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位高僧大德临终开示,极其珍贵的教言,醍醐灌顶!

2017-05-24 觉悟当下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祖慧能



公元712年7月,六祖慧能大师集徒众,预知他们:自己将于8月离世。徒众听罢,多皆痛哭。唯有一人,神情不动。此人,便是神会上人。


对痛哭者,六祖斥之:数年山中修道,修得什么?你等悲泣,为谁悲忧?难道,是悲伤我不知到哪去吗?为此,六祖为徒众说了“真假动静偈”,阐述“一切无有真”,认为“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同时,说明了动即不动,生即不生,去亦不去,灭亦不灭的道理。六祖与徒众作最后的告别时,说:欲求见佛,但识众生。说:自见本心,自成佛道。说:法身报身与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认为,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六祖的最后遗偈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无无著。




虚云老和尚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




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夜里一时半,大师从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于是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




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三点左右,妙真法师来了,大师对他说:“你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之后不再说话,只唇动念佛。近五点左右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




茗山长老



茗山长老法相茗山长老坐缸荼毗的时间是六月十日凌晨三时。此时,万籁俱在沉寂之中。天空突然飞来三颗金色的光圈,众弟子们惊呼起来,有的看似三朵金色莲花,有的看似曼陀罗花,有的看似白鹤、孔雀,有的看似吉祥鸟,有的看似妙音鸟………


大家只是欢呼、惊叫、念佛,却不及打开相机、录相机,这时,天现奇迹,降下两道光柱,把山顶的万佛塔照得通明,奇异的是两道光柱并不垂直,而是有孤线的飘落而下,竟与莲花缸前两支点燃了的小小蜡烛相连。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瑞相。




长老临终遗偈写道:“一旦无常到,方知幻化身。劝君多念佛,念念息贪嗔。”这是劝勉大众的。还有一首写道:“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若问何往,往生净域。觉而不迷,生必有灭。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这是说自己成就道果,往生极乐的,会再来度生,安慰徒弟无须悲泣。第三首:“我佛遗教,以戒为师,依戒修定,因定发慧。由戒定慧,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趋向解脱。”


这一首开示大众要以戒为师,精进修行,才能得出轮回苦海。最后一首:“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各宗各派,殊途同归,信此信彼,信仰自由。


相互尊重,不立门户,六和无诤,团结互助。依教奉行,五戒十善,四摄六度,逐步修炼。”这是告诫大众各人修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不要互相排斥,团结互助,依教奉行。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临终绝笔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交给侍者妙莲师。“悲”是悲悯众生,大师往生是一九四二年,当时日寇侵略中国,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大师对于民众无限的悲悯,“欣”是欢欣、喜悦于自己终于修成正果,往生极乐。



大师临终之前,还交待侍者五件事,其中之一:“ 遗骸分为两坛,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开元寺普同塔。在未装龛以前,不须移动,仍随旧安卧床上。


如已装入龛,即须移居承天寺。去时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脚,盛满以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


大师为人心行细密,弘扬律宗,持戒之严,令人景仰。遵佛祖之芳规,作人天之师范。弘一大师病危前手书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其中最后两句隐隐透露出大师自己修行成就已经功德圆满。





宣化上人



1995年6月7日,一代高僧宣公上人于美国洛杉矶圆寂,世寿78岁,慧灯遽殒,人天同悲。法界佛教总会四众弟子,谨依师遗训,各道场举行念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念佛法会四十九天。


六月十二日于长堤圣寺举行入殓大典,六月十六日移灵至万佛圣城,七月二十六-二十八日于万佛圣城举行追思大会暨荼毘大典。




上人生时,既不要名,也不要利,临终遗言亦复如是:“我走后你们可以诵《华严经》、念佛,你们要多少天就多少天,或者一个七,或者七个七。火化之后,把我的骨灰洒到虚空去;旁的事情我什么也不要,不要给我造什么塔,什么纪念馆。


我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走的时候,还是什么也不要,在世上我不要留什么痕迹。”老和尚说:“我从虚空来,回到虚空去。”





广钦老和尚



老和尚在往生前约一星期开始,每天昼夜都自己猛力出声地念佛,那种“使尽每一口气恳切呼唤阿弥陀佛”的念法,非常人可及,大众轮班跟他大声念,尚且声嘶胸痛气力难支,何况他九十五岁的高龄!


