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tudio Gang:建筑界的“惊奇队长”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ZaomeDesign Author ZaomeDesign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Mike Graham


“对我而言,生态学正好提供给了我一个重要的设计感悟,因为生态学本身不会只关注单一生物,而是关注生态体系内所有的生物以及周遭环境彼此间的关系,它们会关注生态体系内所有不同物种间的联结关系,实际上,均衡的生命网络才是永续生命的关键。”


——Jeanne Gang (珍妮·甘) 


Jeanne Gang © Sally Ryan


Populus © Studio Gang


Populus © Studio Gang



Populus © Studio Gang


Jeanne Gang (珍妮·甘) 于1964年3月19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86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1993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建筑硕士学位。


Jeanne Gang的父亲是一位设计道路和桥梁的工程师,在她小时候就带着她欣赏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建筑、景观以及基础建设,这对她此后的设计生涯影响深远。1993-1995年,Jeanne Gang在荷兰鹿特丹的OMA担任项目建筑师和首席设计师,当时的OMA还是一个特别小的工作坊。1997年Jeanne Gang回到芝加哥,创立了自己的Studio Gang建筑事务所。


Studio Gang 工作室 © Studio Gang


建筑师Jeanne Gang主持的Studio Gang堪称全球最负盛名也最具创新力的建筑师事务所之一。Studio Gang总部设于芝加哥,在纽约、旧金山和巴黎等均设有办事处。工作室由100多名建筑师、设计师和规划者组成,以其材料研究和实验、跨多个学科的合作以及关注可持续性而闻名。


Studio Gang的设计理念倡导社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环保主义以及跨学科合作。直至在上个世纪末,这些理念仍与设计市场相悖,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它却开始受到了客户的推崇——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用有限的预算做出有创造性的标志性设计。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Studio Gang获得了众多优秀设计奖项,包括2016年Architizer A+ Firm of the Year Award和2013年Cooper Hewitt、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颁发的国家建筑设计奖,以及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AIA Chicago颁发的各种荣誉。



One Hundred © Tom Harris


One Hundred © M. Studio West


One Hundred © Tom Harris


美国《时代》杂志(Time)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Jeanne Gang和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共同上榜。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列入上述榜单的建筑师。


贾斯汀·戴维森在《纽约》杂志上写道:“如果说Jeanne Gang有什么标志性的东西,那不是风格而是哲学:她的建筑是与自然的不断谈判。”


Jeanne Gang将设计作为一种媒介,妥善处理与当地环境的关系,从生态系统中汲取洞察力。她从不追求或加强某一种建筑风格,相反地,总是让建筑更好融入并联结起人、社区和环境。她善于运用前瞻性的设计方法,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打造创新的建筑,致力于扩大设计师在社会中积极作用,身体力行地向人们证明着女性建筑师在建筑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被称为建筑界的“惊奇队长”。


Miami Design District © Studio Gang


Miami Design District © Studio Gang



男性林立的建筑行业里,这位卓尔不群的女性建筑师领导着一股变革力量——不仅仅是女性力量在建筑行业的变革,更是建筑设计对社会关系的变革。


比起在高层建筑领域的成就,她在对社会关系与环境议题的深层研究更值得人们关注。


Jeanne Gang本人在建筑界也荣膺诸多奖项,包括2003年建筑师协会总统奖金、2013年获国家设计奖(Cooper Hewitt,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2016年获评Architectural Review最佳建筑师、2017年获路易斯·康(Louis I. Kahn)纪念奖和加拿大皇家建筑学院奖学金。2017年,Jeanne Gang成为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荣誉院士,同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研究团。2018年,她当选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终身荣誉院士。


Boathouse © Steve Hall & Hedrich Blessing


Boathouse © Steve Hall & Hedrich Blessing


Boathouse © Steve Hall & Hedrich Blessing




01

旧金山MIRA大厦

Mira Tower


Mira Tower © Studio Gang


MIRA大夏是旧金山市中心的一座豪华共管公寓住宅塔楼,建筑高40层,距海湾大桥、内河码头和里肯公园仅几个街区,地理位置优越。这座建筑优雅地在旧金山天际下盘旋,目睹着旭日喷薄而出,与城市傍晚落霞满天。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Mira Tower © Studio Gang



