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昌勇 | 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共同努力创造新文化

黄昌勇 艺术教育杂志 2023-09-29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艺术教育》


ART EDUCATION






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共同努力创造新文化

黄昌勇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遵循,为我们如何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世界大变局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毫无疑问,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论断,对当代文化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的一些根本问题给予了回答,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宏阔的历史高度,以宽广的理论视野,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旺盛的生命力;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突出的统一性,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民族人民的命运所系;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化内在的多元共生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不搞文化霸权。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只有“第二个结合”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一、“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一系列理论创造振聋发聩

“第一个结合”在百余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拉开序幕,起点是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中送来的马克思主义,而后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并互相成就的伟大道路。“第一个结合”为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个结合”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中吹响号角。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是在“五四”反传统的文化断裂带上生发出来,并确立了有别于“五四”新文化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范式,这一文化范式的内核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那么,“第二个结合”则强调发掘、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于对传统文化优良特质的充分认识与肯定,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出方向,其内核是建构共同价值与弘扬永恒魅力。

所谓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立场是革命,主要着眼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其首要任务是“破”,凿开落后文化的壁垒,寻找先进性文化的光明。其虽然在理论上强调民族文化中优秀的传统,但是在文化实践上,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甚至是全盘否定,比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降对传统文化过激的立场和态度。所谓共同价值与永恒魅力,其首要任务是“寻”,寻根溯源、慎终追远,向来路问出路,谋未来前先观过往。当然,最后还要落到“立”上,“立”一个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是建筑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的。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摆脱殖民、取得独立、走向富强,那么,“第二个结合”的问题指向则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后者实际是前者的推进,二者又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道路上前后相因、循序渐进的两个重要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一重大论断,笔者认为是在充分总结两次西潮东渐后做出的理论概括。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次西潮东渐对中国文化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们抱着向西方、向现代文明学习的态度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某种程度上说,革命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反封建”极易变成对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的破坏,文化上的全盘西化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又以另外一种面貌出现,总体上都一定程度动摇了我们对本土文化价值与生命力的深刻体认和自信自觉。

今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开辟文化和艺术的新领域,创造具有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现代文明,也可以看成是对这一偏颇的纠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从根本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生根发芽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正是“第二个结合”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而形成的新文化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这一论断可以说发展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关于文化民族特性的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可以这样说,这是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以来关于文化最为深刻、最为正确的认识,也表明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二、上海戏剧学院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上海戏剧学院创办于1945年,办学历史悠久,是国际知名、国内顶尖的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专业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作、文化交流、服务社会诸多方面获得广泛声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更加明确未来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学校在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中的责任和担当,要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一是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近代以来,在民族独立的道路上,我们曾经也有过科学救国、文化救国的主张和呼声,但是面对外强和内乱,武装斗争和社会革命是必然的优先选择;在建设时期,在处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时,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也必然放在第一位。由于积贫积弱,“五四”时期的“国民劣根性”讨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丑陋的中国人”的批判,两次西潮东渐在某种程度上,让人们对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的认识出现了偏颇,过于夸大传统中的落后一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保护、传承不够。对于专业艺术院校来说,应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传统戏曲人才的培养,所以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迫在眉睫,不能简单地丢掉传统、沿袭西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高等艺术院校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探索、需要回答。

二是秉持开放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比如,我国戏曲表演有着丰厚的传统,但是戏曲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的成果还处于感性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化的科学成果;而目前戏剧影视表演体系,一方面是上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来华(包括到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传授学术成果,以及通过几代留学欧美的戏剧人带回来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欧美当代表演理论和实践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戏曲的成功实践缺少关注和总结,对传统戏曲中的精华与西方的理论实践的融合也缺乏创造性的文化成果。近年来,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都在中西古今的融合创新上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可望在中国演剧体系、中国表演体系上有突破性的文化成果出现。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者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求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近年,上海戏剧学院正是坚守着守正创新的姿态,在艺术创作方面不断地在接续传统中创新。比如,新编京剧《穆桂英再挂帅》(图1)从上海大剧院走向全国舞台;与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合作的大型原创话剧《兰考》(图2、3),聚焦兰考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用富有当代精神的艺术语汇,在题材开掘、人物塑造、艺术形式上都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于焦裕禄逝世59周年纪念日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剧场演出,赓续了伟大的焦裕禄精神,展现了兰考社会变革的新貌。我们还与延安大学合作,打造原创话剧《路遥的世界》,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上海戏剧学院自创校以来,就关注时代、关注人民,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大量发时代强音的优秀作品,奉献给我们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人民。


图1  新编京剧《穆桂英再挂帅》上演于上海大剧院(刘佳奇摄)图2  大型原创话剧《兰考》上演于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尹雪峰摄)

图3  大型原创话剧《兰考》上演于焦裕禄干部学院艺术中心(尹雪峰摄)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形态。今天,站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潮头,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END


|本文刊于《艺术教育》2023年7月刊||微信编辑:Fu|












AM 新媒体矩阵

(点开二维码长按关注)





    往期精彩回顾

王一川 | 关于推进中华文明符号调研的初步思考

冯双白 | 在文化信仰中追寻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陈涌泉 | 守护中华文化根脉,推动戏曲守正创新

仲呈祥 | 电视文化要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再立新功

中国文化报 |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苗洁:培养新时代戏曲人才 传承传统戏曲艺术

刘晓静:顺应时代变化,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尹晓东:构建中国戏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郝戎:构建中国演剧体系,以数字戏剧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郭晓 张金尧 | 文艺的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界定与历史脉络

董占军 | 优化设计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格局 助力伟大复兴新征程

胡智锋 胡雨晨 | 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教育新篇章

俞锋 |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数字时代高等艺术教育的识变、应变与求变

王晓琳 |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赋能人民美好生活
李建宇 |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朱尽晖 | 心怀国之大者  描绘国之大美——以西部美术高地助力实现文化强国建设
黄昌勇 | 努力开辟高等艺术教育的新境界冉常建 | 构建戏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张金尧 | 论艺术品质与艺术教育
巴图 | 关于新时代艺术院校人才高地建设的思考
高洪 | 让中华美育精神滋养青年学生在新征程上健康成长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