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大陆 | 胡道轨:小学五年级的中国小女孩,转学美国之后……

胡道轨 新三届3 2022-05-22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胡道轨,1946年生,1965年上海徐汇中学高中毕业,1966年参加工作。曾带领小组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8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管理工程系。毕业回厂担任厂领导工作。是上海企业管理协会会员。


原题
美国中小学教育拾掇



作者:胡道轨



前言


自从孙女二年多前去了美国留学,很多熟悉她的老奶奶,还有她小伙伴的父母,经常向我打听孙女在美国学习、生活的情况。由于我的拙作《美国有没有学区房》已经删了,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供大家一阅。希望能让大家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

1.

美国有没有学区房

 
2014年,孙女霖霖进了上海一所非常好的公办小学,学校很有特色,课外活动很丰富。但是学习负担不轻,到了三年级,双肩包不得不改成了拉杆包了。有亲戚朋友在国外,会听到国外教育的片言只语,误以为国外的中小学教育比较轻松。

儿子在美国有业务,经常会去那里。儿媳妇已经是全职妈妈,如果孙女去留学,二人可以轮流去照顾。于是就有了让孙女去美国上学的想法。

儿子乘去洛杉矶出差的机会,了解了那里中小学教育质量以及学区划分的情况。和国内稍有不同的是,洛杉矶没有明确的学区房概念。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划区域就近入学。而且是住宿搬迁,学校就得相应作调整。这同中国只是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还是有区别。

在一定的时间内,洛杉矶会对境内的中小学质量进行一次考评。最好的获十分,依次递减。也就是说:十分是最好的学校。评分会在网上公布,供查阅。

洛杉矶的富人区和贫民区有明显的区别。房租和房价差距很大。富人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普遍很好,贫民区学校的教育质量就普遍较差。

五年级下半学期,孙女去了美国。我们会每星期一次视频通话。

孙女刚到洛杉矶的时候,儿子租的房子很一般,但是在有名的富人区,所以她进了当地最好的学校。

孙女告诉我:“刚到学校的时候,什么都感到新鲜。我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分得了一个放上课用品的柜子。类似游泳馆的更衣柜,但还要大,而且高二倍以上。放学了,功课很少,基本都在学校里做完了。我们把学习用品放在柜子里。

学校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每人发一个手提电脑。一般的学习内容,都存放在电脑里。所以,只要带一个手提电脑回家就行了。”

她还告诉我以下的经历:可能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五年级)的原因,洛杉矶学校的学习抓得很紧,不像国内传说的那样。也没有“快乐教育”的说法。数学几乎每天上课先测验,英语也是差不多。

在美国,理所当然的所有课本都是英语,所有的老师上课只讲英语。这给孙女的学习,增加了不少麻烦。虽然她在上海读书的成绩是全优,英语还是课代表,但是刚去时,英语跟不上,什么课都感到吃力。好在回家作业少,有时间补英语。

英语老师是一个白人女教师,四十来岁,说话和悦。一个星期后,英语老师把孙女叫去,对她说:“你的数学很棒,但英语跟不上,只有一、二年级水平。这会拖累其他学科。”她接下来说:“你不要太着急,刚来的华裔同学都这样。”说着,找来了一个早来的中国女孩。对孙女说:“她英语很好,坐到你身边。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她。”孙女十分高兴。因为不懂,可以随时问了。

以后我在视频里经常问孙女英语学得怎么样了?一直到半年多,她对我说:“我已经在上英语普通班了。而且可以考八十分。”我很欣慰,孙女度过了学习困难期。

有一次,孙女和我们视频通话。一打开手机,孙女开心地来了一句:“哈啰!”看着她滿脸笑容,高兴的样子,我开玩笑的说:“你像个美国人了。”没想到这句话惹脑了她,一下子把手机频幕拉黑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儿媳妇把孙女的视频打开了,并且说:“爸爸,她说现在是中国人,不喜欢別人说她像美国人。”

