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霖书院

其他

今年最后一次直播课

按照之前的课程计划,本周六(12月11日)晚八点的直播主题是:《博士毕业后如何探索学术地图?》。在这一讲中,王老师将会关注博士毕业后的学术成长,深度分享博士生应该如何从学生身份尽快切换到科研工作状态,具体将包括如何择业、评职称、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建构学者身份等。有问题者可在群中或发邮件提问。本次直播将是2021年度冠霖书院最后一次直播课,也是《博士训练营》原计划的最后一节。关于考博的附加直播课,将于元旦后上线,有问题者可提前添加助理微信(guanlinshuyuan02)。另外,有读者反映,购买台历时,添加助理微信不成功。烦请出现这种情况的,添加小林老师的微信(guanlinshuyuan01)。我们周六晚上八点直播间见。预订|冠霖书院推出第一款“中国风”文创台历!冠霖书院2021年课程总表关于博士训练营的说明冠霖书院关于一对一辅导的说明
2021年12月9日
其他

预订|冠霖书院推出第一款“中国风”文创台历!

(关于壬寅·既济,以后请王老师给咱们科普哈)各位朋友好!辛丑年马上就要结束啦,感谢这一年大家对冠霖书院的关照以及对王老师的支持!壬寅年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迎接新年,冠霖书院设计并出品了一款文创台历。这款台历是王老师亲自参与设计的。与市面上的普通台历不同,它是根据中国传统的阴阳合历编排的,同时还加入了干支、历史人物诞辰等元素,是一款地地道道的“中国风”台历。部分页面见下图~(小编提醒:请注意四季颜色的“五行变化”😄)本款台历属于冠霖书院第一次“文创试水”,每本台历的价格是28元(5本包邮)。请大家多多支持哈~此次文创属于私人订制,没有大规模印刷。所以,希望入手的朋友,赶紧联系小编哦(微信号:guanlinshuyuan02)。
2021年12月6日
其他

冠霖书院2021年课程总表

王雨磊:我的博士生涯(3)王雨磊: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关于博士训练营的说明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王雨磊:我的博士生涯(3)

