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陈北李”的影视剧这么多,如何才能拍出新意?

何小沁 娱理 2021-08-07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很多影视剧都围绕1921年前后的历史展开,最新上映的电影《革命者》和《1921》也不例外。已经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都是塑造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先驱的群像,如何能别出心裁,形成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革命者》是同题材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影片以李大钊为主角,但并未像一般传记片那样以时间顺序讲述他的一生,而是以他生命最后38小时为主线,创意采用非线性剪辑插入大量旁观者视角与生动细节,影像风格自由写意,呈现给观众一个有血有肉的革命者形象。


饰演李大钊的张颂文对娱理工作室说:“这是我入行以来最最忐忑的一次,我所有的自信都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我认为我的人格不足以匹配他,越研究他我越觉得他太伟大了。”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李大钊


除张颂文之外,娱理工作室还对话了《革命者》导演徐展雄、剪辑师杨红雨、梳化指导范永杰,为我们揭晓了这部敢于创新、磅礴浪漫的作品幕后。

结构创新:多人视角+非线性叙事


去年,管虎导演找到徐展雄,问他愿不愿意拍李大钊。


关于创作方向,两人一拍即合:主旋律拍了这么多年,总归要有创新的形式来让观众觉得耳目一新。否则翻来覆去讲同样的人和事,观众会疲惫的。其实不光是主旋律,所有故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都不再新鲜,而形式可以做到不断创新。


监制管虎和导演徐展雄决定,采用八个人的视角来侧面讲述李大钊的故事;不要像普通传记片那样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从不同人的视角出发,打乱时间顺序,以非线性剪辑刻画出李大钊的丰满形象。




起初剧本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李大钊生前一直讲到身后。1927年李大钊去世后,还继续讲到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还有庆子参加抗美援朝等。


徐展雄将原剧本做了大刀阔斧的删减,集中到李大钊本身,然后加入了李大钊被行刑前38小时的倒计时,作为整个剧本的时间线。


徐展雄和剪辑师杨红雨表示,非线性叙事的电影的确有存在一定观影门槛,但只要深入体会人物情感,就会减小理解的难度。



史实考据与艺术想象


跟很多主旋律影视剧一样,《革命者》对于史实和艺术的平衡原则同样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曾在首映式上力赞《革命者》主创的考据之细致:“因为工作关系,我对李大钊先生的生平有所了解,看到我们剧中很多没有实现的细节,比如宿舍里的钢琴,剧组做了一个准确的复刻;还有那个0001号、现在在博物馆里的绞刑架。我看到那一幕的时候,作为一个观众,心真的是跟着痛。


先生是第一个被执行绞刑的,我记得他被执行了30分钟,多达三次。当绳子套在颂文老师头上的时候,我仿佛看到1927年那个不堪回首的时刻。1927年是大钊先生的终结,但是今天大钊先生精神不死,与山河同寿,与日月同辉。”



《革命者》拍摄现场


以前很多影视剧在表现李大钊被行刑的画面时,李大钊依然是平头、戴眼镜的形象,而《革命者》剧组经过考证发现,李大钊在被执行绞刑前是被剃了光头的,因此设计了一场众多革命者谈笑风生、从容赴死的剃头戏。


“我们都知道守常先生是革命先驱,是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毛泽东的老师,但除此之外呢?我会想,如果我是观众,我会想知道李大钊先生的什么?我想知道他吃什么,他喜欢什么,他跟妻子、跟陈独秀之间会不会吵架?他当然是伟人,但伟人首先是人,我们想拍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徐展雄说。


因此,《革命者》设置了很多史书上没有、但是根据时间地点和人物性格进行了合理想象。比如以李大钊接陈独秀出狱、一起吃小笼包的情节,道出两人虽然一南一北,很多生活习惯不一致,但对相约建党有共同的决心。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李大钊,秦昊饰演陈独秀


除陈独秀、赵纫兰、毛泽东、张学良、蒋介石等真实历史人物之外,片中还有两个虚构人物的视角——李九霄饰演的庆子、白客饰演的徐三,用来表现李大钊对于最普通的底层人民的感化。在澡堂遇到童年庆子的时候,李大钊刚跟汤化龙分道扬镳,相当于失去了精神上的“父亲”,他只能独自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李大钊和庆子,是孤儿和孤儿的相遇。


原本庆子最后还有一场穿着军装迎接解放军进入北平的镜头,他在心里对守常先生说“您想要看到的世界,我替您看到了”,完成一个完整的人物脉络。可惜因为篇幅所限,庆子结尾这场戏被删掉了。


