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北京平谷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2021北京高三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微写作汇编含部分例文

2021北京高三期末语言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散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红楼梦》汇编

《红楼梦》诗歌鉴赏与章节阅读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三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古诗文默写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基础运用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微写作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2021北京高二(上)期末语文散文阅读汇编


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2020——2021学年北京市高三年级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语文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默写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名著阅读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2020北京高一(下)学期期末古诗鉴赏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默写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作文题目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名著《红楼梦》、《论语》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古诗阅读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文学类文本汇编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各区文言文阅读汇编


北京市海淀区十ー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学部语文课程2月诊断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下学期限时练习语文(开学考)试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朝阳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高考精品讲义集

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丰台区2021年高三年级语文一模及答案解析


2021北京平谷高三一模语文

2021.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传说角楼为天神所造,是紫禁城的镇城宝物。其实角楼是我国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辅助建筑,主要结合墙、台、塔、堡垒等防御设施,设于防守式建筑物的棱角转弯处。简单来说,就是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

早在周朝,宫和城就已有角楼的设置。《三国志》中记载:“谓审配于邺城东南角楼上望见太祖兵。”晋、魏、齐、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在庭院围墙的四角和城墙的四角也都能见到角楼的踪影。元代陶宗仪所撰《辍耕录》也有关于角楼的文字记载。

故宫的角楼,从其功能上说,是用于观察、守望和防卫紫禁城的。但其闻名于世,却是因为其结构和美感。

从平面布置上看,角楼为两个“十”字相交叠形,周围环绕着白玉石栏杆基座。立面体为三重檐多角与十字脊结合的做法,“权衡比例和谐,处理的非常巧妙”。内部造型奇特,大木构架及数量繁多的斗拱衔接,皆复杂精密;角楼屋顶内部由榫卯相互连接固定,构成严密的主体结构体系。

内外严谨的结构,决定了角楼的外形之美。纵横穿插的构件巧妙衔接,撑起各层屋顶。主与次,高与低,错落而又条理分明,勾勒出角楼玲珑有致的灵动身影。

从外观看,角楼最引人瞩目的是其层层叠叠的屋顶,以及从建筑顶部伸出来的许多优美的“角”。角楼总计有翼角28个、窝角16个,无论平面还是立面,由于多角的层叠展现显得多姿多彩,造型优美,这也是让人感到其结构精巧的重要原因。

这样构造繁杂的屋顶,仔细分析起来,实际上是几组“歇山”屋顶的组合体。“歇山顶”有一条正脊,两端各有垂脊和博脊,四角有戗脊,在宋代曾称为“九脊殿”。天安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故宫角楼则是三重檐歇山顶。角楼主体可看作由两个垂直相交的歇山顶组成的方亭子,屋顶两端的三角形山花板面向四周,称为“四面显山”,意思是把歇山的山花面显在檐面位置,向四面亮出。角楼中间“方亭子”的四面各有一个重檐歇山抱厦,主体建筑的两层尾檐与抱厦的上下两重檐连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美丽动人的建筑形象。如此复杂又巧妙的组合屋顶,标志着我国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结构技术和造型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除结构之外,角楼的细部装饰也十分繁复。据记载,故宫角楼的琉璃瓦顶上各种特制的异形瓦件,“为近世所稀少者”,譬如顶层檐上,就使用了“大吻、背兽、剑把”等12种瓦件,而戗脊上所用的瓦件更达25种之多。整座角楼内外的木结构上,都施用了繁复的油饰与彩画,额枋枋心画双行龙加珠宝,青绿相间;平板枋画降魔云加桅花;角楼顶部装饰的金宝顶,是鎏了三道黄金的……故宫角楼体现出工匠建造角楼时的巧妙构思,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美学高地。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角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宫城中的主要建筑        B.最早出现于周朝

C.艺术作品多有记载        D.多位于宫城四角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故宫角楼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整体构造为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B.位于紫禁城墙角,有瞭望防御作用。

C.采用重檐歇山顶,四面交叉组合而成。

D.因内部装饰的整齐划一,闻名于世。

材料二

不管你从哪个方向眺望多层屋檐的角楼,都会注意到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美学特色,那就是屋面滑向屋檐,向着天空稍稍翘起的优美曲线。在世界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与西方在材料上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传统西方建筑的材料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东方建筑则一直着迷于木材。木材料也一直为中国传统建筑提供着独特的建筑艺术语言,屋顶曲线及屋檐起翘正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种。

