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研究||谢治菊 张学立: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创新

摘 要: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人才振兴五个维度, 所有维度的振兴都需要人才来引领,这里的人才既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专业技术人才。其中, 基层组织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尤为短缺,这对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尤其是可持续发展 脱贫攻坚阶段培育的产业、经营脱贫攻坚阶段形成的资产极其不利。加之,现有的本科人才 培养依然存在学科专业壁垒、交叉融合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社会实践不够、协同育人不全、 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因此,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 在理清改革动因、改革困境的基础上,建议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三阶合一、四元互动、 五位一体、六维融合”的思路来展开。

关键词:乡村振兴;本科人才模式;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谢治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学立,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 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

在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看 来,“教育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症候, 因此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讨论教育转型” [1]。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按此逻辑,一方面,为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进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是促进经济发展、迎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手 段[2];另一方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 村治理内容的不断扩展、乡村治理政策的不断 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乡村内涵的 不断深化,这些都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岀新的要求[3]。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特定的 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 育与培养的过程总和。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乡 村振兴的关键性问题,突破乡村人才瓶颈就需 改革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4]。这一改革也是响 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诉求、助 推高校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 年人才的有效途径。

随着由传统工业社会进入以高新科技为引 领的信息化社会,为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 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我国急需培养一大批 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等 教育在助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供 给侧改革深入发展以应对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 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切需要的诉求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端 与需求端存在结构性失衡,尤其在人才培养方 面存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 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程 序不够规范等问题。在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 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已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1.乡村振兴缺乏一大批示范性、带动性强 的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指岀,我国拥 有农村实用人才820万人、农业科研人才6.3万 人、农技推广人才56万人,约占全国人才资源 总量的8%。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 的比重仅为1.6%,而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 以上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农业科技人才中 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50% (表1),由此可 见我国乡村人才极具缺乏。乡村振兴需要的是 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然 而这样的人才更是短缺。因为,一方面乡村人 才不仅存量不足,现有人才的质量、结构与文 化程度也不甚合理,难以通过培训与教育来有 效提升其水平;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普遍 存在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学生 思维僵化、取向单一,不愿意到基层和乡村去 创业就业,以致乡村人才的增量难以实现。再 加上,国内高校专业大多建立在单一学科学院, 缺乏学科交叉条件;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定位 与乡村振兴需求相脱节,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不 畅,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尚未有效建 立;传统教学“重专业、轻交叉,重认知、轻 创新”,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创新 能力不足。故而,与更加重视实践需要的教育 要求相比,学生的指向性实践远远不够[5]。因此, 乡村需要的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实用型人才, 只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有效培育。

数据来源:中国人才网

2.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创业难现象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就业难、创业难等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一是在 求职的过程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高不成低不 就”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存在非理性 就业期望,忽视对自身能力正确判断,对高等职 位抱有期望,但是自身的能力却与职位需求不匹 配。而低等职位却与自身的期望不符合,自我与 职业之间的悬浮性导致毕业容易却就业难、大学 生失业的现象增多[6]。二是在当下社会中,虽然 创新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毕业之 后创业也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7],但部分学生如 前述思维僵化、取向单一,职业发展主要在城市, 忽视了乡村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而随着大学毕 业生数量的增加,城市就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饱 和,社会就业职位数量逐渐变少,大学生的就业 选择变得更少,竞争和压力较大。再加上,受社 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里的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青年学生不思进取、好 高鹫远、怨天尤人、心浮气躁,急需通过精神鼓 舞、榜样示范、价值引领和课堂教育,让青年学 生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脱贫攻坚 所呈现的“责任、担当、奉献、探索、吃苦、实干” 等精神,正是培育青年学生积极进取、吃苦耐劳、 艰苦朴素、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鲜 活教材与生动案例。

