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 郑庆瑶 ‖ 数学,从哪里来?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战“疫”中的数学阅读辅导(41)
华应龙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同学们,数学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学习数学,又怎样将数学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正好可以解开同学们的谜团。
今天,我们团队的郑庆瑶老师就为大家推荐《生活中的数学》这本书。
数学,从哪里来?
——《生活中的数学》阅读推荐
郑庆瑶
(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小学)
孩子们,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们数数,你知道数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吗?数学从哪里来的?数学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这些问题,我们平时都没有想过吧?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在我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生活中的数学》中,它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刘后一先生所著。
全书共13章,56个故事。刘后一先生将数学知识与故事结合起来,写成了这样一本传世的科普故事书。他用通俗流畅的笔触,带你追溯到上古时代,全面梳理了两千多年数学发展脉络,让我们感受光辉灿烂的数学文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故事吧!
孩子们,我们知道人都有10个手指头,所以现今通行的十进制计数法就和我们的手指头有关。如果人像马一样,一只手一个指头,两只手一共两个手指头,会怎么样呢?
真是大胆的想法啊!你肯定会很惊讶得张大嘴巴!
呵呵,这时就会采用二进制计数法了。
在十进制计数法中,满十就要进一。同样的道理,在二进制计数法中,满二就得进一了。比如:1还是写成1,2就要写成10,因为“满二进一”,3写成11,4呢?5呢?6呢?……你能想出来吗?文末有答案哦!
人的手有10个指头,发明十进制计数法似乎理所当然。但是能发明出二进制计数法,就有点了不起了。其实,在学数学的人看来,用几进制计数法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12进制计数法,比如:一年有12个月,一打有12个等。只是我们用惯了十进制,觉得它最方便,看着别的进位制就别扭了。
澳大利亚的一个猎人部落称1为恩尼亚,称2为佩沏瓦。称3为佩沏瓦-恩尼亚,意思是2加1;称4为佩沏瓦-佩沏瓦,意思是2加2。这不就是二进制计数法吗?
对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运用的就是二进制呢!
怎么样?你是不是特别想试试其他的进位制计数方法呢?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是不是觉得很可笑呢?我怎么就没有看见过“人”呢?
真的看到过吗?来,还是先听故事吧!
小孩子最初认识的是自己的妈妈、爸爸,也许还有爷爷、奶奶。
后来孩子常常会听到“人”字,而且知道了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是“人”。
可是什么叫“人”呢?
如果请一位人类学家来解答,他会说出一长串高深莫测的话:“人是有完全直立的姿势,复杂而有音节的语言,解放了的双手和特别发达、善于思维的大脑,有制造工具、改造自然的本领的社会性动物。但他又不是动物……”
真是不说还清楚,越说越糊涂。
你如果教小朋友:“什么叫作人?爸爸、妈妈是人,爷爷、奶奶也是人,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都是人。”
小朋友也就懂了。
可见,“人”的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男人、女人不见了,大人、小孩不见了,中国人、外国人不见了,只剩下“能制造工具”“能思想”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
这就叫作抽象。
我们只能看到具体的人:爸爸、妈妈……
谁也没有看见过“人”——抽象的人。
从具体到抽象是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
看,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人”,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人”的存在,这就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进步。
孩子们,听完这两个小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原来,数学是从我们的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需要不断向前发展。反过来,人们又需要用数学来改造我们的大自然,用数学推动社会的进步。
看来,故事不只是故事,故事还能让我们对数学有新的认识,对生活有新的了解,真好啊!
孩子们,书中还有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内容,比如方位和时间是怎么来的?温度、气候与生活有什么关系?数学对生活还有哪些影响等等。
让我们一起打开《生活中的数学》,到更多的数学故事中去理解数学、感悟数学吧!
附对照表:
※ 心到功自成
※ 战疫3:在停停走走中流连忘返
※ 战疫4:请打开生活这本书
扫码关注我们
留言申请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