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扎根布鲁塞尔、深耕艺术家与人脉:代理张恩利、安东尼.格姆雷的比利时画廊夏维尔.霍夫肯Xavier Hufkens

简秀枝 ArtAlpha艺术阿尔法 2020-11-05

点击上方 ArtAlpha艺术阿尔法”,进入公众号,关注我们,及时获得专业独到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




即将参加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2019年11月7-10日)的欧洲画廊界的老牌劲旅夏维尔·霍夫肯(Xavier Hufkens)始于1987年,目前代理享誉世界的40多位艺术家,画廊老板夏维尔·霍夫肯善于长期专注耕耘,一反全球开店的潮流,扎根比利时布鲁塞尔,给我们一个重要画廊新的维度。







夏维尔·霍夫肯(Xavier Hufkens)



 "我是老板……"


54岁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霍夫肯画廊负责人夏维尔.霍夫肯,见到华人,他会夹杂中文“老板”,作为开场白,亲和力十足。


第一次见到夏维尔.霍夫肯,是在艺术家张恩利的开幕会与晚宴上,他恰如其分地扮演主人、老朋友以及专业导览员的角色,向包括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 在内的艺术家及远近客人,解释张恩利的创作内涵。接着,在伦敦弗里兹艺博会上,他热情依旧,专业不改,为展出的艺术家,作了许多画龙点睛式的补充。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相约在接踵而来的更多艺博会,尤其11月初在上海为已故的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作特展,对代理艺术家的熟悉,不惜投资推广,精神令人佩服。


张恩利(左一)和夏维尔.霍夫肯(右一)在张恩利个展上


提到张恩利,4年前,当他看到张恩利作品,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深深喜欢上他的创作语汇。然而,好事多磨,前后磨蹭了4、5年,才有机会成为张恩利的代理画廊,在布鲁塞尔为张恩利举办首次在比利时境内的个展。


“友谊跟艺术一样,没有速成的。”夏维尔.霍夫肯不改欧式绅士笑容,他始终相信慢工出细活。


张恩利个展在夏维尔.霍夫肯画廊,2019年9月5日-10月19日


夏维尔.霍夫肯珍视友谊,不只对艺术家、收藏家或员工,夏维尔.霍夫肯都展现他真诚、细腻的一面,不求多,但求精。涓涓细流反而深刻恒古,经得起更多外在考验。资深艺术家像安东尼.葛姆雷,一合作就是几十年。


对于一个成立32年的国际画廊来说,是该聚焦单点经营?还是开枝散叶,全球布局?


许多国际重要画廊选择后者,巴黎、伦敦、纽约、香港⋯,大量设点,遍地开花。但对于夏维尔.霍夫肯来说,他反而选择前者,别无犹豫。因为他坚持原汁原味,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艺术家第一,品质至上,而画廊老板是人脉关系的火车头。他始终让人觉得,只要你赏析艺术品,需要老板时,一定在身边。不管画廊展演、艺博会开张期间。


“备多力分”,分店一多,必然稀释品质,更无法感受老板最赤诚的一对一服务。


夏维尔.霍夫肯和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


夏维尔.霍夫肯是道地的比利时人,法文、英文流利,近年他把注意力拉到亚洲,所以常有机会听他说中文单词,正是他扩大华人市场的方式。


提起他32寒暑的画廊梦想打造,脚步始终如一。


夏维尔.霍夫肯从14、5岁就作画廊梦,22岁落实梦想,开了首家画廊。从此选择在地深耕,放眼长线、精心耕耘单点的作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画廊生态中,算是少数。


紧抓每一个细节,以品质取胜,特别是有体温、有感觉的人际关係。


夏维尔.霍夫肯经典的一句话是:“你到霍夫肯画廊,或国际艺博会展位来,绝对看得到老板,老板亲自等在现场,提供第一手的解说与服务⋯!”