3.大学生愿下乡但与乡村振兴所需人才能 力不匹配

绝大多数高校都位于大中城市,优质高校 尤其如此,以致有些大学生不太熟悉乡村,缺乏 乡土知识与文化,对农村的需求不甚了解,即便 想去乡村创业就业,也缺乏相应的引导和平台。大学是人才的供给侧,乡村是人才的需求侧,目 前,二者之间不能有效匹配。为什么高校培养的 人才与乡村需要的人才匹配度不够高呢?首先 是本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完善,教育结构中缺乏社 会平台的引导。平台是引导学生进入乡村的途径 之一,部分大学生想进入乡村创新创业,但是现 阶段教学之中,学校的教育主要是集中在文化理论上,缺乏平台支持。大学与乡村之间缺少相互 联系引导的中介,部分大学生岀现了想到乡村但 无从去乡村的现象,因此为大学生提供相应乡村 振兴平台是促进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 措之一。当然,从推拉理论视角分析,乡村逐渐 成为具有人才吸引力的拉力,因为国家对乡村振 兴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乡村就业创业环境逐渐 的改善。其次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国家为乡村 提供大量的政策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得到保障。最后是乡村振兴现阶段人才缺乏,形成巨大的 人才缺口,投入到农村就业创业是大学生不错选 择。而且,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促进人才去 乡村的推力。一方面科技化发展导致社会就业职 位相对减少,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的可 选择范围少或就业无选择性;另一方面我国教育 规模越来越大导致高校毕业人才总量逐渐增长, 大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 竞争[8]。在乡村人才需求的拉力和城市人才过剩 的推力下,形成了推动大学生去乡村创新创业的 合力,大学生想去农村的意愿变强,但现有的人 才培养体系不足以支持。虽然现有的本科人才培 养模式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通过建立 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 主学习能力[9],但高校现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 式缺乏面向乡村振兴的指向性,其所培养的人才 与乡村振兴所需人才契合度较低,导致大学生想 下乡但不能下乡的现状,因此高校需要对现有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

二、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困境

  1. 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待完善

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 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改革与创新中会有一 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程的普及性不足, 难以满足乡村人才的需求。现有的面向乡村振 兴的课程仅仅是在探索阶段,课程的开放数量 较少,开展范围较小,虽然效果较好但不能有 效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尚无专 业化的教师为此服务。三是教学理念宣传不到 位,缺乏宣传将创新与农村结合的理念,理论 与实际脱轨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现实的 提升,降低了学生创新成果所获得的价值感,而 农村也因此得不到大学生活力的充分注入。四是 学校支持程度不够,培养具有实践型创新创业人 才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还需要开展相关的 经验讲座、深入乡村基地实践等活动。在此基础 上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提供场地人员支 持、行政支持及资金支持等帮助开展乡村振兴人 才的培养。培养面向乡村振兴人才的模式还不成 熟,导致即使现阶段有相关课程培养此类人才, 但仍然是无法满足乡村的实际需求。

2.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待健全

推进协同培养、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完善乡村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健全 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10]。构建好乡村 振兴人才培养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发展连贯性 的重要基础。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是高校的 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 养需要构建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是社 会组织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到农村去创新 创业的意愿,乡村有时候被部分标记为贫穷和资 源缺乏之地,人们认为到大城市发展才拥有更多 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资源,到农村发展不仅仅没有 前途还得不到社会足够的尊重。更有甚者,乡村 大学生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 进行打拼,大学生迫于精神上的压力而不选择下 乡。其次社会组织对大学生人才下乡支持的力度 不够。培养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将学生的学 习与乡村发展有效衔接起来,大学生不具备现实 创业基础,缺乏物资资源支持、创新创业途径引 导,而许多的社会企业正想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岀 一定的贡献,需要一批乡村振兴的人才,因此在 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需健全面向乡村 振兴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是地方政 府组织应该完善地方大学生到乡村发展保障,给 予政策支持和激励,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下乡发 展。现有的人才下乡福利保障政策过于普遍化, 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对策。因此,健全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需要多方主体合 作,在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共同理念的基础上健全 校社、校企、校政合作育人体系。