鼎,元吉,亨。为什么把这卦称之为鼎呢?这是象形而言。自下而上,初爻为足,二、三、四爻为腹,五爻为耳,上爻为铉。纵观整卦,只有三爻得位,阴爻居于五爻尊位,柔道盛行,刚道潜隐。所以,根据目前的局势,只宜以柔道上奉六爻之阳,下抚群阳之刚。而阴阳上下相应,彼此交通,故而元吉,亨。亨者,通也。然而,此卦终究不是成事之卦,所以,只有“元亨”,而无“利贞”。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木上生火,是烹饪之象。依鼎卦的局势,阴阳错位,还不到飞龙在天的时候,最好的因应之法就是端正身位,养贤待命。彖辞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一个人,不能拒绝自己的历史;相反,他应该从中汲取养分,并超越于上。——写在前面人,终其一生,乃是一种过程,亦或曰“历史”。他所经历的、接受的、成就的,最终都是构建自我的基础。这个构建的过程,就好比地质的形成过程,一层一层,堆叠而上。10年前,我进入《学术研究》杂志社,成为了一名编辑。它创刊于1958年,是一家学术纯正的老牌期刊。自2011年5月一直2016年底,我一共在编辑部度过了五年半。这五年半奠定了我的学术底色。后来我创办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本公众号的前身),“学术”二字即取于此,而“社会”二字则取于我的社会学专业。未学编辑,先学校对。编辑部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是,认认真真地做校对。我一直认为,自己并非一个天赋很高的人,但是我足够努力,也特别愿意学习,最大限度地向环境和身边人汲取养分。编校工作,是一项挑战天性的工作,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入手。我开始认认真真地跟着哲学编辑学习校对工作。校对工作很简单,也特别枯燥,就是在编辑改过一稿后,对着新排版的校对样和老的编辑稿,校勘编务在排版时是否有所遗漏。有时候,校对工作还包括对着马恩全集,挨个查实文章中的引注是否准确。编辑工作则更为繁复和严谨。编辑工作很像一个产品经理,或者说“文字工匠”,从一个学术成品的角度,全方位地打磨一篇文章,从文章立意、行文架构,到遣词造句、引文注释,甚至标点符号。可以说,好的编辑,是在还原并修复作者的写作过程。很多人看到文章最后出来了,但是他并不知道编辑为此要前前后后改上五六遍,甚至更多遍。在这种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非常考验编辑的综合实力。事后来看,我很庆幸自己当初的“受教”。编校工作磨炼了我的细心和耐心,增强了我“坐冷板凳”的恒心,同时也切实提升了我的学术基本功。人,天生都喜欢热闹,不喜欢枯燥。但是积累和转化恰恰需要的是坚持与钻研。编校工作,从一定程度上,算是一种“反人性的改造”。老老实实地坐冷板凳,兢兢业业地编辑和校对,这是编辑部给我的最大磨炼。严苛的职业习惯和细碎的工作密度,养成了我对文字吹毛求疵般的挑剔,这些都为我的学术写作、系列发表乃乃至公众号写作产生了深度影响。其次,编辑部的工作让我打开了学术的“后台”。很多年轻人对于学术的理解是较为片面的,甚至很多科班出身的博士们,对于学术生产本身都是隔膜的,加上我们如今的高校培养体系过于封闭,大部分学生就算走进社会,依然对于包括学术生产体制在内的社会事实,缺乏必要的认识。真正操刀编辑工作,对于我全面地认识学术界及其学术生产体制,极有裨益。它让我可以透视学术生产的整个生态及其纵向过程。作为责任编辑,我需要处理学者与编辑部的关系。一方面,我需要筛选并且鉴定哪些文章值得进入学术发表体制;另一方面,我常常需要面对各种来自学者们的投稿,同时需要处理好改稿、退稿等工作。普通作者只知道它的入口和出口,却不知道其间各种复杂的筛选和编校过程。对于一个专业编辑而言,他需要首先拥有鉴赏一篇文章的能力:这篇文章是否有含金量?是否值得推荐和发表?选题如何?作者的学养如何?等等。同时,一个优秀的编辑,还要学会综合考量和统筹整个栏目编排,甚至策划和组织专栏文章。值得一提的是,答复作者尤其是向作者退稿,是一件非常考校编辑的工作。一个敬业的编辑必须能够对作者负责:如果他准备向编辑部推荐这篇文章,他必须给出令编辑部和读者信服的结论;而如果他希望退稿,他又必须给出令作者和相关推荐人信服的意见。不论是否录用,这些结论都必须是具体的、详细的、切中学术要害的。我当时负责政治学、法学和社会学三个专业的编辑工作。这三个学科同属社会科学,但是不同学科的治学方式、发表话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势。在同时应对这三个学科的编辑工作时,我发现,抛开那些习以为常的学科藩篱——不专以社会学为限,原原本本地去理解、赏析乃至判断一篇文章,需要一些学科知识以外的“编辑理论”,需要从一般意义上去概括学术文章何以值得发表。尤其是,经常有作者向我讨教:一名编辑眼中的好文章到底是什么样?