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特现象:这些文人为何追捧大奸臣赵高

JSWDG 京都闻道阁 2021-02-11

点击☝蓝字“京都闻道阁”免费关注  喜欢本文请豪转或点击☟文底赞赏以支持鼓励


本阁主要作者文集(以新近发文文末索引为导航):曹旭李红旗易书生魏国强陈道曹昱蔡小俊丁福平衣珩舒立黄梓峰拂剑朝天曹开煊宇文成许亚军田划陈国强


本文作者/陈道 

赵高,男,嬴姓,赵氏,“指鹿为马”案的主角,出生年月不祥,死于公元前207年。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早年随犯刑法而遭处罚的母亲居于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秦始皇闻其勤奋,又通法律,便提拔他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继除掉蒙氏兄弟后,他大杀四方,一次就在咸阳杀掉了胡亥的12个兄弟,将10名公主碾死于杜邮(今陕西咸阳市东)。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秦朝宰相李斯评价赵高:“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如子罕相宋也;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也;兼行田常、子罕之逆道而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玘为韩安相也。”

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赵高:“至如赵高之殒二世,董卓之鸩弘农,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梁启超评价赵高:“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侘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

 

--1--

 

可以说,赵高得势,不念秦皇知遇之恩,反而成国之奸佞,铲除异己,专制朝权,淫威天下,成秦朝致乱之端,加速王朝灭亡之源,以其恶,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奸名。如此家喻户晓的大奸臣,却也有人唱赞歌。

有一首《咏赵高》的诗赞道:

当年举世欲诛秦,哪计为名与杀身。

先去扶苏后胡亥,赵高功冠汉诸臣。

大贾灭嬴凭女子,奇谋兴汉讵萧曹。

留侯椎铁荆卿匕,不及秦宫一赵高。

还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的赞美诗:

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

赵高生长赵王家,泪洒长平作血死。

报赵尽倾秦县郡,报韩只得博浪沙。

还有清代著名文学家吕星垣赞赵高之诗:

赵高赵国诸王孙,求为秦贼肢体残。

赵高名在列仙传,何得仙家滥其选。

索引戋言颇辩冤,鹿马计胜长平战。

日中白虹匿无迹,王孙本是邯郸客。

颇死牧废无英雄,山河西吞惜无策。

颠覆咸阳志已酬,组糸子婴维尔力。

面对这些赞美诗,秦桧会感到委屈、董卓会感到冤枉、严嵩会觉得惭愧、魏忠宪也会黯然落泪,大家都是著名的奸臣,为嘛厚此薄彼?(当然了,秦桧也已有人开始唱赞歌了。) 

--2--

 

文人何以要为秦朝大奸臣赵高唱赞美诗?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条云:“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则高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韩之举,此又世论所及者也。”意思是说赵高本来是赵国的公子,因为秦灭了赵,所以他忍辱负重,潜入秦国,阴谋颠覆秦朝,终灭秦国王室。但是后人考证过赵翼这一说法,根本没有任何史料佐证赵高是赵国人,《史记》蒙恬列传曰:“赵高者,诸赵疏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是现存的惟一记载赵高身世的文字。所以,所谓赵高为故国复仇的说法,不过是文人的臆猜而已。

我注意到,赞美赵高的作者,一般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譬如,那首《咏赵高》,诗是谁写的呢?是辽代宫廷女诗人,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妃子萧瑟瑟。“赵高功冠汉诸臣”,评价不可谓不高。若她生活在秦桧之后的时代,会不会有赞美诗呢?我想会有的。这是一个特定的视角。

除了主观的臆测和特定的视角,之所以赞美赵高,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传统文人的思维,在于赵高毁掉了历史文人咬牙切齿的秦始皇建立的王朝。

中国文人对秦始皇的讨厌是极其强烈的,而且是习惯性地恨屋及乌。

别不承认,在一些文人的潜意识里,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逻辑:因为秦始皇是邪恶的有罪的,所以他所建立的这个王朝也是邪恶的有罪的,相对应的,因为秦始皇是邪恶的有罪的,被秦始皇所杀的、与秦始皇与秦王朝作对的都是好的,都是英雄好汉,是要赞美的,非此即彼,很短浅也很霸道的走笔思维。

骂秦始皇起始于汉,因为“独尊儒术”的汉朝皇帝伟大,要歌颂,要歌颂就要找一个反面教材、反面的人物,才能衬托这种伟大,才能比兴出自家皇帝的不凡,于是,秦始皇变成了这样的靶子。

