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着民国大家们学语文

2017-09-21 钟雨 e读书测评

民国的语文教育家们关于语文学习有过许多真知灼见。他们的观点,没有过多的形而上的词语和五花八门的理论,但却直指问题的核心,能给人启发。今天我们摘编了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三位先生关于语文学习的观点,供教师们参考。



叶圣陶曾特意强调语文学习要练基本功。为什么要注重基本功呢?因为“写一篇文章,就语文方面说,用一个字,用一个词,写一个句子,打一个标点,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全篇的加工修改,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只有这样,提笔写文章时,才会表达准确而贴切。

那么,学语文的基本功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总结了四个方面。

第一,识字写字。在识字方面,“中国字太多,太复杂,谁也不能夸口说念字不会念错。字要念得正确,不要念别字,这也是识字方面应该下的工夫。”在写字方面,“字要写得正确,一笔一画都辨得很明白;还要写得熟练,如果写一个字要想三分钟,这怎么能适应需要?要把字写得正确熟练,这就是基本功

第二,用字用词。“用词要用得正确,贴切,就要比较一些词的细微的区别”,而且用词还要注意搭配问题,比如对于“成绩”一词,可以说“取得成绩”,但不可说“造出成绩”,“所以用词也是基本功,无论阅读或是写作都要注意”。

第三,辨析句子。句子中有主要部分和附加部分,“读一句话,写一句话,要能马上抓住主要的部分,能弄清楚其他的部分跟主要的部分的关系,这就是基本功” 。

第四,文章结构。读文章,要能够读懂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

最后,叶圣陶先生说:“总结起来一句话,许多基本功都要从多读多写来练。”现在的学生,多读也许能做到,但多写却有难度。要打好基本功,除此也没什么捷径了。



夏丏尊曾在1936年做过一次演讲,题目叫作《学习国文的着眼点》。他主张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对此他从三个层次进行了阐释,“(一)是关于词儿的,(二)是关于句子的,(三)是关于表现方法的”。

从“词儿”的层面上来说,夏丏尊指出,虽然中国常用的文字不过一两千个,但是所拼成的“词儿”却是极多的。比如“轻”和“重”两个字,分别可以组成“轻率”“轻浮”“轻易”,“重要”“严重”“厚重”,而且组成的词含义虽与原始的字相关,却“每个词儿意思情味并不一样,老实说每个都是生字”。因此,“对于词儿,不但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懂得它的情味。你在读文字的时候,如果不用这步工夫,那么你不但对于所读的文字不能十分了解,将来自己写起文字来也难免要犯用词不当的毛病”。除了词的解释和情味,词在句子中的用法也值得注意。比如“上下和睦”与“上下其手”,其中的“上下”含义便不相同。“这些变化,在普通的辞典里是找不着的,你须得在读文字的时候随处留意”,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一个词的含义。

从句子的层面上来看,夏丏尊认为中国文字的句式是可以归纳的,甚至可以数出数量,比如将“子曰”“曾子曰”“贾宝玉道”等归为一类。“据我推测,句子的种类是有限的。确数不敢说,至多不会超过一百种的式样”。为什么要把句子归类呢?因为这样“可以从繁复杂乱的文字里看出简单的方法来,在学习上是非常切实有用的”。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句子之间如果联结起来,关系就不简单了。“读文字的时候对于每一句句子不但要单独地认识它,还要和上下文联结认识它,自己写作文字的时候,对于每一句句子不但要单独地看来通得过,还要合着上下文看来通得过。

从表现方法的层面上来看,夏丏尊指出,“心里有一种意思或是感情,用文字写出来或口里讲出来,这就是表现”。同一种情感,表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张三非常爱喝酒”与“张三是个酒徒”“张三是酒不离口”的含义是一致的。“读文字的时候最好能随时顾到,看作者所用的是哪一种表现法,用得有没有效果?自己写作文字,对于自己所想表现的意思,也须尽量考虑,选择最适当的表现法。