对于屋面曲线与屋檐起翘,可将其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天人合一”。建筑屋顶曲线和起翘的飞檐产生一种升腾感,呈现出飞向天空的动势,形成一种对天穹的向往。而故宫角楼守卫着天子居住的紫禁城,正是这种观念的最好代表。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曲线的形式,主要是由梁架结构上的“举架之制”造成的。举架之制有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步架”,一个是“举高”。

从传统建筑的侧剖面图中我们能看到“檩”这个建筑构件,这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檩的作用是固定椽子,承载屋顶重量并通过梁向下传递。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称“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而相邻两个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就是“步架”,步架依对应檩木的位置不同也分为檐步、金步、脊步等。

而“举高”,就是相邻各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座建筑如果步架相等,举高也相等,那么屋顶剖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一条直线。如果步架从檐步至脊步递减,同时各步举高不变,屋顶坡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曲度比较和缓的曲线。基本上,屋顶的曲面呈现取决于工匠如何选定一座建筑的举架之制,不同步架与举高相组合,屋顶至屋檐就会呈现轻重缓急不一样的腾跃之势。

屋顶的曲线到此还没有完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简陋民居,大部分建筑在屋檐处椽木之外还会加一段“飞椽”,将屋檐向外挑出并略向上翘起,使屋檐形成稍向上翻的曲线。此外,庑殿顶和歇山顶屋檐的转角处,檐口平视并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往角端微微翘起,称为“起翘”;檐口俯视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往角端向外伸出,称为“出翘”。屋檐这样的曲翘设计,有利于室内采光,而上陡下缓的坡面,使得下大雨的时候,雨水会被抛出,飞到远处。屋顶曲面这个功效,最早在《周礼》中就有清晰记载:“上欲尊,而宇欲卑,吐水疾而雷远。”

虽然屋顶曲线与屋檐起翘是在中国传统建造程式与建筑功用中自然出现的,但其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超越了单纯的建筑结构,甚至在人们的心目中产生了“天人合一”的神秘幻想。所以,林徽因先生说:“这屋顶坡的全部曲线,上部巍然高举,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屋顶部,一跃而成为整个建筑的美丽冠冕。”

故宫的角楼,既是这种屋顶曲面形制的综合,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它的屋顶组合令其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几十个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屋面。这些屋面形成了一种屋顶曲线与屋檐起翘的交响。《诗经》如此赞美周宣王的宫室:“如鸟斯革,如翬斯飞。”意为“屋檐像大鸟展双翼,又像锦鸡正飞腾”。而故宫角楼那极繁复,又极雅致的曲线,恐怕只有“凤舞”可以形容了。

(选自黄波同名文章,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建造故宫角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木质材料为主,有别于西方。

B.举架之制使其屋面呈曲线形式。

C.飞椽、起翘等形式借鉴于民居。

D.屋顶错落有致,屋面富于变化。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故宫角楼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建筑功用中体现艺术美感。

B.巧妙构思,极具美学价值。

C.结构严谨,堪称古建筑典范。

D.使用精美琉璃瓦,值得推广。

5.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故宫角楼之美。(6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题。(共 17分)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远释褐江夏王国侍郎,转奉朝请。高祖见远,谓张弘策曰:“何远美丈夫,而能破家报旧德,未易及也。”板辅国将军,随军东下。高祖践阼,迁建武将军、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远与恢素,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甚密。顷之,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至是乃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钱买民井寒水,不取钱者,则运水还之。其它事率多如此。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焉。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多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然性刚严,吏民多细事受鞭罚者,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数十条。当时士大夫法,皆不受立,远度己无赃,就立三七日不款,犹以私藏禁仗除名。

后起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双鹅别。彬戏曰:“卿礼有过陆纳,将不为古人所笑乎?”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有也。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刺史,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然听讼犹人,不能过绝,而性果断,民不敢非,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治状,高祖每优诏答焉。天监十六年,诏曰:“何远前在武康,已著廉平;复莅二邦,弥尽清白。政先治道,惠留民爱,虽古之良二千石,无以过也。宜升内荣,以显外绩。可给事黄门侍郎。”远即还,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豪右所畏惮。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之。轻财好义,周人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

