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骥才:我七十八岁了,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到我

姜斯佳 白雁 现代快报读品周刊 2021-08-09



冯骥才有“四驾马车”。在七十多年中,他将心力倾注于四个领域: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


1962年,二十岁的冯骥才发表了第一幅画和第一篇文章,从那之后,文学和绘画与他相伴半个世纪,融入了他的生命。如果说文学和绘画是天生的禀赋,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则是冯骥才后天的选择,是他对社会的承担。自20世纪90年代,冯骥才投入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苦心经营,辗转大江南北,拯救了大量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守护了无数濒危的民间文艺。他倡导与主持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主持收集整理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已有20多亿字的规模。同时,他还担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院长。


近几年,因为体力和精力的限制,冯骥才逐渐回归书房,他自称“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上了我”。2020年10月,冯骥才长篇新作《艺术家们》出版,小说塑造了国内作品中少有的艺术家形象,也第一次全面呈现了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包括创作困境、情感经历、商海博弈等,是冯骥才表达个人美学理想、展现艺术心得感悟的心血之作。


在宣传新书时,冯骥才在个人的抖音账号上说:“我就希望读者能够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坚守着美,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坚守他们的精神,尽管他们很困难,但是他们始终拥抱不弃。”


在新书中,冯骥才写道:“艺术家工作的本质,是在任何地方都让美成为胜利者。”横跨四个领域,实际上也是他致力于在各个角落散播美的征程。面对周围人担心的声音,他说:“我不觉得分心或分力,相反这样让我活得更充分和完整。只要我有精力,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件必需做的事。”


在采访中,冯骥才还展望了许多之后的计划。这位艺术家驾驭着他的“四驾马车”笃定前行,又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姜斯佳 白雁/文





用两支笔来写小说


Q

读品:听说您很多年前就想要写以艺术家为主题的小说,为什么多年后才付诸文字?

冯骥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有创作一部纯艺术家小说的想法。有很多读者知道我是作家,也有人知道我在做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上不知道我本身是画家。实际上在1978年写作之前,我专业画了15年。早期画画的时候是做古画临摹,所以我小说里写到了冯忠莲,写到了临摹的事情。我也有很多的艺术家、画家朋友,他们的经历以及我个人的经历,我都很熟悉。


我做了15年的绘画以后,到了新时期的时候完全投入文学了,实际上等于把另一支笔放下了。但是我一直关注画家的想法,比一般的作家要专业地更关注画坛。所以我到世界任何地方去,必须要去看的就是博物馆和美术馆。我也关注世界的绘画潮流,关注当代绘画的各式各样的思想,关注画家的命运、画家在不同的时代里面的命运。现在我终于有一段相对空闲的时间,所以就把它写出来了。


《艺术家们》

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Q

读品:您在《艺术家们》的序言里提到:“想用两支笔来写这本小说,一支钢笔,一支画笔”,您既写作也画画,这种跨界的艺术实践对您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冯骥才:其实“画家”和“作家”这两个身份都是我的一部分,在创作过程中,它们是自然相融在一起的,我没那种“跨界”的距离感。画家的思维是一种纯形象思维,跟作家的思维不一样。画家对生活有独特的关注角度,对美的事物极其敏感,有极强的创造美的欲望。所以写《艺术家们》这部小说,我是用了“画笔”和“钢笔”两支笔,我希望将画家独特的审美眼光、生活性情、创作感受和精神追求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这些创造美的艺术家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对美更加敏感,甚至也去尝试用艺术的情感去感受生活。


Q

读品:在新书中,艺术家们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碰到了一系列的挑战:比如,先是特殊年代受到的限制,随后是盲目追随与迎合西方现代主义的潮流,后来又受到拍卖市场和消费主义的裹挟,书中的“三剑客”也因此分道扬镳。在小说末尾,代表着“一片纯净艺术天空”的高宇奇不幸殒命,楚云天也感到“人生的萧疏”,这其中是否有您面对当下艺坛商业化风气的无奈?

冯骥才:时代在向前发展,现在是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我在《艺术家们》中写的,之所以这些艺术家们有不同的命运,甚至有些人最终是个悲剧,实际上跟他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很多从事艺术的人首先被击溃了、毁灭了,如果我们不能清醒认识,就会产生一种庸俗的世界观。从富豪榜上看人,不看人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就是庸俗的价值观。抵制这种庸俗的价值观,使自己高贵起来。


Q

读品:书中有几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艺术家工作的本质,是在任何地方都让美成为胜利者。”“美的敌人不一定是丑,还有俗。”在当今这个社会,如何继续坚持“让美成为胜利者”?