Mira Tower © Studio Gang


这一设计不仅迎合了旧金山密集式的住房需求,也展现了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建筑一改经典的海湾窗户结构,让建筑成为了时代、环境和居者的联系纽带。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独特的凸窗让它在旧金山诸多建筑中极具标志性。透过窗户,旧金山湾和海湾大桥的景观尽收眼底。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由窗棂自由倾泻,为建筑赋予了无尽的生命力。


Mira Tower © Studio Gang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住宅群内设有屋顶观景台、私人餐厅、健身中心、儿童游戏室、会议室、宠物清洁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等便利设施,将住宅的功能多元化。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Mira Tower © Scott Hargis


建筑内部设计与建筑外形相呼应,奢华又简约。室内的装饰物品也取材天然,让居者在新式奢侈中感受自然的魅力。温暖色调的木质家具,搭配来自旧金山SOZO工作室设计的定制橱柜,各种精致的装饰物、Volakas大理石浴室台面......一切宜人的轻奢元素聚集于此。

 

Mira Tower © Jason O'rear



Mira Tower © Jason O'rear



Mira Tower © Jason O'rear






02

理查德·吉尔德科学教育和创新中心

Richard Gilder Center for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理查德·吉尔德科学教育和创新中心项目隶属于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NH),项目达2.14万平方米,包含展览画廊、最先进的教室、沉浸式剧院和重新设计的图书馆。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建筑以灰白色调为主,以动态交织形式展现混凝土和透明玻璃的结合,让空间内部于通透之中夹杂着神秘的朦胧氛围,艺术感十足。


这一项目旨在激励所有年龄层的参观者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洞穴式的造型和流畅的几何线条将吸引大批参观者,博物馆的游客流量也将从之前的300万人次增加到500万人次。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建筑顶部巨大的天窗让自然光大面积倾泻而入,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合而唯一。建筑主体采用混凝土构造,在混凝土固化后形成一个连续的动态性内部结构。


由于没有材料接缝,建筑的每个洞穴、连接梁和拱形墙都处于灵动延续的液态形状。整个空间呈现出极致的静态流动特性,展现着绝无仅有的梦幻张力。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Richard Gilder Center © Studio Gang





03

星光剧院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Greg Murphey


岩谷学院(Rock Valley College)希望建造一个新的当地艺术表演设施,以取代剧场外现有的室外会场。扩建设施和屋顶既要有覆盖物以便雨天也能在室外进行表演,又要保证那种给人置身户外的感觉。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Mike Graham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Greg Murphey


在Jeanne Gang的设计下,中央剧场上部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通向天空的穹顶,由如同折纸一样的折叠屋顶构成。在天气良好的夜晚,动力控制的中心屋顶可以向花瓣一样向上螺旋状打开,中央剧场空间就成了一个观星天文台。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Tom Harris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Studio Gang


该建筑在三年时间里分阶段实施完成。第一阶段包括扩建容纳1100个座位的主体建筑、售票处、卫生间雕塑景观和有照明的台阶,第二阶段包括铜板覆盖的舞台、舞台悬挂装置和30×60英寸半透明舞台推拉门,第三阶段是钢木结构的折叠屋顶。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Greg Murphey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Studio Gang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Greg Murphey


为了创造一个亲密的社会环境,围绕12550平方米(135000平方英尺)的场地上,Jeanne Gang的设计保证了新剧场草坪缓坡上的座位都有通畅的小路可以抵达,同时建筑与周边校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链接。自从2003年开放以来,星光剧院已经成为一处广受欢迎的地区性聚集场所。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Studio Gang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Studio Gang

Bengt Sjostrom Starlight Theatre © Studio Gang





04

社会正义领导中心

Arcus Center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从历史上看,谋求社会公义的集会,包括许多对这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人权集会,往往发生在最非正式的场合,例如在教堂的地下室,某个起居室,甚至只是厨房的圆桌。想要设计一栋能够促进公开讨论并且向所有人开放的建筑,从各个方面而言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建筑师在空间上的许多设计决定都反映着社会公义——例如在选址、可达性和性别识别等问题上。


公平实践理念被直接整合到设计之中,这使该中心能够在每个尺度上促进积极的社会变革。建筑设计同样敏锐地反映了其周围独特的现实环境文脉:一个居民区,大学校园,以及一个天然的树林。它的三轴设计平面表达并且联合了三种语境,内凹的户型墙面不但连接起巨大的透明立面,而且容纳着内部空间的伸展。