(节选自《梁书》卷五三,有删改)

【注】释褐:脱下粗布衣服,指入朝为官;奉朝请:有参加朝会的资格。高祖:梁武帝。板:皇帝册封委任下属官员。践阼:即位。立:测立,一种刑讯制度。款:服罪。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远与恢素             善:交好

B.当时士大夫法         坐:犯

C.道剽掠               缘:沿着

D.士类益以此之         多:怪罪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每钱买民井寒水          吏民多细事受鞭罚者

B.进斗酒双鹅别            特豪右所畏惮

C.近代未有也              周人

D.然听讼犹人              轻财好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馈遗秋毫无所受

对亲朋的馈赠,丝毫不受

B.其它事率多如此

其他事情也多是如此

C.所过若营家焉

(何远)所到之处就象商家对待自己的产业一样加以经营

D.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何远)给别人写信,无论贵贱,所用的称谓礼节都一样

9.根据文意,下列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远任武昌太守时,杜绝交游,尽职为官。

B.何远多次被免官,均是当地豪强诬告所致。

C.何远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贫穷人。

D.何远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建生祠表示尊敬。

10.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11.第二段中说何远“视贫细如子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语句。(2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7分)

12.阅读下面含有“直”字的《论语》五则,回答问题。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1)概括“直”字的几种释义。(3分

(2)结合语句,联系现实,谈谈孔子认为的“直”带给你的启示。(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3-15题。(共11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此诗写于作者遭权奸谗毁,被排挤出长安之后。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人,被诬陷致死。谢朓遭排挤离开京城时,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是其中句。

13.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明登楼地点和时间,“夜寂”“独上”等词透露出诗人登楼时的复杂心情。

B.颔联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摇”“滴”二字化静为动,情态逼真,异趣横生。

C.全诗写诗人月夜登楼所见所感,信笔挥洒,脉络分明,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

D.全诗用词讲究,韵律和谐,色彩协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幽邃深远的浪漫之感。

14.与“月下沉吟久不归”中的“月”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B.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C.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花草树木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菊花象征隐士的高洁 ,松菊犹存”;《蜀相》中,杜甫借“  ,隔叶黄鹂空好音”,描写武侯祠春意正浓;《琵琶行》开篇,白居易借“浔阳江头夜送客,  ”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声声慢》中,李清照借“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出了花儿凋零满地的景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写杨花给人以飘零之感:“杨花落尽子规啼,”;《兰亭集序》中,王羲之通过“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等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春来“”,入夏“”,秋来“风霜高洁”,季节不同,景致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7题。(共5分)

17.脂砚斋在评价《红楼梦》人物时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意思是说有缺陷的美人,才是真正的美人,活的美人。请从《红楼梦》中选取一个人物,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先生是水

沱江平静地绕过凤凰古城,温存地将古城半搂入怀。古城墙上的几朵秋花兀自绽放,开得寂寞而恬淡,在江风中瑟瑟抖动。花朵上积满了水珠,晶莹、可爱,随风微微颤栗。墙角里钻出的几株沧桑槐树,枝桠遒劲,斜斜伸向江面,皴裂的树皮在绵绵秋雨的浸润下变得潮湿而深邃。沿树攀爬的青藤,以不变的绿色阅读着江面的来往帆影。对面的山上长满榕树、槐树、竹子,密密匝匝的,如一道道泼洒开去的狂草墨迹。

细雨一直下着,石板地面被浸得湿湿的。独自在小巷里穿行,想着很多与雨有关的人与事,不觉间,到了沈从文故居。庭院不大却很精致,故居里挂有几幅妻姐张允和写给沈从文的书法条幅,字写得绢秀,文字也隽永。右侧的厢房内,陈列着一把破旧得已散架的青藤躺椅,椅边有文字介绍,这是先生生前用过的。我凝视良久,似乎看见他着一身布衣躺在上面,手中轻握一把茶壶,久久的望着沱江,当雾水迷糊了眼镜,他取了下来,用粗布衣袖擦了擦后又戴上,继续打量着“边城”日子。