3.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设计待优化

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具有特殊指向性的人 才的类型[11],因此优化方案中人才培养设计极其 重要。人才培养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的先行条件, 因此要明确“为什么”培养和“怎么样”培养。一方面要明确为什么培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是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但面向乡村振兴的 人才培养具有特殊的指向性,其以乡村为基点构 建育人模式,需要大学生了解乡村、热爱乡村、 对乡村具有青年担当,面向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对 乡土应有着更加深厚的认知和理解。要求学生综 合能力强、学科基础扎实、创新创业能力强,同 样是培养创新创业型的大学生人才,面向乡村振 兴的大学生人才应该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创 新创业,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是怎么样培养。学 校原有开展的有关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指导大多 停留在学术层面上,缺乏合理的学术成果转化机 制。学校教育教学更多的还停留在文化理论层面, 缺乏具备丰富经验的乡村振兴领头人讲座,相关 课程实践资源支持不到位。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对高校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指导力度还需 要加强,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不足、法 律保护不够、福利保障不到位,导致高校培养面 向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持不足、底气不够。因此, 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人 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并制定更 加有针对性的举措。

三、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1.构建“认知、体验、践行”三阶合一的 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应用型本科人才本质上是 需求导向的职业型人才,其培养要求和过程主 要体现为能力本位[12],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 培养。因此,面向乡村振兴的实践教学,应本 着知行合一的原则,构建“认知、体验、践行” 三阶合一的实践模式,增强学生在面向乡村振 兴中实际的能力。其中,在认知阶段,应改进 实践教学的方式,以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 面对面接触、现场考察等方式,增加学生到乡 村实地观摩和实践的机会。在体验阶段,应丰 富实践内容,围绕五个振兴,安排学生将参观、 实习、实践、实训、实操融为一体。在践行阶段, 建议邀请校企、校政、校社、校村、校农合作 中的精英人员为导师,指导学生到乡村去创业 就业,或成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孵化器和践行者。

2.探索“高校一政府一企业一社会组织” 四元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组织的合作互 助,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是本科人培 养模式改革的多元主体,建立好乡村振兴的协 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13]。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等个体特征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 愿有一定的影响[14],因此建议整合校内外教学 资源,将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放在一 个场域共同培育乡村人才,将资源集中化使用, 多方育人使得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除专业以外 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大学生资金方面匮乏[15]。这样更有利于大学生认识乡村、走向乡村。具 体来说,学校与中央、省、市、县的乡村振兴 局及相关职能部门、省内外从事乡村振兴的大 型企业、专注于乡村振兴的社会组织一起,在 课程开发、案例编写、师资培育、教材建设、 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协同育人、嵌入培养, 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四元互动人才培养体 系改变以学校为节点整合社会组织目标一致性, 将学生课堂开展在社会基础上,能够改变唯课 本与老师的理论学习现状,以社会需求为标准 培养一批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于学校中学习 理论,于田野间加深实践。

3. 深化“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 人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重要任务,高校地方研究院是高校推 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6]o如何将 大学生的学习变成农村的价值,解决产学分离 的问题,是在高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思 考。将校园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实际成果, 需要多方的支持体系帮助,在改革中创新教学 模式体系,建立一体化的教学产学“五位一体” 多方合作模式。“五位一体”指的是借助政府、 企业、社会组织的资源与力量,建设面向乡村 振兴的集“咨政、生产、学习、研究、创新创业” 五个维度于一体的本科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在 “资政”上学校可通过及时接受政府的政策通知, 引导大学生注意在农村创新创业政策指向。“生 产”上学生可通过学校建立的产学合作平台将 自己的创新学术成果引用与农村。"学习''上 学生以学为基础加深自身的知识理论体系。“研 究”上加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学术教育研究及 实地创新研究。最终以学生“创新创业”为着 力点促进大学生的培养,旨在将本科学生的学 术研究合理转化为现实的价值,促进产教融合, 培养应用型人才。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可 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育人,促进本 科人才的融合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能力的实 践性。

