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交大风景园林系2018&2019级课程作业展

交大设计 UniDesignLab 2022-04-21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交大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设计1】2020秋教学回顾

风景园林系

二年级&三年级

 阝               

                              廴              匚


#课程简况

教学内容:风景园林设计(1)是风景园林本科第一门依托真实场地的设计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总论,建筑庭园设计、小型公共绿地设计的理论讲授和两个专题的课程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解读基地,基于问题和目标双导向,寻找解决问题的设计途径,训练建筑环境与小型绿地的设计思维与分析能力,熟练掌握设计流程与方法。

基地规模:5公顷以下

表达要求:徒手淡彩


本学期安排了两个基地的课程设计,共有两个年级56位学生参加了【风景园林设计1】课程学习,专题一以小组位单位提交了28个设计作品,专题二提交了56个作品。


本课程首次邀请了2位知名设计师作为Teaching Fellow加入教学团队:迈柏(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余畅和LAB D+H联合创始人兼设计总监李中伟,分别参与18级和19级的风景园林设计(1)课程教学。


19级 风景园林设计(1)

任课教师:汤晓敏、陈丹、余畅(TF)

助教:胡佳宁


18级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

任课教师:王云、张洋、李中伟(TF)

助教:黄际澍


2020年12月25日,在交大闵行校区农学创新大楼B楼104室,课程组举办了专题二【上海市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18&19级课程作品联合展评,主题为“城市一隅、活力之思。展评邀请到了华建集团环境院及园林景观院副院长杨凌晨、廿景观创始人史夏瑶两位嘉宾参与评图,课程组成员:王云、汤晓敏、陈丹、张洋、余畅、李中伟6位老师共同参与。从56个作品中评选出十佳作品。


 图|展评现场照片 



#专题简介

专题一:办公建筑庭院景观设计


项目概况: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设计学院大楼位于闵行校区东区,北邻凯原法学院,南接思源南路,西临元培路,东接叔同路。设计范围为设计大楼庭院、屋顶花园及周边景观,总面积14200m2。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4368㎡(总建筑面积13360㎡)、中庭花园面积450㎡、五层屋顶花园面积为888㎡,建筑周边场地面积为8261㎡。


教学目的:①熟练掌握办公建筑庭园的景观要素及其特征;②掌握如何理解基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设计解决途径;③如何融合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营造一个舒适、宜人、健康的创新花园体验空间;④训练方案设计草图的徒手表达,运用水彩渲染表达正图,巩固基本功。

基地区位图


基地现状图



专题二:游园设计


项目概况: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基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56街坊),北临春眺路,南接华夏西路(中环线),西起耀龙路,东至思西路;总面积24318㎡;周边腹地为居住小区、幼托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需通过景观途径弱化街坊内能源中心及天然气站对空间品质的影响,与相邻的小黄浦及公共绿地有机融合,注入相应的功能,营造怡人的公共游憩空间。


教学目的:①熟练掌握街头绿地的功能、景观组成要素及其特征;②提升设计主题与概念的挖掘与演绎能力;③建立系统化设计思维,加强绿地中竖向与水系设计的训练,强化认知地形在造景中的基底功能;④训练方案设计草图的徒手表达,运用水彩渲染表达正图,巩固基本功。

基地区位图

基地现状图



#学生作品展示



落之境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万井迪 | 本科二年级

学习感言



回望自己学期刚开始的设计草图,发现在一学期的时间里自己前进了一大步。从最初的无从下手、不知道干什么到现在的摸清一点点点点门道,虽然有时还是会为没有灵感而感到焦虑,为熬夜赶图而感到疲惫,但呈现最终作品时心中还是充满了骄傲和满足感。设计的道路没有终点,我们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


设计说明:设计以“落“为主题,在景观营造方面以台阶式种植与落叶乔木的使用来体现”落之境“,营造季节氛围;在场地功能方面除满足根本需求外,还设置了下沉式游乐场地、阶梯式喷泉广场丰富“落之境”的体验。在充满建筑高楼的城市环境中增添一抹自然之境。




滩涂归来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彭赞 | 本科二年级

学习感言



从第一次外出探勘基地到最后设计成果的展示,我一直在思考,设计究竟是什么?或许设计就是在制图的严谨性和绘图的浪漫性中寻求平衡,是基本形的艺术创造与主题契合的功能分区的完美结合。或许还不止这些,设计应该需要更加大胆的想法和异乎常人的敏锐性,这或许是一个设计师应有的态度!