《革命者》,李九霄饰演庆子

《革命者》,白客饰演徐三


《革命者》在上海和横店取景拍摄,跟《1921》还有部分搭景是共用的。

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


“饰演李大钊,第一,我无上光荣;第二,我很忐忑,是我入行以来最最忐忑的一次,我所有的自信都不再像以前那样了。我认为我的人格不足以匹配他,越研究他我越觉得他太伟大了。”张颂文说。


自《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和《隐秘的角落》之后,张颂文出神入化的扎实演技终于被主流观众看到,此次在《革命者》中挑起大梁,饰演李大钊。


张颂文的实际年龄比李大钊就义时要大一点。导演徐展雄和张颂文都认为,比起对于历史人物的外在模仿,更应注重内在的气质、精神表达。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李大钊


张颂文坦言,饰演李大钊让他倍感压力:“李大钊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为人,他在建党百年的地位之高,让我感到压力很大。


饰演他的过程中,对我个人一个很大的帮助就是,我愿意去了解一些比较书面的东西了,并且感觉到书面上的东西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张颂文深入研究了李大钊的生平,发现很多令他震撼的事实:


1925年时中国总共有200多个社会团体,绝大部分都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的时候,代表才13人,还有1人缺席,全国党员人数才50人;到了1925年,党员发展到105人,也没有很多,但这时李大钊就敢去找当时全国第一大党派的领袖孙中山谈判国共合作了。


“我好像慢慢有点明白了,这是一种信仰,坚信这个组织是救中国唯一的出路。1927年李大钊壮烈牺牲,他的继承者们依旧这样坚信。然后他们只用了20年时间,就真的把红旗插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现在全国党员人数已经接近一亿。纵观世界历史,这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张颂文说。




张颂文还查阅了李大钊当年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和哲学系教授时的工资条,每月200块钱,有李大钊的亲笔签字。而当时一名黄包车夫一个月大概能赚5块钱,相比之下,李大钊其实是很有钱的。可是李家生活拮据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孩子想吃葱油饼,不可以,因为浪费油;李大钊自己每天中午只吃馒头就白水。


当时蔡元培也很好奇,李大钊的工资都花哪去了?调查后才知道,每月一发工资,李大钊先捐80块钱用于印刷,还要资助贫困学生、给其他省份寄办报刊的经费,几乎全部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他的人格之无私、伟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甚至他最后完全可以不用赴死,但他还是去了。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慷慨赴死


张颂文是一名体验派演员,强调真看真听真感觉,相信一切都是真的。他在戏中的灰头土脸是在泥地里滚出来的,演瘸腿状态往鞋里塞尖锐的石子,拍审讯戏份就真的苦熬几天不睡觉。但最重要的是,他要极力去接近李大钊的内心。


“如果有一天在街上看见有人处于危难中,我可能就会冲上去,我往前冲的动力就是我演过李大钊,我不能给他丢人。就像李雪健老师说的,他演过焦裕禄,他此生都会铭记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已经渗透进他的人生了。


《革命者》是我演员生涯中很重要的一笔,会永远伴随我的演员之路,我会永远记得我扮演过李大钊先生。”



奇妙化妆术:李易峰神似青年毛泽东


《革命者》也大胆起用了很多年轻演员,其中最令人惊艳的是李易峰饰演的青年毛泽东。经过一番微妙的妆发造型处理,再加上举手投足间的细微表演,竟真的有了几分伟人的神采。


梳化指导范永杰向娱理工作室透露,一开始导演也跟化妆团队商量过,还不确定李易峰是否真的可能扮演毛泽东。第一次试妆之后,所有主创,包括李易峰本人及其团队都觉得效果大大超出意料,这才松了一口气。

 

化妆团队根据历史资料照片对李易峰的脸部轮廓进行了微调,因为角色处于青年时代,将他的面部化得红润饱满,充满朝气,并且做了双眼皮和中分发型。


《革命者》,李易峰饰演毛泽东


对于毛主席的痣,主创团队也仔细研究过。之前毛新宇曾经讲过,毛主席的那颗痣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才有的,年轻时是没有的。所以这次在《革命者》里,李易峰饰演的青年毛泽东也是没有痣的。

 

李大钊在片中有从童年到牺牲前不同时期的不同造型,对于最为人熟知的寸头、胡子造型,张颂文试戴过五六种寸头头套,眉毛、胡子更是无数。最后主创选择了一款最为浓密的胡子,来突显李大钊的领袖气质。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李大钊、李易峰饰演毛泽东


韩庚饰演蒋介石比较辛苦,需要用到特效化妆。他的头套是光头上再做一些稀疏的碎发,五六天才能做好一个头套,每个头套只能戴一次,每次化妆都要三四个小时。头套戴着会很闷,很不舒服。韩庚对谢顶造型倒是毫不介怀,他笑称,“我现在哪有什么偶像感?”