夏维尔.霍夫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两个空间



这是夏维尔.霍夫肯持续坚持的“原汁原味”,迄今已经过了1/3个世纪,他还是守着布鲁塞尔St-Georges 、与St-Jorisstraat的街廓。他的两个空间500公尺之隔。


至于艺术产业界朗朗上口的国际重要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苏黎世、香港……霍夫肯画廊截至目前,完全没有意愿与计划。


初秋我辗转从台北经阿姆斯特丹,飞抵布鲁塞尔,亲自采访神话中的霍夫肯画廊,以及54岁的夏维尔.霍夫肯,一掀神秘面纱。


以姓氏作为画廊名称,念法律系的夏维尔.霍夫肯,非常忠于西方画廊传统。1987年,为了自己珍爱的艺术梦想,在家乡布鲁塞尔成立画廊。那是霍夫肯画廊的起家地。1990年代,累积更多经验,加上画廊扩充的必要性后,搬家到Ixelles 。lxelles是住宅区,然而就在他捷足先登之后,仿效者接踵而至,目前已驻留了不少成名画廊,变成了精致的画廊区。


夏维尔.霍夫肯画廊空间



艺术与建筑,原本就是一家亲,爱艺成趣的夏维尔.霍夫肯,对空间的要求,非常考究,必然动起建筑师打造画廊展厅的念头。


当年,邀请建筑师Paul Robbrecht、Hildegard Dawn和Marie-Jose Van Hee等事业伙伴把19世纪联排别墅改造成画廊,无独有偶,景观建筑师Jacques Wirtz也加入花园设计,时尚建筑,配翠绿前后院,独树一帜的霍夫肯画廊空间,就被打造出来。


夏维尔.霍夫肯画廊空间



高耸天花板,视觉穿透力强,后院的抉疏林木,和着不同时间的光线变化,让每一档展览,每一幅作品,被专业与理想呈现。


因为空间明亮脱俗,极具当代气质,加上,乘胜追击下的多元展览规划,获得海内外艺术家的信任与青睐,如露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罗妮.霍恩(Roni Horn),托马斯.豪斯亚(Thomas Houseago)和斯特林.鲁比(Sterling Ruby),比利时艺术家蒂埃里.科迪尔(Thierry de Cordier)⋯,都在那时候加入代理行列。


随着画廊知名度的蒸蒸日上,以及展览、销售业绩蒸蒸日上,10年后,霍夫肯又面临空间的不够使用。先是打通画廊相连建筑,扩大画廊空间。接着在圣乔治街107号觅寻第二空间,一番整修改变后,2013年春天开始营运。这个由夏维尔.霍夫肯和建筑师Hurry Gugger共同设计的崭新空间,吸引了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到该画廊新空间展出,例如,约什.史密斯(Josh Smith)、翠西.艾敏(Tracey Emin),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等,画廊的根基却越扎越稳。



夏维尔.霍夫肯画廊



坚持不离开家乡布鲁塞尔的霍夫肯,继续从既有画廊空间的左邻右舍、相连基地动脑筋,作蚕食整併,把艺术氛围,持续感染街廓,蔚为风潮。


有人赞美霍夫肯画廊是比利时最美丽的当代艺术空间;也有人恭维该画廊是欧洲顶尖当代艺术画廊之一,都让谨慎行事、步步为营的霍夫肯,以慢工出细活的精神,带领画廊,稳定步向前,声名远扬。


凡事慢条斯理,但讲究水到渠成,夏维尔.霍夫肯,接受独家专访时,身着蓝衬衫、毛外套,自信又自在,总是笑脸迎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夏维尔.霍夫肯(Xavier Hufkens)



他出示着手机上的影像,是艺术家张恩利日前被邀请到奥塞美术馆的现场珍贵画面。近日比利时在地媒体,对张恩利在霍夫肯画廊两个空间的首展,以全版篇幅作报导,语多肯定。


棕色大镜框下的夏维尔.霍夫肯,看着手机,喜形于色,秀出画面。


夏维尔.霍夫肯从第一次见到张恩利的作品,到落实在布鲁塞尔的首展,前后花了5年多时间,果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双方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磨合,倍见真诚。


张恩利个展在夏维尔.霍夫肯画廊,2019年9月5日-10月19日


话匣一开,夏维尔.霍夫肯追忆着往事说,“当我从14、15岁开始,我就立志在我的家乡开座画廊⋯!”果然,画廊之梦圆了,而且比一个空间还多一个,但都聚焦在500公尺的方圆里⋯完全符合“stay focus”的基本立场。