4. 实现“认识乡村、了解乡村、关注乡村、 投入乡村、奉献乡村、振兴乡村”六维融合的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开展学校与地方政府、 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组织、学校与村庄、 学校与农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促进本 科人才的交叉性与创新性,带动学生“学岀 去""走岀去”,将乡村当作现实学习的课本, 培养学生回归对乡村的感情与热爱,增强学生 对乡村振兴时代任务的担当,为培养一批懂农 业、懂农村、爱农民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认 识乡村、了解乡村、关注乡村、投入乡村、奉 献乡村、振兴乡村”六维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 目标,只有学生热爱才可能更多的选择留下, 培养学生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是激发培养大学生 服务乡村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之一,从而最终 培养岀具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青年担当的大 学生[17]。这就要求转变人才观念,构建课程体系, 优化培养机制,开设创客空间,搭建创业平台, 完善资源链条,利用交叉融合的跨学科多元协 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厚基础、重交叉、强 实践、富创新”的人才培养特点,彰显其实用性。

综上,四个模式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共 同建构面向乡村振兴的完整教学体系。在构建 “三阶合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中,课程注重于 实践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实践过程之中加深 对农村的认知与体验,在认知体验的基础践行,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于“四元互动”的人才 培养体系之中,高校一政府一企业一社会组织 共建平台协同,为学生搭建岀一个全面的学习 平台。“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 台助力高校学生的文化成果的转化,激发学生 对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学术研究的热情。六维融 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校学生"认识乡村、 了解乡村、关注乡村、投入乡村、奉献乡村、 振兴乡村”,培养高校青年担当,投身于乡村 振兴发展浪潮之中。六维融合目标下大学生培 养岀对乡村振兴的青年担当,"三阶合一”促 进大学生认知乡村、感知乡村,"四元互动” 为大学生提供多方协助学习平台,五位一体帮 助大学生转化成果,激发学生对乡村创新创业 热情,四个模式共同作用下将培育岀一批批有 乡村创新创业能力的、有乡村创新创业担当的、 热爱乡村的大学本科生。

四、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三阶合一、四元互动、五位一体、六维 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乡村振兴的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该模式有三点创 新:一是培养模式新,深化五位一体,实现六 维融合。构建“认知、体验、践行”三阶合一 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高校一政府一企业一 社会组织”四元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政 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平台,实现“认 识乡村、了解乡村、关注乡村、投入乡村、奉 献乡村、振兴乡村”六维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三阶合一、四元互动、五位一体、六维 融合”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教学体系新, 强调交叉融合,彰显知行合一。根据乡村振兴 对人才的需求,打破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藩篱, 使得各学科不再各自为营,实现文文学科交叉、 校企交叉、校政交叉、文理融合,实现各专业 的相互借鉴、融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 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实现学科间 的深度交叉融合,彰显知行合一。三是评价体 系新,优化评价过程,体现全员育人。乡村振 兴课程体系的评价主体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 心的单一评价主体,拟引入学生、辅导员、乡 村干部和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来对学生进行评 价;评价内容聚焦于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论 文写作、动手能力和参与精神等多个角度,评 价方法使用大数据手段、360评价法、平衡记分 卡等形式,主体多、内容广,体现全员育人。

由于有上述创新,该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 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可为其他高校带来一些 启示。例如,对个体而言,将面向乡村振兴的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可以增强大学生 到乡村去创新创业的能力,使大学生成为乡村 振兴的专业性人才;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乡村的 了解与认知,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和责任担当 意识;可以改变学生单一的就业观念,增强学 生到乡村就业的意愿。对学校而言,可以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可以将 人才供给侧改革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满足社会 人才需求;可以实现人才培养观的转型。对乡 村而言,可以为乡村人才提质增效,为乡村发 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促进大学生到乡村创 业就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时需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人才培养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让青年 学生有信仰、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使学 生树立远大志向,练就过硬本领,磨练顽强意志, 增强学生的乡村振兴担当与乡土情怀。其次, 人才培养要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 注重培养学科的交叉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能力;打破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藩篱, 实现学课相互借鉴、融通发展,实现学科间的 深度交叉融合;引导学生下乡实践,立足乡村 创新创业发展,将课堂开展在乡村大地上;人 才培养需要注重协同培养,多方合作育人,建 立校企、校政、校社多方协同育人合作平台。

