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年前的北京巨石豪宅之谜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以支持鼓励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

本文作者/曹昱 

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北部山区一条幽静的峡谷中,有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豪宅”,计有一百多套,远远望去,巨岩犹如三座石楼,恍然如同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一般,一样的全是在岩石上雕刻而成,一样的赤褐色砂岩,一样的“玫瑰梦幻”,所不同的,这里不见任何的史志记载,至今还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出于什么目的,在这里开凿出如此规模的崖居。

这一峡谷内的遗迹被正式发现,为1984年当地进行文物普查时,村民将这里称之为“洞沟”,将这些神秘的建筑称之为“鬼衙门”。根据老人的传说,这里原本被山体遮挡,不知何年,山体坍塌,“洞沟”才显露出来。文管部门深入探查,才有此崖居出世。

沿着山道,走过一座古井,再穿过一条狭长的山道,拐了三个弯,便是古崖居的后山景区。

崖居前,是一块石碾,据说这是古崖居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完整的文物,19985月出土,石碾上依稀可见斑驳的纹路。

往那块巨岩宅邸看去,外观上大致有六层之高。

走进第一层的石室,有马厩、居室、储藏室,一米七左右的人需要在室内弯腰行进,但是,各个石室的布局都很紧凑合理,最大限度利用室内的空间。

这是一处两居室的石室,分有里外套间,石门、石窗,室内开凿火炕烟道,石灯台/神龛、排烟道、通气孔,更稀罕的是,这是一间复式石室,石室的里间,有通透的孔洞,可以通向上一层。

站在远处观望这一处“豪宅”,开凿石室的巨岩,突兀地立于三大块巨岩的正中,犹如一个巨大的元宝,也如风水里常说的左右有“靠”,“豪宅”之外的西面山上,依稀能看到有城墙的痕迹。

距离这一组石室不远,是一处位置独特,被称之为“奚王府”的大套石室。

这套石室位于中间山梁,虽有坍塌,但其规模依然宏大,宽敞明亮,采光条件极好。残存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层,至少有8个洞室。正中间,是明显有宗教性质的神龛,或者说是宫殿式祭台,有开凿的8根超过一米的石柱自然支撑洞顶,两侧对称开凿有可容纳一人站立的石室,祭台前有十平米左右的明堂,明堂两侧,则是开凿出约有两米长的石台,如果将哼哈二将置于两侧,倒是很合适。明堂北侧的耳室内,可以见到依石开凿的火炕烟道,也是各处崖居中,规模最大的烟道,显而易见,这一间石室曾经居住着身份等级很高的人物,是部落首领?还是巫师、将军、大当家的?不得而知,但都比较符合这里的环境。

站在这里眺望,身后的这一处石室,以及左右两边的两组崖居,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若要从下面的山道上来,那肯定是要付出惨重代价,若要从对面不远的山梁过来,必然会成为活靶子,如此布局,有很明确的军事防御考量。

“奚王府”南侧山梁,依山崖也开凿有不少的石室,只是背阴而居,估计不是好的所在。

沿那山梁之上,则是前山景区,是又一座巨大的“石楼”,外观上有七层之多,分布在相拥的三块巨岩之上,中间有长期攀登而形成的石阶。石室错落随意,有的已经坍塌,内部倒还规整。

这块突出的岩壁开凿出的三个大小不一孔洞,就是古崖居著名的三居室。

三居室“豪宅”内部,原本有防止坍塌支撑的铁架子,为了便于查看内部结构,我对这张图片进行了PS处理(也是本组图片唯一一张PS处理的图片)。

三居室的面积约有十平米,中间的隔断,不是依山岩开凿,而是有后期垒砌的痕迹,里面有石台、壁厨、灯台/神龛,外侧墙壁有气孔。

这一套三居室,也是古崖居最南面的一组石室。

据说,与这一峡谷崖居相同的石室,在北山一带至少还有七八处,只是这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总面积达到十万平方米。石室全部没有柱,没有梁,却设置出楼的结构。没有梯,没有板,却上下多层,层层相通,层与层之间有石蹬、石梯和栈桥相连。最大的石室有20多平方米,小的仅为3-4平方米,洞穴内的高度一般为1.5-1.8米,深为1-6米不等,内部或方或圆,自然而就。石室内的墙壁上只有凿痕,没有任何的文字或图画。

崖居依托的岩石为沙砾花岗岩,颗粒粗糙,石质比较疏松,所以,风化比较严重,部分洞窟外侧岩壁酥粉严重,用手稍触即有沙石剥落。据说,近代社会动荡不安,村民为躲避倭寇和土匪的侵袭,会选择以“古崖居”遗址作为秘密避难所。

目前,对于崖居的由来,大致有四种说法:

——奚族山寨说。认为崖居是唐五代时期生活在延庆北部山区的奚人居住的山寨。

——边关士兵军营说。后山崖居以北的山上有城墙遗迹,不远处,还发现了一处烽燧灶坑遗址。

——官方仓库说。崖居乃是一座大仓库,其主要功能是储物。

——草寇山寨说。因石室大小不一,没有官军规范行动的迹象。

我注意到,这一处古崖居地理位置相关的人文历史:古崖居之南俯视官厅水库,那里曾是妫水之滨;古崖居以北直线距离13公里的地方,便是相对比较集中的山戎墓地群;古崖居以西一公里处,便是属于今河北怀来的天皇山,山上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五道壶石窟”;从古崖居到涿鹿矾山镇“黄帝城”的直线距离约40公里。