沈从文心中的故乡之水始终以恰到好处的湿度,滋润着他的文字。“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先生笔下的故乡总是水样的漉漉欲滴,一点一滴,漫上心头,漫过记忆,在先生的心塬上情深意长地淙淙流淌。眼前的这一江水是属于先生的,在《边城》里,在翠翠的等待里一直缭绕不绝。故乡之水是先生的全部人生,他的生命已被水融化、被水诠释,文字里、日子里,寂寞时、苦痛时,水的柔韧给了他力量,伴着他淌过岁月中的坎坎坷坷。

沈从文注定走不出故乡之水,哪怕是在“北漂”的日子里,哪怕是在挨批斗的岁月里,哪怕是在故宫研究明代服饰的寂寞里。泪水滴落时,先生都会想起故乡的沱江,故乡之水便朝他奔涌而来,这是来自遥远湘西的一丝抚慰,会在瞬间止痛他的相思与伤戚。“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和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与先生都是温和的、强韧的,始终不屈而从容地面对荣辱。“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先生20岁从凤凰走出,是顺着沱江坐船离开的,清波之上的告别,开始了先生“横海扬帆的美梦”。在先生心中,故乡的沱江水即可让他阅读人间世故,亦可抚慰受伤的心。“我总那么想,一条河对于人太有用处了,我赞美我故乡的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验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条河。”

我在靠城墙的一条青石凳上坐下,看着细雨中的沱江,思绪与流水一起缓缓流过。光滑的石板路,一直沿着江边逶迤而去,几个身着土家族服饰的湘西女子,头戴竹斗篷从我面前走过,紧跟身后的一只毛色很好的小狗,没一会就随主人转进了一条深巷里。眼前的翠翠们脚步盈盈,笑语嫣然,恐怕从没有过翠翠的孤独内心吧!

沿江而下,在听涛山半山腰的一个平台后面,我找到了先生的墓地。墓地没有想象的高大坟茔,只有一拢松软的泥土,一块木板斜斜地插着,写着“沈从文之墓”。这里只有先生的一半骨灰,另一半在沱江里。地面镶嵌着不规则的鹅卵石,一排一排的铺开去,中央立有一尊多边的石块,算是先生的墓碑吧。正面刻着先生自己的话:“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行礼鞠躬后,坐在墓地前的一个石凳上,掏出《边城》读上几段,我想以这种方式追思先生是最好的,先生也可以在他熟悉的文字里,再次听到故乡的水声。先生一生坎坷沉浮,在不少的算计中打击中,依然执着地奔走在自己的路上,虔诚地珍惜一切相遇,故乡的水是理解他的,他以水的坚韧和柔情打量着日子,水教会了他“识人”,从而识辨斑驳陆离的炎凉人世。墓碑后面是张允和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字面上看在高赞沈从文其人其文,其实张允和的苦心却不仅如此,挽联每句后面的字连缀起来即是:“从文让人。”张允和是懂妹夫的,“让人”是水的性格,是沈从文的性格,外表纤纤,内心不屈,遇险则回,遇急则缓。生活中沈从文一直选择让人,以一个湘西人的谦和让他爱着的人,让他愿意让的人,让出了不一样的风景,让出了一片“边城”风情。

据说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是铺天盖地而来的,张兆和开始有些招架不住,便到胡适先生那里告他的“状”。胡适却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在长达4年的追求长跑中,沈从文的求爱信一封接一封的如雪花飞来,张家三小姐终于调皮地回过头来牵上了他的手。婚后两人时聚时离,离多聚少,沈从文却书信不绝,哪怕张兆和从不回信。1969年,67岁的沈从文收到了妻子张兆和的第一封回信,高兴地傻傻地举着信说:“三三来信了,三三来信了。”接着又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张兆和谢世后,选择将骨灰放在丈夫的身边,这里僻静清幽,与丈夫一起头枕青山,听涛水共眠。这或许是一种弥补,或许是一种慰藉,彼此都有时间了,得给丈夫讲讲当年没有回信的旧事。想必“让人”的沈从文不会太在意妻子的解释,他会再次似笑似哭地举着手说:“三三,你来了。”

我敢肯定,先生心中始终有一泓清流,无声地滋润着一切,以“让人”的谦和去包容一切,去痛爱一切。故乡之水赋予他的一切,先生又以游子之怀全部反哺了沱江,反哺了故土。

先生是水,充满灵性涓涓不息。他荡漾的心里从来没有孤独,永远水波潾潾。他用一生的时光,用湿湿的文字幸福地滋润着自己的日子与爱情,滋润着“边城”两岸的山水和悠长悠长的往事。

