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愿你我善良
为什么我们爱吃瓜?进化需要八卦
牛津大学Robin Dunbar教授,著有《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一书,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八卦的出现提出了一个理论:人类需要八卦来巩固社会联系。
按照Dunbar教授的研究,在灵长类动物里,类人猿主要通过互相为对方梳理毛发挑虱子来增强情感联系,当这样的清理占据了个体每天长达1/5的时间,除了清洁的动机之外,这种行为就带有了灵长类动物相互表示忠诚的方式。
由于梳理毛发是一对一的耗时行为,猴子和猿类能建立的社交群体有限,出于壮大种群的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的机制被引入,这就是人类进化早期的八卦行为。Dunbar教授进一步点出,语言进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闲聊八卦。
早期八卦利用有声语言的优势,实现了多种功能:可以批量处理,一个人说,多个人听;可以与其他行为比如进食、劳动同步进行,不占用额外时间;可以优化社会分工,比如在八卦中讨论谁更擅长打猎、谁更擅长搜寻粮草,谁看起来可信,谁看起来不好合作。
人类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进化到手机成为手的延伸,朋友圈成为社交谈资的素材来源,网络成为大量信息内容的传播载体,但有些刻在DNA里的属性,依然没有改变。
为什么八卦更新越来越快?流量陷阱
我们看到,朋友圈的话题开始频频刷屏,越来越多百万+数量级的全民话题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口诛笔伐,变成了公众情绪的宣泄口。过去那些个人化的,晒自拍晒美食晒心情的小确幸,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大国小鲜一盘大棋的忧国忧民。
我们看到,微信群变成了谣言和八卦的集散地,专职造谣一张嘴,兼职辟谣跑断腿。第一时间占据信息优势的心理需求,让人随时处于一种,追不上话题就被社交圈抛弃的痛痒里。
“这事儿我最先知道,这事儿我知道的比你多,这事儿我要让别人知道我知道…”
我们看到,流量时代的大V/公知/意见领袖塑造是如此容易,买僵尸粉营造前附后拥声势→加入公知圈共享信息资源→花式圈粉(写爽文灌鸡汤标题党/批判政策痛斥当局讨伐资本/向中产贩卖焦虑/向底层贩卖低俗/向全民贩卖八卦猛料)→根据粉丝情绪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站队→推广一些夹带私货的内容→融资,套现,收割,走上大V巅峰。
我们看到,自媒体大V带节奏带到飞起,不做信源验证,不问是非曲直,或是几张截图一段视频,贴上“金融”“乱象”“美女”的标签,或是陈年旧事洗一遍稿,再套上公知体、大字报、蒙太奇、春秋笔法的模版,就可以活在流量而非真相的幻象里。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私人场合、半公开场合的轶事被放到了互联网这种公开的没有语境的环境中被放大和解读,越来越多的话题遵循着“别有用心者传播→大V带节奏→吃瓜群众跟风→当事人背锅”的爆款公式在发酵,直至酿成苦果。只要举起手机,当事人或有意或无心的过错、片段化的观点,甚至于完全莫须有的行为,都可能被偷拍曝光、道德评判,乃至过度惩罚。
我们看到,公众公司、企业大佬和明星艺人,因为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承担了更高的道德评判标准,但同时,ta们可以动用专业团队跨地域、全天候洗地做公关,慢慢重建信任重塑口碑,甚至可以把真相恶意掩盖,再煽动乌合之众用阴谋论的噪音淹没;如果当事人只是你我之中的普通一员,遭遇流言中伤、形象危机乃至舆论暴力,要如何自处,如何善终。
我们看到,社交的六度人脉法则,个人信息的贩卖和泄露,每个人在互联网中留下的点线面痕迹,想要通过新闻线索找到一个人,深挖一个人,扒光一个人,变得好容易;当键盘侠,当段子手,当网络警察,变得好容易;光鲜亮丽的光环标签日常反转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话柄,变得好容易。
相比之下,克制过度的好奇心和窥探欲,不被带节奏的甄别和思考,变得好难;以一己之力对抗全网的冷漠和恶意,变得好难;参加一个相谈甚欢不带面具的饭局,出席一次就事论事不怕录音流出的论坛,变得好难;划分公共事件和个人隐私,合理监督和网络暴力的界限,变得好难。
什么是你我的选择?
