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 | 白内障应该这样治!—中国眼病诊疗市场分析报告(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眼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人数会越来越高。尤其是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智能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和高频次使用,未来社会对眼科疾病的关注度会只增不减,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眼科医疗市场包括眼病诊疗、激光近视手术和医学视光三大板块。据中国眼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眼科市场规模约为290亿元,2015年中国眼科市场规模约为320亿元;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将高达56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高达1.1%左右。
思小宇近期将围绕眼科医疗市场的三大板块,深度剖析我国眼科相关市场的现状。
一、眼病诊疗介绍
眼科相关疾病包括种类众多,中国眼病诊疗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眼病诊疗主要针对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视等疾病,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和手术。
其中,眼科手术按前后可分为眼前段手术和眼后段手术;按内外又可分为外眼手术和内眼手术。眼前段手术包括青光眼、角膜病、眼整形、斜视和其他眼前段手术;眼后段手术包括眼底病、玻璃体切除和单纯视网膜脱离手术等。外眼手术包括外伤、斜视、角膜移植、泪道手术、眼睑、结膜手术等;其余的都属于内眼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手术,视网膜手术。
眼科疾病分类
目前,国内的眼病诊疗市场以白内障治疗为主,除此外尚有多种眼科疾病,包括青光眼(全国患者近千万,但目前就医率很低)、小儿斜弱视疾病、眼底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以及视网膜静脉阻塞、青壮年视网膜脱离)及角膜病、眶肿瘤等。
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估计,目前中国眼病诊疗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左右,但实际上老龄化的加剧使得中国各类眼科疾病患病人数增长迅速,而相应的诊疗率很低,尤其是在眼科医生资源严重缺乏的基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提高,各种眼科疾病的诊疗有望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白内障介绍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一个重要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晶状体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此种由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
建议在发现或者已经诊断患有白内障时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长期过度用眼。早期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时不影响视力,而后逐渐加重至明显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是无法通过配戴眼镜矫正的。
白内障按其原因不同分为发育性、外伤性、中毒性、代谢障碍性、皮质类固醇性和后发性等数种。白内障有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大类。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系晶状体退行性改变所致,双眼可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由于眼外伤导致晶状体混浊称为外伤性白内障;另外糖尿病、眼内的炎症、出血等疾病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
中国白内障的理论风险患病人群高达1.4亿,但实际确诊率较低。由于白内障的病情发展是缓慢的过程,早期往往检出率较低或病情较轻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大多数人在视力严重降低,影响到正常生活时才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难以准确地描述我国白内障患者的数量,但大部分老龄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疾病是不争的事实。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按照此发病率估算,我国白内障的理论风险患病人群高达1.4亿。有报道认为中国已确诊白内障患者多达3000多万人,并且每年新增患者40-50万人。
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已超2亿,并且老龄化进程在加剧,白内障患病人群必然随之高涨,因此我们认为患者数量在千万量级。
三、市场规模
目前,国内白内障市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白内障治疗的主要费用为手术费用和人工晶状体的费用。手术方法经历几代发展,目前临床应用的以超声乳化术(城市医院)和现代囊外摘除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为主,近几年飞秒激光技术被用以辅助治疗也日益增多。而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按其软硬度可分为硬性人工晶状体和软性人工晶状体两种,并且随着功能、特征的不同,价格相差较大。
目前国内市场应用的晶状体大部分为进口,国产化率仅为10%~20%左右。白内障总治疗费用随手术方法及晶体类别的不同差别较大,目前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现代囊外摘除术和超乳术,搭配常规晶状体治疗的总费用分别在2000-3000元、4000-6000元左右。2015年中国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200万例,4年CAGR为21.7%。按白内障治疗手术均价5000元计算,国内白内障场规模在100亿元左右。
中国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远低于美、日,多因素推动渗透率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2014年中国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CSR)为1400人,而美国、日本每百万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人数均超过10000人,印度也达到5000-6000人,因此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白内障手术渗透率远远不足。
目前中国很多白内障病人到白内障成熟后才会去做手术治疗,这主要受以前采用囊内摘除术,以晶状体完全浑浊作为手术最佳时机标准的旧有观念影响,实际上在美国通常视力在0.8以下就建议白内障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而拖延到中后期才开展手术治疗也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青光眼、各种炎症甚至失明等。随着各级卫生部门对贫困地区患者开展白内障手术治疗扶持力度的加大,治疗技术进步使得手术越来越简便化,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使基层白内障检出率提升,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白内障手术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
白内障市场分析
四、白内障手术和设备介绍
1. 手术方法
