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作五年后,我用包含行为艺术的作品集敲响了加拿大顶尖景观院校的大门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DSC设计罐头 Author DSC设计罐头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我是Harry,一名本科毕业已有近五年的留学申请者,本科为非211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背景,GPA3.0,雅思7.0。在2021申请季,申请了卡尔加里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和圭尔夫大学三所学校的景观研究生MLA专业,同时也顺带申请了欧洲等地区的MUD和MLA。


最后很开心收到了Calgary和Manitoba的三年的offer,并都给到了入学奖学金(其中曼大给了第一年的半奖),也收到了欧洲Leuven和Iaac的offer。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DSC在我的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对我的帮助,当鹏菲老师邀请我分享我的申请经历的时候,我也很开心借这个机会,回顾整个申请的心路历程。



+01. 申请前期的各种调研


我打算出国读书的想法从大三就开始了,当时受到大学钦佩的老师和学长的影响,在视野不断被打开的同时,对世界的探索欲也逐渐萌生,但最后因为诸多原因搁浅,最终本科毕业就去工作了。


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换,以及对于设计工作本身的困惑等都让我有些难以适从,工作后996是工作常态,自己也会对生活的产生怀疑。于是,出国读书对于我而言又赋予了更多其他的含义。但无论怎样,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想要出国读书的打算。


在经历过工作一年、辞职去澳洲打工度假一年、菲律宾游学、待业脱产学英语、再工作、再辞职脱产学英语的过程,我也总算攻破了英语大关,雅思从四年前的5.5分一点点提高到6、6.5再到2020年的下半年终于考到了7.0。至此,我也总算可以将出国读书提上了日程。


考虑到未来留下体验和工作的可能性、教育质量和开销,我便把加拿大作为我的第一选择。当时在网上看到加拿大申请经验帖的推荐,了解到DSC坐标在加拿大,有非常丰富的加拿大设计专业的申请经验和教师团队,便马上联系到了DSC工作室。


因为我本身有景观工作经历,以及我个人对未来就业的考虑,我反反复复地和DSC的老师鹏菲交流我的顾虑和想法,她一直非常耐心负责地和我解答,并以她在加拿大景观行业工作的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和思考为我做参考,以就业为导向,推荐我申请景观专业。在十月,我们共同制定了最终申请计划,帮助和辅导我的整个申请过程。


关于加拿大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及行业的具体信息,可以参考我们的往期文章:


加拿大仅有的五所提供景观建筑专业MLA英语教学的院校全解析


深度探秘调查 | 加拿大风景园林师(景观设计师)的收入如何?


不过后来我得到的教训是!因为我之前自己有制作过一本作品集,就以为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申请的作品集和文书一系列资料足够,但后期发现压力真的很大!



+02. 申请准备阶段


加拿大提供认证MLA专业的院校只有5所,考虑到开支和当下我的留学需求,最后决定不申请UBC和多大这两所名校,选择了DSC推荐的同样值得申请、教育质量优异、就业前景也非常不错的其他三所更为小众的学校。


整个过程我的体验和学习如同在大学完成课设一般,被激发着和引导着,一次次完成了对于自己的突破,整个学习过程俨然已经比最后的结果更为宝贵。其中,PS、CV和 Portfolio 的辅导,让我受益匪浅,能感受到自己飞速的进步。从我自己写下的初稿,再到反复经过老师修改后的终稿,我有更多的个人意志和思维的介入。


在文书写作上,鹏菲老师在大方向为我把握整体的内容创作;而外教老师、UBC建筑研究生专业毕业生Lorinc老师会帮我把我所要表达的,或杂乱或发散的想法逐渐落实到用英文思维书写的文字中,从英语逻辑、语序、语法各个层面都给我的文书质量带来了全面的提升。在整个过程中我和老师们有着非常对等和细致的交流,而改了无数稿的文书也让我对英文学术写作有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 感谢老师们在写文书时给我提供的超级多的建议