夏维尔.霍夫肯表示,父亲从事化妆品生产,经常要到外地出差,让他最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到巴黎洽公开会时,都会把他一个人留在美术馆或博物馆。为了争取与父亲出差同行,他乖乖在展厅打发时间,然而,逛着看着,逐渐让他感受到艺术的亲和力,也因为透过看大师原作的启蒙,让他非常自然地亲近艺术,并结下不解之缘,悠悠32年过去,迄今不悔。


偏偏,上了大学,他念的是法律系。法律的一板一眼,让他厌倦疲乏,很快就决定将来不再当法律人生涯规划。


1987年的维尔.霍夫肯画廊



1987年22岁的他,果然以无畏的初生之犊精神,开启了他梦想中的第一个画廊。


画廊虽小,五脏俱全。初出茅庐的他,在完全没有资源名气的新画廊,第一个展览,竟然是已经红遍半边天的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1950-),而且是该艺术家在比利时所作的第一个展览。夏维尔.霍夫肯与安东尼.葛姆雷相差15岁,首展的机会,让两人拉出30多年的贴心情谊。


夏维尔.霍夫肯特别举出在安东尼.葛姆雷首展中,前来购藏作品的收藏家,现已经85岁,日前他还特别参加了老藏家的庆生会,透过艺术的结缘与交流,他非常感念资深艺术家与老收藏家的深刻友谊。


1987年4月,夏维尔.霍夫肯画廊的首个展览为艺术家安东尼.格姆雷的同名展



夏维尔.霍夫肯经营人脉的长久与细腻,而且深入内心深处,相知相惜,互相辉映。


夏维尔.霍夫肯称安东尼.葛姆雷是位让你相信,“世间没有做不到的事”,在创作理念上,“没有做不出的作品”。这股拗劲,让他们更加“惺惺相惜”,一起讨论创意。


安东尼.葛姆雷的作品《曝光》



例如,安东尼.葛姆雷的浩大公共艺术作品《曝光》,是件艺术家侧身低蹲、难度很高的作品,那个姿势,作模不易,而作品的镂空伸展,力与美双要求,又得应对环境变化。 


当使命必达的安东尼.葛姆雷,把他的蹲姿,放在荷兰小镇莱利斯塔德和大海之间的一片薄薄土地上,让外界惊艳欢呼。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水位的上升,25米高的《曝光》雕塑,逐渐埋在水中,迎接日升月落,大自然的生生灭灭,视觉存在的永恒性,都引人遐思。特别是全球变暖议题下,作品在海平面升跌,成为最佳警世与代言。



安东尼.葛姆雷作品在霍夫肯画廊的庭院:1999
安东尼.葛姆雷在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09
安东尼.葛姆雷在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17


个性温驯真诚的安东尼.葛姆雷在全世界,享有5家画廊代理(White Cube Gallery、 Gallerie Continua、 Gallerie Ropac 、 Sean Kelly、Xavier Hufkens )他与5个画廊老板都保持“哥们儿”般的好交情,但与霍夫肯画廊的比利时首展,是无可磨灭的纪录与记忆。


目前霍夫肯画廊,代理42位艺术家,从新兴到中生代艺术家,32年的时间过去,有些艺术家由不知名到名扬国际,也有英年早逝,如90年代古巴籍美国传奇艺术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1957-1996),1991在该画廊举办他第1个欧洲展览,当时他并未成名,5年后就因为艾滋病过世,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同性爱议题作品,令人感伤。


尤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被安排与当时饶富盛名的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1933-)的联展,老干新枝,互相辉映,也成为90年代艺术界佳话。


随着同性恋议题的发酵,当外界追忆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的青春凋零,很自然就联想到霍夫肯画廊。


另外,马科姆.莫里(Malcolm Morley) 与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 )、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的联展,都是被认定是神来之笔的出色联展,外界印象深刻。


路易斯.布尔乔亚在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07



女性艺术泰斗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1911-2010)在1996年,也以8旬年迈艺术家,和霍夫肯画廊合作。她顽强的生命力,从此留下漫漫善缘。2010年过世后,画廊与布尔乔亚基金会,继续合作,9年多来,“蜘蛛奶奶”展览与推广,没有中断过。


目前和布尔乔亚基金会和霍夫肯画廊合作的已逝艺术家基金会,包括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1904-1997)等4位,都是掷地有声的重要艺术资产,令人称羡。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在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18