设计说明:以生态文化公园作为前滩的门户节点,凭借前滩滩涂渔村文化为回忆点,凭借水利文化,渔村记忆,农耕文明为继承点发展。喧嚣与高度发展的城市,提供一个回忆过往的城市港湾,滩涂一直都是上海的前身,而我们需要继承这过往的记忆!




溪谷缘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高幸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在设计之初,作为学生的我总想表达很多复杂的东西,而忽视了其纯粹性。对于这样一个小型公共绿地来说,其面积并不能容纳太多概念。因此,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自己的设计理念不断提纯删减,最终呈现的作品虽说不上完全满意,但已经对我今后的设计方向有了眉目。够纯粹,也要够有亮点——这是我通过这门课所学到的东西。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水的涨落潮为理念,保留水体蓄洪引流的生态功能,应用旱溪、栈道和大量草本植物,营造一处富有滨水草间趣味的景观。场地设施中融入了现代设计风格(如框景亭、玻璃廊架、片石隔音墙等),地形设计配合植物种植以引导视线,使得整体景观春夏可以观花观水、秋冬可以观草观旱溪,给周围人群提供一处在自然中休憩、活动的场地。





岛·Neverland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潘昕玥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一学期的课程以这个作品作为结尾。虽然过程有些辛苦,和同学们一起熬夜画图,天气不好也骑车去制图室,但经过努力,在课程中收获了很多专业知识,最后的作品呈现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设计说明:以绿岛的不规则曲线为原型,一南一北象征人工与自然——截然不同的岛屿风光,并通过彩虹色贴边栈道加以收束,构成梦幻的运动与休闲空间。植物配置上,根据地形变化和水岸特点,营造出西边优美柳岸、中部水生植物景观和东边秋季季相植物群,在保障隔音、防护功能的同时,达到四季有景可观的效果。





鱼悦动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王嘉韵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本次规划地块平面为较规整的矩形,让我感到在方案的设想中具有无限的可能。根据我个人的想象,我希望它是一个自由而私密、充满自然生气的地方,于是在方案中力图表现了流动感。然而受个人能力与经验所限,其实最后的成果在整体性上并没有达到让我非常满意的程度,我希望下次能够在场地主线上处理得更好。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鱼悦动”为主题,将鱼的跃动姿态进行抽象并融入场地线形,主要分为焦点广场区、漫步游憩区、芳香花园区三大功能区块,意图为规划地块周边白领、家长与儿童创造一个放松、缓解压力的游憩空间,让大家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有一个愿意进入与游览、能真正放松身心的慢节奏的休闲广场。





自然与秩序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丁乾译 | 本科二年级

学习感言



此次的规划设计课程让我在这学期充实又收获满满,第一次接触方案设计,起初会感到没有头绪,方案产生后也对自己方案很不自信,在陈丹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方案。我体会到方案设计也可以像写文章一样有着先布置框架再大胆创作接着添加细节的流程,希望在以后的课程中我可以有更自由大胆的尝试,同时训练我对空间尺度的感觉和手绘能力。

设计说明:此次设计围绕着人们对游园最期望的属性—偏离性和探索性展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布置一条贯穿的主要道路,在道路沿途布置不同主题的景观节点,给游人带来一场旅行般的行走体验,游人首先经过失落平原和城市,最终到纵横交错和放空森林并于此地停留,对岸是解构广场,整体的绿化种植偏向自然式。希望来人暂别城市后经过这场旅行,他们的疲惫可以得到缓解,他们的心灵可以自由徜徉。