原来是这样,要知道孙女从小到大都没有对我们发过脾气,今天为这事发脾气,情有可原。我想:“她小小年纪,能够这样思考,实在难得。”赶紧对孙女说:“是阿爷不好,下次再也不这样说了”。

接下来,我问了一些她们学校的情况,她一一作了回答。我问:“美国中小学是几年制?”她告诉我:“美国中小学是十二年制。小学五年,但是美国小孩子五岁就进小学,念小学预备班。预备班不计算在五年制以内。初中读三年,一年预备班,然后是初一、初二。高中读四年,这和中国不一样。”我好奇地问:“美国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要考试吗?”她回答:“都不考的。”我追问:“初中升高中也不考吗?”她滿有把握地说:“不考的。”我还问了一句:“一个班级有几个同学?”她说:“都是二十几个。”
 

2.

要不要上课外补习班


孙女到美国上学后,儿媳妇还是给霖霖报了课外补习班。儿子表示反对。他的理由是:既然到美国读书,就应该按照美国人的习惯,不上课外补习班。事实上,美国课外补习班很少,本土的学生,基本不上补习班。有问题可以找任课老师咨询,成绩照样很出色。

二人争执不下,儿媳妇来争取我的支持。因为孙女在国内读书时,我是支持她上补习班的。我的理由是:大家都在上补习班,不上的人会吃亏。而且孙女很听话,学校上一遍课,补习班复习一遍,会有效果。但是,听听儿子要培养孙女自学能力的说法,也觉得很有道理。我听孙女同我说过:“他们(本土学生)真厉害,不上补习班,照样拿100分。”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儿媳妇又做我的工作:“现在,班里从国内来的学生不少,个个都在上补习班。我怕霖霖一时适应不了环境,会掉队。”于是我找儿子商量:“孙女刚过来,英语还跟不上,先让她上补习班,慢慢适应了环境,再作打算。”儿子同意了我的说法。我建议,孙女英语过关了,就不再上补习班了。
 

3.

选修课和必修课


儿媳妇告诉我:“霖霖在读的学校,初中学生,每学年可以报一门选修课,到了高中,可以有八门选修课。如果这八门选修课都是5分(最高分),当然,必修课也要高分,那么进好大学就方便了。

在一次视频通话中,霖霖告诉我:“我选了一门《编程课》。”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选《编程课》?”她回答:“将来,我无论是搞服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要用电脑来编程。”

记得霖霖二、三年级,儿媳妇给她买了好多芭比娃娃,为了奖励她,我也会偶然买一、二个。她拿到娃娃总是爱不释手。开心地拿了围巾或者是布料,比划着给娃娃“裁剪”衣服、换衣服,玩得十分投入。我开玩笑地说:“你长大了可以当一个服装设设计师。”她看着我,认真的说:“是呀,我是想当一个服装设计师。”后来,她还叫我给她买一些彩色纸,供她给娃娃“制作衣服”。

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问:“霖霖,你不是说要当服装设计师吗?现在怎么多了一个建筑设计师?”她回我说:“我现在觉得当建筑设计师也不错,准备二选一,还没考虑好。”我暗暗称赞:她从小就有这样的理想,这样的打算,真不错,比我们小时候强太多了。

这时我心里还有一个疑问,就问她:“你们同学选修的课都一样吗?”“不一样的”,霖霖回答。“那怎么上课呢?”我心里正在嘀咕,霖霖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说:“各人到各自选择课程的教室去上课。”我明白了:“这不就是和国内大学上课的方式一样吗?”霖霖不置可否地看着我,因为她没上过大学。

既然有选修课,一定就有必修课。我问她:“你们有几门必修课?”“必修课有《英语》《数学》《科学》,还有《美术》和《体育》。”霖霖回答我。

国内没有《科学》课,我好奇地问:“《科学》课的内容是什么?”霖霖回我说:“《科学》课的内容很多,有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她还告诉我:“这些内容,到高中就分科了。”

霖霖还告诉我:“美国的学校很重视体育。举个例子,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每天跑一次一千六百米。刚来时,跑得我气喘吁吁,被同学们拉下了很长的距离。经过这段时间锻炼,我已经能跟上大家了。”