威廉.德.库宁在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08



“我物色艺术家,不问国籍、人种、年龄、性别,只考虑他们的艺术⋯!」夏维尔.霍夫肯成竹在胸。


艺术家,是第一顺位的考量,对于藏家亦然,温呑慢煮,细水长流,一旦交上朋友,成为知己,一起逛美术馆,旅游、讨论艺术作品,都是天长日久的互动。


夏维尔.霍夫肯代理的艺术家名单


他在访谈中,秀出行程表,即将一起出游48小时的艺术界朋友,都是彼此信任有余,惺惺相惜。


9月5日下午,张恩利画展开幕,夏维尔.霍夫肯前一分钟带着张恩利老师,认识许多欧洲重要馆长;后一分钟竟蹲在地上,帮客户把宠物狗抱上车,关上门,然后挥手说再见,完全爱乌及屋,真情流露。


屈指一算,32年的时间过去,夏维尔.霍夫肯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环境丕变,艺术家变多、市场增大、生态更复杂,由不得人接不接受,现在挑选艺术家难度过高,而收藏家的情感维护,更为困难。霍夫肯坦然面对。


夏维尔.霍夫肯代理的艺术家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作品



曾有国际一线大画廊大声疾呼,要资源多的大画廊负担更多展费,来分摊与协助资源与规模有限的小画廊生存。夏维尔.霍夫肯不太以为然,他认为,艺术圈的生存法,有如社会大学,艺术产业贵为自由市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不适者灭亡,古今中外,凡事补贴(Subsidy )少有成功的。身为艺术从业者,理想以外,现实也很重要,再要求外面改变的时候,不如现实些,增强自己的实力,譬如努力经营与艺术家关系,有好艺术家,就容易找到好藏家,带来良性循环,而非靠别人的施舍或补贴。


夏维尔.霍夫肯举葡萄酒的产制为例,称得上佳酿珍饈,一定是经过严厉的风吹雨打,珍稀不易。



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在夏维尔.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16年
乔治.康多(George Cando)在夏维尔.霍夫肯画廊的展览,2006年


曾经担任瑞士巴塞尔委员会委员10年,夏维尔.霍夫肯深知政策改革的不容易,“关系更政治化”、“内容更复杂”、“程序更冗长”⋯,民主之路,一步一脚印。


身为收藏型画廊,夏维尔.霍夫肯不讳言,自己也是画廊的收藏家之一,除了艺术作品,他的收藏包括陶瓷、勃根地红酒。


当被问及生平第一件收藏品是什么时,他哈哈一笑,1987年帮比利时艺术家帕纳马朗科(Panamarenko) 处理一部旧车,艺术家很满意,送他一幅画作,充当酬金。


但如果真正自己花钱的收藏品,还是1987年为安东尼.葛姆雷办比利时首展时,买下的展览作品。


坚持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两个空间,夏维尔.霍夫肯一年参加7个国际艺博会(3个巴塞尔艺博会、伦敦弗里兹(Frieze London)、巴黎菲亚克(FIAC )、布鲁塞尔、上海西岸)。


夏维尔.霍夫肯画廊2018年参加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



亚洲艺术充满活力,最近也变化很大。夏维尔.霍夫肯持盈保泰。他还是气定神闲表示,品质最重要,数量并不是重点。


夏维尔.霍夫肯最近网罗出生台湾、居住新加坡的艺术新锐许方睿(Eva Shiu)担任亚洲副总监,正是他对亚洲地区的投石问路。拜了网络之赐,不但资讯流通无国界,向来标榜原汁原味的交心服务,也没有地域阻隔。


精挑细选、谨慎规划的国际艺博会参与,成为他不靠画廊空间也能顺畅行销的管道,牢牢抓住老客人,也积极开发新客层。


至于会不会参加更多亚洲地区艺博会?夏维尔.霍夫肯并不急着给答案。鸭子划水,划得够深、够彻底,自然就是瓜熟蒂落,立足布鲁塞尔,放眼全世界。咫尺天涯,距离对他来说,永远不会是问题。





