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 | 叶秋怡:这里是前苏联学者前往美国最容易的第一站

叶秋怡 新三届 2024-04-2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叶秋怡,上海人,66届高中,养牛挤奶,77级大学,留学德国,任职美国,博士后,科研员,工程师,已退休。


原题
留德回忆之二
实诚的德国研究生



作者 :叶秋怡


1985年至1989年,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的E16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E16通常有十位左右博士生和十几位硕士生。硕士生在18个月左右内完成学业。博士生则需四至五年才能获得学位。访问学者在E16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从几个月到两年。

博士研究生是E16研究工作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开展自己的博士研究,还要指导新研究生掌握实验技能,有时候还得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团队,起着承上启下,延续研究所风气的重要作用。

博士生各人的研究课题不同,在攻博期间几乎都经历过不同的坎坷。事实上,攻读博士的过程,不仅要获得科学研究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培养探索真理的能力,磨练不屈不饶的意志。E16的博士生们在攻博期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获得博士学位后,各自走上不同的职业道路。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友谊犹存。


我的师兄:亚瑟


“博士指导教授”的德语称作:“Doctor Father”,直译成中文就是“师父”。那些比我早来到E16的博士生,可以称为是我的师兄。德国的学制长,再加上服兵役,博士生获得学位时往往已过30岁。不过,师兄们的年纪还是比我小十岁左右。中国十年文革,我蹉跎了十年,即使后来急起直追,依然追不回流失的时光。

新研究生刚来到E16,都分派给老博士生带领,英文称为“Mentor”,也可译成“师兄”。我的师兄叫亚瑟·茨瑞那,是考赫教授的得意弟子。我来到E16时,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五年,最初的一年半是硕士研究,接着攻读博士。亚瑟教会我实验室的所有技术,我的博士研究课题,也是从他的硕士和博士研究课题衍生出来。

亚瑟聪明能干,精通电子技术。在攻读硕士期间,就做成一台用微波测试电导的仪器,用来测量MOS电容中的电输运性能。有一家半导体测量器件公司对此仪器很感兴趣,前来与他商洽购买事宜。亚瑟还是个编程能手,编制了E16所有实验室里的测试程序。

亚瑟的博士研究课题是III-V族半导体材料中由单层掺杂(简称δ-掺杂)形成的量子阱特性。在他攻博的前三年里,一切进展顺利。

他设计了样品掺杂条件,由斯图加特的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用分子束外延生长出这种δ-掺杂材料。在这些材料上,他观察到了象征二维电子气(2DEG)特症的震荡。根据样品的掺杂数据和实验结果,他运用2DEG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量子阱的能级。一切都很顺利,似乎到了可以写博士论文的时候了。

然而,当他再仔细分析测试结果,发现有些不对劲。2DEG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总是与实验结果有差距。再检查以前的实验结果,发现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2DEG的实验研究,大都在超低温强磁场下观察电子输运的变化。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往往会观察到各种现象,有的是真实的物理变化,有的只是外界扰动或实验误差。研究生们调侃发表的学术论文:“理论计算出来的结果,除了论文作者之外,谁都不信;实验测试出来的结果,除了论文作者之外,谁都相信。”

一位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必须在千变万化的实验结果中去伪存真,既不放过细微的真实物理变化,又要排除稍纵即逝的假象。考赫教授经常对我们说:最糟糕的事是发表错误的论文。

在一次E16聚会上,一位已在西门子担任工程师的师兄讲起他的故事。他在E16攻读博士期间,折腾了四年,最后一年终于测到了结果。匆匆完成博士论文后,到IBM在美国纽约的研究中心去做博士后。一天,他心血来潮,想重复他攻博时的实验,却怎么也观察不到他攻博时见到的现象,大大吃惊。他告诫师弟们:“千万不要去重做攻博时的测试。”

