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中国城市GDP三十强名单:头部一成城市,经济占比超四成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伴随着今天(4月3日)郑州市统计局官方对外发布了该市2019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后,2019年中国城市GDP三十强的官方数据版本,方算是全部尘埃落定。


细心的朋友应该都能发现,今年我们安排推送的上年度全国城市GDP三十强榜单的时间,要明显晚上不少。受含疫情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头部城市的上年度经济数据发布时间,有了明显了延迟。特别是武汉、长沙、郑州和唐山几市,是此前我们重点等待数据公布的几个目标。


所以希望中国各省市的统计部门,可以在今后的数据公布效率上,再上一层楼。特别是头部的省份和地市,应该在相关经济数据的公布效率上,做出模范带头作用。



从全国宏观经济背景,看年度头部城市发展压力



区域是整体的一部分,区域经济自然也是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当我们在讨论中国一省一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时,事实上我们在讨论同样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微观体现。


所以在讨论2019年度中国城市三十强名单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回顾2019年度中国整体经济的表现。当然,关于年度全国经济数据量众多,这里我们只挑选其中关于年度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常住人口三个要点与大家进行分享。


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


2019年度,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另依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中国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结果:2018年中国GDP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


修订后的2018年度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745亿元,比重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835亿元,比重为3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9701亿元,比重为53.3%。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与人均GDP增长大体持平。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64,比上年缩小0.05。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063元,名义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328元,名义增长9.9%。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9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亿人,比上年末减少61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3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515万人。



2019年中国城市GDP三十强名单



为什么要在第一个章节,首先和大家回顾2019年度,中国整体的经济相关数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让大家了解到,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


因为只有大家理解了这个一点,才能够对2019年度,中国三十强城市的GDP数据增速,有一个客观而理性的看法。


2019年度中国经济总量三十强城市中,GDP增速最高的城市是正好排名第30位的温州,增速为8.2%。这一数据,可能换在两年前甚至一年前,大家都不会觉得是很突出的成绩。但是在2019年这个节点,这一成绩就已然成为十分耀眼的表现。


何以见得呢?在2019年度全国GDP三十强榜单上经济增速能够达到8%的城市,总共也仅有3个。除了温州之外,还有长沙的8.1%和泉州的8.0%。二市的全国排名,则分别为第16位和第18位。


事实上,在2019年度全国城市三十强榜单上,GDP增速能够超过7%的城市,同样是为数并不太多的。其中,绝大多数还是聚集了各自省份最优质发展资源的省会城市,比如——


成都市的7.8%,武汉市的7.4%,南京市的7.8%,济南市的7.0%,合肥市的7.6%,福州市的7.9%,西安市的7.0%。比较例外的,也仅有7.4%的东莞和7.3%唐山并非省会城市。


具体来看,2019年中国城市GDP三十强名单如下——



大家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在今年的“2019年中国城市GDP三十强名单(初版)”之中,我在每十名城市之间的间隔,增加了一项内容,即累计城市GDP总量和占比全国GDP数据。


为什么要增加这一栏呢?因为通过这一数据,可以很好地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所谓的“头部城市”,究竟何以有资格被列为头部城市,它们对于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权重又会达到怎样的程度。


那么根据以上表格中的相关数据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在2019年度——


1-10名城市合计GDP总量:229637.07亿元,占同期全国GDP总量比例为:23.18%;


1-20名城市合计GDP总量:342033.47亿元,占同期全国GDP总量比例为:34.52%;


1-30名城市合计GDP总量:422243.22亿元,占同期全国GDP总量比例为:42.61%。


上面的三组数据是非常有意思的,其递进关系,基本上是每增加10座城市,其合计创造出的经济总量,占比同期全国经济总量就会上升一成左右。


最头部的十强城市,其合计GDP总量接近23万亿,城均GDP体量接近2.3万亿。如果单纯从这个数据来看,未来中国拥有十座左右的一线城市,是完全可能的。


而创造了中国整体经济体量超过42%的三十强城市,事实上占比中国地级行政区的占比尚不足一成,大约为9%左右。这个差值,无疑是巨大而值得关注的。


那么又是为什么,会将中国的“头部城市”区间,严格控制在全国三十强的范围,而不是二十强、四十强或者五十强呢?



六年之后,三十强有望集体进入万亿GDP阵营



“头部城市”这个名词由来已久,但是各方在使用时,所代指的范围却是各不相同的。在我们这里,我们习惯是把中国地级行政区中,经济总量排名前10%左右的城市,称之为头部城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共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不包括台湾地区),包括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


所以如果结合中国目前地级市总量和地级行政区总量,那么我们所说的头部城市总数,基本上就是在29~33个之间。而为了讨论时方便,所以我们就取整数的30个,视为最能代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风向标城市。


关于2019年度中国区域经济三十强名单,有几个重要的区间分水岭,是值得大家关注的。


首先自然是万亿GDP城市的总量,2019年度继续得以增加,目前中国内地已经拥有万亿GDP城市共计17座,佛山目前是该阵营中的守门员。


17座城市的区域分布构成,同样非常值得大家的关注。沪、京、渝、津四大直辖市之外,省级行政区经济总量前二的广东江苏两省各上榜三座城市,经济强省浙江上榜两座城市,其余山东、四川、河南、湖北、湖南等人口大省均上榜一座城市。


其次是我们要注意排名中第18位到第24位的7座城市。这7座城市的经济总量情况十分特别,年度GDP总量全部都在9000亿元之上,彼此间体量差异较小,但与再之后的排名第25位的城市明显拉开了距离。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间,以上城市全部进入万亿GDP阵营,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7座城市的名单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它们分别是:泉州、东莞、济南、合肥、福州、南通、西安。它们又是如何分布的?


