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Q-CITY·唐山获奖作品​:照亮回家的路

UniDesignLab 2022-04-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Oarchitects Author COarchitects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在这个充满着浓厚工业气息的城市里,一座温暖,柔和的白色灯塔点亮了城市的街角,温柔的光芒穿透“工业的迷雾”,照亮人们回家的路,温暖每一个人的心。

In this city full of strong industrialatmosphere, a warm, soft white lighthouse lights up the street corners of thecity. The gentle light penetrates the “industrial fog”, illuminating the waypeople go home and warming everyone heart.





初衷:

如何让一个工业化气息浓厚的城市变得更加温暖,充满人性的关怀是我参加这次“Q-City”竞赛的初衷。借此机会,尝试探索中国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一个方向——城市是否应该是更加柔和, 是“软性”的。之所以选择水塔地块,首先是尺度原因,我希望从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入手,尝试创建一种新的社区结构,以此作为一个参照,再向更大尺度的城市,甚至整个社会去推广。第二个原因是水塔位于一个居民社区的中心,它作为一个微型地标将社区的各种空间联系到一起,这为我去探索城市公共空间的未来,提供了好的条件。第三点,水塔是城市和当地居民生活记忆的典型符号,这为我的设计提供了精神和文脉上的价值。

How to make an industrializedcity more warm, full of human care is my original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this "Q-city" competition. Taking this opportunity, this paperattempts to explore a direction of future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in China —— whether thecity should be more gentle and "soft" . The reason why I chose thewater tower plot, is first of all the scale reasons, I hope to start from thesmall-scale urban space, to try to create a new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reference, and then to the larger scale of the city,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to promote. 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 the water tower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of a residential community, and serves as a micro-landmark connecting thevarious spaces of the community, which provides me with a good opportunity toexplore the future of urban public space. Thirdly, the water tower is a typicalsymbol of the memory of the city and local people's life, which providesspiritual and contextual value for my design.



灵感

设计的灵感之源,是对当地居民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他们未来生活的想象。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个体都显得渺小,或者承受着生活的压力。我希望给未来城市社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如梦境般,温暖,能够驻足停留的场所,让他们对于这个城市或社区,甚至是自己的生活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design isto reflect on the real life of the local residents and imagine their futurelife. In the current era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each individual seemssmall, or under the pressure of life. I want to provide residents of futureurban communities, with a dream-like, warm, stop-over place, where they canfeel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happiness in the city or community, and even intheir own lives.



基于以上的出发点以及灵感之源,我采取以下4个概念来实现设计。

Based on the above point and thesource of inspiration, I take the following 4 concepts to implement the design.

 

1.白色透光膜:

给水塔披上一件透光的白色膜结构的外衣,赋予水塔全新的功能,是本次设计核心概念。膜结构包裹而成的半封闭的灰色空间,让人可以进入水塔,工业性的功能转化成给街区带来生命力的社区公共空间。

Whitelight-transmitting membrane: Putting a light-permeable white membrane structure onthe water tower to give the water tower new functions is the core concept ofthis design. The semi-enclosed space wrapped by the membrane structure allowspeople to enter the water tower, and the industrial function is transformedinto a community public space that brings vitality to the neighborhood.


2.堆叠的空中花园:

通过在垂直维度上相互堆叠的膜结构单元,重新塑造了水塔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的空间结构,形成相生错落的垂直花园系统。

Sky garden:Themembrane structure units stacked on each other in the vertical dimension areused to reshape the external image and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watertower to form a vertical garden system.



3.与街区对话:

每一个膜结构单元都指向街区的不同开放空间,与街区结构发生联系。在街区的任意角落,人的视线都能和水塔产生缔结。一个柔美的白塔,让人视线有了归属,人的内心也归于平和。工业化的水塔成为一个疗愈人心灵的精神场所。

Dialogue with the community: Eachmembrane structure unit points to a different open space in the community and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ny corner of the community, theline of sight of people can form a connection with the water tower. A softwhite shapemakes people’s sights belong, and people’s hearts are at peace. Theindustrialized water tower has become a spiritual place to heal people’s souls.




4.塑造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社区共享空间:

场地设计试图整合有限的城市空地,使之成为居民乐享的社区“起居室”。通过一个宜人尺度的草坪,形成一个聚人的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围绕着草坪是一条自由流动的环形健身步道,散布其间是嵌入式的各类休闲场地。动静皆宜的场地结构,促成了一个功能复合化的城市开放空间,能满足居民不同的公共生活需求。

Create an open and vibrantcommunity shared space:The site design attempts to integrate the limited urban open spaceand make it a community “living room” for residents to enjoy. Through a lawnwith a pleasant scale, a community public leisure space where people gather isformed. Surrounding the lawn is a free-flowing circular fitness trail,interspersed with various embedded leisure venues. The site structure that isboth dynamic and static promotes a functionally complex urban open space thatcan meet the different public life needs of residents.