Arcus Center ©  Iwan Baan


Arcus Center ©  Iwan Baan


在建筑内部,开放的视觉以及日光充足的室内旨在鼓励一种能够打破人与人之间心理上和文化上的隔阂、促进互相理解的公共集会。该建筑的会客厅,壁炉以及分享食物的厨房为频繁的非正式会议以及无意的邂逅提供了极佳的场所。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Arcus Center ©  Steve Hall and Hedrich Blessi


用于建筑外部的木质砌体是一种低技术和相对便宜的建筑组装方法,用于实现高性能的立面。木墙吸收的碳比建造时释放的多,这是对当今减少碳污染的回应。堆积起来的木材还象征着相邻的树林景观,这种独特的外观是对校园现有建筑格鲁吉亚风格和砖块语境的一种挑战,又纪念着堆砌工艺以及建造了校园早期建筑的人们。


Arcus Center ©  Iwan Baan


Arcus Center ©  Iwan Baan


Arcus Center ©  Iwan Baan





05

更多

more


Arkansas Museum of Fine Arts © Studio Gang


此外,Studio Gang事务所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主要工作还包括美洲和欧洲的一些文化和公民项目,例如美国驻巴西利亚大使馆;芝加哥大学欧洲巴黎研究中心;旧金山加州艺术学院的联合校园;以及芝加哥的新奥黑尔全球航站楼。多伦多、阿姆斯特丹、洛杉矶和檀香山的多功能塔也在建设中。


Arkansas Museum of Fine Arts © Studio Gang


Assembly Chicago © Studio Gang



Assembly Chicago © Studio Gang


Studio Gang一直展望未来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他们的每件作品都令人深刻地意识到建筑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联结能力。


Jeanne Gang让建筑成为了城市变革的催化剂,也让女性建筑师的力量透过冰冷的建筑物传达出极具震撼力的温度。


Arbor © Studio Gang



Arbor © Studio Gang



Arbor © Studio Gang


The St. Regis Chicago  © Nick Ulivieri



The St. Regis Chicago  © Nick Ulivieri


References,

1. https://www.sohu.com/a/392008560_656460

2. https://www.sohu.com/a/309173260_200550

3. https://www.archdaily.com/tag/studio-gang-architects

4. http://archgo.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71:bengt-sjostrom-starlight-theatre-studio-gang-architects

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7d81bb0100rzqj.html

6. https://mp.weixin.qq.com/s/o5PJb3TL8Vu8I9j7nO5SoQ

7. http://www.iarch.cn/thread-31545-1-1.html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MHHJ19C051591MI.html

9. https://www.sohu.com/a/411115485_565993?_f=index_betapagehotnews_3&_trans_=000014_bdss_dkamhg

10. https://www.gooood.cn/arcus-center-by-studio-gang.htm

11. https://www.archdaily.com/956186/studio-gang-designs-mixed-use-hotel-inspired-by-aspen-trees-in-denver?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本文作者:Avery Li
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可商用如需转载,请与后台取得联系图片均来源事务所官网和网络,侵删事务所官网:https://studiogang.com/
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昆明理工大学2017级《精彩酒店》组作品展

昆明理工大学2019级山地度假酒店设计作品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设计19级课设作品:校园书吧设计

天津大学2017级课程设计作品展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设计展丨“宿营地”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建筑学系2019级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风景园林系2018&2019级课程作业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7级课程设计:循环综合城市

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2019级设计课程:院宅-空间与生活

东南大学建筑2020级本科课设展 | “城市针灸”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2019级建筑作业展

央美建筑学院2019级作业展丨独立小住宅设计

河北大学2017级课设作品 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

河北大学建筑学2019级春学期课程展:幼儿园方案设计

河大建筑系2017级居住区设计成果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建筑学作业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土木课题组成果展

浙江大学建筑学2021级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品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观景台设计作品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作业展示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作品展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课程设计作业 | 逆向迭代——五联西苑的有机更新

浙江大学建筑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

浙江大学建筑学2020级一年级设计课程空间作品展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大跨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9级环卫驿站建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文化遗产方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作业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课程设计展丨民宿酒店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2019级中式餐馆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2018级课设作品展丨小镇城市公园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城规专业2019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展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8级香厂新市区转型设计

北交大2018级幼儿园建筑设计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课设分享|自然山野中的民宿设计

课设分享 | 来设计一个浴场吧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2020级研究生课程作业展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清华THU录取 | 交响城市

