

留学之后,我们在西班牙开工作室

我想要追求的建筑,美国给不了

我在剑桥的所得,确有许多是其他学校不能给予的

MIT毕业之后,做个想家的建筑师

哈佛可能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他从“建筑狗”转行成“金融狗”,走向人生巅峰

学设计让他从建筑师转型到甜品师

学设计让她从“画图狗”转型到花艺工作室老板

在乌克兰读建筑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

做建筑之余,我们的副业风生水起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画作讲故事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摄影讲故事

做建筑之余,我们用插画讲故事

从事建筑行业的你是否后悔过?

为什么我们选择了设计?

有一个学建筑的男/女朋友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笨与不笨的界限,浅谈中国建筑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建筑师vs程序员,谁才是亲戚眼中的高富帅?

美国设计公司vs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体验对比

另一半是建筑师是怎样的体验?

毕业去地产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去外企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留国外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建筑学毕业去国企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转行不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毕业去事务所做设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做独立设计师是怎样的体验?

建筑留学毕业如何开自己的工作室?

做规划设计师薪资水平怎么样?

学建筑毕业后在外企薪水有多少?

在国内外读建筑类的本科是怎样的体验?

在国内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美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英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欧洲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日本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在德国读建筑研究生是什么体验?

建筑学毕业五年,他们做了些什么

学建筑这些年,旅行给我带来了什么

那些知名建筑师的八卦秘闻

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作品,都会是别人眼中的建筑学

中国建筑教育到底是在走一条什么道路?(修改)

为什么要去摸建筑而不是在屏幕面前看建筑?

再见理想——某大院年轻建筑师成长报告

我要放弃画图,去甲方!

告诉你哪家地产公司适合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