朱自清在昆明中法中学的一次讲演中提到,国文的学习需要注重读文言的能力以及用白话写议论文及应用文的能力。

之所以强调“读”,是因为读“包含着了解的程度及欣赏的程度”。读文言文,实际上就是要了解古人的浓厚感情。读文言文之所以比读白话文要难,就是因为与古人的相距时间较远,“古今语法不同,词汇差别很大”,能否从文言中体会古人的感情,“这需要训练,需要用心,慢慢的去揣摩古人的心怀,然后才发现其中的奥蕴”。不仅如此,因为古代的文法与白话不同,如果不了解古代文法,“吾谁欺?”可能就会被理解成“我欺负那一个”,“然而只要多读它几遍,多体会一下,了解的程度就不同;所以‘读’的工夫,我是以为非常重要的”。

之所以强调议论文的写作,朱自清指出,首先是基于当时的写作现状,不少人“到处滥用文字的感情和用语,时时借文字发泄感情,文学的成分太多了,不能恰到好处,反而失去文学真正的意义”。要纠正这种坏习惯,就需要从报章文体开始学习,“而我们更要学写议论文,从小的范围着手,拣与实际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联系写”,“抓住要点,清清楚楚的写出来,即是有条理的文章”。朱自清非常欣赏报章文体的简明扼要,也非常鼓励学生努力学写这类文章,“与其想成为一个文学家,不如学做一个切切实实的新闻记者”。


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师大基础教育教材》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董奇: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

《如何阅读<老残游记>》

《迎接“部编本”教材的阅读改革》

《阅读,从课上到课下》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历史读物怎么读》

《读书就要“自己”读》

《怎样读老舍》

《大部头的图书应该怎么读》

《中学生如何读<红楼梦>》

《安徒生的价值》

《暑假读书的重要性》

《高考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

《学生应该读<儒林外史>》

民国大师们开给青年的书单

《从高中到大学,做好你的阅读准备》

《中考结束了,这个暑假应该读点什么书?》

《中学生如何读<西游记>》

《中学生如何读鲁迅》

《阅读就是要真的读》

《中考阅读重在积累》

《爱读书的孩子会获利》

《小升初时期应该读什么,怎么读?》

《学生阅读名著应阅读改写本》

《“文史哲”的难分难舍》

《如何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

《如何实现高效阅读》

《论“烂笔头”的重要性》

《阅读与写作,语文学习的“两面”》

《阅读需要背景知识》

《学生如何阅读普希金》

《学生如何阅读现代诗》

《学生如何阅读外国名著》

《学生如何阅读古典名著》

《那些很美的中国“童话”》

《再议核心素养与阅读》

《阅读测评总结》

《e读书项目阶段报告》

《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读与思》

《我不认识这个字,怎么读懂》

《拼音与阅读》

《寓言故事,怎么读?》

《童话故事,读什么?》

《核心素养与阅读》

《国际儿童读书日,我们一起读古诗——读<赠汪伦>》

《你不需要专业导读吗?》

《课外阅读,真的要课外读》

《阅读,不仅仅是……》

《我们一起来读诗 ——读<望庐山瀑布>》

《什么是“大阅读观”》

《民间故事的内在美,需要你慢慢读》

《课外书不止是消遣》

解读非连续性文本

《红楼梦》中的美食

《"诗经"中的花与美人》

《你不知道的“月亮”》

《我们如何阅读神话故事(下)》

《我们如何阅读神话故事(上)》

《教育部为什么要推荐这些书?》

《民国的孩子都读什么书?》

《阅读的两翼:朗读与默读》

《推想:一种高效的阅读习惯》

《挑书,也是一门学问》

《小学生如何读诗歌》

《不一样的中国“风”》

2017年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分享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古诗中的“风” 》

《廖卉萍:我们如何读一首诗 ——形式篇》 

《廖卉萍:我们如何读一首诗 ——内容篇》

《从人物对话中能读出什么?》

《故事里的“我”和讲故事的“我”》

《阅读不仅要好,也要快》

《一本书的“外在美”》

《易进:为什么要学习“作家作品”?》

《阅读需要知背景》

《小学生如何读小说》 

边注式阅读,你知道吗? 》

《“碎片化”的读百本,不如“全面化”的读一本  》

《检测阅读结果的简易方法》 

小学阅读能力提升,从“2+2+2”开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