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运行需要有良好的保 障机制,这些机制包括:一是建立协同育人机 制,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培训。邀请全国知名学 者、教指委委员成立面向乡村振兴的教育指导 委员会,建立由教务处、学生处、学校联系服 务乡村振兴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 会组织等相关方参加的面向乡村振兴的协同育 人机制。同时,成立乡村振兴青年培训学院, 对有兴趣、有意愿、有能力参与乡村振兴的学 生、志愿者或在地青年人才进行培训。二是开 发课程体系,编写乡村振兴教学案例。根据乡 村振兴的现实需求,适当压缩专业课程,本着 “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 的原则,开发乡村振兴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 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 案例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同时,通过实 证调研、口述访谈、集体座谈等方式,收集真 实课程资料,聚焦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 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五个维度,编 写乡村振兴系列教材和教学案例,用于高校课 程思政建设与乡村振兴育人活动。三是优化师 资队伍,强化乡村振兴科研育人。通过培育和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队伍文理知识背景的交叉融合度。对 现有师资团队进行乡村知识与乡村文化培训, 或者让他们驻村挂职锻炼或协助工作,开展社 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方式到基层到乡村去,培 养他们熟悉乡村、热爱乡村、奉献乡村的知识 与情怀,提升他们的乡村实践能力。例如,我 们利用由广州大学牵头、碧桂园集团与广东省 国强公益基金会参与成立的广东省乡村振兴研 究院,以及由贵州民族大学与贵州省镇远县共 建的贵州民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吸引更多教 师参与到乡村振兴研究中。同时,也要积极鼓 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研究,为培养他们“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奠定 基础。四是创新实践环节,培育乡村振兴创业 导师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加大乡村 实践力度,优化实践教学方式、内容与主体, 以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过程来改进实践环节。深 化校企协同育人实践课程,创设乡村振兴创客 空间,开展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协同政府 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资源和教 学力量,聘请社会精英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和实 践指导教师,引导青年学生了解乡村、关注乡村、 投入乡村、奉献乡村、振兴乡村,鼓励学生争 当乡村人才振兴的践行者,引导学生到西部到 基层到农村去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 批有担当、有活力、有情怀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略

[基金项目:2021年教育部协同育人项 目“面向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 新”(编 号:202101298002); 2018 年度国 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人类学视域下西南少数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研究”(编号:18XMZ048);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精 准扶贫资源应用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探索与 实践”(粤教高函[2020] 20号))


文章来源:谢治菊,张学立.面向乡村振兴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22(12):15-21.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微信公众号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相关超链接

乡村研究||王洁获立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专项课题

乡村研究||谢治菊: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帮扶的模式转向与本土建构

乡村研究||李利文:乡村综合整治中的数字监管:以D村经验为例

乡村研究||谢治菊 王曦: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基于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的分析

乡村研究||谢治菊 谢颖:谁更愿意争当贫困户?——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与思考

乡村研究||岳经纶 范昕:幼有所育:新时代我国儿童政策体制的转型

乡村研究||谢治菊 范飞:建党100年的技术变迁与贫困治理

乡村研究||王洁获征文活动一等奖

乡村研究||研究院获立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乡村研究||谢治菊:运动式搬迁下的常规化治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困境的解释框架

乡村研究||谢治菊开展社工介入易地扶贫搬迁治理专题讲座

乡村研究||谢治菊 陈香凝:政策工具与乡村振兴——基于建党100年以来扶贫政策变迁的文本分析

乡村研究||谢治菊 罗浩奇:脱贫攻坚精神:时代内涵、生成机理与治理价值

乡村研究||王乐童乡村振兴项目获批校级立项

乡村研究||谢治菊 彭智邦:东西部协作政策扩散的维度、逻辑与启示

乡村研究||梁琴:权威引导、市场重塑与社会动员: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

乡村研究||江星玲,谢治菊:协同学视域下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研究

乡村研究||谢治菊:以协同治理推进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

乡村研究||谢治菊 陆珍旭:社会学与口述史互构的逻辑、旨趣与取向

乡村研究||谢治菊 范飞: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乡村研究||李利文:执法堕距:政策执行在基层缘何容易走样?——基于D村违法建设综合整治案例的研究