总结及感言

  参加此次竞赛对于我本人来说,是建筑师与城市,场所以及生活的一次对话。通过竞赛我可以不受约束的表达一些自己对未来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希望将这种思考带给大家。

For me, this competition is a dialoguebetween architects and cities, places and lives. Through the competition, I canexpress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future living environment without restriction.And I want to bring that to you.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昆明理工大学2017级《精彩酒店》组作品展

昆明理工大学2019级山地度假酒店设计作品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设计19级课设作品:校园书吧设计

天津大学2017级课程设计作品展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2021级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品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设计展丨“宿营地”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建筑学系2019级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风景园林系2018&2019级课程作业展

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2019级设计课程:院宅-空间与生活

东南大学建筑2020级本科课设展 | “城市针灸”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2019级建筑作业展

央美建筑学院2019级作业展丨独立小住宅设计

河北大学2017级课设作品 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

河北大学建筑学2019级春学期课程展:幼儿园方案设计

河大建筑系2017级居住区设计成果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建筑学作业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观景台设计作品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作业展示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作品展

浙江大学建筑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

浙江大学建筑学2020级一年级设计课程空间作品展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大跨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9级环卫驿站建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文化遗产方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作业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课程设计展丨民宿酒店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2019级中式餐馆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2018级课设作品展丨小镇城市公园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城规专业2019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展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8级香厂新市区转型设计

北交大2018级幼儿园建筑设计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课设分享|自然山野中的民宿设计

课设分享 | 来设计一个浴场吧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2020级研究生课程作业展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清华THU录取 | 交响城市

哥大录取 | 闲庭信步

康奈尔录取 | 达拉维的新生

新国立NUS录取 | 生态旋律

宾大TUD录取 | 不止于居

哈佛/耶鲁/MIT录取 | 时光遗迹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开封时间 TIME ON/OFF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相见故里

2021年中国可持续设计大奖:最终获奖名单公布!

2021成都·大学生主题花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2020年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获奖作品展

2020FA青年建筑师奖:用设计的力量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新人杯”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餐饮空间设计获奖作品(上)

上海国际设计周中国设计奖2021系列首发

第五届“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八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XAA竞赛方案 | 广东省航运总部经济大楼建筑方案设计

盘点新锐中国设计奖那些有味的设计,你上榜了吗?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全球最佳学生建筑作品,2020RIBA主席奖章获奖作品公布

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竞赛汇总 | 竞赛不来,寒假不嗨(建筑篇)

2020城市活化·人文共生自然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陀螺体育公园丨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解析

台湾塔2030国际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入围作品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戏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020第七届文科杯全国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纸上住宅建筑国际竞图结果出炉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由你重新定义“中国味”:荷兰公共餐饮空间设计竞赛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趣村·港头”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获奖方案

深度横评 | 盘点国内外9家建筑竞赛平台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奖30年:1988-2020

2020霍普杯一等奖解读:《古城起搏器》,城市乌托邦

2020北京国际花园节设计竞赛作品赏析

2020 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展示

往届8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赏析

2019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雾隐潇湘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几何与建筑的探讨:为老年人而设计

一面墙贯穿始终的激进极简住宅

台州:这座低调海滨小城的设计故事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贩卖健康:理疗中心设计

留住城市“蜂鸟”——快递员共享社区空间设计

也似建筑:锁不起来的艺术社区-深圳梅林中学设计方案

她们用花的力量来诠释关于女权运动的故事

四世同城:文化纽带下的城市重生计划

这3个珠宝店设计,都包含这个工作室对爱情不同的解读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重见·永新 | 中国首个非遗设计周落地永新古城

GWP 新作 | 汤湖宋园温泉度假区·生活的诗意栖居

南京乡下废弃农舍打造民宿,海归建筑师的朴素田园牧歌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宁波中交未来城•未来塔概念方案竞赛正式启动!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方案揭晓丨八位建筑大师集群设计重塑岭南传统古村

大美至简,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演绎 | 杭州融创城示范区

DA!田坝村即兴创作实践作品《青榭竹里》——设计文本篇

浮光之间,桃源之境 | 无锡融创·敔山桃源

以传统集市为原型的现代商业空间 | 临港新城配套公建

临界的日常——三院宅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100张图告诉你中国首座【建筑模型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让人欲罢不能的迷人混蛋:超现实虚拟建筑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不只是帐篷板房——建筑师的灾后安置思考

BIG 给丰田设计了一座城,未来的小区就长这样?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邬宇超:特殊教育学校,设计中人性化的关怀

黄耀俊:“站起来,向远看”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宫城:紫光海阔 大气隽永

邱小丹:当设计遇上"落霞与孤鹜,秋水共长天"

王俊锋:漂浮的客厅——苏州八坼街区会客厅设计

邵唯晏:每个建筑师心中都有一个未建成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

浦海鹰:建筑即风景,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载体

孙鸣飞:找到连接艺术与时代的心动信号

沈玉峰:商业综合体首先要解决引流,其次才是变现

甘海波:江南大学博物馆方案设计

华轲:工业遗产与科技文明的握手:成都机车厂厂房改造设计

邱慧康: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超级构想

沈玉峰:商业综合体首先要解决引流,其次才是变现

周传龙:专注的力量,是把简单做到极致

王恩来:用艺术促成事物间新的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