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作业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UniDesignLab 2022-04-21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结束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同学们感慨万千。大结局评图后教学组老师们收到了84份设计课学期总结。同学们的文字记载了时(gan)间(tu)、成(jiu)长(jie)和感(tu)谢(cao)……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活泼泼的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百景图。



关于评图


本次评图采取的方式新颖,不是由同学们一个个走上讲台挨个讲述自己的设计,台下的老师板着脸挑刺,而是采取了学术沙龙的形式:所有人的模型和图都放在了各自的位置,在场人员挨个参观,老师在场走动,逐一进行长短不一的总结。整场评图的气氛轻松活泼,没有以往那样紧张严肃,反倒多了几分建筑设计应有的轻松活泼与喜悦。从评图的形式而言,此次的评图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大有可圈可点之处。


同时,在此次的评图中,我也亲自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细心负责与同学们的认真好学,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



第一次评图,是在一间大教室里,老师们并排坐在座位上,然后对我们的图发表一些意见,经常滔滔不绝,讲到激动处,还会离开座位,捧着模型仔细端详,并认真专业的指出我们的问题所在,真心为老师的严谨和热情所感动。


第二次评图,在水利馆的办公室里,老师们轮番走动,当某一位老师走到你的跟前时,你就向老师介绍你的方案,这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与每个老师有充足独立的交流时间。若在评图空隙时,还能和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案,一番交流和分享下来,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罗惜婷



两次评图都在水利馆以实体形式展示,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方式。尤其是第二次评图,每位同学自己选一块地方,摆好图纸和模型,老师在一个个展位之间穿行,分开点评。少了往日评图的一丝紧张,多出的则是与每一位老师的充分交流,就像置身在一场小小的专业展览之中,气氛轻松活泼,知识在其中碰撞,魅力四射。也要感谢这学期在评图中带给我指点的所有老师们!——徐思睿



评委说做建筑就像写文章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能打动人心的点,有一条贯穿全文的主线,这就已经足够了。——杨雨菲


我想用一位老师在评图时的一句话为这个设计画上一个阶段的句号:设计师遇到困难是一种机会,你要抓住它!——郭涵琪



关于老师



本学期的两次设计任务都令我受益匪浅。第一个设计我跟随城规专业的左进老师学习设计,他的讲课让我体会到了规划师视野之广阔。我们不应该埋头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放眼全局,从更大尺度的效益出发,通过策划前置规划设计的方向,这样的设计才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我们是建筑师而非画图匠,我们要拥有更远的眼界。


在第二个设计中,我跟随经验丰富的梁雪老师。他并没有向我们灌输知识,而是帮助我们进行自己的设计,每节课我们都有充足的自由时间用于画图、交流。


在最终表现阶段,我还尝试着实践了数字绘图课所学习的知识,渲染出了一张令自己满意的效果图。



任军老师真的是个非常好的,负责任的老师,每次上课都能把我的方案从沼泽里捞起来,让我看到汪洋,开拓了我的视野,给了我很多新思路,课后也会非常耐心地指导我,总之这次设计十分开心,感觉自己获得了肯定。


赵劲松老师的思想非常前卫自由和开放,让我不受一些自己臆想出的限制所禁锢,会给我们看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建筑资料,总之这次设计我学到了很多思维层面的东西,似懂非懂,可能需要以后慢慢消化吧。——朱骊冰


在开题大课上,肖老师说过住宅是一个经典的命题,也是建筑师的必修课;在最后的终期评图中,张继元老师同样也强调了住宅的重要性“住宅是建筑师在空间中对人体尺度和行为活动的探讨和思考,进而这些探讨和思考会延续到公共建筑中去。”两位老师的话首尾呼应圆满为这个课程画上句号。——李哲嘉


做设计确实很不容易,好在在这路上有老师们一路相助。这学期很幸运在王绚老师手下完成了第一个设计,无论是做平面、立面、细节、画草图还是分析案例的能力,在王绚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都学到了很多,打开了思路。第二个设计中,李严老师对我设计基本思路、方法的控制,也让我收获良多。真心非常感谢王老师、李老师对我的巨大帮助!——徐思睿