+++ 文书总计改了五版


在Portfolio的辅导中,UBC景观专业毕业的阮老师对我的设计思维有很多点拨。当我们在讨论我在三峡的地区的设计时候,很明显的能够感受到之前我规划思维的常规性和发散性在设计纪念性景观的时候的局限性,在上课的时候,我仿佛已经有预判性的感受到未来去读书可能会学到的景观设计逻辑和叙事逻辑。


+++ 诺邓白族村落改造及景观规划设计‍‍


其中我自己最满意的项目是诺邓白族村落改造及景观规划项目。我根据对当地的人文地理研究,将道家“隐”的学说理论进行解读,用于乡村规划之中,并从形态结构,街巷空间和文化产业三个方面进行演绎和设计。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当时我很希望将老师为我教授的海外院校非常欣赏的景观设计逻辑叙事性深入浅出的用于三峡的那个设计中,但前文也有提到,由于我申请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后来非常紧迫,导致最后留给作品集的时间非常有限,也无法大刀阔斧的完成我的想法。不过可能万事总归会有些遗憾吧。


+++ 城市设计—广州东站改造


+++ DSC强烈推荐我在作品集中加进去的当时在交换时做的行为艺术类装置设计—Blade Runner2019 半智能服务社会的反噬


加拿大的整个申请过程尤为复杂,我开始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后面非常紧迫,申请曼尼托巴大学的时候只有不到一周准备时间,申请圭尔夫大学的时候书写的材料有非常繁琐的问卷调查,调研方向问卷等内容…总之有许多崩溃的瞬间,真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DSC的各位老师对我的认真负责的辅导和指引,我能不能够完成整个过程。


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细节就是,我们经常利用时差,我在晚上给老师们上交的作业,第二天早上老师们详细的批改就已经躺在了我的邮箱里了。而且由于我跟随着参与到了整个过程的递交和申请,每一步都非常透明,老师们会给我非常诚恳的意见,也是因此,我也更加熟悉这段经历,也学到不少。


比如在申请圭尔夫的MLA的时候,需要提交调查问卷,其中包括阐述对你影响最深和最喜欢的设计,我当时有意提到了景观规划中具有开创意义的千禧年的多伦多公园设计竞赛,特别是OMA的方案,让我重新巩固温习了其中的景观规划和策略;在准备文书的时候,经过跟文书老师鹏菲和Lorinc老师的沟通和几轮文字反馈,让我自己对于想要探索的领域更为明晰,挖掘出我对新移民与景观之间的联系的探索方向,并更为明确的在文字上抛出了我希望在加拿大学习中探索的议题…


+++ 在曼大offer拿到后的第二天的惊喜:5400加币的奖学金



+03. 后记


回头看,从学习语言到修改作品集,再到最后冗长的申请流程和最后等待offer 和拿到offer择校,整个过程最想感谢的还是:鹏菲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信念,支撑着我时常摇摆的信心,她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真真切切的抚慰到我的焦虑,让我知道原来我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其实有很多人站在另一端向我招手呐喊。让我一点点靠近到我想要成为的人。


因为种种原因,我最后并没有选择加拿大的offer,但这已经不重要了,相比下,我已经比之前的自己更加勇敢,更加坚定,而想去加拿大读书的决定,已经完成这个人生阶段应有的使命,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的最后,对未来学弟学妹的申请建议是:


1. 加拿大高校申请繁琐,需要提前预留时间,不要赶deadline。


2. 加拿大院校的包容性很强。所以作品集要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多样性,和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DSC的建议下,我在作品集中充分表现了我的城市的研究背景,甚至还加入了行为艺术作品去共同表达相似的主题,这些都是补充表达申请人的个人思考和见解。


