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穆晓枫:走出酒泉东风基地,走进北大燕园

穆晓枫 新三届 2022-05-22


原题

走出大漠上北大




作者:穆晓枫

(北大国政系79级)


 
1975年元旦刚过,一趟军列载着我们100名北京兵向西北驶去。接兵的干部说,目的地是兰州。火车过兰州,不停,翻过兰新铁路3000多米高的乌鞘岭后,还是一直向西。几天后,军列在祁连山下一个名叫“清水”的小车站停下,我们又换乘时速30公里的专线小火车,晃晃悠悠地驶向戈壁深处。

我们终于到了大西北神秘的“东风基地”,也就是现在闻名中外的“酒泉航天城”。老军人们特意让我们这些“新兵蛋子”开开眼,开车围着有3000米跑道的号称“亚洲第一大机场”转了一大圈,只见歼5、歼6、歼7、轰5、轰6、直5、米8、伊尔12、安2、安24等各类军用飞机排列整齐,威风凛凛,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无比激动。

新兵连长掷地有声地对我们训话说: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导弹试验场,有我国最新研制的卫星、导弹和无人机。这人烟罕至的戈壁荒滩,将是你们为祖国贡献青春的地方......

我有幸被分配到遥测中队,直接参加一线试验任务。除了成天和苏联援助的野外遥测车打交道,苦学电路图和操作手册外,我还必须练一手在五六十度高温的车载暗室里一次冲洗几十米航空胶片的绝活,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四年多的军旅生涯中,我在这戈壁大漠参加了无数次导弹定型试验和卫星发射任务。每逢重大任务,成功了全体将士喝酒大会餐,失败了会餐不喝酒。

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去新疆参加核试验,翻天山,下罗布泊。1977年夏天,我赶上了最大当量的氢弹试验。根据取样无人机的特殊要求,我们的遥测车和遥控车前推至距离爆心18公里处,比做试验的动物们还靠前12公里。试验结束后在清洗站体检时,伽马仪在我的衣服和头发上嘎嘎作响,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核辐射。但是,当时谁都不在乎,因为我们的无人机穿越蘑菇云取样大获成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过有人机取样,也拯救了许多优秀飞行员的宝贵生命。无人机取样技术后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老一辈军人用他们舍生忘死的艰苦奋斗,撑起了中国尖端武器试验的一片天地,而我们这一辈军人有时也会经历一些生死考验。

记得一次从新疆马兰基地回撤酒泉东风基地的路上,我们搭乘的伊尔14运输机的两台发动机突然有一台停发,另一台也出现小故障。飞行员紧急通知说,准备扔东西减轻飞机重量。我们一听就急了,机舱里除了贵重的设备就是人,你说先扔什么?设备扔下去就毁,人跳下去准死!只能听天由命,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老飞们听罢无语,最后冒险成功迫降在哈密机场,大家都捡回一条命。

我们基地的军人素质都很高,技术干部中许多都是哈军工、西军电、北航、南航等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他们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戈壁大漠,几乎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而无怨无悔。我和这些“臭老九”们朝夕相处,“臭”气相投,感情十分融洽。大学生在中学生的眼中,永远是那么高大智慧,因此我心中一直梦想着有一天也能上大学读书。


1976年,我在酒泉“东风基地”

我的服役期满后,领导征求意见希望我留在部队发展。我说,尽管我对部队很有感情,但是从内心讲,我还是喜欢文科。我想上北大学新闻,然后看看更大的世界。令我没想到的是,部队领导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大开绿灯。1979年全军因故推迟复员至3月15日之后,我却被特批提前一个月复员,准备高考。

回到北京,我和另外三个复员大兵回到母校北京育英中学,掏出身上仅有的100元复员费要求参加高考复习。和蔼可亲的周烈校长虽然有点为难,但是她马上决定说,学校不收你们一分钱,把你们插到文科毕业班去。当年是学校把你们送到部队,今天也一定帮你们考上大学。

育英文科班的班主任刘福增是一位很有激情的语文老师。第一节课,我就被他激扬顿挫的朗诵声所震撼和倾倒。在他的感染下,全班五十几名同学中很多都报考了播音专业,于是乎出现了一个奇迹: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一共招收20名新生,我们一个班竟然就考上了7名,最有名的当属后来的央视一姐李瑞英。而李瑞英的同院(总后大院)、同学和老公张宇燕(世经专业)和我一起考上了北大。我们一个班考上北大的五个同学还有,杨红秋(英语专业)、杨林(法语专业)和邸晓峰(国际法专业)。很久未见面,大家都还好吗?

感谢伟大的时代,感谢亲爱的部队,感谢慈祥的母校,把我从大漠戈壁送进了北京大学,开启了人生另一段美好时光。

1983年毕业前,我(左三)与北大79级同学一起讨论毕业留念方案。左一詹永新(经济系)、左二马伯强(技物系)、左四杨晓阳(无线电系)、后排曹鹰(无线电系)

转载微信公众号燕园79缘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北大79缘

杨勇:新疆文科状元,

79小时硬座火车上北大

夏华:第三志愿被北大录取

何力:一个军人的北大梦,

我被自己的狂言逼到绝路上

许静静:我教未来的文化部长

跳了第一支交谊舞

钟乐凡:北大,原谅我的少不更事
薛虹:我14岁上北大,
我弟弟进北大才13岁
李润:我更改志愿上了北大力学系
岳中琦:亲历地震,
我选择北大地震地质专业
李永新:新疆兵团二代,

考上北大北大是个意外

徐家力:“文盲”考上北大,
非常时代的非常际遇
杨音莱:北大让我认识了一生的伴侣
刘玉瑛:我上北大纯属偶然
吴晔:三天高考喝凉水几乎饿晕倒
吴晔:那时北大,贫穷然而精彩
唐师曾:我在北大的阳光里
高远东:刘卫国,你在哪里?
诗人老木:四个季节都在向我告别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郭建梅:中国首位公益律师的苦与乐
雪汉青:为了漂泊的灵魂
骆一禾:在目送海子中离去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上篇)
熊国胜:骆一禾的“背影”(下篇)
查曙明披露胞兄鲜为人知的故事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海子诗九首
《歌:阳光打在地上》海子对幸福的质疑
于慈江:诗的1980年代兼谈诗人海子
熊国胜:拓宇是寿者,骄傲的寿者
熊国胜:重温王友琴《未名湖你听我说》
吴晔:我一直很认真地幼稚着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
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涉嫌违法的北大79正部官员,
是这个神秘国际组织的主席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