为此,我逐渐发展了一套自己的“学术市场理论”以及相应的文章鉴赏理路、与作者沟通的方法,相关论述写在了《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一书中。我后来在微信公众号的学术产出,也是源于我对学术出版的钻研及其数字化拓展。《学术研究》给了我一个极佳的学术身份,让我得以深入学界,畅游学林。对于学术期刊的编辑而言,参加学术会议是一项重要的“约稿”工作,而且他们也需要旁听学术会议,以此保持前沿的学术判断和议题把握。从学术会议组织者的角度看,他们通常也会特意邀约一些期刊编辑,为自己的学术会议提供发表出口,也借此增加学术会议本身的吸引力。事实上,学术界的各位专家学者,很多也都是“宅男宅女”。开会,也是他们保持与学界联系的重要手段。所以,他们也特别珍惜这些分享自己研究、接受同行反馈、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只要找到了会议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想听,他们也特别想说。但是,很多老编辑不太愿意出去开会。因为出差特别辛苦,而且老编辑们已经建构了一个相对密集的作者网络,他们通过学术会议开拓作者队伍的动力不是很足。当然,这种做法会让期刊发表趋于内卷,也不利于吸收新鲜的年轻作者。我之所以喜欢参加学术会议,除了工作因素,还有开会给我的学习体验。在高端的学术会议上,看着各位前辈把最新最前沿的学术研究分享出来,向我们展示自己开展研究的渐次过程,以及各种心得体会,再倾听与他同等咖位的精彩点评,特别赏心悦目。我挺庆幸:在我年轻的时候,在我特别愿意社交的年龄,我有一个广泛与学术界链接的机会。这种学术交往的经历,让我养成了开放讨论、兼收并蓄的习惯。让我有机会与学界最拔尖的高手切磋学术,探讨人生。当一个人身处“下位”、没有身份负累时,他的“一无所有”恰恰可以让他毫无负担地向周围的人请教。大会之余,我喜欢再单独找自己欣赏的学者,或者“尾随”自己崇拜的学者,组局“开小会”。我直言不讳地向那些学界前辈请教,问他们是如何治学的,如何写作的,以及如何形成问题的。在咖啡厅,在林间小道,在车站机场,听着原本于纸面上神交的作者,向自己娓娓道来,是一件特别享受的事情。当然,编辑工作也给了我一定的视野局限。我有一段时间,就把学术等同于发表期刊论文。事实上,学术是一个丰富的、立体的、多维的综合体。凡有一利,必有一弊。一个人的职业,既是对这个人的加持与支撑,也是对这个人的限制与约束。一个人,必须学会运用他的历史,但是也要学会超越他的历史。做编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的学术想象力。一直在编辑工作中打转,也让我一度形成了某些“障碍”。如今学术生产体制的“科研攀比”,学术界过于倚重期刊发表,以致于很多年轻学者“言必称C刊”。然而,一个人必须对时代的某些“症候”保持距离,并且心存警惕。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以学术为业,而不是以论文为业。不要把论文看成是学术的全部,也不要把学术想象成只有发表一途。我可以从编辑出发,但是不能止步于编辑。关于这一点,我后来在转职高校后,特意花了很大的功夫,对自己的学术视野进行了另外一个方向的“纠偏”。我花了那么大的篇幅去描述我在社科联和《学术研究》的经历,是希望向读者展示,每一位学者的养成都是综合的结果,而且越是在学术训练以外的“社会过程”,恰恰越是铸就了这名学者的特殊性。对于一名治学者而言,不论他的职业是什么,他的经历是什么,他都可以从中汲取出必要的“学养”。我在日后能够从自己的扶贫经历中提炼出精准扶贫的系列研究,与此如出一辙。回到编辑工作本身。做好编辑工作本身,是我日后借以发展的学术基础。但是,在做编辑工作本身,我并没有刻意要去“借用”。换言之,工作就是工作,首先要做好本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像很多人刻意追求“教学相长”,也是错误的。教学的当务之急是把学生教好,如果一个老师总是抱着想通过教学过程自己有所获益的心态,那么,他的教学工作一定做不好。不论做什么职业,我都坚信:我一定要拼尽全力,把工作做好,让自己配得上职位。为此,一个人必须沉心进去。这种潜心投入的态度,是工作产生实效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光是这种投入本身,也足以打动你身边的人。我在正式担任编辑的第一年,工作业绩就位列第二名。彼时,领导和前辈向我投来的目光说明:我是一名称职的编辑。人世间的道理,一通百通。我带着自己一以贯之的人生态度,投身于职业中,然后再把从中领悟到的心得,运用到博士生涯之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生不过是一场通往圆满的修行。·END·冠霖书院所有课程,汇成3个专栏,扫码查看[课程预告]博士训练营7月主题:《博士论文如何破题?》时间:7月24日晚八点关于博士训练营的说明
2021年7月8日
其他