折叠空间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李汉玉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这次专题设计打破了我之前一贯的设计思路,我认识到设计需要一个整体的概念纲领,在此基础上,需要从细节出发去不断创造和修改,才能磨出完整、实用、新颖的作品。感谢这次专题设计的磨练,让我看到了景观里蕴含的无限可能性,今后会继续努力。


设计说明:从折纸获得灵感,通过地形和河岸线的折叠延展空间,丰富景观层次、打破场地限制。营造起伏的坡地将线性场地划分为不同尺度的空间,便于各类活动的进行,同时利用曲折河岸丰富滨水体验、在适当的节点空间设置活动设施,共同打造内陆的滨水折叠空间。





运动场所与街头艺术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周雨欣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规划设计课程学习,我初步掌握了设计的基本流程,也尝试着把自己碎片式的想法付诸实践。景观是怎么样的,取决于欣赏的过程。有时候,我感到自己限制在平面的框架之中,而忽视了竖向或者说实际情况中的场景。今后我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多走出去,多思考,多借鉴。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一个以运动、童趣、人文为核心的运动场所与街头艺术。抽象图案构成的地面铺装是整个场地的特色与纽带,鲜艳的色块、自由的曲线连通各功能区并引导路线。场地满足滑板、慢跑、篮球、儿童游乐等多种运动休闲需求,同时,“金靴子”碗状场地和滑梯背景墙通过展现前滩以及上海的文化底蕴,点明历史人文的传承。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林颖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这门课程包括了风景园林设计最基础的知识,如设计的原则、立意与方法、设计要素与布局原则等,让我们从概念衍生出发,通过不断的思考、挖掘、自我反省而推演出一个完整设计。在这过程中,要感谢老师和助教的辛苦付出,让我们对设计不成熟的看法逐渐成长变化。“我们必须不辞辛苦,攀高爬低,踢踢草皮,挖挖泥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深刻体验这块特定景观区域的独特品质”,愿我们意气风发,诗酒趁年华。


设计说明:设计从小黄浦江穿流而过、休养生息的角度出发,以水滴形状为母题,以模拟不同运动下水滴的不同运动形态设计流线“跃”动感。场地以曲折弧线结合原有场地高差划分区域,同时场地结合功能设置了各种功能的设施,旨在在忙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为周围居民提供一片生态绿洲。





跃动——城市心跳

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华夏路沿线绿地改造设计

邓卓平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严格来说本学期是我们第一次独立设计项目,在本次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园林景观行业的许多知识,设计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增长。在回望上学期设计初步课程的设计项目时,能清晰的感受到我们本学期所取得的进步。希望下学期的课程也能够收获更多。


设计说明:本次城市小型绿地设计方案沿用前滩沿河系列绿地的曲线型构图,跃动着的线条充满了活力。鳞次栉比的高楼和车水马龙需要绿色植物的调和,城市绿化就好像供给城市能量的心脏。场地以亲水平台和儿童游乐场地为特色,分别将两个区域功能具体化,场地设计特色化。东西两侧场地通过水岸线进行嵌合,建立了连接。公园内设置大量的休憩场地,方便人们休闲娱乐,不同功能设施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





绽放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米玛央宗、万井迪 | 本科二年级

学习感言 | 米玛央宗



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设计任务,有不安更是有欣喜、有焦虑更是有信心、有无措更是有满意,设计的最终成果仍然还有着很多的缺陷,但在这一过程的每一步我都收获颇多,如果说“设计”是一份10000块的拼图,那么这一学期我的收获就是这万分之一块的拼图,尽管我才刚刚触摸到“设计”的棱角,但是我对它的热爱以是无以言表,路漫漫其修远,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加油,天天向上。