如今,亚瑟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不相符合,该怎么办呢?如果他维持以前的实验结果和原先的模型,匆匆完成博士论文,估计也没有哪位教授能质疑什么。因为样品优质,测试高级,而且已经测试到了象征2DEG的震荡信号,这已经是很大的研究成果。即使根据2DEG的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差异,也可以勉强解释为实验误差。

然而,追求完美的亚瑟不想蒙混过关,他意识到原先的设想可能太简单,实际的微结构并非如原始设计的那么理想。亚瑟经过痛苦的思考,决心正视这些差异,进一步探索真相,他毅然决定从头做起。

在E16的学术讨论会上,他向大家解释了测试结果与计算模型之间的差异,并表示他将从新做起。当时我们都为他捏把汗,这等于推翻他以前三年多的工作,他完成博士论文可能会遥遥无期。

亚瑟首先复查以前测试的结果,以确定这些结果准确无误。那段时期他工作得很辛苦。记得一天早上我走进实验室,意外发现磁体温度为4.2K。感到很奇怪:昨晚9点我离开实验室时,磁体温度还是常温,怎么一夜之间,竟然降到了4.2K!原来亚瑟在昨晚十点后又来到实验室,干了个通宵。

亚瑟还去了法国的强磁场实验室,在更强的磁场强度下进行测试。对这些δ-掺杂的材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接着,他在电脑上日夜工作,根据测试的结果,提出新的模型。半年后,他的辛苦终于获得回报。由于正视了样品中的缺陷,实验结果得到了完美解释,使得他的论文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亚瑟在博士答辩的庆祝会上和大伙一起喝香槟


亚瑟的博士论文获得了最高分:1分。不过,这个满分不容易拿。当他从博士答辩室走出来时,满头大汗。看来,那三位考官把他考得够呛。

亚瑟获得博士学位后,到美国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又回到TUM物理系,在瓦尔特-肖特基研究所工作,三年后获得教授资格,继续留在那里做研究工作。直到2002年底才到帕德邦大学当教授。德国的教授位置不好找,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难得有空缺。

2003年初我作为英飞凌公司的工程师,出差到慕尼黑,顺道访问WSI。此时亚瑟已经去当教授了。我走进实验室,看到室内四周围绕着光纤传输线,闪闪发光,就知道那是亚瑟的手笔。他确实是位出色的实验物理学家。

办公室的室友:乔治


博士生乔治·坦普尔,与我在同一办公室。大家都不叫他乔治,而是肖希,那是小孩子对乔治的昵称,只有考赫教授才称他乔治。肖希比我早一年来到E16。他以前在慕尼黑大学做硕士研究,在那里他是个好学生,成绩总是位列前茅。他被考赫教授的声望所吸引,来到E16攻读博士。

肖希在E16的第一年中,与技工们一起建造了一台高精度高真空的测试仪。与同龄的研究生相比,肖希显得更沉稳能干,而且具有组织能力。他很快就获得大家的尊重,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技工,都很喜欢他。

肖希的博士课题是硅材料中的δ-掺杂的电子性能,这是与德国国防大学的合作项目,那里有分子束外延炉,生长出硅δ-掺杂的材料。

肖希研究课题与亚瑟的相似,只是基质材料换成了硅,而不是III-V族半导体。亚瑟证实了在III-V族半导体的δ-掺杂结构中存在2DEG。然而,肖希始终没能观察到硅δ-掺杂结构中2DEG的任何踪迹。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肖希的博士论文陷入僵局。在此期间,肖希指导了一批批硕士生。E16中几位比他晚来的博士生一个个都拿到了学位,其中还有他曾给与很多帮助的研究生。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地离开研究所。自己却始终得不到理想的成果,肖希很不是滋味。

一天傍晚,一位新博士举办博士告别晚宴,他即将去新岗位工作。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准备参加晚宴。我结束测试后回到办公室,看到肖希正在默默地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我问他:“怎么不参加宴会?”他简短地回答:“没兴致。”匆匆走了。