先说妫水。古崖居曾被民间传为“鬼衙门”,鬼与妫同音。妫:按《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居妫汭。”妫汭即是妫墟。《尚书正义》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王北辰曾在《北京史苑》(第一期)撰文《妫水河名考》,文章认为,舜所居妫汭即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关于妫墟,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北京市怀来县一带,即古妫州为妫墟。无论此说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位于妫水之滨的这一处古崖居,是可以往上追溯的,毕竟,这里距离黄帝城并不算远,那里曾经是黄帝、炎帝和蚩尤扎堆的地方,战汉以前,这一带也是中国古文化地热点。

再看妫州。唐贞观八年(634)改北燕州置妫州,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石灰窑),长安初移治今怀来县东南旧怀来,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宣化、怀来、怀安、涿鹿、赤城、万全及北京市延庆等市县地,后晋天福三年(938)作为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割让给契丹。契丹改名为可汗州。古崖居在此范围之内。

重点看天皇山。对于天皇山,我一时没有查阅到此名的确切来历,仅就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皇五帝”之“三皇”,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天皇、地皇、泰皇;《史记·补三皇本纪》有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有燧人、伏羲、神农;《三字经》有伏羲、神农、黄帝等等,中国之天皇历史久远,远不是倭子国依样学样的倭皇所能比及。天皇山上的石窟,如果称之为崖居,也是一样的。天皇山和古崖居同属张山营乡海坨山麓,只是由于行政区域划分,而分别归属于河北省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区。两厢比较,一些石室的内部结构大致相当,火炕的构建也差不多,天皇山石窟显得更大些,更规范一些,少的是紧凑感、神秘感和军事扼要的防御性质,感觉上年代也显得近了一些。

值得深入了解的奚族。“奚族”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周礼》,其中明确记载:“女桃,每庙二人,奚四人。”《新五代史》云:“奚人常为契丹守界上,而苦于苛虐,奚王去诸怨反,以别部西徙妫州(今延庆、怀来一带),常采北山麝香、人参”。据《新唐书》记载:奚族“其马善登高,其羊黑,盛夏必徙冷径山,山置妫州西北。”奚族出于中原,后被逼远迁边境,虽出了一个萧太后,但是,据史书记载,奚族在妫州只坚持了30多年,就被契丹族军队彻底消灭了,昙花一现。

可以参考的山戎。山戎族如同中国古代其它少数民族一样,以射猎禽兽为生,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毋城廓常处,人习战以侵伐,无文书,以语言为约束,常为燕、齐之边患。延庆张山营镇玉皇庙村东向阳的山坡上,有占地2万平方米以上,三百五十余座山戎族墓葬,是这一带比较活跃的一个族群,约战国晚期,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古崖居来源的四种说法,以及周边的人文地理,我比较倾向于氏族群落和军事、草寇叠加的人文历史,因为石山变“大楼”,肯定不是按“70年产权”考虑的,有一定的长期安身的考虑。有专家估算,这里的总开凿量有30004000立方米,起码需要100人,不间断地开凿5年,才能把山体变成现在的壮观洞室群。所以说,开凿这些“豪宅”的人,真的是打算要长期居住的,只是事不遂人愿,人去楼空,听凭西伯利亚的寒流侵袭,和一拨拨的游客前来吊古,寻觅千古谜底。

2019-2-8随札

推荐阅读本文作者其它文章:

可别再说黄帝只是传说,来看看黄帝王朝的执政团队

触摸中国的“登天之门”

挡不住的春天

兵营后山那座坟茔

索玛花开99座山99道梁

彝族的称呼由来与伟人毛主席有着密切联系

美国海军成为海上“霸主”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推手

万万火急电令红军改道北上长征的礼州会议

川南胜境闻轮回、觅神女踪迹

“邛海浮石”隐藏着多少秘密

中国海军亟需填补的三大缺憾

曹操东临的“碣石”到底在哪里?

鸭绿江抗洪轶事

本为你着想,却还要拐弯抹角费尽周折,到底谁贱?

冰海纪行

遵义会议:毛主席在等待大家从噩梦中彻底醒来

官僚主义是罪恶之源

仕路闲扯:龟兔仲裁案等5则

新兵连的那些事儿

毛主席在南昌起义这一天干什么?

想念你们——野战军的兄弟!

感悟冉庄 

兴城:袁崇焕和祖氏兄弟的历史坐标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发展的压舱石

倭寇当年向老君台连射十三发炮弹真的无一爆炸 

书比人寿天一阁

匪夷所思的“超强大脑”与“白痴天才”

慷慨出海思吊古 田横岛上祭忠魂 

儿时的书包、鸽子和面包

还记得儿时的美食:野菜、面鱼儿和知了

成吉思汗、曹操这些大神在选人用人上竟然惊人的相似 

今夜星光灿烂 

我不得不说的话

西柏坡的彩霞

关于四渡赤水战役的一点多余的话

网络的水有多深?以“三青团是什么组织”为例看过来 

面对志愿军强大如斯的精神力量,你搞的那个政工弱爆了

抗美援朝战争的启示:美军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

过 年 的 味 道

☆ 作者简介:曹昱,海军上校。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