沿海省份福建苦熬多年之后,终于即将拥有自己的万亿GDP城市。而且由于泉州和福州两座城市长期以来经济体量的接近,使得福建万亿GDP城市不来是不来,一来就是两个。


长三角和珠三角各自都将喜迎新的万亿GDP城市加入,区别是长三角将新增合肥、南通两座城市,珠三角将新增东莞一座城市。这与长三角珠三角本身的区域范围及城市梯队情况,有较大的关系。


此外,剩下的两个名额则落在了西北的西安和山东的济南头上。届时,西北将首次出现万亿GDP城市,弥补该区域过去长期以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空白。而济南这边,则是山东真正进入区域经济双核驱动时代的开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按照目前三十强榜单最后一位温州市的经济总量做合理推算,预计差不多在六年之后,三十强有望集体进入万亿GDP阵营。


而届时全国三十座万亿GDP城市的名单,是否会和当下我们推送的全国三十强名单完全重合?绝大多数没有问题,但是排在三十强最末两三位的城市,依旧有相应几率,会在接下来的五六年间全国排名出现浮动,所以届时中国的第30座万亿GDP城市,可能未必一定是它们当中的一个。


而这,这恰恰就引出我们接下来要讨论到的一个话题,当下徘徊在全国三十强名单边缘上的城市,还有哪些?



在全国三十强名单边缘,还有哪些城市?



就目前已经公布2019年度经济数据的城市来看,三十强名单之外的,年度GDP总量在6000亿元以上的城市还有两座,分别是昆明的6475.88亿元和沈阳的6470.3亿元。


只不过昆明和沈阳二市在2019年度的经济增速表现上,要明显逊色于三十强榜单守门员温州市的8.2%,二市年度GDP增速分别为6.5%和4.2%。昆明市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沈阳市显然仍处于和东北绝大多数城市一样艰难的转型期。


虽然我们在上一个章节中,对于差不多五六年后,中国三十个万亿GDP城市的名单最后几个名额预留了一些悬念。但是如果依照目前昆明和沈阳的经济表现,其想要进入三十强榜单的难度,同样不低。


三十强中无弱旅,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我们的一贯观点。虽然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虽然三十强中的城市排名,在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偶尔三十强末尾的城市也会有变动,但是整体的变化始终都在大家的理解范围之内。


再比如说,在今天的GDP榜单中,并没有出现的四十强、五十强城市中,同样有很多大家非常熟悉的老面孔。这里我简单举例来说,比如现阶段已经公布2019年度经济数据,年度GDP总量在5000亿元以上的几座城市情况——


厦门市,GDP总量5995.04亿元,GDP增速7.9%;

长春市,GDP总量5904.1亿元,GDP增速3%;

扬州市,GDP总量5850.08亿元,GDP增速6.8%;

石家庄市,GDP总量5809.9亿元,GDP增速6.7%;

绍兴市,GDP总量5780.74亿元,GDP增速7.2%;

盐城市,GDP总量5702.26亿元,GDP增速5.1%;

潍坊市,GDP总量5688.5亿元,GDP增速3.7%;

南昌市,GDP总量5596.18亿元,GDP增速8%;

嘉兴市,GDP总量5370.32亿元,GDP增速7%;

哈尔滨市,GDP总量5249.4亿元,GDP增速4.4%;

台州市,GDP总量5134.05亿元,GDP增速5.1%;

泰州市,GDP总量5133.36亿元,GDP增速6.4%。


从经济体量数据来看,以上城市,均扮演着现阶段中国三线城市里中流砥柱的角色。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速表现已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分化效应。


既有厦门、南昌这样年度GDP增速仍保持在7.9%和8%的地市,也有长春、潍坊这样年度GDP增速仅为3%和3.7%的地市。此时,大家可以再回过头去看看三十强城市的年度GDP增速,是否稳定性要明显高于四十强、五十强城市呢?


这也正是,自2019年开始至今,我们在讨论区域经济表现时,最为看重的一点,就是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地进行经济发展。以上的三个关键词,事实上是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真的“强”的根本要素。


大浪淘沙,一些曾经辉煌但现在没落的城市,会逐渐退出中国头部城市三十强的名单;而一些曾经弱小但现在崛起的城市,也会进入到这一荣耀名单之中。


而对于当下我们已然全面进入的城市群阶段而言,能够在全国三百多个地级行政区中杀入前三十位,也就意味着,这些地市已经具备成为各自城市群中至少次中心的实力。


所以反过来说,未来这些位列全国三十强名单上的城市究竟能够爬多高、走多远。一方面是看它们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更要看它们所属城市群能够带给它们的际遇。





2019全年: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二十强 丨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丨 各省GDP增速排名 丨 各省GDP总量排名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合肥徐州地铁建设 丨 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丨 31省市粮食产量 丨 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丨 抢人城市越来越多 丨 2019百强区 丨 长三角城市群41城GDP 丨 前三季度GDP二十强 丨 18省市社消排名 丨 27省市前三季度GDP 丨 31省居民储蓄排名 丨 人均消费排名 丨 银西高铁 丨 2019年秋季城市薪资


人文: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