文人还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沿袭,大胆地借鉴,既然前面的文人都骂了秦始皇,那么些花花词儿都是现成的,蛮受启发的,于是,也便继续骂下去了。置于清朝出现的赵高的颂歌,话外之音,无非不过是一篇道德文章:前有赵高为例,无论手段,毁了满清朝廷的人就是好人,该青史留名,诸君可以效仿。

 

--3--

 

一些文人的行状给人的感觉是:历史事实要为笔下的情感服务,为了个人的好恶和情绪需要,是可以改变历史原貌的。

秦始皇在政时期,坑儒四百六十余人,被当做十恶不赦的暴君骂了两千多年,而且,即便这些被坑的“儒”可能并非传统的儒生而是术士儒,数字或许也没那么多,“焚书”的隐情也已被证明被许多人接受,却还是会被固执地骂下去,固执地赞美其敌手。

与之相比,“靖康之耻”随两个被俘皇帝押送金国的一万四千多人中、十万百姓里,又有多少承受屈辱、被杀头的文臣儒生,即便之后有岳飞大战金兵,为宋王朝出了一口气,但是,后世的文人一样沉醉于宋朝的风花雪月,恨不能早生于斯,而当代的文人甚至在算岳飞的账,要将岳飞从民族英雄的神坛上撵下去。

这些,都是一些文人很奇葩、诡异的思维逻辑。若认真推算起来,文人的这种逻辑凌驾于真实历史之上,与那些暴君以个人情绪凌驾人类之上的破坏力,其实是一样的。

一九三三年六月二十八日,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华德焚书异同论》,抨击那些喜欢像村妇一样搬弄事非的中国文人,指出:“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

仅以目前所知道的史料看,以秦始皇对后世的功绩,在中国的历史上如果不排第一,进前三名不会有太多争议,当然,固执己见而不愿直面史实的人除外。

我相信,随着睡虎地秦墓竹简、郝家坪秦牍、放马滩秦简等原始史料实物的陆续出现,仅存世14年的秦王朝,其真实的面孔正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些被歪曲、臆测、恶意编造的言论,有意塑造的善恶,都将黯然褪色。

至于赞美赵高之类,文人的笔杆子再厉害,如果认识到骂秦始皇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文人的江湖,也就了然了。江湖事江湖了,别当真,来来往往只不过是滚盘子、吊空门,再复杂也只是一些手法,无论冷热,也只是哥的传说。

推荐阅读陈道其它文章:

感恩生命中有关键时拉你一把的贵人

霍金都以中国文化为他日常的灵感泉源

远离让你直觉感到不舒服的人

空之无物,方享得自在!

亡人还债(六个小故事)

对照这九个字看过去,一个人资质优劣与否基本了然

嵇康最后的绝响《广陵散》果真得自鬼灵所授?

读孙思邈养生铭才知养生如此简单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什么“顿悟成佛”,假的! 

莫自欺欺人,建寺布施不是功德 

读懂《予学》,距离成功再近十步

古人“三锋”:舌锋、笔锋、剑锋

曹操是哪个组织的?

古代文人扶乩做诗文,端的是会玩

孔子《易经•序卦传》思维导图

穷天道之规则、究人道之循环的《道德经》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拜读《道德经》随札之二

汉代“卖官鬻爵”实为官场潜规则公开化

好尴尬,宋元时期民众眼里的古代王朝已然如此明确

中秋祭月

三教之外还有一门传承六千年的学问

后世文人多爱苏轼养生诀 

八九千年前中国的美酒、音乐和美女

这几个人的简历,细思恐极 

绝世人杰却史无其名,难道只因为她是女人 

再说大禹治水只是神话传说,你就OUT了! 

孔子之前已有儒,儒之真面目为上古官职

僻远小诸侯国秦一统六合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了四件事

风雨潇潇花飘零 

中国历代玉蝉欣赏 

佛家对毛主席的评价如此之高

汉代“任子”制实际就是干部世袭

首都博物馆馆藏精品玉器欣赏

陈胜吴广起义另有玄机?

掰着指头数一数春节习俗 

颛顼王朝开中国天学之端 

☆ 作者简介:陈道,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本阁投稿邮箱:2259548970@qq.com,或直接通过小编的微信JSWDG6388传稿;文稿发布后,稿酬按读者赞赏数额照付。本公众号有同名新浪博客、微博、简书、今日头条和采编读QQ交流群687804626,有兴趣可以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