关于博士训练营的说明

2021年6-12月,博士训练营一共包含7次直播,每月一次。博士训练营的主题将涵盖博士学术生涯规划、选题设计、定性研究与理论提炼、写作能力提升、期刊投稿与发表、职业选择与规划、教学与科研辅导等7个主题。相比于《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系列直播课聚焦于学术写作,本次博士训练营将更加聚焦于提升学员的个人学术成长,增加实操性和针对性等。课程亦能兼顾报考博士者、已经读完博士的青年学者等。作为配套,冠霖书院将成立实名制的社群,请各位已经购买了课程的学员私信冠霖书院小助手(微信号:guanlinshuyuan01),同时,向小助手发送一份个人简历。2021年6月26日20:00,博士训练营将举行第一场直播,主题为《如何规划博士生涯》。如有相关问题,请尽快通过问卷、邮件或社群留言等形式予以反馈。后续博士训练营的直播主题将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略作调整,然后逐次更新、宣布。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填完问卷后,将可以获得20元优惠券,可用于购买冠霖书院的所有课程。
2021年6月17日
其他

王雨磊: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

2018年4月29日摄于香港荃湾区本文节选自《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王雨磊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从本质上说,项目论证书和开题报告书是一回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证书就相当于开题报告,它们都是研究前的准备阶段,只是开题报告多数涉及学位论文,而项目书多数涉及各种社科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更像是一份投资计划书,因为它本身采取的就是一种比学位论文开题更为纯粹的项目制形式。所以,项目论证书与开题报告的总体性写法是一致的,也是遵循那三条原则,只不过略有损益:第一,项目所揭示的研究问题非常重要;第二,这个议题在既有的研究脉络中尚未得到充分揭示;第三,你有能力达成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同时,这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是两种不同规格的文体样态。具体来说,开题报告因为主要是学位论文的前期论证,因此,它的研究目的更具学理性,而且它是为了检验研究者的学术训练、提升基础研究的知识水平;而项目论证书则主要是各种项目的前期论证,因此,它要服务于各种项目本身的目标,即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要达成项目绩效的,尽管很多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旨的,但是这些课题仍然不免带有不同程度的实用性诉求,即它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对研究对象有一个现实上、政策上的关照。因此,这里只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书的独特写法。开篇具有吸引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机制决定了项目论证书必须提高开篇的吸引力。第一,匿名评审与申请人的沟通只能通过项目论证书,缺乏声音、表情等当面互动的交流,而且是由匿名评审专家独立进行,不能互相讨论,这样一来,匿名评审专家对于项目论证书的考察方式是比较单调的;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竞争者众多,因而每一个专家收到的项目论证书非常多,这就更加稀释了评审专家的注意力;第三,匿名评审专家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一方面已经“阅文无数”,另一方面他们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本来用于给自己做科研的时间就有限,评阅项目论证书的时间只能从繁忙的时间中另行抽挤。基于以上的评审情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证书一定要写得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开篇,必须能够马上吸引评审专家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一步一步让评审专家顺利读完,并被说服,否则很难脱颖而出。那么,究竟开篇如何抓住评审专家的吸引力呢?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办法就是,尽快地提出一个非常重要但又没有被解决的问题,最好提出一个悖论,给读者造成一种张力感。以我的论证书为例。2014年11月6日,我担任南省丘县珠村(出于研究伦理,以上地名皆为化名)的驻村干部,负责扶贫开发的相关事宜。我下乡时适逢2014年年度考核,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档案和材料整理工作。南省的精准扶贫建立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之上:所谓建档,就是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关于生产生活的纸质版和电子版的信息档案,主要是人口、土地及收入等明细信息;立卡则是建立并发放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卡册,所有的帮扶措施、帮扶绩效都必须呈现在帮扶卡册中。建档立卡给驻村干部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当时我又是新接手工作,好多信息、情况都不熟悉,工作当然苦不堪言。当时我想起黄仁宇曾经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的王朝治理在近代失败的根源在于它不能实行数目字管理。扶贫开发中的建档立卡不就是黄仁宇所谓的数目字管理吗?但是这样的“数目字管理”真的有效吗?而另一方面,渠敬东等学者的研究指出,改革前的总体性支配权力在改革后逐渐转向技术治理权力。很显然,建档立卡属于一种典型的技术治理,而这样的技术治理在转型之后又是何种样态呢?基于这两重问题,我开始着手课题论证。理顺学术脉络一般而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证会是按照分支学科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一定要全面,尤其是所在分支学科的相关研究,重要的文献和重要人物的研究,一定要涉及。况且,那些评审专家很可能就是这些经典文献的作者,假如遗漏了这些重要文献,肯定很难过关。实际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不仅是提出问题的必要途径,也是在给自己的研究一个合法性:研究的学理基础是扎实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书比开题报告更加注重选题依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的梳理,然后确立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这两者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选题价值”与“研究现状”,只不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书把它们合并了,但是精髓不变。其实这就是开题报告中的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不仅要全面,而且还要有条理,你要如实地评价这些文献,并且根据研究问题理出线索。以我的项目论证书为例,关于数目字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视角:有效性视角和真伪性视角。这样一来,整个文献就梳理成两条线,文献最终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对话点都一下子清晰起来,评审专家也就知道整篇报告的论证思路何在了。将研究思路变成概念图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书远比开题报告要注重结果性,它甚至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因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金是财政资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需要考核项目结果以便对纳税人有所交代,因此项目论证书都要求对项目成果进行提前说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证书一定要将研究思路理清楚,研究设计一定要非常具有操作性,将研究目标落实为一个一个的步骤、程序和方法。具体而言,项目论证书必须阐明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前者包括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而后者包括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说到底,这些内容都是为了有效地说服评审专家你的研究是可以切实做出来的。为了让评审专家尽快了解你的研究思路,你可以将研究思路直观地画成概念图。具体可参见下文举例。概念图的做法还有一个好处,即帮助申请人理顺自己的思路:假如能够用简明的概念图说明自己的研究思路,说明自己已经想清楚了;否则,还要继续修正、完善,直到整理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概念图不宜过于复杂,过于复杂反而可能会让评审专家看不懂。以下是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扶贫开发中的数目字管理研究”的论证书,仅供参考。
2021年2月17日
其他