一般人临终呼吸尚且无力,一切不能自主,他却如健将突出五浊的重围,有弟子恐他以近月不食的体力难以支撑,故建议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念,你听就好!”老和尚瞪大了眼,斩钉截铁说:“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说罢又大声恳切地自己念佛。




在往生前第六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专念阿弥陀佛的作风,突然很紧急命大众为他诵“大藏经”,大藏经浩如烟海,真不知从何诵起,于是请问老和尚要诵哪一部?老和尚答:“总诵!(台语)!


大众就赶紧请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经,搬得气吁喘喘,看他老人家一副决定要往生的样子,心中又急又难过,更不知从何诵起,老和尚就说:“看你会什么经,通通给我诵!”于是大众便一部部诵起,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


在这紧要生死关头,才发现连仅仅二百多字的心经都几乎要诵不顺口,可说是口诵心焦。当这大众搬大藏经一部部诵时,老和尚只幽默一笑,径自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凡夫信心不定、定力不足,平日虽然都知道临终助念只是念颂阿弥陀佛,然而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会打失正念、手忙脚乱,广钦老和尚临终幽默的表演,再一次给佛弟子上了深刻的一课。




李炳南老居士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一日──就是星期五那天,上午胜阳再开车载李炳南老居士到雾峰北沟,本净寺阿弥陀佛像前拜佛。晚间老师又对胜阳说:“我要走了。”


胜阳就说:“老师不要讲笑话,老师已接受大家忏悔,答应再住世几年,怎么又说此话?”老师说:“告诉他们,我真的要走了。”


四月十二日,老师食量渐减,但神智十分清楚,家中念佛录音带二十四小时不停播放,偶有莲友前来探望,老师均右卧吉祥,手持念珠。胜阳不时也大声念佛,并有同学一起念佛。




十三日凌晨一时左右,胜阳请老师开示,老师很清楚地说:“一心不乱。”到十三日清晨三时,在念佛声中,老师把手中的念珠高举在头上,大家以为老师要往生了,忙跪下来大声念佛,同时有人把阿弥陀佛接引像请至老师床侧,意思是使老人家看得到。


这时老师忽然表示要起身礼佛,随侍弟子猜想一定是这样做不如法,就把佛像请回佛堂。老师翻了个身,作吉祥卧,嘴唇微动,手持念珠,随大家念佛。


到五时二十分,天微亮,老师脉搏微弱,胜阳请人通知莲社社长和总务速来,五点三十五分社长王炯如师兄到达,即跪在床前一起念佛。


老师露出慈祥的眼光看看他。炯如师兄说:“老师也要一心念佛,弟子是王炯如。”当时老师一颔首,眼睛一闭,使劲吐两口气就安详往生了。





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土法门,主持云栖道场四十余年,言传身教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


七月初一,上堂对大众说“明天我要走了!”。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




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弟子奉其舍利入塔于五云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师生西,至莲池大师行化于世,其中间隔五百五十余年。


此时间内教法式微,净宗不振,虽有高僧大德出现,弘扬净土念佛法门,以救道法之衰落,然收效甚微。证诸史册,自身行持谨严,度众不遗余力,莲池大师当为最为出色者之一。





本焕长老



本焕长老一生弘法布教,建寺安僧,筹集资金数亿元,兴修寺庙十几座。临终前,老和尚交待要荼毗(即火葬),悼词也亲自改过了。




“不要念过多的溢美之词,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叫我一个修行人。”老和尚对信众最后的开示是: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事就好。




净慧长老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直接查看


 法讯:燃灯寺首届结夏安居通启






12.《法华经》《楞严经》为什么是最低法门、是佛法基础 ?

13.为何佛弟子要以血汗和性命护持《楞严经》?

14.《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____【如来藏】

15.图解《楞严经》“七处征心”

16.《佛典故事》 澄净如水的慈悲心

17.佛法八大次第

18.什么是一心三藏

19.楞严经 各卷脉络

20.如何听法容易开悟!

21.佛教中“不二”真实含义

22.认识菩提心

23.释迦佛陀为什么在最后八年才讲法华经 ?

