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是洗浴中心的苏式小楼里,有我的校园记忆

老杨 郑说 2022-07-20


前两天,不经意间从杜康酒店门前经过,发现外墙装饰一新的杜康大酒店面貌焕然一新。

酒店与其北邻的老妈火锅店之间有一个不算太宽敞的车辆通道,进入通道后豁然开朗,有一个相对开阔的院子,院子北端有个二层单体建筑,东西约40-50米长。

原本这里是一家洗浴中心,名叫“新水上人间”,在西郊一带还算有名,经营也很有些年头了,不知何故停业不干了。

这栋二层小楼也正在装修,其外墙装饰风格和杜康酒店完全一样,就是杜康主楼的配楼。定睛一看,杜康酒店大楼基座侧墙壁上镌刻了几个醒目的金色大字“锦艺集团”。

不明就里的我出于好奇,遂向保安打听缘由,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锦艺集团已搬至这里办公,杜康酒店七层以上均属集团办公区,集团大门朝北是原杜康酒店的偏门,七层以下仍归杜康酒店,酒店正门依旧如故,至于那个二层小楼是什么用途,保安不清楚,但肯定是集团的办公场所,或是领导层的专属办公区,或是集团后勤服务之类的配套机构,不得而知。总之,是集团主体办公楼的配楼。

原来如此,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变成了锦艺集团的办公区。我要说的是围绕那栋二层小楼的往事……

这个二层平顶建筑可有些历史了,听老一辈人讲,它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是苏式建筑,当时是国棉一厂职工夜校,其周边是一片树林,环境十分幽静。

后来厂里建子弟学校,就将其当做教学楼,又在其北侧新建了一座二层教学楼,新建的楼是三角型的房顶,顶部为红瓦,墙体为蓝砖,煞是好看。这样,这一尖、一平两个二层建筑就构成了国棉一厂子弟学校(小学)的主体建筑。

也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招收的学生。我上学的1971年(文革中一度改为春季招生,晚入学半年),就是在这座平顶教学楼里的某间教室报的名,并且一直在一楼西南角的一间教室里上到了三年级。后来厂里决定扩大办学规模,将子弟学校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又在生活区投资新建了子弟小学(在建设路一厂生活区大门口处),把原校区改成了子弟中学,先是初中,后来高中一应俱全,子弟学校发展到了顶峰。

在新建的小学里读了两年半(又改成了秋季招生,晚了半年毕业,尽瞎折腾),之后初中又回到从前熟悉的老校区,直到三年初中读完考取郑州一中,我在当年的校园现今的锦艺集团办公区整整上了六年学。

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后,国企困难重重,被迫改制转型,剥离三产,减轻负担,根本无暇顾及子弟学校,厂矿办教育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子弟学校的资产、人员统统被政府教育部门收编,有的改为社会学校,有的改做他用,子弟学校也成了历史。

原来一厂子弟小学现在是中原区育智学校,一家专收智障儿童的学校,两栋教学楼,一栋用于教学,一栋租给了汉庭快捷酒店;子弟中学的两栋教学楼,一栋(尖顶的)已不在了,连同大部分校园被现在的中原区教体局和民政局等单位所占用,另一栋(平顶的)则得以保全,带小部分校园当时归了杜康酒店,是杜康的办公配楼,后来租给“新水上人间”经营洗浴,现又有了新主——锦艺集团。

杜康酒店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建成的,它也是国棉一厂投资兴建的。现在它的那栋二层平顶配楼要比杜康酒店早了三十多年。杜康酒店的所在原来是学校校园的东南角,杂草丛生,属于犄角旮旯,现今锦艺集团的办公小院原来勉强算是学校的后花园。

儿时的课堂、校园是那么的熟悉、亲切但又是那么是陌生和遥远,我努力地回忆它的点点滴滴,这个平顶二层苏式建筑厚重扎实,给人以沉稳庄重之感,屋顶很高,窗户也很宽敞,走廊和楼梯是水磨石的表面,沿墙下有深褐色的踢脚线,上有齐肩的淡绿色墙壁线,教室里不是普通的水泥地面,不知是什么材质的地板砖,黄黄的,方方的,特别的大气与踏实,不比现在的学校差到哪里,三到五周要定期清理地板,用锯末洒水在地板上反复搓推,清除表面污垢,清洗后地板泛着清亮的光泽,教室里也溢漾着沁人心脾的木屑芳香。

一楼上二楼的楼梯不在楼中央,而在楼的东西两端,楼梯的护栏是实墙,扶手是木制的,光滑圆润,其末端有一个扁圆的造型,象一个扁扁圆圆的柿子很有喜感,而且楼梯和部分墙体的拐角处不是直角而是带有弧度的弯角,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磕碰,很人性的设计,现在学校未必有此理念。

一楼中央是南北通透的,便于连接南北校园,疏散学生,也有助于暗走廊的采光,类似于过街天桥,下穿涵洞,一楼的两端设有出口,东西两个出口外侧分别向北又凸出一块,整个建筑呈短u型,或者说是象太师椅,只是座面太宽,扶手太短而已。现在想来,当时的设计一点也不落伍甚至超前,内饰装修及材料要远好于当时的社会学校。不知是谁设计的,真要给他(她)点个赞!

