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空中救援春天来临之前的大败局?金汇通航下一步或将申请重整

通航圈 通航圈 2022-04-07
海航集团之后,又一航空企业的大败局破产清算工作有了新进展:11月15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指定的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向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职员工发布了破产清算案通知书。根据通知,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汇通航”或“债务人”)向管理人表示,有意在后续向人民法院申请金汇通航重整,如重整成功,金汇通航在职员工和金汇通航的原劳动合同可由重整后的金汇通航继续履行(具体如何履行取决于重整计划的安排)。管理人接管金汇通航后发现,金汇通航的经营已经停止,目前缺乏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的能力。虽然债务人表示有意申请重整,但能否转入重整以及重整是否可以获得成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管理人发现,飞行员是金汇通航有价值的人力资源和经营资源,保留高质量的飞行员人才队伍是金汇通航走向重整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管理人尝试在一定期间里,依法保留金汇通航重整成功的可能性

据了解,2021年8月3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上海正阳投资集团旗下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案号:(2021)沪0120破6号);2021年9月13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指定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为金汇通航管理人。2021年10月2日,金汇通航管理人发布了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公告

上海正阳投资集团旗下的上海金汇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中国最大的空中救援企业,曾在全国性布机、开展航空救援、拥有200多名空军师团级退役飞行员。金汇通航借鉴美国商业经验,实施了商业保险与会员制结合的救援服务模式,并从2016年底起就与和中国人保(PICC)合作,把过去航空救援救一次需要二三十万元万的费用降到了1块钱,成为“老百姓用得起的120”,开创了中国通航救援的新模式:

一是”通航+保险“,与保险公司积极合作。金汇通航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将空中救援纳入商业保险,客户发生费用由保险公司买单。突破了交通事故发生后单纯依靠社会公共医疗机构对伤者实施救援的传统模式,借助保险的经济补偿与社会风险管理职能,实现商业化救援与社会公共救援的有机结合。


二是救援服务会员制。金汇通航向市场推出“院前急救”“院间转运”等多种服务类型的直升机救援会员产品,包括空中救援乐福卡、三福卡、五福卡、家福卡、铂金卡、钻石卡、至尊卡等。救援覆盖范畴内的居民每年缴纳一定的会费,就能享受相应的救援服务。同时金汇通航还希望通过“一年365元,一次一元”的会员制消费渠道,把费用高昂的空中医疗救援转化成普通老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急救服务。



而为了实现及时响应保险公司需求、为客户提供直升机救援服务,金汇通航开始在全国布局,织起空中救援网。从2017年起,为了实现”全天候呼叫响应、全国覆盖、一卡走中国“的目标,金汇通航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基地、开设分公司。一方面,开设分公司,依托各地的分公司,在各省市吸引经销商的加入,推广各式各样的救援卡、拓展业务范围;另一方面,设立备勤基地、布机各个省份,确保能更好地提供及时的飞行救援。按照之前的目标,是在2021年底实现全国救援区域全覆盖

由于金汇通航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基地对飞行员有巨大需求,因此高薪招聘大量飞行员也是整个金汇通航飞行救援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金汇通航通过高薪招聘从军队退役飞行员、同业其他公司飞行员、刚毕业入行的飞行员等渠道招募了大量飞行员,除去薪酬结构的各项内容、补贴、奖金外,许多飞行员还有几十万元的安家费,相对于通航其他企业而言,待遇非常优厚。据报道,金汇通航曾一度吸纳了行业近1/10的直升机商照飞行员,其优渥的待遇也被戏称“以一己之力拉高了通航人的待遇”。实际上,如今通航业内不少通航运营、通航基建、通航制造的老炮、大佬也都出自金汇通航及其母公司正阳投资集团,可谓是“通航业的民营黄埔军校”之一


2017年4月26日,金汇通航在北京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举办了挂牌仪式,成为中国新三板首支以直升机医疗救援为核心业务的“航空医疗救援概念股”,新三板证券代码871099(可惜,金汇通航没能等来北交所就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

资料图片

新三板挂牌后,金汇通航在全国各地的布局也是一路高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对我国空中救援市场是贡献的。各地经常传来金汇通航空中救援的消息,中国民航网等权威媒体也多次报道过金汇通航的空中救援。

中国民航网部分报道截图

在包括金汇通航等在内的航空的救援实践和主管部门、业内专家的推动下,2019年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正式印发了《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民航发〔2019〕17号)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包括医疗急救医疗转运两部分内容,涉及试点医疗机构71家。此外,试点期间,鼓励非试点地区医疗机构结合实际,继续广泛开展航空医疗救护业务,向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改进相关工作的建议。

航空救援市场的潜力甚至吸引了苏宁汽车(汽车人+霸天虎!苏宁汽车携手金汇通航在空中救援等通航领域深度合作)。



金汇通航甚至还航空医疗救援军民融合领域为民营通航企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2019年,空军后勤部还与金汇通航北京签署直升机医疗救援战略合作协议,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标志着快捷、高效、立体的新型应急救援模式的建立,是航空医疗救援领域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对推进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将发挥有力促进作用。

按照这一军地双方签署的协议,”金汇通航将在未来3年(2019-2021年,为空军部队提供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包括院前紧急救援、转院、医疗专家运送等内容。当空军官兵需要紧急医疗救援时,在具备直升机救援条件下,及时提供直升机医疗救援保障。部分空军医院还可与金汇通航建立医疗协作关系,共同组织空军部队医护人员参加直升机医疗救援培训,以保障救援过程的医疗支持。

据央广网报道,近年来,空军后勤在军事物流、军民合用机场、军中康泉等领域,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发展路子,取得了良好的军事效益、社会效益。这次与金汇通航展开战略合作,是空军后勤军民融合的又一次拓展和突破,是加强军民共促共建的一件实事、是提升空军保障力的一件大事、是惠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一件好事,将满足基层官兵对空中救援的客观需求,有效解决伤病官兵后送困难的现实问题,并能够在应急卫勤保障行动中,与空军固定翼医疗救护飞机优势互补,形成中远程紧密衔接、全天候多域覆盖的空运医疗后送网络,打通生命救援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维护官兵身心健康、提振军心士气、提升军人荣誉感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10月,中部战区空军与金汇通航合作的第一期卫勤领域直升机医疗救护培训班开班(来源:中国空军)

2018年3月,金汇通航医疗救援直升机紧急转运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患病军人(来源:中国军网)

就像海航集团,虽然破产重整,但也为我国航空业发展积累了经验,以后的企业也会汲取教训,这些探索的经验教训也是一笔财富。金汇通航在空中救援的探索,其经验教训所带来的思考,也将助力未来的行业发展。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有一部书《大败局》,讲了一个个国内很著名的企业,突然在它们“花样年华”的日子里突然灰飞烟灭突然无声无息的倒下了,很震撼也发人深思。

资料图片


如今,海航集团及相关破产重整企业的重整计划已被海南省高院批准,其万亿债务清偿工作也开始启动希望金汇通航作为昔日中国空中救援的龙头企业,也能渡过难关重整再出发。比较,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才开始,再等等,春天就要来了春天来了!科学编制规划 强化能力建设 加快提升国家空中交通管理水平!),毕竟空中救援这个市场潜力是如此之大——毕竟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方面的优势、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此外据专家分析,未来10年将形成产值达数千亿元的中国通航应急救援产业,包括救援飞机、地面装备、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空投手及救生员等多种专业人员的培训复训等(行业洞见 | 未来10年产值将达千亿元!空中应急救援:通航发展的刚需点
来源:破产组、中国民航网、央广网、中国军网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来源:民航局官网、中国民航报;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