我与肖希同一办公室,那期间,我们两人的研究工作都不顺利,很沮丧。我开玩笑说:“这办公室里大概有鬼。”正好我手头有两幅中国门神的画像:秦琼与尉迟恭,是从中文杂志上撕下的。我把中国门神贴在办公室门上,借此来驱邪辟鬼,带来好运。后来我的研究工作有了转机,可惜肖希的工作始终不顺利。直到我离开E16之前,这两位门神一直贴在我们的办公室门上。

到了1988年,肖希攻读博士已经四年多了,还是没能得到理想的成果。他实在是太实诚,一定要在硅材料中观察到III-V族中见到的现象。其实,与他合作的国防大学教授已经发表了好几篇论文,都是基于他的实验结果。

肖希萌生了退意,打算不再继续攻读博士,干脆外出去找工作求职。此事在研究所里传开,大家非常震惊,都很同情他:博士研究都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若真的放弃了,岂不太可惜!
博士生们纷纷劝阻肖希。E16的技工海因兹悄悄对我说:“肖希干嘛那么老实,实验结果不就是那几根曲线嚒。我要是肖希,就干脆地自己画上几根曲线交账,不就行了。”没想到,外行是如此看待博士研究的。

最终肖希还是坚持下来,继续他的博士研究。1989年12月,肖希完成了博士论文。他没有得到漂亮的实验结果,只是实实在在地记录了他在硅δ-掺杂的样品上作的测试结果,但是没见到预期的结果。考赫教授在审阅他的论文时,对我说:“我真为乔治感到遗憾。”

肖希的博士答辩顺利通过。E16的同事们精心为他做了一个别致的博士帽。与通常的博士帽不同,帽子顶部不是黑缎子,而是灰色的砂皮纸,上面用石子堆成一条小河,象征他攻读博士的坎坷历程。泊在河里的竹筏上有一位撑船艄公,象征着肖希一次次地帮助他人渡过河,奔向成功,而他却像那艄公,滞留在河上无法脱身。
 

同事们为肖希做的博士帽


博士帽上摆放的其他物件也都很有趣:一个精致的高真空测试仪的模型:那是在攻博初期肖希与技工组一起制作的作品的模型。一台计算机:象征他开发过很多软件程序,一个硅δ-掺杂的原子模型,那是他博士研究的课题,还放着一小摇篮,在攻博的最后一年,他的大儿子出生了。

 肖希通过了博士答辩,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的博士帽

肖希获得博士学位后,到西门子公司担任工程师,从事记忆元件的开发。在那里他如鱼得水,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我在1992年的国际永久记忆元件会议上遇见他。那时,我在美国一家公司里开发新型记忆元件,我们俩成了同行。

多年后,他不仅当上英飞凌公司的记忆元件开发部门的首席技术官,还成为国际上记忆元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多个重要的半导体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主席和主持讲座。
 

肖希和我在德累斯顿


我与肖希一直保持联系,2014年我退休后,还到他居住的德累斯顿去游玩。受到他热情的接待。看到他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真为他感到高兴。

几十年以来,E16培养出许多半导体领域的专业人士,尤其是为西门子公司和英飞凌公司输送了很多工程师,其中还有不少人成了领导阶层或技术骨干。考赫教授骄傲地说:“我的学生在管理着英飞凌公司。”确实,我在西门子和英飞凌工作时,好几位部门领导是考赫教授的学生,是我的师兄或师弟。

我常想,为什么考赫的学生中有这么多人在西门子和英飞凌里担任各级经理。可能与E16的开放活泼的风气,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严峻的实验态度有关。研究生们在E16攻读学位期间,不仅接受科学知识,增进科学研究的才能,锻炼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处理问题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访问学者们


E16的研究人员中除了主力军博士生之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们。他们有的是洪堡学者,有的来做博士后,有的是短期访问。他们与研究生一起开展研究工作,大大提升了E16的研究水平。