设计说明:藤蔓是生生不息、是奋发向上、是无数枝叶的无声绽放。设计总体以藤蔓的蜿蜒曲折为线型语言。想要表现的是设计学院的蓬勃朝气,设院学子的意气风发。想要祝福的是设院学子能像藤蔓一样积极向上、不断攀登;设计学院能像藤蔓一样在无声中登顶、绽放。





趣创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彭赞、杨海成 | 本科二年级

设计说明:以整个红线区域作为画板,建筑则是已有之物。从已创造到赋予新的创造,这是属于我们设计师的创造空间;从赋予新的创造到活动体验的再次创造,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赋予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总平面以折线式的构图方式,富有动态感和韵律感,同时趣味性的装置设计和丰富的地形高差变化使得整个场地的趣味性大大提升。这就是属于我们的趣味设计,这里还有无限的可能!




冲突与和谐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段惠宴、杨海 | 本科二年级

学习感言 | 段惠宴



本学期的规划课程学习,相当于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完整的由自己来设计的设计课!课程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设计过程骨架和思考过程的建立,大一结束时的我对于一个公园,一个地区、空间如何来做出一个合理性的建设是迷茫不知所措的,大二第一学期的这门课程,刚刚好带我打破了这种不知所措,在实践中逐渐对空间的理解渐深,在与老师交流中对避开设计误区的理解更多,总之,这个课带给我的是——对空间的思考了解。希望下学期能够有更多的建设性思考。


设计说明:全体设计以后现代式构图为主,从屋顶花园、中庭、周边环境设计着手以折线的方式,将后现代式线型布局融入其中。在中庭用线性的交织、转折、延伸、折回等手法巧妙连接庭内小品、植物、出入口;在屋顶采用同样的手法利用折线贯穿整个屋顶花园,并讲屋顶花园的设施、功能穿插成一个整体。



木与线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潘欣玥 | 本科三年级

设计说明:以建筑内部的装饰性元素为灵感,提炼出材质特点——木,与形式特点——线,将其融合为整个外庭的中心主题,并利用两种材质的线性铺装,营造出朴质亲切的现代建筑庭园。整体由南向北,公共性逐渐向私密性转换,过渡处设置了文化展示区的展览墙与曲折的廊架,引导游人向北侧的庭园行进。折线的母题使交通导向更加灵动,收放间形成张弛有度的节奏,有效减弱了木材自身的古典感,使主题更趋向现代与简约。



思源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高幸、王嘉韵 | 本科三年级

设计说明:我们小组的作品主题为“思源”,即“思想的源泉”,试图打造出能给设计学院师生带来灵感的景观。

建筑周边场地方面,我们想要赋予其灵动与活力,为师生提供令人愉悦的休憩与活动空间。因此我们采用了优美又不失活泼的曲线线型与铺装,设置了主次分明的游憩节点与集散场地,根据观赏时节和生长习性配置了色彩多样的植物。

高幸指出要使中庭花园成为一个吸引人活动或驻足的、有亲和力的场地,因此采用橙色与灰色相间的橡胶铺装、设置多处游憩空间、保留二株乔木作视觉焦点,打造一个轻松而有活力的花园。

王嘉韵则打算设计一个风格静谧、禅意灵性的屋顶花园,为设计学院师生创造能够安静思考、激发灵感源泉的休憩空间,并同时满足个人与小型集体的活动需要。场地中设置了艺术装置、观景吧台、聚会场地、立体绿化等,细节丰富、整体配色淡雅。



Cell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孙嘉敏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项目一是我的第一个景观设计作业,我们用模块的思路统一了三处设计,我负责中庭和屋顶花园。中庭主打色彩,营造了一处温暖明亮的休憩空间,屋顶花园设置观赏绿带,空间活泼生动。通过这次课程,我基本了解到一个设计要包含的流程,并在实践中学习到设计时要考虑的问题,为以后的设计打下了一定基础。