王雨磊学术写作直播课的听课指南

2018年3月16日,王老师摄于澳门大家好!我是冠霖书院的直播助理小林。今晚九点,王老师的学术写作直播课就要开课了,各位小伙伴,大家搬好小板凳了吗?针对大家近期的提问,小林做了一份详细的听课指南。先Mark后看哈~一、关于课程设置本次直播课的主题是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面向的受众是具有学术论文写作任务的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青年教师。专业不限。直播结束后,将生成课程回放,凡是购买了直播课的学员,都可以永久观看回放。直播时间:从大年初三(2月14日)——正月十二(2月23日),每天21:00-22:00。本次课程一共10场直播,课程目录如下:二、课程购买及操作指引第一步:微信识别二维码,收藏课程链接第二步:参与别人的团购或自己发起团购,点击支付(单独购买99元/人,团购价49元/人)注:团购活动截止时间为:2021年2月23日晚23点,此后课程将统一为99元/人。第三步:支付费用后可分享自己的团购链接邀请好友参加(发群、朋友圈、好友都可以)第四步:拼团成功后即可参与课程,拼团不成功会自动退款(2天内拼成)第五步:听课操作(点击收藏的链接—点目录—选择你要听的课程)注:观看直播和回放均通过此链接,观看回放不限时间和次数;三、部分情况说明如果点击别人的拼团链接发现已经拼满,可点击课程,返回到课程专栏页面,按以上步骤操作即可。2.
2021年2月14日
其他

王雨磊:写作必须有“结构意识”

2020年4月15日,摄于云浮调研途中明晚就要开课了。我这次的直播课程同时面向众多学科,而且以普适的方法为主,较为抽象。如果前期没有一定积累,听课效果会打折扣,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听课前先去阅读一些学术文献,思考一下自己的学术选题,最好带着问题来听课。如果你手头上暂时没有文献,可以先看看我发表在《社会学研究》和《政治学研究》上的文章。今天继续推一篇我在知识星球上的旧文。此次推送有改动。写作必须有结构意识文/王雨磊为什么要有结构意识呢?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任何表达方式都要经过“制度化”的过程。比如相声有“三翻四抖”的包袱结构,脱口秀也有自己的段子模式,如果你们常听相声,也能知道郭德纲的相声好在哪里。他的相声结构非常好,而且都是符合相声艺术的传统的。写作也是如此,起承转合的“老八股”是必要的。写作当然也是如此。任何的内容都必须以特定的结构呈现出来。否则,这些内容会很杂乱。知识形态、艺术形态都需要“形式合理性”,就连政治也是如此。行文结构,其实就是表达的形式。第二,只有使用结构,才能让受众更快地进入内容。要知道,作者知道读者不知道的内容——这是写作的前提,那么,如何才能让读者知道这些内容呢?那就需要借助结构,借助形式,越是使用大家惯用的结构,越能够让读者尽快知晓你的内容。这些表达结构是长久以来约定俗成的,形成了“通用结构”。这些“通用结构”一定是被集体验证过有效的。任何沟通和传播,都要论证“合理性的合理性”,而“通用结构”恰恰前置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很像今天的技术应用规格。美国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制霸,是因为所有的万维网规格都是美国制定的。今天中国人想要另起炉灶,肯定是要冲击美国的“规格霸权”的。第三,对于作者来说,越是使用结构,越是能够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容,并且在自觉的情况下,更好地表达出来。我上课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在真正写完文章之前,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原来研究得这么深。在真正做完访谈之前,受访者都不知道原来自己知道这么多。结构是一种助推器,采取了这种形式本身就可以催促作者思考和形成表达的过程。结构感好的人,表达就会更精确。最近我看了一期《脱口秀大会》,其中我最喜欢的李雪琴的段子,结构非常好,创作水准相当高。尤其是她的表达结构,非常有底蕴。有些选手被她扮猪吃老虎的假象蒙蔽了,结果纷纷遭到反杀。有些老的脱口秀演员这一季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这有很多因素,比如公司文化,赛制问题等,但是这些老的脱口秀演员有个很大的问题,他们太过于熟悉段子的套路了,也被这些套路给限制了,所以大张伟说,很多人就是光剩下经验了,李雪琴没有经验,只有才华。因此,结构对于表达本身、作者和读者,都是极为必要的。当然,结构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被“八股”所束缚,要能够活用结构,让结构服务于内容,服务于表达本身。从大年初三到正月十二,每晚21:00-22:00,连续十场“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直播课。扫码团购:温馨提醒:三人拼单,方可成团。购买后,请收藏链接,所有直播课,通过链接即可观看。王雨磊: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2021年2月13日
其他