乡村研究||乡村环境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连续发文

乡村研究||谢治菊 彭铭刚 梅梦玲: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

乡村研究||回顾2021:让乡村研究走进田野

乡村研究||郭明: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

乡村研究||谢治菊 卢荷英:动员式治理与嵌入式交往:驻村干部工作艺术与乡村振兴

乡村研究||《走向共生共在:贫困村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出版
乡村研究||谢治菊 范嘉雯:驻村干部考核:要素、功能与优化
乡村研究||谢治菊 陆珍旭:三线建设时期的备战动员与备战意识

乡村研究||谢治菊,李恺茵:我国脱贫攻坚政策变迁及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乡村研究||谢治菊教授获批广州市党建学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

乡村研究||谢治菊 刘 颖 袁 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受益者的政府信任与公共参与

乡村研究||邱泽奇 张樹沁:乡村电商何以成功?

乡村研究||谢炜:对口支援:“项目制”运作的梯度适配逻辑
乡村研究||王禹澔:中国特色对口支援机制:成就、经验与价值
乡村研究||谢治菊 李小勇:您在他乡还好吗?——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五层级社会适应研究

乡村研究||李强:早年不幸的健康代际传递对健康中国的启示

乡村研究||尹成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与政策研究

乡村研究||兰英 谢治菊: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协同模式研究——以广州市N区帮扶贵州省L县为例

乡村研究||蒋红军 张艳红 廖依倩:技术重塑身份,智慧矫正何以有效
乡村研究||尹铎 朱竑:云南典型山地乡村农业扶贫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例
乡村研究||刘皇 周灵灵: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进步路径
乡村研究||谢治菊、刘颖、袁喆论文被《教育文摘周报》转载
乡村研究||刘燕 李加斌: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及其膨响因素研究分析
乡村研究||刘志强:论全面脱贫与人权治理

乡村研究||丁波:数字赋能还是数字负担: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及治理反思

乡村研究||郭明 高璇 刘良艺:道德积分制:国家政权对乡土社会的“柔性整合”

乡村研究||谢治菊 兰凌云 余燕婷: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扶贫论析

乡村研究||谢治菊:“南粤乡村振兴”文库总序
乡村研究||《向上的阶梯:面向乡村振兴的教育帮扶》出版
乡村研究||吴高辉、郭小聪:党建何以引领脱贫目标的实现? 

乡村研究||《从“扎根”到“引领”:新农人致富记忆与带头密码》新书出版

乡村研究||“口述乡村”丛书总序
乡村研究||谢治菊: 教育帮扶为何会促进人们向上流动
乡村研究||蒋红军“新台农”课题获立省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
乡村研究||黄承伟: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理论逻辑与推进路径

乡村研究||黄承伟: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及发展方向

乡村研究||李利文:政务服务下沉通道何以拓宽?

乡村研究||谢治菊 梁英华 高璇:诱致性制度变迁下村庄治理资源的跨界整合

乡村研究||郑 宇:贫困治理的渐进平衡模式

乡村研究||谢治菊领衔项目获广州市党建学会2022年度调研课题一等奖

乡村研究||刘金发:“乡愁”建构与农民工返乡创业

乡村研究||李强 叶昱利 文斌:累积饥荒经历代际影响的疤痕效应与选择效应

乡村研究||谢治菊 彭智邦:东西部消费协作中的政府与市场

乡村研究||谢治菊 王乐童 林忠伟:社工介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角色与逻辑

乡村研究||谢治菊获立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乡村研究||谢治菊 黎明霖:共同富裕视域下的整域性帮扶与整体性治理

编辑|黄燕洪
排版|劳丽璇编审|郭   明
监制|蒋红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