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丨侯杰:坦赞铁路人,主菜居然是龙虾海参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侯杰,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现从事纪录片工作。
坦赞铁路人吃什么?
——沿着铁路看非洲之37
原载微信公号老侯说事
每个坦赞铁路人都有一个关于“吃”的美好回忆。
中国外派劳务合同期都是两年,所以,很多坦赞铁路人的回忆里,前半生都有一个最美好的两年,而这个“美好”和吃有关。
坦赞铁路建设1969年开工,到1976年移交,恰好是文革的后半程。也是中国民生供给暗淡的时期。计划经济时期,食品、日用品全部定量供应,油半斤,蛋、糖限量。
这个时期援建坦赞铁路的工人饮食是怎样的?
我们深入坦桑西部半月,天天吃当地各种黑乎乎的烤鸡、烤鱼、烤羊排,来到中国营地,很想从舌尖上找找中国的感觉,也想看看今天的援外铁路工人吃什么。
今天的中国非洲铁路维修项目营地。作者摄
厨师姓李,黑瘦,听说来自河北,不免有点小失望感,谁听说过河北出厨子?但是,当晚,我们走进餐厅时都惊呆了。
还没吃呢,光看满桌的菜肴,就让人口水直流,食材且不说,龙虾、螃蟹、大虾,管够,菜式也棒,水煮鱼、清蒸鱼,川菜是川菜的样子,粤菜是粤菜的味道,而且,竟然还有坦桑特产乌咖喱。
我好奇,坦赞铁路时期工人吃什么?
项目负责人说,今天吃什么,坦赞铁路时期就吃什么,不同的是那时的物价更便宜。
坦赞铁路工人伙食没区别,可今天国内的饮食和七十年代初比较,差别就太大了!
一位四川局工人回忆,出国前,从四川来到铁道部对外办驻地北蜂窝培训,第一天就有一个大惊喜——吃到了红烧肉,而且是隔天就吃一顿,这些来自四川、东北的援坦铁路工人不禁感叹:北京人太有福了,经常有红烧肉吃。
其实那是给他们的特供,那时,全国人民都差不多,北京人平时可吃不上红烧肉。
对外办的培训负责人告诉工人们,到了坦桑尼亚、赞比亚,你们吃的会更好。
果然没错,到了非洲,铁路人就实现了饮食自由,食品种类丰富,主食不限量,肉蛋不限量,海鲜也随便吃。
坦赞铁路营地,早餐提供煮鸡蛋,不限量,随便吃,管够,工人们大喜,玩命吃不说,剩下的偷偷揣口袋里带走。
师傅看见了告诉大家,煮鸡蛋不限量,天天有,在坦桑尼亚的两年里你可以随便吃,不必带走,这里天气热,带走容易坏。
工人们听了不好意思地将鸡蛋拿出来。
事实的确如师傅所说,坦桑尼亚的两年里,他们每天早餐都有煮鸡蛋吃,而且不限量。
出了达累斯萨拉姆,到了营地,人们发现,当地除了木瓜、面包果、香蕉(蔬菜类香蕉,口感像土豆),似乎没别的蔬菜。于是,从进入曼古拉前进基地开始,中国人就从国内带菜种子,自己种菜。以后每到一个营地,种菜就成了一个大事情。
在姆贝亚,我们去看了一个坦赞铁路时期留下来的菜园子。很普通的一片菜地,种着圆白菜、西红柿。老坦赞工程师卡杜马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姓王的铁路工人开垦的。
在姆林巴,也有这样的菜园子。
前中川国际董事长陈克浩说,当地人种植,没有畦和垄的概念,种玉米都是找个空地直接撒上玉米粒,中国人教给他们做畦和垄。
2012年,他重回坦桑,在姆林巴镇,当地人告诉他有中国餐供应,他好奇什么是中国餐,结果,端上来的是鸡蛋炒西红柿。
这是坦赞铁路的另一意外收获,物种迁徙和教会当地人种蔬。
第二天早餐,我们走进餐厅,竟然看到了油条、豆浆、豆腐脑,都是师傅自己做的。师傅手艺全面,而且贴心,知道我们行走非洲,味蕾会想家。令我惊奇的是,早餐居然还有龙虾。
师傅解释,这里龙虾比肉便宜,能多吃就多吃。
坦赞铁路时期,海鲜供应也是这样吗?中资公司负责人说,坦赞铁路时期海鲜是主菜,而且更便宜。
从主食限量、肉蛋限量的中国,来到主副食随便吃,海鲜随便吃的非洲,当时铁路人的感受是什么?