在访问学者中,有不少来自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捷克,保加利亚等,考赫教授与这些国家很有缘分。他的第二任太太就是保加利亚人,E16经常有来自保加利亚的科学家。我与好几位保加利亚科学家成了好朋友,如:斯拉伐和阿申诺夫等。

1989年起,不少前苏联科学家来E16访问。所有东欧国家的科学家们都会说俄语,在E16,东欧人与俄国人用俄语交谈,可见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影响。我想起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的中学外语课也只教俄语。

来访的前苏联科学家中最著名的是鲍里斯·什科洛夫斯基(Boris Shklovskii)和亚勒思·艾弗罗斯(Alexei Efros),来自著名的列宁格勒的艾菲尔研究所(Ioffe Institute)。他们两人合著的“掺杂半导体的电子性能”一书受到全世界的同行们赞赏,被称为半导体局限态领域里的“圣经”(Bible)。

艾弗罗斯先来到E16,受到考赫教授盛情接待。周末还被请到考赫教授家去作客,把我也请去聊天。我们一起品尝教授从他家乡美国纳帕带来的美酒。那时候的艾弗罗斯非常温文有礼,善待所有的人,大家相谈甚欢。艾夫洛斯在E16只停留了一周,随后到斯图加特的马普所继续访问。

几个月后,我到斯图加特的马普所做实验,想顺便看望在那儿访问的艾弗罗斯。却怎么也联系不到他。斯图加特的朋友翰思告诉我,如今的艾弗罗斯很傲慢,他意识到自己在半导体局限态领域里的声望后,不屑与大家打交道了。在学术研讨会上,对同行们态度也是爱理不理的。大家领教了他的傲慢后,都躲着他。

艾弗罗斯在斯图加特工作不久,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当访问学者。两年后,他在犹他大学当上杰出教授。

什科洛夫斯基在E16工作了三个月,他的到来,大大帮助了我的博士研究。当时我正在研究二维的局限态,当什科洛夫斯基看到我的实验结果后,非常兴奋,立即动手建立新的二维局限态的传输理论模型,凭着他在这领域中的深厚功力,完美地解释这些实验结果,把我攻博的研究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我与什科洛夫斯基在E16的休息区合影

我们合作得很愉快,不仅在研究所里一起工作,还经常聊天。什科洛夫斯基住在肖特基研究所的招待所里,那里有个小厨房。我常常带上食材,去招待所与他一起烧饭吃。记得一次煮土豆烧牛肉,我正打算把土豆先煮熟后再剥皮,什科洛夫斯基二话不说,就拿起小刀削土豆。他削土豆是那么娴熟,真不愧是来自土豆加牛肉的家乡。

什科洛夫斯基在E16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没多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招聘他为教授,还派人特地飞来慕尼黑,带着准备好的就职文件,当面与他办妥所有的入职手续。美国人的动作之快,效率之高,连考赫教授都感到惊讶。不久,什科洛夫斯基离开E16,前往明尼苏达大学的物理研究所,担任杰出教授。

1990年,我到美国北卡做博士后,同时开始求职,求职过程中需找人写推荐信。电话联系到明州大学的什科洛夫斯基。他立即回绝了我,说他见到很多比我优秀的人。

他或许是对的,我确实不如许多理论物理学家。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在美国求职。考赫教授和几位德国同事一如既往地帮助我,一次次地为我写推荐信。相比之下,深感他们的友情可贵。

1990年9月,我应考赫教授邀请,从美国北卡回到E16,进行一个月的访问。期间不仅遇到保加利亚物理学家斯拉伐,还遇到萨夏·艾夫罗斯,他是亚勒思·艾夫罗斯的弟弟,也是来自艾菲尔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家。