3. 加拿大签证准备材料多且审核时间长,切记一定要提前准备,特别是资产评估,不要等到5月再开始准备。


4. 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一定要早开始准备!而且加拿大院校对于雅思要求相对较高,普遍为7.0,不要拖到最后又要准备作品集又要刷雅思成绩,会压力很大。但是也不要被语言打倒,早准备,相信自己会拿到入场券。



作者 | Harry
设计/编辑 | Danny
主编 | 鹏菲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建筑师

专访|吕品晶:以系统的思考介入乡村建设,以创新的理念表达乡村迭代 / 霍普杯解题

专访张之杨:始终保持高度独立性的先锋者

零壹城市专访|互联网思维下,理性也能创造“有趣的生活方式”?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营造中国特色、岭南元素专家座谈会实录

张一戈:设计与运营总打架,打着打着……结婚了!

孙树瓅:“锱铢必较”应是建筑师的工作态度

专访waa未觉建筑:如果经常看到一个人出现在很多的社交场所或公共平台,那我相信他一定没时间设计

对话DA!丨建筑——肉体的壳,精神的纱

“素人”建筑师谷尻诚:从狗窝到大厦都可以

专访 | 为何肃木丁可以如此新锐?

行业后浪:90后建筑师登上福布斯精英榜

一场和中日建筑CP的聊天记录:探访“正青年建筑师”陌至建筑 | 森惠吾 张婕

波尔多建筑学院毕业,法国“景观无国界”协会创始人,巴黎ATELIER PHILEAS 建筑事务所项目总监,创办月球漫步建筑

Dell采访青年建筑师Anna Andronova、孙立东:当XPS 17遇上建筑设计

做好景观设计的窍门:不要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太开!

一次豆瓣建筑友邻的线下聚会:探访“正青年建筑师”热气建筑 | 张子岳 袁烨

青年设计师郭骏:艺术是人与自然之间最直接的媒介

顶级高技派事务所的中国实践 | 专访RSHP合伙人Richard Paul

Occhio Talk丨亚太地区首家精品酒店设计师Jason Briscoe访谈

泰国明星建筑师为何走入贫民窟,寻找东方“错”意境?

聚焦个体觉醒,向多维探索理想居住模式的“无名”侠侣

杜坚:我眼中的建筑师——从甲方角度看建筑师的价值与局限

京沪青年建筑师:最近黄掉的一些实践

未来可期,对话顶尖明星事务所的中国设计力量

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第一个靠讲故事获奖的中国建筑师

海归独立建筑师单挑大公司,打破传统做商业设计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论一名建筑学大触的自我修养,俄罗斯小姐姐Anna带你走进建筑绘画的世界

移动空间,时代科技,新锐建筑师谈建筑产品化的探索

把设计做好,代表中国公司手撕各路鬼子

专访幸福古村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得主俄罗斯建筑师Amir Idiatulin

从蓝天组到gmp,他是如何成为不画图的建筑师的?

做一个新兴建筑师的勇气或许是自成一派,探索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

在北欧各大建筑事务所求索,也享受探索生活的乐趣,来听听她的故事吧

读书工作,做一个稳扎稳打的建筑师

工作快四年,26岁的建筑师又想出国深造了

罗德岛的多元化训练,让他们拿下了evolo一等奖重塑中央公园

一起读书,一起工作,一起做落地项目,留荷建筑师的浪漫爱情

90后产品设计师诠释乔布斯的“产品皆有灵魂”

爱情事业全都要?5对建筑师情侣陪你过情人节!



个人经历

只要梦想仍在,出发从来不晚!工作党跳出舒适圈勇夺米兰理工

Ming:1/2的转行心 (成功摘得UCB&TUD交互的建筑选手)

Heize:赶图怎能没有女团?(流线式作品获哥大宾大UCL青睐)

Studio Gang:建筑界的“惊奇队长”

景观跨专业保研服务设计,我为用户创造产品的合理性

Maruko:不完全日本申请指南(青春苦短,少女前进吧!)