非常感谢李珊老师和肖宇澄老师。李珊老师非常温柔,尊重我们所有不切实际的形体想法,并且帮助我们利用各种方法达到自己的预想,同时老师给我们讲解的各种材质的特点也非常有用,弥补了我们在材质方面的空白。因为李珊老师工作的原因,我们得以和了解到国外的建筑行业情况,甚至受到外国老师的点评,非常有益。

在设计中,李珊老师始终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非常振奋人心。在肖宇澄老师组,我学到了建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从使用者出发,布置流线,形成空间,从理性科学的角度来设计建筑,这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此外,老师在立面上的设计也让我非常震撼,寥寥几笔可以设计出丰富的立面让人佩服。肖老师特别热情幽默地回答我们对建筑行业的各种困惑,也让我们受益匪浅。————方杰


很幸运能遇到戴老师和任老师,一直在鼓励我,帮我打开眼界,让我的方案慢慢有了逻辑、不断深化,使得我最后能在评图汇报中获得评委的好评。想和老师们说一声辛苦了,每次设计课都是头脑风暴,给我们每个人看方案改方案,想想就费脑,还要很耐心的讲给我们,在我们不想做时还得鼓励我们(想想就好辛苦嘿嘿)。——游可晗



关于作业



老师们温柔地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指出还需要一些怎样的考虑和修改,于我而言可谓获益良多。例如斜长方体体量与两正交长方体体量穿插时,交叉部位应该处理得更为丰富,可以做成交通枢纽的感觉。在体量的大小形态的设置上也有缺陷,斜长方体体量显得过于瘦小,而与它连接的观景平台也可以进行更多的处理与设计。这说明在空间穿插手法的运用上我十分不熟练,还需要参考更多的大师作品,同时进行更加细致的揣摩与学习。——严涵

本次设计,我的主要概念是城市山谷——为年轻人设计的共享住宅,将自然意向引入到城市建筑中。这个概念的确定,意味着我要面对着许多的挑战。好在有郑越老师等优秀的老师,亦师亦友般地不断地指出错误,提出改进意见,带领我继续深入思考,让这个设计最后有了最终的呈现;也让我学到了新的设计方法,新的分析方法。同时,也非常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们,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和鼓励。——李哲嘉



关于学习


也许每一次设计都会有遗憾,但也会有进步,会有自己最想表达的点,也有忽略没有重视的部分,会有点从心所欲,也会听取老师的建议,不一定能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但至少得到自己的肯定。不盲目自信,也不妄自菲薄。——刘珂妍



关于图纸的一些想法……我一直认为图纸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至少在当前阶段是,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个任务书或是某个老师的要求,同时图纸也可以看出设计者本身对于自己作品的态度。图纸上的每一张图都有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也有作者对于作品的热爱。我可以理解评委对于工作量过大的顾虑,而工作量等同于成绩这一点我本人也是不认同的,我只希望能将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即可。当然,我也需要适当的做一些取舍,将自己最想说的话说明白,所以也谢谢各位评委的指点。总体来说,我很喜欢我这次的设计,它符合我一开始想要达到的效果。同时我也希望在下学期的设计中,能够更加高效率高质量,也提升自己表达的准确度。——杨雨菲



关于自己



第二个我学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意识到设计的无限可能性和生命力,我看到了很多日本建筑师的前沿设计方法,我有意识地去学习,但是我也知道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关注人的行为这个观点意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希望我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这个方面,把这个方面再做得更好。同时我也意识到研究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我总以为设计靠的是直觉感受,但是第二个设计让我意识到了逻辑的重要性,建筑逻辑是非常重要的,只寄希望于感觉是行不通的,而且在深化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同时建筑设计也不能只靠逻辑,而是要加入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很日常,也很细腻,但是在这方面我做的并不好,我发现我对日常生活的动人的时刻缺乏关注,对于空间的想象力也比较匮乏,这点有待改进。——潘晓敏


说起评图,总还是有一丝丝的紧张——为期八周的设计,总还是希望得到一个好的评价。这次的住宅设计,虽然过程较为艰辛,最后的结果总还是稍显圆满的。


从第一次评图的兵荒马乱,到第二次的稍显从容,感觉自己还是有比较大的进步的,记得第一次评图还是出的手图,第二次就出了CAD的图纸,感觉还是CAD更加规整漂亮,后期的拼贴也更加的容易。总是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摸索中成长着。每一次的评图,都学会了一点点的知识,将上一次的遗憾弥补了一些。希望未来的自己越来越好吧!——孟凌烨



