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9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空中课堂 | 道德经第21讲•下篇

詹石窗教授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09-20

编者按

① 特别感谢詹石窗教授的独家授权,允许本号发布《道德经》讲座录音和《道德经通解》相关章节内容。

② 注释和意解引自《道德经通解》“虚心第二十一”,第36-38页。

③ 此音频为詹石窗教授在【珞珈山-空中杏坛第136讲】所作演讲。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前往喜马拉雅FM收藏音频。


《道德经》第二十一讲•下篇


音频

音频②(01:00-01:25)





主讲嘉宾 | 詹石窗教授

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

老子研究院院长



推荐书目

《道德经通解》

著:詹石窗

出版:宗教文化出版社

时间:2017年3月


虚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①,

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②,

惟恍惟惚③。

惚兮恍兮④,

其中有象⑤。

恍兮惚兮⑥,

其中有物⑦。

窈兮冥兮⑧,

其中有精⑨,

其精甚真⑩,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11,

其名不去,

以阅众甫12。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13

以此。


【注释】

①“孔”,大的意思。“德”,指道的显现与作用。

② 此句帛书甲乙本均无“为”字。

③“恍”,河上公本作“怳”,帛书甲乙本均作“望”;“惚”,河上公本与帛书甲本作“忽”,而帛书乙本则作“沕”。按,“恍”与“惚”都是模糊不清楚的意思。

④ 此句,帛书甲本作“忽呵望呵”;“惚”帛书乙本作“沕”。

⑤“其中有象”,帛书甲本作“中有象呵”;按,“有”字,帛书乙本作“又”,当为传抄之误。此句河上公本、王弼本同,乃从之。

⑥ 此句,帛书甲本作“望呵忽呵”,又“恍”字,河上公本作“怳”;“惚”字,帛书乙本作“沕”。

⑦ 此句,帛书甲乙本均作“中有物呵”。河上公本与王弼本作“其中有物”,清宁子从之。

⑧ 此句帛书甲本缺首字,帛书乙本作“幼呵冥呵”。按,“窈”,音yǎo,深远莫测。“冥”,幽暗昏昧。

⑨ 此句,帛书甲本甲乙本均作“中有请吔”,此“请”字当为“精”之误。“精”,极细微的物质。

⑩ 按,此句之“精”,帛书本作“请”,系传抄之误。河上公本与王弼本均作“精”,兹从之。

11 此句帛书甲乙本均作“自今及古”,河上公本与王弼本则先“古”后“今”,其由“古”而“今”,系顺时而言,较符合历史逻辑,兹从之。

12 “以阅众甫”,帛书甲本作“以顺众”,缺一字。“众甫”二字,帛书乙本作“众父”。此句之“阅”,是“观察”、“认识”的意思。“众甫”,表征万物之始。

13“然”字,王弼本作“状”,帛书甲本缺,帛书乙本与河上公本均作“然”,兹乃从众。“然”有“何以如此”的意思。



【意解】

大德之人的行为,完全以“道”为准绳。

怎样才能体悟“道”呢?

“道”本无形,是恍惚不清、变化莫测的,说“有”又“无”,说“无”又“有”。

可是在这恍惚之间,它又具备一切的形象;在这变幻之中,它又包涵了天地万物。它是那么长远,又是那么幽深。在这长远幽深之中.有着生命之源的东西,就是“精气”,而这样的精气是非常真实的。天地如果没有如此的精气,就不能悠久;人类如果没有如此的精气,就不能生存。

道还包涵了应用不失其时的信验与天地运化的根据。所以它从古代到今天,一直存在着。它的名字没有消失,更没有改变,这些迹象已足以让天下人去印证和体会。

我何以会悟到万物起始的道理呢?就是因为“道”给我深深启示。


相关阅读:

荐书 | 詹石窗编著《道德经通解》

荐书 | 詹石窗著《大道论》


往期目录




       任何经营性媒体(报刊、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连结、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获权转载者需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欢迎各位分享信息及给予建议,邮箱scdxlzyjy@163.com

        欢迎访问寰球正道网 www.globaldaoism.com


欢迎关注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