不愿被“卷”,90后姑娘回到农村:造出一座亭子,火了

梦圆AAM!斩获瑞士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阿尔托大学全奖offer(欧洲名校全开图)

Lang:“一张图能说清就别画两张” (囊括欧美英亚名校+奖学金)

在港大接触虚拟现实与VR建筑,毕业后进入米哈游,在游戏世界开辟建筑师的天地

西建大毕业后他到法国攻读了两个学位,之后选择进入公立研究机构

考研党转战留学无悔,执行力满分斩获六所景观名校offer

学员访谈&国际顶级会议发表经历 | 我们对人工智能改变城市,建筑和室内设计的畅想

Harper Li:斩获伦敦政经LSE、UCL的西浦规划生

Josery:困难但有意义的攀登(第一封offer就来自伯克利的幸运儿)

JW:寻找其他可能性 (英·欧·亚·美景观大满贯锦鲤)

Feng: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北工大学子爆肝藤校)

Arain:崇尚快乐申请的规划生 (剑桥MAUS项目成功收入囊中)

Tina Wu: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Arain:崇尚快乐申请的规划生 (剑桥MAUS项目成功收入囊中)

TT:离哈佛一步之遥的吉建大学子(数张藤校入场券帮助建立自信)

叉叉:辞职脱产,遁入学门 (收获哥大MSAUD的景观生)

不当设计师去开健身房,她把公司估值做到几十亿

Hao:申请是个自省的过程 (死线斗士是如何得到Yale的爱的?)

XD:遇事不决睡大觉(剑桥RIBA2给予的意外之喜)

看建筑鬼才少年如何从恐怖题材电影中汲取建筑设计的力量

他学习施工管理,曾在全球顶尖施工单位工作,致力于提升在法华人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考研or出国?小姐姐坚持自我圆梦世界第一名校

法国毕业,工作于AREP、包赞巴克,创立Atelier BY Architectes,在法国执业注重设计的可实施性

愿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感谢哈·普·麻·耶的亲睐!)

七年读博,从甲方到乙方,从研究到实践,她成为工业废地景观改造的智囊

从成绩平平到保研第一,南大学姐说一年足矣!

景观转建筑拿下UCB伯克利offer,北林女孩的设计探索之路

5年本科,一年房地产管理硕士,再加两年TUD景观硕士,在荷兰做景观设计师为鸟儿修大坝

设计师  赖建安 | 两万元创业,如今藏品十万余件

不在意学历,鄙视年终奖,网友:理想事务所该有的样子

法国DPLG建筑及规划双硕士,负责AS北京分公司,创立尺间建筑,设计并创建中法双语幼儿园

从“追星”安藤到探寻生活,建筑学姐爆改房车环球旅行

曾经我们是探险者,如今想做日本留学摆渡人

毕业于ESA,创办法兰西泥瓦匠的人人小站,寸造工设创始人陆侃谈创业历程

国内相恋共赴留学,扎根法国做设计的实久建筑夫妻档

一个不懂交互的programmer不是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

建筑学在读做自媒体博主是怎样的体验?

保罗·安德鲁前主创,家有两宝,法国独立开业的女建筑师

曼大TUD海归建筑硕士毕业,不做设计做摄影,锐境建筑的2020

留法20年的建筑师,先后在AREP和包赞巴克工作,四十而立回到原点开工作室

就职于BIG和SHL,做建筑,做交互,做策展,设计跨界真的无所不能

东南毕业,法国执业,在保罗·舍梅托夫工作,回上海创业和睿设计

游学与朝圣,亲历OMA和SOM等顶级建筑事务所,一位在旅行中不断成长的建筑师

加拿大青年设计师中最专业的赛车手,赛车手中最会画图的诗人

阿那亚的建筑师们

在UBC唯一本科设计专业毕业后的斜杠青年现在在做什么?