(选自胡启涌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8.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④段引用先生回忆“水”的文字,说明水对先生的人生影响之大,读来真实亲切。

B.文章多次提到“边城”与“翠翠”,表明先生作品流布广泛,在当今文坛仍有崇高地位。

C.第段,作者展开想象,语言形象生动;第段,叙述生活趣事,语言简洁幽默。

D.文章先写游览故居,再写拜谒墓地,以游踪为线,怀人抒情,表达缅怀崇敬之意。

19.纵观全文,有人认为第段可以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简述理由。(5分)

20.本文题目“先生是水”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21.文章第段说翠翠有“孤独内心”,结合《边城》的阅读,试举三例谈谈翠翠的孤独内心是什么。(5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语言基础运用(5分)

紫禁城肇建于明代永乐之治、定格于清代康乾盛世,紫禁城所经历的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新中国成立后,紫禁城获得了新生。党和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不断修缮,将康乾盛世的风貌得以重现紫禁城。总之,紫禁城既是明清两代皇宫,也是一位别样的历史老人,见证着紫禁城600年的历史。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盛世期的王朝还能够外交天下,促进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

同时沟通南北经济交流,调和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发展生产,安定民生

在盛世时期极力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柔和各兄弟民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同时繁荣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彰显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2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文学经典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次要人物。请你从华子良、假洋鬼子和尤三姐中选择一位,描绘作者在塑造他(她)们时最令你欣赏的一个场景。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请对此句发表看法。

要求:思想积极向上,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请写一首赞颂志愿军战士的小诗,致敬英烈。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诞生。之后的100年,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秉承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发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2005年,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2019年,总书记盛赞红船精神:“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今后,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将会和全国人民一起践行“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绽放出时代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对于“红船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具有逻辑性;语言得体。

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小初高各学段。“劳动”成为中学生的必修功课,你在劳动教育中受到了哪些启示?请以“劳动启示了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2021北京平谷高三一模语文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

1.(3分)A

2.(3分)B

3.(3分)C

4.(3分)D

5.(6分)

结构美:主体结构精巧严密,比例和谐;内部木结构造型奇特,多使用榫卯结构,斗拱衔接。

外形美:层叠的屋顶形成曲面,屋檐起翘,建筑顶部多角层叠,繁复雅致。

装饰美:油饰彩画精细;瓦件异形多变。

(每点2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

6.(3分)D

7.(3分)D

8.(3分)C

9.(3分)B

10.(3分)在与人交往时,从不低声下气,因此多受到俗士的忌恨。

11.(2分)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12.(7分)

⑴①正直(的人),直爽(坦白、爽快、直率),公平(刚直不屈)。(每点1分)

启示(1分),结合语句(1分),联系现实(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

13.(3分)D

14.(3分)B

15.(5分)示例:尾联说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静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解释1分)表明自己能领会谢朓诗句的含意,与其精神相通,心情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只能“长忆”了。(分析2分)作者感慨自己身处暗世,遭到排挤,含蓄地抒发境遇不幸、知音难遇的孤寂郁闷的情感。(情感2分)

16.(8分)三径就荒映阶碧草自春色 枫叶荻花秋瑟瑟满地黄花堆积闻到龙标过五溪茂林修竹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每空1分)

17.(5分)指出缺陷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

18.(3分)B

19.(5分)【评分标准】“内容概括”1分,“关联语境”2分,“原因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

寓意:先生出生成长在沱江边,人生与水密不可分,水教给先生智慧与思索、带给先生体验人生,激发先生理想追求(1分);水培养了先生柔韧刚强,坚定不屈,从容面对,谦和让人的优秀品格(2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崇敬敬仰和缅怀思念之情(1分)。

效果:全文的线索,贯穿始终;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激发阅读兴趣;与结尾相照应;揭示文章的主旨。(2分,任意一点1分)

21.(5分)评分要点:具体内容(2分);结合具体情节分析(3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1)(3分)C

(2)(2分)党和国家不断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修缮,(1分)使紫禁城得以重现康乾盛世的风貌。或:紫禁城(才)得以重现康乾盛世的风貌。(1分)

23.微写作(10分)略

24.作文(50分)略




更多语文问题可添加作者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