很多坦赞铁路建设者都有一个海参的记忆。初到坦桑尼亚,工人们发现盘子里有一种黑乎乎,软榻榻,还带刺的虫子,怎么看怎么觉得恶心,就把那东西从碟子里夹出去。
厨师见了,忙告诉大家,千万别扔,那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海洋生物,工人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海参。
今天的中资公司总部就是当年坦赞铁路指挥部,北面是个货场,货场往北就是货运码头。当年,这一片区域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滩,海滩上爬满螃蟹等海洋生物。
坦桑尼亚人不吃带壳的海洋生物,所以,那些东西到处泛滥。中国人见了大喜,下班没事就跑去海滩抓螃蟹。
坦桑尼亚人见中国人爱吃螃蟹、龙虾,就去抓了卖给中国人。渐渐地,这里的海鲜市场开始设有专门的摊位,售卖带壳的海洋生物。直到今天,达累斯萨拉姆海鲜市场的螃蟹等海产品主要的光顾者就是中国人。比起四十年前,价格贵了不少,可跟中国比,还是便宜得让人抓狂。
1969到1976年,国内政治风暴疾风骤雨,批林批孔,批邓右倾翻案风,反潮流,忆苦思甜,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但坦赞铁路是寂静港湾,这里不搞政治活动。当时国内在搞忆苦思甜运动,其实,最有理由“忆苦思甜”的是坦赞铁路人,他们的饮食自由和国内比起来,简直就是——人在天堂。
劳务期结束,回程可以购买免税商品带回家,在免税店,大家发现了红灯收音机、大白兔奶糖、海鸥手表和永久自行车,而且很便宜,于是惊呼,难怪国内买不到,都在这里啊!
四川建设者回忆,两年的劳务合同结束,从达市乘船到广州,再坐火车到成都。下了火车,队伍解散,大家忽然都产生一种失落感。那种失落就是“饮食自由”的时代结束了,节衣缩食的时代开始了。
有些人回去后,重新申请,继续要求参加坦赞铁路建设,当然理由都是支援世界革命。
就我知的,“重返坦赞铁路”的铁路工人就有好几个。
我第一次去坦桑尼亚,在营地遇到一个翻译,他已经60多了,来自东北局,坦赞铁路时期,他就来了两次。90年代,英国修建的中央铁路维修140项目,他又来了。我们去坦桑时,他已经退休,听说中央铁路89公里项目开建,他又找到已经是中资公司总裁的当年140项目经理,得以破例再次来到坦桑尼亚。
他说,坦桑有美好回忆。
老邱和140项目时的老朋友、车站站长马力马。作者摄
我们特意去了海鲜市场,就在海滩附近,是一个四面透风的大棚子,地面就是沙土,整个市场里,散发着腥咸臭的味道。市场里很静,摊主们懒散地斜倚在矮椅上,呆呆地看着我们。
除了鱼虾蟹,这里卖的东西很多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摊位上摆着一种灰绿色的动物甲壳,拿起来闻闻,一股刺激的海腥味。摊主说那叫玳瑁。
我们不知道玳瑁能做什么,他说,可以加工,做成各种装饰。在欧洲,这是一种很名贵的装饰物。
中资公司的人业说,这里的玳瑁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稍加工就是不错的装饰品。但是,我不懂,中国人也不认。
当我们架起机器,小贩们立即警觉起来。走遍坦赞,普遍感觉,当地人的眼神柔和友好,但海鲜市场那些人的眼神是冷的,警觉的,很少见到非洲人有那样冷峻的眼神,一看就是和外界交往过多,形成的条件反射警觉。
小王告诉我们,在这里拍摄,必须问清楚是否允许,有的允许拍摄,要给予对方好处,比如送点礼物,或是买他的商品。如果对方不许,千万不可造次,否则,你很快就会明白自己惹上麻烦了。
他说,这个海鲜市场和全世界的市场一样,也是有黑帮控制的,看似平静,却瞬间就能掀起狂澜,惹恼一个,可能就惹恼一群。
走出市场,我们来到海滨,一个游商拉了一车椰子在买,我们每人挑了一个,小贩现凿洞,插进一个吸管,这是真正的赤道椰汁。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侯杰专辑
66年前的“春晚”,暴风骤雨来临前
躺平了,反倒有仰望星空的可能
侯杰:忆苦思甜往事,
在红色经典里寻找糠菜窝窝
姚登山:被遗忘的“红色外交战士”
侯杰:尘世的大师,爱美人更爱江山
侯杰:流氓的最高境界是自残
侯杰:一首歌与自由的故事
侯杰:重返滇西“战场”的鬼子兵
侯杰:站在桌子上的大使夫人
侯杰:广播电视里的两个英语老师
我们战胜疫情,并未战胜SARS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