24.《楞严经》讲“命自我立,”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5.净叶不沉

26.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27.千年古刹燃灯寺

28.一座藏有六大神奇的山!(燃灯寺)

29.一心三藏的精髓

30.当年灵山不发愿, 今不弘扬《法华经》!

31.为什么《楞严经》是娑婆世界一切众生,明心见性,快速成佛的第一经?

32.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

33.“法华八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4.我师父说:一生比一生好,落实到一年比一年好,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一天比一天好

35.丰子恺《护生画集》:“素食以后”的奇迹

36.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37.佛陀涅槃前说出惊天秘密:

38.《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 四经序妙解

39.《楞严经168字》01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40.《楞严经168字》02    我们要把口头禅升华为我们的自性之流露!

41.《楞严经168字》 03      宇宙万物,十法界万法如何从真心中变现来的?

42.《楞严经168字》04     风是如何变现的?

43.听经闻法就能当下成就

44.法华会上听经闻法当下证果的重要证明

45.《楞严经》的一则故事

46.《楞严经》传入中国的故事

47.你自己当下就是佛(楞严经明相概念1)

48.六根---六尘---六识(楞严经明相概念2)

49.认识灵魂——第七识(楞严经明相概念3)

50.八九不离十 圆满一念心(楞严经明相概念4)

51.阿弥陀佛真实义

52.如是我闻真实义(1)

53.妙法真义(2)

54.如是我闻(3)  心体法用

55.如是我闻(4)融会贯通

56.如是我闻(5)圆教正脉

57.如是我闻(6) 以喻助解

58.如是我闻(7) 佛之知见

59.如是我闻(8)   后五百岁

60.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61.听了《楞严经》明白简单的生活就是修行

62.修行人如何用一心三藏来革除习气?

63.全息理论︱为什么所有众生就是一尊佛?(1)

64.全息理论︱为什么所有众生就是一尊佛?(2)

65.《法华经》当中的“第一”

66.我师父说:祈求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67.达照法师:菩提心

68.为什么听经闻法很重要?

69.楞严经中的一段经典开示

70.宣化上人给修行人101次醍醐灌顶,太珍贵了!

71.《楞严经》认物为己,认己为物,双重含义

72.明了如来藏,自知当作佛

73.明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74.听经的好处

75.如何能够“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76.《楞严经》阿难明心生信偈释义

77.什么叫反闻闻自性,什么叫反闻?什么是自性?

78.何为“见佛”?

79.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80.出家功德

81.弟子,请善待你的师父吧!

82.时间的虚妄,心戒

83.「法华经」的十不思议事!闻此经一偈随喜功德无可限量

84.每天拜一拜,健康自然来--神奇108拜动画短片

85.天眼第一的阿那律(佛典故事)

86.楞严咒易被忽略六大作用

87.如来藏(cang)、如来藏(cang),自己与自己捉迷藏

88.《法华经》中多处弟子自授记 佛随后印记

89.正法眼藏

90.为何成佛不从修来?

91.一念信解『如来藏』,天大罪过一笔勾销!

92.王阳明处世五法:以“心”抵御外界纷扰

93.楞严经经典句释义

94.自性真实,即心是佛

95.诵经时要注意的10个问题

96.悟明了一心三藏的道理,明心见性后再去念佛往生

97.经络不通,病魔缠身!一分钟检查你的经络情况!

98.您是谁?心在哪里?——千年拷问 楞严揭底?

99.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

100.王阳明:最靠谱的修炼是做事

101.量子科学,触及到了灵魂世界

102.明白了如来藏,如何修行,如何观照?(法师答疑)

103.七处征心(视频讲解)

104.那一世“我是谁?”现在的您又是谁?

105.共产主义与如来藏

106.真真如性(法师答疑)

107.“万法皆空”为何又“因果不空”

108.《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是怎样念佛往生的?

109.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110.佛法千年是与非

111.居士在寺庙里必须遵守的戒律

112.知行合一|王阳明

113.入世修行和在寺院修行,有什么不同?

114.一心三藏的精髓


完整系统学习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心经》视频及讲记!请点下面蓝字 "阅读原文 "进入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