冯骥才: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创造美,让美在任何地方都成为胜利者。如果你来我的学院,就可以看到,我在学院里每一个角落都放了艺术品,我在建立学院的时候,就一直坚持一个想法,就是把学院“博物馆化”。经常和艺术品、和人类的艺术精华在一起,人会受到美的养育。我希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接触不同的艺术品,受到不同时代的美的影响。这也是我生活的方式。我喜欢美、喜欢秩序。搞艺术的人的生活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精神奢侈,一个是精神浪漫。这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提倡美育,给大众一些符合美的规律的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社会上很多驳杂的、功利的东西,会搞乱人们审美的秩序。





  关心作家的人本


Q

读品:《艺术家们》是一部长篇作品,在您看来,创作长篇小说与短篇有什么不同?

冯骥才:首先写作手法是不一样的,短篇的内容也不会像一部长篇里那么丰富。更多的不同还是在题材和内容上。《俗世奇人》里我写的都是他者,是我对生活、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对天津这个地方的人的集体性格的认识。从一个作家和一个城市的关系讲,我有一点独特性,我在天津出生、生活,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天津。所以我熟悉天津,喜欢天津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别是天津人的性格,我的小说也离不开天津这块土地、天津的生活和天津人。不论在《俗世奇人》里,还是在《艺术家们》里,读者都能看到我对这块土地、这个城市文化、城市性格的书写。


Q

读品:在读《艺术家们》的时候,我从主人公楚云天身上看到了您的影子,情节中也穿插着真实的历史事件,书中很多艺术作品也有现实的对应,虽然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但带有很强的自传和非虚构色彩,是这样吗?

冯骥才:这部小说里虽然我用的不是第一人称,但我是站在楚云天的角度来写的,所以带有一种“准第一人称”的成分。我这点可以承认,这部作品融入了我很多个人的感受、个人的思考。但这不是一部自传或者半自传性质的作品。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写楚云天跟日本大画家平山郁夫的对话,还有跟吴冠中的对话,其实就是我跟他们的对话。我不能随便编造平山郁夫和吴冠中的话。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在日本办了一个比较大的画展,是朝日新闻社给我办的。办画展的时候,平山郁夫先生是中日友好协会的会长。在日本,他给我出了一本画展的画集,主动提出要给我写序。他那时也是日本国立艺术学院的院长,我到学院去见他,我们俩之间有一次关于现代艺术的交谈。


我从楚云天的角度去写,是要通过他的思想,跟这个时代的各式各样的思想思潮雄辩,所以我会不自觉地要把我自己的一些生活场景、人生场景,一些感受放进去。但是不要把这个小说里所有的事都认为是我的。



Q

读品:您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当下的评论,大多盯住作家的文本,很少关心作家的人本”,关心作家的人本为什么重要?

冯骥才: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不论是他的创作、他的思想,还是他个人的命运和经历。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经历和所思所想肯定是不同的。这也就造就了他们作品和思想的独特性。对艺术家而言也是同样的。


一个作品是作家创造的,这些人物也是作家创造的,所以他们一定带有这个作家内心深处的气质,带着作者的情感和思索。比如我写的“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本质上不是一部自传,我不想为自己立传。我认为我个人不重要,我经历的时代和时代性的经历,我做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的关系更重要。我自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这一个”


见证时代,也表达我们的梦想、忧患和思考。这些都是作家的“人本”。


 




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上了我


Q

读品: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是您的“四驾马车”,“四驾马车”之间是否有相通之处或互相影响之处?涉足四个不同的领域,精力如何分配?

冯骥才:是的,这四驾马车对我来说都很重要,都是我的一部分。刚才也提到了,文学和绘画是出自我的本性,是更属于我个人的东西。过去二十多年,我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它们的时间,腾出手来做更加迫切的、紧急的、影响范围更大的事情,现在这两年外出少了,我有时间写了几本小说散文,心里还有很多积淀,会继续写。绘画也是,我现在经常会有绘画的想法。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两方面,仍有许多事要去做,甚至非做不可。比如说我现在正在为传统村落制作一个“保护清单”,还要在大学里建立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修建一个博物馆,等等。只要我有精力,不会放弃任何一件必需做的事。


Q

读品:这两年您又重归文坛,您说“不是我找文学,是文学找上了我”,能否解释一下这句话?