线变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王浩哲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入门课程,本课程让我在实践中更加熟悉设计流程,掌握了基本的设计方法。三位老师的授课各有千秋,不同老师的授课和同学间的摩擦碰撞也使我拓展了设计思路,收获颇丰的同时也提供了查漏补缺的机会。

设计说明:设计以“线”为贯穿要素,在外部场地设计采用直线进行构图的基础上,屋顶和中庭采用富有张力的曲线进行构图,铺装保留直线,以同时达到整体的统一和变化;通过整体构图的内外线型变化,展现设院学子内秀的特质。




绿岛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庭院景观设计

杨景淇 | 本科三年级

学习感言



规划设计1让我收获了很多东西。从一开始构思磕磕绊绊,难以落笔表达自己的设计,再到后来慢慢抓住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跟着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的设计,再把构想从脑海中表达到图纸上,我感觉这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锻炼设计思维的过程。谢谢每一位老师的指导与鼓励,自己会更加努力的~


设计说明:“绿岛”作为本次设计改造的主题,“绿”代表了活力与生机,“岛”是开放与自由的象征。中庭和屋顶花园均采用流水形设计,中庭以红色的景观座椅为主体,贯穿空间,种植池以小岛之形分隔空间,伴有地面流水铺装,创造出空间的流动感。




#Teaching Fellow感言


Teaching Fellow/  李中伟

这是我身为交大老师的第一个学期,给同学们授课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体验。作为第一个核心设计课的老师,带着他们入门并了解景观行业是一个需要付出耐心和同理心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爱好迟到的我竟然准时的完成了每一堂课。让我担忧的教学事故很庆幸并没有发生。从不知比例为何物到可以控制中尺度的场地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而看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逐渐成长也使我很欣慰。希望这堂课后,每一个人都成为能够拥有自己作品的设计师。


Teaching Fellow/  余畅

同学们初次开始设计课程,容易从表面的景观细节入手。课堂上我与同学们讨论最多的就是:什么样的理念能驱动方案得以落地,从而达到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合理匹配。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从刚开始关注作业本身,到逐渐去思考设计解决问题的本质。在最后公开评图阶段,校外导师们都非常直接地针对每个方案提出了犀利的点评,希望能促进同学们更进一步去理解设计方法与评价的多样性。


#评图嘉宾感言


华建集团环境院、园林景观院副院长/  

杨凌晨

很荣幸能够参加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18&19级课程作品的联合展评,这是一个关于前滩地区华夏路沿线的绿地改造设计,基地周边功能比较复合,基地内有水系,有现状绿地,还有比较复杂的高差竖向关系,对于设计的要求较高。经过一整天和同学们老师们的交流,有几个深刻的感受:第一,非常惊讶这是同学们第一次做设计,因为整体设计的完成度很高,同学们对竖向,功能,游线,植物风貌,主题构思都做了充分的思考,可以看出老师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的传授,为设计学院这种学习的氛围点赞;第二,非常开心看到了好多好苗子,好多好方案,好多好想法,学生们缜思畅想,百花齐放,有综合考虑统盘布局的,有抓住某一要素做的纯粹的,有艺术感爆破天马行空的,有感悟生活做了哲学思考的,为这些后浪们点赞;第三,非常畅快和所有参与教学和评图的老师们,同学们进行了一整天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方向的交流和碰撞,对于设计的价值和设计价值观的输出达成了基本的共识,为这样的思想盛宴点赞。


廿景观创始人/  史夏瑶

这是一个跟大闵行的蓝天白云、奇思妙想在一起的圣诞节特别版。学生们不同的个性与思考,在老师们的鼓励中表达出来,有的扎实,有的灵动,尽管整整一天几十分作业,但并不感觉重复和疲惫。诸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和建议,也像是一场久违的学术交流,令人神清气爽。作为第一次大设计作业,的确让人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满满期待。希望同学们在刚刚起步的设计路上,感觉到思考的乐趣与表达的喜悦,下学期再见。