白内障手术可按照晶体核与囊袋的关系分为囊内摘除和囊外摘除。在摘除混浊的晶体后,往往还要放入一个人工晶体,人工晶体的位置可以放置在前房或者后房,在后房又可以在囊内或者囊外。放置人工晶体除了可以恢复视力,还可以恢复眼内的解剖关系,防止前部玻璃体的脱出,如果前部玻璃体从玻璃体腔内脱出到前房并且和角膜或者虹膜组织相粘连,可能会对视网膜造成牵拉。因此,白内障手术可分为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白内障手术中优点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主要优点是:切口小,术后伤口愈合及术后全身康复较快,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眼部的损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特点,切口小减少了眼部瘢痕区域,为以后行其他的内眼手术提供了方便。如抗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小切口,有利于维持术中前房深度,角膜内皮损伤及浅前房发生的可能减小。选用此方法,不需要卧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家庭成员陪护的负担。
超声乳化术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设备也不断地完善,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也逐渐减少。
2. 手术设备
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涉及到的医械设备一般有裂隙灯、检眼镜、眼底机、验光仪、眼压计、曲率仪、A/B超等,在白内障前节手术中有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角膜测厚仪等,后节手术有激光治疗仪、玻切机等。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是治疗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设备。
超声乳化仪通过3-5mm大小的角膜或巩膜切口,应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国内外医学界目前多采用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术后在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或配戴眼镜或角膜接触镜以矫正视力。
蔡司公司超声乳化仪
目前,超声乳化术已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该技术已远远超出了“超声”和“乳化”的范围,由动力型超声乳化转向抽吸型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向所谓劈核技术过渡。劈核技术是利用乳化针头和特制的劈核器,将晶状体核劈成若干小块,然后逐一乳化吸除,利用高负压和机械动力代替超声能量,从而减少了组织损伤和能量释放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与普通超声乳化手术相比,冷超乳手术就像装上了一个制冷空调把普通超乳连续产热过程变成了产热与冷却交替的过程,超声过程中产生热量的能量明显减小,不会灼伤角膜组织,因此称为“冷超乳”。该技术组织损伤更小,可以将手术切口缩小至2.0mm,患者术后角膜清澈透明,前房恢复好,手术的安全系数高,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安全手术方式。
由于人眼结构的复杂,白内障等大部分眼科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方法,所以对眼科手术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国内与国外尚存一些差距。目前,国内眼科器械基本以进口为主,主要来自美国和德国,主流高端设备厂商有德国蔡司、美国威视、美国Intralase、美国科医人、瑞士Ziemer等。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超声乳化仪设备为德国卡尔·蔡司公司VISALIS100白内障超乳系统、美国爱尔康公司的infinity白内障诊疗设备。
3. 人工晶体
人类晶体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和水份,它会因为老化而出现雾化或混浊的情况,而雾化的晶体则会阻碍光线和影像投射到视网膜上。眼睛受损、某些疾病、甚至是某些药物治疗都有可能造成晶体雾化的现象;据统计,有超过90%的白内障病例也是源于人类必经的老化过程,是眼睛的晶体变得浑浊,继而视力受到影响,机理尚不明确,药物治疗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白内障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即把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手段,成千上万的白内障患者通过这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获得了良好的视力。
现代的人工晶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单焦点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单焦点人工晶体就是一枚高倍的放大镜,光线只能聚焦到一个点,只能用来看近或看远,植入后需要额外佩戴老花镜或近视眼。多焦点人工晶体拥有变焦功能,采用特殊的设计和工艺,光线可以聚焦成2-3个点,聚焦远处和近处的光线,达到同时看远和看近的目的,患者植入后无需再额外佩戴老花镜。
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优点就是能同时提供远近视力,满足患者的日常生活,比如看电视以及手机报纸,新一代甚至还能提供良好的中视力,满足患者看中近距离的需求。它让原来白内障术后从看的见变成看得清看得好,术后无需戴眼镜,恢复年轻的体态和生活。
多焦点人工晶体也有一些小缺点,比如说它的价格相对略高,同时要求医生的手术技术更加娴熟。另外,术后仍有可能出现轻中度的眩光,光晕,伪影,暗环境中视力下降等,即使最新一代多焦点人工晶体,比如三焦点或无极变焦的人工晶体,仍不能完全避免。当然这些状况的发生比例并不是很高,而且即使发生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绝大部分患者并不觉得影响日常生活。最新的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也给这类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及预后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国内市场上这些眼科耗材基本都是以上进口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如目前中国开展的白内障手术至少一半以上使用的还是发达国家早已淘汰的的硬式人工晶状体,软式(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基本上依赖进口。用于白内障治疗的人工晶状体方面,Alcon,Abbott 和B&L合计拥有超过60% 的全球市场份额。国内人工晶体状生产商主要有苏州六六、珠海艾格、河南宇宙等,都是以生产硬式人工晶体为主,部分厂商也都已经有可折叠人工晶状体获批上市,但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很少。
五、结语
目前中国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远低于美、日,随着各级卫生部门对贫困地区患者开展白内障手术治疗扶持力度的加大,治疗技术进步使得手术越来越简便化,以及分级诊疗制度使基层白内障检出率提升,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白内障手术的渗透率将不断提高。
此外国内生产企业由于在技术、高端材料及研发资金等方面与外企存在较大差距(如国内在眼科高端影像设备中的光学软件领域仍然无法取得突破),尚没有实力与外企争夺市场份额,因此国内的眼科器械生产企业普遍规模不大,通常收入在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眼科器械领域的部分领军企业近几年已登陆资本市场,如在新三板挂牌的新眼光和目乐医疗,通过借力资本市场促进研发和销售,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往期精彩回顾
▌投融资
▌热门行研
微流控 | 基因测序 | 康复机器人 | 医生集团 | 听力辅具 | 心电监护仪 | 信息化医疗 | 数字PCR | 家用医械 | 辅助生殖技术 | 智慧医疗 | 激光美容 | 人工智能 | 液体活检 | 医疗器械融资租赁 | 疫苗 | 飞检 | 医院管理集团 | 进口医械注册流程 | 宠物医疗
▌医械前沿
两栖机器人 | 仿生假肢 | 磁热治疗 | RNA干扰 | 3D打印 | 脑成像 | 数字药物 | 近红外光谱 | 软体机器人 | 纳米孔测序 | 液态金属 | 抗抑郁靶点
▌思宇印象
♢思宇沙龙 康复机器人 | 医械技术转化 | 专利挖掘与布局
♢思宇访谈 泰格捷通 | 致众科技 | 迈迪思创 | 北航生医 | 波士顿易季 | 天智航张送根 | 医用机器人创新中心 | 郑诚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