冯骥才:相比往年,今年我的确给文学的时间多了一些。过去的二十多年,我有很多精力放在了文化遗产保护上,今年我七十八岁了,爬山爬不动了,台阶超过三十公分也上不去了。现在不能像过去那样,大江南北爬山涉水去保护文化遗产。我说不是我找文学,而是文学找我了,是说当我一回到书房里,这么多年来很多写作的想法都会涌上来,而现在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将它们写下来,发表出来。我很高兴这种创作的激情还在。


Q

读品: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在七十年里能做的事很多”,下一步您有什么创作或是社会活动的计划?

冯骥才:我现在主要在做三件事情。一个事情就是针对传统村落保护,我要给传统村落列一个“保护清单”。如果没有这个清单,随便把这些传统村落交给某个开发商或者商业团队,那它可能还是会很快就变味,丢掉最本真的文化遗产。


第二个,保护文化遗产要遵循科学的标准,要有专业的人才,要建立文化遗产学的学科。所以我正在筹建我们国家的大学里的文化遗产学学科。


第三个,我正在天津大学里建一个很好的博物馆,这些年,我个人的藏品和学院的藏品都很多,也有很多朋友送的艺术品,都会放在这个博物馆里。我希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美的场所。如果我建立了一个学科,以后不见得我教这个学科的学生,但是只要这个学科有了,从此我们就可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了。


冯骥才画作《深巷


冯骥才画作《冬日的








本期人物



冯骥才  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11More  More11

年度榜单 | 2020 十位专业读者的私人书单

2020,我们读过的书与人





编辑:张垚仟


 © copyright 读品周刊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大读家


王彬彬 |黄子平 | 田晓菲 | 赵本夫 | 贾雷德·戴蒙德 |夏维中 | 路内 |赵敦华|杨雨|迈克尔·伍德 |戴建业 | 蒋广学 |于坚 | 徐风|张维为 |高峰 |李良玉| 张生 |何袜皮 | 贾樟柯 |黄荭|范金民|臧棣|李修文 |陈应松| 潘向黎 | 西蒙·范·布伊|多米尼克·西戈 | 严歌苓 | 格非 | 许子东 | 鲁敏 | 马原 | 叶舟 | 葛剑雄 | 韩青辰 | 张纪中 | 叶兆言 | 闻人悦阅 | 刘震云 |  白先勇 | 阎连科 |池莉 | 张怡微 朱德庸 | 韩松 | 马伯庸笛安 | 李洱 | 梁晓声 | 王大进 | 孙甘露 |包慧怡 | 郭爽 | 刘晓蕾 | 孙频 | 孙惠芬 | 祝勇 | 班宇 | 毛尖 | 吴俊 | 陈楸帆 | 蔡骏 | 叶弥 | 黄菡 | 刘亮程 | 迟子建 | 徐则臣 | 顾彬 | 刘东 | 



理想国


何同彬X张定浩:我们该以何种方式与传统对话 l 读家对谈 | 张炜:苏东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  何同彬X郭爽:远行人,能否带我们“走出孤岛” l 读家对谈| 《红楼梦》私人阅读:拓宽“红学”边界 |阎连科:如果说《她们》拓宽了现代性别的理论,我会很不安 | 吴钩:不去唐朝,我只想穿越到宋朝 | 初浪给后浪的十二堂传统文化课|编舟记:“苏版”中国好书的诞生 | 视频 4·23 相约玄武湖 读不一样的人间四月天 | 叶兆言×余斌、毕飞宇×张莉、王安忆×张新颖 | 对谈,打捞作家的文学人生 | 口罩下的出版行业 | 图书编辑会被倒逼成视频主播吗?| 90后作家周恺:时代与人的关系不应该是河流与苔藓的关系| 汪政、张光芒 | 灾难文学如何回应现实| 诗人之所以还能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 | 三城记:文学让城市更美好| 创意写作:文学祛魅之后创作何为? |秦淮河边那些事, “水太凉”只是故事的开头 |文学苏军:青年作家和他们的新写作 | 庞余亮 x 汪政:从“背影”到半个父亲在疼 | 对谈视频 | 徐静蕾家族百年传奇 | 徐父潜心十年著《父亲的军装》|  苏轼 x 李清照 x 赵允芳的非虚构 | 900年前,他们也曾是流量小生和小花 |  苏童 x 阿来



现在公号新的推送机制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用户的阅读习惯来系统安排。
希望大家多标注我们公号为“星标”,多点击一下文末的“在看”“点赞”,以及转发或留言。
安静地陪伴就是最长情的爱,何况有书香氤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