TUDxUMichxCMU 录取 | Beyond the visible,空间权力的寓言

康奈尔xTUD录取 | 重现广州小渔村的渔舟唱晚

哥大录取 | 闲庭信步

康奈尔录取 | 达拉维的新生

新国立NUS录取 | 生态旋律

宾大TUD录取 | 不止于居

哈佛/耶鲁/MIT录取 | 时光遗迹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向海而筑”佳兆业国际乐园生态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漂浮的蓝洞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逸境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开封时间 TIME ON/OFF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移动创客营地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游宋

Q-CITY·唐山获奖作品:照亮回家的路

崇礼OOW竞赛获奖作品赏析:不止于居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相见故里

2021年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最终获奖名单公布!

2021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2020年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获奖作品展

2020FA青年建筑师奖:用设计的力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餐饮空间设计获奖作品(上)

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奖2021系列首发

第五届“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八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XAA竞赛方案 | 广东省航运总部经济大楼建筑方案设计

盘点新锐中国设计奖那些有味的设计,你上榜了吗?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全球最佳学生建筑作品,2020RIBA主席奖章获奖作品公布

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竞赛汇总 | 竞赛不来,寒假不嗨(建筑篇)

2020城市活化·人文共生自然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陀螺体育公园丨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解析

台湾塔2030国际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入围作品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戏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020第七届文科杯全国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福建土楼(南靖)保护与活化利用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纸上住宅建筑国际竞图结果出炉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由你重新定义“中国味”:荷兰公共餐饮空间设计竞赛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趣村·港头”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获奖方案

深度横评 | 盘点国内外9家建筑竞赛平台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奖30年:1988-2020

2020霍普杯一等奖解读:《古城起搏器》,城市乌托邦

2020北京国际花园节设计竞赛作品赏析

2020 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展示

往届8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赏析

2019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雾隐潇湘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SPARK中标苏州青苔中日工业设计村,再度打造滨水新地标

SIDW·筑作 | 零境设计马新梅新作:自在熙和

Diller Scofidio + Renfro:“最不可思议”的建筑

几何与建筑的探讨:为老年人而设计

一面墙贯穿始终的激进极简住宅

台州:这座低调海滨小城的设计故事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贩卖健康:理疗中心设计

留住城市“蜂鸟”——快递员共享社区空间设计

也似建筑:锁不起来的艺术社区-深圳梅林中学设计方案

她们用花的力量来诠释关于女权运动的故事

四世同城:文化纽带下的城市重生计划

这3个珠宝店设计,都包含这个工作室对爱情不同的解读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重见·永新 | 中国首个非遗设计周落地永新古城

GWP 新作 | 汤湖宋园温泉度假区·生活的诗意栖居

南京乡下废弃农舍打造民宿,海归建筑师的朴素田园牧歌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宁波中交未来城•未来塔概念方案竞赛正式启动!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方案揭晓丨八位建筑大师集群设计重塑岭南传统古村

大美至简,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演绎 | 杭州融创城示范区

DA!田坝村即兴创作实践作品《青榭竹里》——设计文本篇

浮光之间,桃源之境 | 无锡融创·敔山桃源

以传统集市为原型的现代商业空间 | 临港新城配套公建

临界的日常——三院宅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100张图告诉你中国首座【建筑模型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让人欲罢不能的迷人混蛋:超现实虚拟建筑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不只是帐篷板房——建筑师的灾后安置思考

BIG 给丰田设计了一座城,未来的小区就长这样?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邬宇超:特殊教育学校,设计中人性化的关怀

黄耀俊:“站起来,向远看”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宫城:紫光海阔 大气隽永

邱小丹:当设计遇上"落霞与孤鹜,秋水共长天"

王俊锋:漂浮的客厅——苏州八坼街区会客厅设计

邵唯晏:每个建筑师心中都有一个未建成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

浦海鹰:建筑即风景,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载体

孙鸣飞:找到连接艺术与时代的心动信号

沈玉峰:商业综合体首先要解决引流,其次才是变现

甘海波:江南大学博物馆方案设计

华轲:工业遗产与科技文明的握手:成都机车厂厂房改造设计

邱慧康: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超级构想

沈玉峰:商业综合体首先要解决引流,其次才是变现

周传龙:专注的力量,是把简单做到极致

王恩来:用艺术促成事物间新的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