当年连同杜康酒店在内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后校园,有点空旷和荒芜,没有运动场地和设施,体育课和学校的主要活动都在中间的校园,很少有人去后校园。上初中后,顿觉长大,行事风格自然要和小学生有所区别,三五聚堆去后院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大到讨论军国大事,世界格局,美苏谁最牛逼,第三次世界大战何时爆发,小到郑州市情,学校新闻等等,无所不包,什么郑州修地铁,规划西流湖之类的,喷者头头是道,听者莫名感奋。小道消息也传得飞快,某老师被老公暴揍,眉眼乌青的不敢来上课,那个学生去挖才气(泡妞)差点被人裁坏(打残)……

在文化沙漠,精神荒芜的年代这里竟成了心灵寄托之地,课前、课间甚至放学后仍在这里留恋,消息灵通人士往往很受追捧,能喷且绘声绘色,附带提出奖励条件,暗示听者给点好处,于是有人再次来时书包里多了烧红薯,芝麻糖,江米蛋之类的主打小食品,可以随时奉上,双方都显得既懂事又有面子。

某次老杨先期看了电影《侦察兵》,讲其中情节,紧要处打住不讲了,要下回分解,想看看反应,方建急得催着讲完,我说,下午早点来,我再讲。谁知下午我迟到了,课间也没见方建,就没再想这事。谁知快上课时方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跑出去买了瓶汽水,放在书包里,放学后再继续讲,汽水咱俩喝。我靠,我给你讲故事,喝瓶汽水还得分享,他看出我的心思,果决地表示放弃汽水的所有权。许多年以后,每当我想起此事,总觉得亏欠方建什么,如今人已离世,不知他再天国世界里是否还记得这个趣事,其实老杨还是很厚道的。

许多年,许多人,许多事,都已渐行渐远,越来越模糊,只能在不经意间的猛然想起。就象这座小楼、这个小院。

“新水上人间”还在营业时,也是偶然路过,想看看原来的旧貌,曾进去消费过,店家为了增加营业面积,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又向外(向南)扩建了同为二层的新建筑与原有建筑混为一体。因为我知道它的来历,所以进去后,楼上楼下,前后左右地看了个遍,还依稀有当年的模样,特别是楼梯,房间结构布局等,让我回想起它曾经的过往。

岁月如梭,往事如烟,老迈的它如今它又迎来了新生,焕发出青春的光芒。看着那敦实的身躯,面貌一新的容颜,由衷地为它祝福,愿它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作者简介:老杨,出生、上学、工作均在西郊中原辖区。1963年生人,参加工作多从事文字写作工作,现在某机关单位任职,工余时间写点文字,自娱自乐……


转载、投稿、合作

还有想喷老郑州的,请点底部菜单“联系我”

或发邮件至364212578@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顺城街/供暖/中原航空/郑州不是火车拉来

80年代纪录片《绿城畅想曲》/阜民里

郑州管过16个县/商都文化区/5号线站名

老校服/开滴滴/机场打车奇遇

102岁老市长/金水河是龙脉/郑州比成都

郑州春节也曾有年味/刘源/市长到上将

黄河大学/郑州高校发展史/郑州方便面

老师儿请讲郑州话/郑州方言大全

2018希望郑州这样/2017郑州十大记忆

老市长陈义初/老郑州才坐过的公交线

郑州太古里是这儿/对“尬舞”不宽容

郑州医院院史排名/记忆中的单位幼儿园

郑州中学校史排名/郑州小学校史排名

郑州路名串烧/盖过五大名窑的柴窑

宋致和让沙城变绿城/王辉主导建二七塔

律师界良心的郑州记忆/郑州走读大学

国棉二厂曾是中国最牛/南六环的侯寨人

我挺讨厌郑州的/妞们xiao们都白迷了

乡土河南与市井郑州/白叫俺郑县

郑州被日军占过多久/郑州老烟盒

北大清真寺/园博园/老街唐子巷

关于唐子巷27号/Chengchow

把根留住: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郑说,记录与郑州相关的历史、文化、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