关于夏维尔.霍夫肯画廊 



霍夫肯画廊(Xavier Hufkens) ,1987年创立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现已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画廊之一,代理40多位跨世代的当代艺术家,并与蓝筹艺术家资产密切合作,包括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和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1992年,画廊搬迁至圣乔治街6-8号的19世纪联排别墅,内部空间由比利时建筑师重新装潢打造,俨然成为比利时首都最美丽的当代艺术空间之一,设计值得玩味。多元的展览企划更扩大了画廊代理海内外艺术家名单,包括美国极简艺术家理查德·阿奇瓦格(Richard Artschwager)、比利时艺术家蒂埃里·德·科迪尔(Thierry de Cordier)和让·韦克吕斯(Jan Vercruysse)。1997年,霍夫肯打通相邻的建筑更扩大画廊空间,此时开始代理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罗妮·霍恩(Roni Horn)及托马斯·豪斯雅戈(Thomas Houseago)。


画廊的所有企划皆由一个清晰的愿景所支撑,霍夫肯说:“画廊的定义从一开始便被建构,当时和现在的共同点便是质量超越一切,而这比起一个具体的定义要更有挑战性。我从早期便将知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的作品与当时尚未成名的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并置。直到如今,我仍然这么做,我将马尔科姆·莫利(Malcolm Morley)与罗伯特·雷曼(Robert Ryman)或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的创作共同展示。”



关于本文作者:


简秀枝女士



简秀枝1959年出生,台湾省桃园县人。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师范大学艺术行政研究所毕业。曾任经济日报记者,现任:大叶投资公司董事长、中环艺术基金会董事、台湾生活美学馆董事典藏艺术家庭负责人(包含:典藏-古美术、典藏-今艺术、典藏-艺术投资、小典藏、Yishu Journal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典藏读天下⋯社长兼发行人),关心艺术多元面向,热衷艺术旅游、书写与收藏,希望把美术、音乐、建筑、电影作跨领域学习与整合。





*  本文为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来源夏维尔·霍夫肯(Xavier Hufkens)。欢迎转发到朋友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精彩内容


>陈子豪:一个多重身份的90后艺术家

>学术先行、坚持不懈:代理黄永砯、卡普尔的画廊卡迈勒.梅隆赫

>尹朝阳:从人物到山川的造像之路

>严培明把母爱挂进奥塞博物馆

>ArtAlpha观察 | 香港秋拍高价频出到底蕴藏着何种市场趋势

>一息千面,东方水墨的下一站

>结果出炉,赵无极5640万创佳士得上海史上最高价

>香港苏富比秋拍重磅来袭,ArtAlpha专访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濑由纪

>2019艺术深圳,在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继续前进

>十月要不要去南京看艺博会,艺术家徐累来告诉您(文末有福利)

>年度巨献:大卫·霍克尼《大水花》大展开启京城艺术的新地标

>物华:黄宇兴在伦敦的第一个个展

>他们为何如此看好中国艺术市场,ArtAlpha专访佳士得高层负责人

>与王光乐的Q&A

>这个美术馆建在自然湿地之中,世界级艺术品与花草树木对话

>ArtAlpha专栏 | 以小搏大, 谷公馆艺术家参展卓纳画廊群展

>佩斯画廊关闭在北京的空间,ArtAlpha专访佩斯北京负责人

>这个画廊全世界颜值最高,是艺术家的大家长,藏家的密友,社区的课堂

>ArtAlpha观察| 网红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专题 | 专访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吴洪亮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专题 | 陨落寒星,阿希尔·戈尔基遗作在威尼斯展出

>2019威尼斯双年展专题 | 人们变得疯狂的愚蠢!图伊曼斯Tuymans在威尼斯发人深省

>艺术成都,带得走的也会是你

>她是中国第一代拍卖师,经历了当代艺术的起落,如今把画廊开在麦田旁

>林依轮:不会做辣酱的歌手不是好摄影师

>2019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大回顾

>他做了中国最值得期待的私人影像中心,带来阿布拉莫维奇中国首次个展

>最强个税改革来袭,艺术圈会受什么影响

>从“整座豪宅抵不上一张小画”到“区块链”,他有一座中国的古根海姆

>他建造了一个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 | 专访阿那亚创始人马寅






投稿、合作以及业务咨询请发送邮件至:artalpha@163.com,也可添加微信 lilyli20180326 或 Lily_Lee1021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