她接着说:“和国内不一样的是体育课经常笔试。”我忍不住问霖霖:“笔试些什么内容?”她马上说:“体育常识,比如一场篮球分几节?每节几分钟?什么是三秒违例等等。”

接下来,霖霖还向我叙述了下面的情景:“老师组织我们比赛,和比我们高一年级的同学进行球类比赛。”说到这里,霖霖显得异常兴奋:“虽然他们是八年级,但我们已经七年级了。比就比,谁怕谁呀!”看着她激动的样子,我故意问:“比赛结果谁赢了?”霖霖心有不甘地说:“他们赢了。”我安慰说:“毕竟,他们比你们多吃了一年的饭。”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孙女去美国前,正在备考钢琴八级,她怎么没提到音乐课呢?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孙女上课时间。为了急于找出答案,我就通过微信问儿媳妇:“美国有音乐课吗?”不久她回我说:“这里的音乐课分为乐器和合唱团二个项目,都是选修课,八年级只能选修一门课,霖霖已经选过了,不能再选了。”儿媳妇以为我希望孙女再学学音乐,说:“如果再要学乐器,就得自己花钱到外面去学了。”霖霖已经学得够多了。我赶紧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4.

孙女进了“荣誉”班


记得那是发生在霖霖去美国不久。

有一天,我打开视频,她并没有和平时一样,爽朗地说一声:“哈啰!”而是低着头,小声地说:“阿爷,我这次数学考砸了。”我的第一反应是:霖霖是学习很自觉的孩子,不要责怪她,要好好安抚她,鼓励她。于是我对她说:“阿爷小学时也考砸过,有一次算术测验只得了2分(总分是5分)。你偶然一次考砸,没关系的。找出原因,下次注意就好了。”

霖霖对我说:“解题目的时候,把一个英语字母看错了,因此计算方法就错了。结果,这一大题共9.5分全扣掉了,这次则验只得了90.5分。”我对她说:“找到原因,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就好。”经我劝说,她的脸慢慢地舒展开来。

过了一段时间,儿媳妇告诉我说:“霖霖进了数学快班”。她还补充了一句:“普通班的同学,测验成绩平均在95分以上,才能进快班的。”

霖霖就读的学校,初一以后,每一个年级的英语和数学都设荣誉班。荣誉班是由该学科的尖子学生组成的。她们学校的“快班”也好,“荣誉班”也好,实际上只是某一科,其他必修课还是跟原来班级的同学一起上。初一开始,霖霖进了数学荣誉班。这个消息也是儿媳妇告诉我的。她还对我说:“成绩跟不上的同学,就会从快班或荣誉班里退下来,回到正常的班里上课。”

有一次,我问霖霖:“要是同学不好好念书怎么办?”她说:“任课老师会找这个学生谈话。”“要是他不改呢?”我继续问。霖霖说:“班主任老师会找他谈话。”我想知道个究竟,追问:“要是还不行呢?”“校长会找他谈话。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很少。”
 

5.

孙女写长篇科幻小说


有一天,我和霖霖视频通话。我问她:“发给你的文章看了吗?”她问我:“你说的是哪一篇文章?”“发表在《新三届2》里的《老年人不宜带孙辈吗?我与孙女的故事》”

霖霖回答我:“看了。”

我又问:“写的符合事实吗?”她竟然回答说:“基本属实。”我想:“你怎么带起了官腔?”正想着,她开口说:“爷爷,我准备写小说。”我嘴上说:“好呀!”心里想:你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能写出什么样的小说来?