从建筑师到独立插画家:我去做有趣的事情,然后有趣的事情就来找我了

异类马岩松

建筑师不用拘泥于造房子,可以向更多元的天性驶去

本科艺术设计,同济硕士学建筑,留法学城市设计,开事务所做室内设计

在包赞巴克事务所工作,回国成立and studio,扩大建筑师的职业服务范畴

离开知名事务所到宁波诺丁汉大学任教,和学生实话实说

从靳远到多重建筑,十年跨度中的五个断面

生于北方,求学南方,回东北做设计的这些年

建筑和景观专业是怎样在海外找到第一份工作的?

从同济建筑学到北师大心理学,我终于····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

离开霍尔事务所后,留在莫斯科做建筑,竞赛是他做设计的放松方式

拿遍各种奖金的MIT联合培养博士谈建筑带给他的热爱与痛苦

哈佛可能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标签

他从“建筑狗”转行成“金融狗”,走向人生巅峰

裸辞建筑师,自从开始了“流浪计划”,他见到了那些让他想学建筑的风景

离开新锐建筑工作室,在建筑新媒体开天辟地

坐标二线城市,青年建筑学研究员如何怡然生活?

念完建筑,开始上商学院创业做教育

哈佛GAP一年,从BIG到AECOM,四所事务所的实习经历,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在剑桥的所得,确有许多是其他学校不能给予的

美国康奈尔的教育体系、英企日企的工作经历,她的故事,有兴趣听听嘛?

失业潮后的海漂建筑青年,用镜头寻找生活的转折点

从清华结构到康奈尔建筑,建筑是一个设计逻辑传达者的角色,而不是像工科那样给一个公式

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如何做一个不用做设计的建筑博士?

接受英国建筑教育并在500强设计公司工作三年后,是什么让她放弃设计?

我想要追求的建筑,美国给不了

谈谈设计,聊聊旅行,回顾写作,建筑师的二十五岁?

六年,本硕攻下西班牙最难读的建筑系;成为欧洲注册建筑师后,“每五年退休一年”

乘风破浪的奶奶:建筑规划双冕女王,柯布西耶的缪斯女神,97岁的她再夺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金奖


创业故事

虹宇建筑的创始人,浙江工业大学环艺老师,他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译

没有名校背景,做公益设计,被压榨久了,但依然能逐梦建筑圈

海归建筑博士生回国开咖啡馆创工作室,为能够驻扎在社区观察人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改行做各类设计,有个性的女建筑师教你如何“不务正业”

千人大院里最年轻的主创,忍不住创业了

创工作室开民宿,听80后建筑学博士谈谈她的设计之道

从建筑师到独立插画家:我去做有趣的事情,然后有趣的事情就来找我了

同济建筑学硕士毕业,如何转行游戏行业?
改行做各类设计,有个性的女建筑师教你如何“不务正业”

转行做麻辣烫、美甲,她说:我的差评大部分来自设计师同行

CP档景观设计师离职张唐工作室后一起创业是怎样的体验?

考过一注,玩过乐队,这位最爱骂建筑师的摄影师,誓要站着把钱赚了

从米兰到北京,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室友一起开工作室

华工研毕国企8年竟离职去地铁设计院后成为合伙人,来自80后建筑师的职业选择

东大硕士生从设计院转型市场营销后创办公司,80后的他想跟你谈谈建筑发展

留学之后,我们在西班牙开工作室

MIT毕业之后,做个想家的建筑师

学设计让他从建筑师转型到甜品师

学设计让她从“画图狗”转型到花艺工作室老板


建筑师说

建筑师说丨肯特·拉森后:疫情时代的韧性社区

建筑师说| 女性和建筑

建筑师说 | 帕特里克 · 舒马赫

建筑师说 | 石上纯也

建筑师说 | RSHP事务所华杰明

建筑师说 | 托马斯·赫兹维克

建筑师说 | 手冢贵晴 & 手冢由比

建筑师说 | 托马斯·赫兹维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