我在美国做博士后期间,从事硅-量子点的实验研究,观察到一些奇特的现象。我把这些实验结果在E16展示。没多久,萨夏就提出一个计算模型来解释这些结果。我把萨夏的计算模型带回美国,交给我的博士后导师朱兆祥先生,朱先生从中受到很多启发。这些来自艾菲尔研究所的科学家确实很优秀,理论物理基础扎实,实力雄厚。

萨夏的声望不如他哥哥那么大,待人很亲切随和。我们在研究所里一起工作,互相切磋。都是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很谈得来,周末还在一起聚餐。

与俄罗斯的科学家们聚餐,不得不佩服他们的饭量酒量。他们喝的都是烈酒,与德国香槟和啤酒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我自诩酒量不错,啤酒还能凑合,面对那大杯的烈性白酒,只得甘拜下风,
 

我与萨夏(左)和斯拉伐(右)在E16的休息区喝茶


来自苏联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祖国都相对贫困,来到西德后,惊讶这里的富裕,也不避讳自己的贫穷小气。萨夏·艾夫罗斯在加兴租房而住。正好遇到加兴居民扔家具的那天,居民们把自家不用的家具搬到路旁,让镇政府开车来运走这些家具。

萨夏看到那些尚好的家具放在路边,正是他所需要的,便毫不客气地搬进自己家里。那天他邀请我到他家去玩,兴高采烈地向我展示他的收集成果:这间房里是第一代家具,接着又来到另一房间,那里是第二代家具,洋溢着得意之情。

一年后,萨夏移居美国华盛顿地区,在美国一所军事研究所工作。这些优秀的前苏联科学家们都先后在美国找到工作。这也得益于考赫教授的同情和宽容,他善待从社会主义国家来的科学家。理解他们的心态,尽力帮助他们。他作为正教授,有人事权。在西德,邀请海外学者来访问,只需正教授的一封邀请信,就可去办西德的签证。E16是前苏联学者前往美国最容易的第一站。

2020年10月 纽约上州

叶秋怡读本

德国科学家获诺奖

是这般傲娇的

我在牛棚当了八年挤奶工

后来成了德国的物理博士

戴眼镜的姑娘
与牛结下深厚情谊
牛棚里有人两副面孔
欺凌又拍马
牧场岁月,牛棚十年回忆录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80年代


曲啸的心理是怎么崩溃的

“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由头与夭折

郑力刚:那时的年轻教师

是个人就想出国

毕冰宾:哥们儿姐们儿奔西德

桑宜川:出国大潮中的

川大语言培训中心

杨继绳:罗征启与陈元出国

1978年,美国是这样欢迎和

接纳中国留学生的

杭大77级阮建忠

首闯自费留学美国之路

夏儿:我们像从一个

漫长古老的梦里苏醒

金弢:我的留学德国之旅

陈原:人民日报正名
崔健《一无所有》
刘瑜:我的早恋就和崔健有关
周大伟:我的战友王朔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故事
徐庆全:从万岁到您好意蕴深远
北大1981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
西川:精英登场从北大出来那一代人
于慈江:回望诗的80年代
兼谈诗人海子
张志鸿:1980年一场"激动人心"演讲
海南洋浦风波始末
新三届音乐人走向国际的一代人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的大使夫人

丁东:第一张反对票
丁东:一次“教授风波”
雷颐:80年代被神话了吗
王小妮:80年代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好
查建英:那的确是一个浪漫时代
王家新:我的八十年代
张曼菱:被春雨洗浴的北大
野夫: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郑力刚:那时人人想出国
苏建敏:连衣裙荡起风波
陶洛诵:在北京的外国人
李爽:"国际女流氓"的残酷青春
唐翼明:“革命之子”梁恒
顾晓阳:混在北京的美国好友老康
钟金虎:成都为西哈努克办国际舞会
王蒙:我当文化部长那三年
金弢:文化部长请服务员嫌弃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左方和他的《南方周末》时代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