佟丽娅饰演的赵纫兰比李大钊还要大几岁,所以在妆容上为她做了一些皱纹和皮肤斑点,发型、着装也偏朴素沧桑。马少骅多次饰演过孙中山,所以还帮助梳化团队一起打磨了妆容细节。


这次《革命者》的梳化团队总共24人,除主要角色之外,片中众多群众演员的妆发造型也颇为细致考究。上世纪20年代是一个乱穿衣的年代,留辫子的、穿大褂的、穿西装的,什么风格都有,而每件衣服的风格、款式、质感,都与角色的地位、身份、性格有关。


此次《革命者》的很多幕后团队都经历过《八佰》《金刚川》的考验,经验丰富,为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工作提供了保障。


《革命者》,佟丽娅饰演赵纫兰

影像风格:浪漫写意


开拍《革命者》之前,徐展雄看了很多苏联早期的电影,包括爱森斯坦的五六十年代左翼电影。“回顾百年影史,很多达到艺术巅峰的导演都是左派导演,比如爱森斯坦、戈达尔、贝托鲁奇、帕索里尼等。”


对于《革命者》,徐展雄的想法也是,这一定得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因为如果没有浪漫主义,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如此坚定地去相信一样东西,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浪漫不仅体现在人物塑造上,也要体现在影像风格上。


片中很多处布光、摄影、场景都是写意式的,比如矿工安全帽上的灯汇聚成星光点点,审讯李大钊时烤着刺眼的大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屋里的光线,李大钊和学生们举起一面巨大的红旗……李大钊向庆子告别时用移轴镜头拍摄两人的脸部特写,有些泪眼朦胧、不舍相望的感觉。


《革命者》


片尾以一个儿童时期的李大钊的童趣段落,喻示李大钊如同驾驶一辆火车一样,带领中国向前进,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处理方式。



《革命者》,韩昊霖饰演少年李大钊


剪辑师杨红雨透露,《革命者》独特的剪辑方式是边拍边剪摸索出来的。“蒋介石那部分戏拍得比较早,我就用那部分做了一个尝试,监制和导演看了觉得风格和感觉是对的。



《革命者》,韩庚饰演蒋介石


包括李大钊跟家人的戏,原本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但考虑到它情节不多,主要表现情感,所以就把它打散,贯穿在整个电影中,做了一个像衬底的东西,让电影不会因为视角多而显得散。”


为了实现浪漫化的剪辑风格,前方拍摄时主创就有意抓取了很多写意的镜头,比如天空中鸟群飞过,李大钊在监狱里用双手在墙上比划飞鸟的影子,剪辑时很多转场都是通过这样的相近的意象进行衔接。


《革命者》,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在狱中


再比如李大钊剃头时被泼的一盆水,使用升格镜头,拍得很美,下一镜接的就是毛泽东在寒冷的天气中洗头,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青年毛泽东便登场了。这意味着李大钊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感染了无数共产党员,还会继续追随他的革命信仰,不懈奋斗下去。


“试看未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革命者》

推荐阅读

主笔专栏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缉魂 76天  送你一朵小红花 紧急救援

郑渊洁 琼瑶  金基德 王小帅 尔冬升 胡杏儿 姚安娜 

 刘诗诗  刘浩存 热依扎 杨祐宁 王骁 杨天真 丁辉

虾米音乐关停 乘风破浪的姐姐2  老奇葩们  

阳光之下 上阳赋 大秦赋 有翡 天官赐福 紧急公关

追光吧哥哥 你好生活  令人心动的offer2 演员请就位2

2021偶像市场观察  2021训练生市场观察 娱乐圈打工学霸  

北京文化观察 TVB颁奖礼 饭圈应援观察  制片人生存实录

 #难听#  跨年晚会观察《沐浴之神》版权方 易小星

中国编剧为何被逼到绝路   海南岛电影节奇遇记  

中国女孩在皮克斯  春节档电影前瞻  吉祥如意  春节档头炮

 住在密室里的人 明星会在恋综谈恋爱吗 中国视效大片

唐人街探案3  你好李焕英 刺杀小说家 哪吒重生 人潮汹涌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