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的科技eVTOL项目E20最新进展:50%缩比验证机首飞成功!

通航圈 2022-04-07
12月31日下午,电动航空初创公司上海时的科技对外发布了其倾转构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E2050%缩比验证机首飞视频。E20飞行器50%缩比验证机翼展6米,在气动外形上相较于进一步还原了E20的特征,增加了襟翼和变距旋翼的构型,在12月30日成功进行了首次试飞。据时的科技介绍,此次试飞试验将帮助校正气动仿真的分析结果,验证飞控系统的控制策略,优化飞行器在倾转走廊中的飞行品质,并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对原型机的理解,推进项目研发进程。



‍E20 50%缩比验证机视频‍

据了解,时的科技在2021年5月成立,在eVTOL研发路径上选择了与今年在美成功上市的JobyLiliumArcherVertical等eVTOL公司一样的倾转构型

今年内在美上市的4家eVTOL公司均走的是倾转构型路线
作为一家中国本土初创公司,时的科技不仅选择了国内业界普遍认为技术上难度更大的构型路线,还在8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奋力攻坚,在项目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8月25%缩比验证机正式下线并完成首飞9月与民航局就适航审定方向开展沟通10月25%缩比验证机已累计进行了上百次的倾转过渡飞行试验倾转旋翼!时的科技E20缩比验证机完成倾转过渡飞行测试);11月13日发布eVTOL概念起降场12月1日发布全尺寸工程验证机5座倾转旋翼,适配轻型直升机起降场!时的科技发布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E20全尺寸工程验证机);12月底完成50%缩比验证机首飞。总体来看,项目进展顺利 ,整体进度非常快,充分体现了中国智造的中国速度。

E20 50%缩比验证机

‍E20 全尺寸工程验证机‍

据此前全尺寸机发布会上的介绍,E20驾驶舱设计为5座1+2+2的三排布局,包括1名飞行员和4名乘客。飞行器采用电传飞控的操纵方式,总体构型选择倾转旋翼构型,这使得飞行器可以实现更好的飞行效率,达到260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以及200公里的最大航程。在气动布局上,E20选择了上单鸥翼和常规十字尾翼的布局,上单鸥翼提高螺旋桨位置,避免了乘客被螺旋桨误伤;将左右旋翼分别布置在外机翼中段,合理的控制了整机的最大长度,以保证E20能适配现有的大部分轻型直升机起降场,极大的降低了前期运营对于基建的投入。此外,E20对于动力架构的安全性也做了充分考虑,配置6组独立的动力单元及6组独立电池模块,通过充足的功率储备和电池性能储备,可以保障在单点失效的情况下,飞行器仍然能够完成预定的任务或者在最近起降点着陆,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影响,做到风险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到的eVTOL概念起降场也是在国内eVTOL厂商中比较富有前瞻性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有点接近空中交通版的TOD综合体。时的科技表示,未来时的不仅仅是一家高科技研发制造公司,更会是一家空中出行服务的运营商

而今年以来,湖南重庆海南四川宜宾等地纷纷提出发展城市通航或城市空中交通或eVTOL,12月22日发布的《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也提出探索城际空中立体交通出行新模式。就在几天前,大湾区传来了落地之声,广州国资TOD综合开发商广州开发区交投集团投资的5G空中智能交通体验中心也正式启用(国资TOD平台公司杀入城市空中交通UAM新赛道!)。广州开区区交投集团表示此举为响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战略规划,希望通过打造空中智能交通创新中心推动智慧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落地,抢占空中智能交通新赛道。相信随着我国城市化加剧、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战略规划碳达峰行动方案的加速推进,还会有更多地方国资入局。

来源:时的科技、通航圈前文及网络;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