这件事过去了一段时间,美国便进入了暑假。(美国的暑假是六月初开始。)六月上旬,她又和我们通视频。打开视频前,我发现今天的通话时间晚了很多,看了一下时钟,已经是北京时间十四点多,这比平时通视频整整晚了四个小时。已经是美国时间晚上十一点多了。我问她:“今天怎么这么晚?”她说:“我在写科幻小说,不小心过了时间。”我问:“你写了多少字了?可以发给我看看吗?”霖霖不谎不忙地说:“写了二万多字了。可以发给你看的。”

通话结束后,她把小说的提纲(章节标题)和第一章内容发给我。我一看,“这是霖霖写的吗?”还真是有点不大相信。

从章节标题来看,它是一本完整的长篇小说。再看看她写的内容:“句子通顺,描述动人,词汇十分丰富。”我被惊着了。这样的文章是一个十三岁小女孩写的吗?而这个小孩子,中文也仅仅是念到五年级上册呀!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下一次通话了,好把我心里的疑惑问个明白。

后一次视频。我问:“你是不是因为看了我发的文章,开始写小说的?”霖霖回我说:“这是一个原因。其实,我和学校的一个好朋友,也一起商量了写小说的事。我们之间还相互鼓励,相互写评论文章。”我明白了,她们是结伴而行。学校的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創造性。我又对霖霖说:“你写小说会影响学习吗?”“我跟妈妈说了,只在暑期里写,开学就不写了。”我听了,放心不少。她还对我说:“我直接把小说写在网上,大家都可以看到。”

七月中旬,霖霖十分兴奋的告诉我:“第一篇小说写完了,二十几万字,有四十多万人观看过了。有写评论的,还有不少人收藏呢!”看她兴奋的样子,语调都变了。我有体会,这是她成功的喜悦。

我按照霖霖的提示,打开了网站。

孙女写小说的笔名是沁雨林。竟然写了二十五万字。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有五十几万人观看,七百多人收藏。我在高兴之余暗暗想,如果读者了解了小说是初一女生所写,不知会是什么感受?

后来,她又开始写第二本小说,因为八月初要开学而搁笔。

以上,是我了解的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情况,也是孙女二年半的留学经历,原汁原味的供大家参考。

我更希望孙女完成学业,像她现在所说的那样,常回来看看我们。


胡道轨专列
纯真年代的上海中学生活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和四次搬家
我38岁才圆了大学梦
18岁上海妹妹
插队回老家嫁了贫农小伙
阔别56年的意外重逢
胡道轨:病退是这样搞成的
胡道轨:卖掉私房惹官司,
父亲吓出一身冷汗
胡道轨:八妹到菜场卖豆腐
家庭地位提高了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兄弟姐妹

苏斐:我的双胞胎姐姐,
那些不能忘却的往日时光
孙毅安:姐姐,我要回家,
牵着我的手,你不要害怕
老鬼:小胖姐姐死得好冤枉
老鬼:姐姐徐然想出《血色黄昏》书名
庞沄:姐姐和我的青春祭
夏娜迪:知青姐姐在人间的最后时刻
陈卫红:我追随哥哥考入同一所大学
李文禾:一门仨兄弟同年考上大学
礼露:大年初一,哥哥突然走了
韩晓秋:哥哥,永远的白马王子
郑忆石:姐姐哥哥的插队生活
陈原:哥哥陈星,投身发明四十年
杨劲桦:我哥哥的三个朋友
蒋蓉:哥哥的小芳
史岚:我和哥哥史铁生
郑忆石:饥饿像魔法,
瘦得我们兄妹脱了相
韩晓秋:我与夫家六姐妹的姑嫂人生
韩晓秋:二姐,生不逢时的天才
梅长钊:我的姐夫陈天佐
金科:俩舅舅在台湾,
弟弟灰头土脸被退兵了
邵巍:给弟弟妹妹陪考后,
他第三次考入北大
薛虹:我14岁上北大,
我弟弟进北大才13岁
韩晓秋:弟弟,全家人的骄傲
吴鑫娣:5岁时姐姐背着上学堂,
15岁考入复旦物理系
胡道轨:18岁上海妹妹插队回老家
胡道轨:七妹江西插队,
病退是这样搞成的
刘丰农:苦难中的母亲,
生养我们兄妹八人
魏伟:下放八年,
三兄妹先后考上大学
盖生:兄妹五人的逆袭人生
田辛口述:扒火车接妹妹去插队
朱永慧:我和妹妹走进同一所大学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