1961年,《纽约客》杂志发表了汉娜·阿伦特的系列报告《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篇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报告还原了,负责驱逐运送犹太人去死亡集中营的纳粹战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的历史现场。
阿伦特指出,艾希曼的行为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恶,这种恶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却默认并实践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行为,虽然有时良心不安,但依然可以凭借体制来给自己的冷漠行为提供非关道德问题的辩护,从而解除个人道德上的过错。
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所以这是一种“平庸的恶”。而“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
极权主义下的无条件服从是否构成“平庸的恶”还有待论证;但无论是日常的恶还是残暴的恶,往往都是由平庸的大多数人默默施行的。
任由情绪左右而放弃冷静客观的判断,处于麻木状态而缺失自我反思和批判,不假思索的在极具煽动性的新闻面前沦为网络暴力的拥趸,可能是信息时代,另一种平庸的恶。
做好尽调,江湖多险恶,交友需谨慎。那些当面在酒桌上拍手起哄,转身就把你发到朋友圈的IR们,从举起手机的那一刻起,就破坏了朋友、同业、潜在交易对手等种种社会关系中,共同的底层代码:信任。
做好自己,将私德领域的行为用公德标准衡量的结果,往往会无奈的发现,人性从来都经不起考验,人设从来不会完美不崩塌,而人格的底色也并非洁白无瑕,但至少应该在半开放的环境中谨言慎行。
做好吃瓜群众,看一手信息,做独立判断,不人肉,不散布,在事件发生之际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消息的来源是哪里?有谁去核实过?” 吃完这瓜,瓜皮一丢,两手一擦,继续搬砖。
《新闻编辑室》(Newsroom)是寻瑕很推崇的一部美剧,大神Aaron Sorkin把他的新闻情怀和理想主义投射在了这部剧中,开篇就说出了“America is not the great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anymore.”
这位常年处于嗑药嗨,偏执到神经质的编剧用眼花缭乱的剪辑、冲突的叙事、高密度的台词呈现了传统新闻行业的生存现状,剧中主人公Will自诩唐吉诃德,甘愿成为一个“Bigger fool”,笃信“The first step in soving any problem is recognizing there is one.”
剧中Will带领着一群“不切实际”的新闻人,骄傲地与几乎完全无法改变的现实对抗。他们相信实地调查的眼见耳听,相信至少两个独立信源的相互验证,相信新闻的独立性不应让步于党派种族信仰,并孜孜以求的探寻观众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应该以何种形式展现给他们,新闻的道德究竟是什么。
如果流量魔鬼依旧横行,眼球经济依然盛行,吃瓜群众们克制的善良,也只能从下一个瓜开始。
寻瑕悄悄话:说好要写的房地产税和家族信托我还记得,佳节长假近在眼前,放下手机,愉快玩耍吧~
历史文章
看公告系列:长生|暴风|去杠杆|退市|英雄互娱2|股权战|配资起底|配资攻防|举牌|野蛮人|英雄互娱1
读新规系列:城投债|P2P|放水|富凯大厦|债转股2|冰火两重天|改合同|CDR|大资管新规|REITS|水火同盟抢月球|金融数据大一统|产业基金|银行资管子公司|地产融资面面观|债转股|地产融资战役|非标债权|营改增
金融民工系列:烦恼|阿尔法|听央妈的话|踩雷者说|630|吐槽大会|消愁|情书|凉凉|原则|碧桂园|理财|健身|区块链|健康|年会|非标之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