素材来源: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师生

编辑:胡佳宁 黄际澍  黄琚

审核:王云 张楠

责任编辑:武超

来源:交大设计

- END -



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大建筑学系2019级学生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2019级建筑作业展

央美建筑学院2019级作业展丨独立小住宅设计

河北大学2017级课设作品 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

河北大学建筑学2019级春学期课程展:幼儿园方案设计

河大建筑系2017级居住区设计成果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建筑学作业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20级小品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观景台设计作品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7级作业展示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8级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2016级中小尺度的景观设计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大跨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9级环卫驿站建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6级文化遗产方向设计

天津大学建筑学2019级课程作业展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课程设计展丨民宿酒店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2019级中式餐馆设计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7级乐活空间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6级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017级图书馆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2018级课设作品展丨小镇城市公园设计

北京林业大学城规专业2019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业展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8级香厂新市区转型设计

北交大2018级幼儿园建筑设计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9级极小居住空间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课设分享|自然山野中的民宿设计

课设分享 | 来设计一个浴场吧

2. 研究生作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19级近郊TOD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2020级研究生课程作业展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八届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XAA竞赛方案 | 广东省航运总部经济大楼建筑方案设计

盘点新锐中国设计奖那些有味的设计,你上榜了吗?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全球最佳学生建筑作品,2020RIBA主席奖章获奖作品公布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28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竞赛汇总 | 竞赛不来,寒假不嗨(建筑篇)

2020城市活化·人文共生自然邦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陀螺体育公园丨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一等奖作品解读

2020第七届紫金奖建筑环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解析

台湾塔2030国际概念方案设计竞赛入围作品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落脚·墙尾巷戏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关怀:积木+群租房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蔬菜、邻居和好天气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居在金陵,遇见桥上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菜市不打烊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2020第七届文科杯全国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2021纸上住宅建筑国际竞图结果出炉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由你重新定义“中国味”:荷兰公共餐饮空间设计竞赛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趣村·港头”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获奖方案

深度横评 | 盘点国内外9家建筑竞赛平台

当代建筑欧洲联盟奖密斯奖30年:1988-2020

2020霍普杯一等奖解读:《古城起搏器》,城市乌托邦

2020北京国际花园节设计竞赛作品赏析

2020 城市设计学生作业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展示

往届8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赏析

2019年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作品:雾隐潇湘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也似建筑:锁不起来的艺术社区-深圳梅林中学设计方案

这3个珠宝店设计,都包含这个工作室对爱情不同的解读

景观引导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重见·永新 | 中国首个非遗设计周落地永新古城

GWP 新作 | 汤湖宋园温泉度假区·生活的诗意栖居

南京乡下废弃农舍打造民宿,海归建筑师的朴素田园牧歌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宁波中交未来城•未来塔概念方案竞赛正式启动!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方案揭晓丨八位建筑大师集群设计重塑岭南传统古村

大美至简,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演绎 | 杭州融创城示范区

DA!田坝村即兴创作实践作品《青榭竹里》——设计文本篇

浮光之间,桃源之境 | 无锡融创·敔山桃源

以传统集市为原型的现代商业空间 | 临港新城配套公建

临界的日常——三院宅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100张图告诉你中国首座【建筑模型博物馆】里到底有什么?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让人欲罢不能的迷人混蛋:超现实虚拟建筑

驻场建筑师谈“一专一村”如何打造农村夯土农宅更新

不只是帐篷板房——建筑师的灾后安置思考

BIG 给丰田设计了一座城,未来的小区就长这样?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王俊锋:漂浮的客厅——苏州八坼街区会客厅设计

邵唯晏:每个建筑师心中都有一个未建成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

浦海鹰:建筑即风景,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载体

孙鸣飞:找到连接艺术与时代的心动信号

沈玉峰:商业综合体首先要解决引流,其次才是变现

甘海波:江南大学博物馆方案设计

华轲:工业遗产与科技文明的握手:成都机车厂厂房改造设计

邱慧康: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超级构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