在水利馆大厅评图,气氛很活跃,看了许多同学的方案,略有收获。总体来说是一次非常完美的评图。本次方案时间安排比较合理,虽然最后因为不想把事情拖到周四下午选择在周三通了一次宵。尝试使用了拼贴的表现方法,配色选择比较鲜亮的粉色加蓝绿的配色,都是第一次尝试,结果还算满意。在周四早上完成了所有工作,然后准备讲稿。我觉得略微遗憾的是讲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导致语速过快,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像机关枪一样疯狂输出,在介绍方案方面还需要提升。老师们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之后会继续努力,之后的设计中要将坚持的东西贯彻下去,态度更坚定。感谢组员们、舍友们的帮助,在做方案讨论的过程中提出建议,互帮互助。——顾金忠希



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二年级设计课教学组:

Paolo、戴路、胡一可、李珊、李伟、李严、梁雪、刘程明、刘丛红、任军、宋昆、孙德龙、王峤、王蔚、王绚、肖宇澄、张大昕、张清、张昕楠、赵劲松、郑越、朱蕾、左进

参加二年级设计作业评图老师:

一年级设计课教学组:贡小雷、郭梦笛、郑颖

三年级设计课教学组:谭立峰、汪丽君、王迪、辛善超、张向炜、邹颖

四年级设计课教学组:王志刚、张龙、张烨、赵娜冬

五年级设计课教学组:张凤梧

大类是一家:刘彤彤(风景园林)、许熙巍(城市规划)

外请评审:

ATA Architect&planners董事总监盛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教育建筑研究中心"公司副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石华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吕大力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岳顺利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张键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董雅楠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郭小辉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正高级建筑师高伦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赵大鹏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吴亮

天津规划院愿景公司高工田恬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二院院长陈天泽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高工张擎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正高工刘玮

天津天华设计院高工徐强

天津天华设计院建筑一所所长刘利翔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高工唐敏

天友郑涛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郑涛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建筑学系2019级学生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2019级建筑作业展

央美建筑学院2019级作业展丨独立小住宅设计

河北大学2017级课设作品 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

河大建筑系2017级居住区设计成果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建筑学作业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观景台设计作品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作业展示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大跨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9级环卫驿站建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文化遗产方向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8级香厂新市区转型设计

北交大2018级幼儿园建筑设计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课设分享|自然山野中的民宿设计

课设分享 | 来设计一个浴场吧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竞赛汇总 | 竞赛不来,寒假不嗨(建筑篇)

2020城市活化·人文共生自然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陀螺体育公园丨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解析

台湾塔2030国际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入围作品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戏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020第七届文科杯全国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由你重新定义“中国味”:荷兰公共餐饮空间设计竞赛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趣村·港头”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获奖方案

深度横评 | 盘点国内外9家建筑竞赛平台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奖30年:1988-2020

2020霍普杯一等奖解读:《古城起搏器》,城市乌托邦

2020北京国际花园节设计竞赛作品赏析

2020 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展示

往届8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赏析

2019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雾隐潇湘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这3个珠宝店设计,都包含这个工作室对爱情不同的解读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重见·永新 | 中国首个非遗设计周落地永新古城

GWP 新作 | 汤湖宋园温泉度假区·生活的诗意栖居

南京乡下废弃农舍打造民宿,海归建筑师的朴素田园牧歌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宁波中交未来城•未来塔概念方案竞赛正式启动!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方案揭晓丨八位建筑大师集群设计重塑岭南传统古村

大美至简,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演绎 | 杭州融创城示范区

DA!田坝村即兴创作实践作品《青榭竹里》——设计文本篇

浮光之间,桃源之境 | 无锡融创·敔山桃源

以传统集市为原型的现代商业空间 | 临港新城配套公建

临界的日常——三院宅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100张图告诉你中国首座【建筑模型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让人欲罢不能的迷人混蛋:超现实虚拟建筑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不只是帐篷板房——建筑师的灾后安置思考

BIG 给丰田设计了一座城,未来的小区就长这样?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