王雨磊:新的一天,新的一年

香港中文大学天人合一亭,摄于2018年3月11日一新年好!今天是辛丑年第一天,天地已经进入了新的轮回。很多人的祝福语是牛(扭)转乾坤。乾坤者,天地也。人生天地间,便要受到天地的约束。但是天地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春夏秋冬,昼夜交替。前者源于地球的公转,后者源于地球的自转。但是不论地球如何转,太阳一直在那里,未曾移动半毫。人在地球上,才会产生一种“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错觉。想一下:美国人和中国人处在两个相反的半球上,我们的天空是一个天吗?不是的。我们的地,是一个地吗?也不是的。事实上,天与地不过是地球人产生的一种认知框架。古代人以为天圆地方,现代人以为宇宙大爆炸,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大部分地球人可以接受的认知框架而已。没有人可以扭转乾坤,乾坤也不允许人来扭转,乾坤会自动扭转,而且每时每刻都在扭转。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二那么,人是不是就要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倒也未必。人是什么?归根结底,人体不过氢氧化合物。而地球的物质构成则排满了元素周期表。要知道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元素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人只能脚踩大地,却不能拥抱大地。有趣的是,太阳的成分也是氢氧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与太阳是同构的,严格来说,人类是太阳的孩子。所以,人类能量源泉有且只有一个途径:太阳。或者说得更玄妙一些:我们整个太阳系都身处太阳之中,或者干脆说,我们人类都是太阳的一部分。所以,不要妄想去扭转地球的乾坤。但是,人类可以通过扭转自己的乾坤,从而改变命运。三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自己的乾坤呢?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太阳,每个人都可以发光发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只是人们在地球上出生以后,心为物役,渐渐的,人们忘记了自己心中的太阳,忘记了自己还可以发光,忘记了自己还可以发热。所有的教学,所有的传播,乃至所有的沟通,其实都是源于人之心皆可相通,人人心中都有一颗可以互通互联的太阳。你们看到我的文字,心生喜悦,那只是我借助文字,激发了你们心中的太阳产生了光和热而已。因此,扭转乾坤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回自己心中那颗太阳。然后,成为那颗太阳,发自己的光,发自己的热。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专心,不要理会那些围着自己转来转去的地球。因为那些地球上的乾坤自有那些地球去扭转:在他们的白天,自然可以看见太阳;在他们的黑夜,自然看不见太阳。但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太阳一直在那里。我也在这里,我在这里建了一间冠霖书院。欢迎大家来冠霖书院,来听我的直播课,来感受我的光和热。从大年初三到正月十二,每晚21:00-22:00,连续十场直播。欢迎大家!最后也最重要的,祝大家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并成为属于自己的太阳!温馨提醒:三人拼单,方可成团。购买后,请收藏链接,所有直播课,通过链接即可观看。有问题的话,可以进读者群。我的微信:guanlinwang1226。王雨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即将开课王雨磊:文献综述的三个有机部分王雨磊:学术研究要“有劲儿”王雨磊:学术写作直播课的回放及PPT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王雨磊:写作的“神通”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2021年2月12日
其他

王雨磊:“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即将开课

今天是除夕,明天是新年。祝大家辛丑年学术精进,事事牛牛!很多同学包括直播间的同学,向我问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好,但是我很难用只言片语予以解答。这并非是我吝惜自己的知识,而是学术写作是一项系统的训练工程,需要“做中学”、“学中教”,且要循序渐进。就好比,九阳神功有九层。如果你还在练第一层,却问了一个第六层的问题。我现在就算告诉了你答案,你也领会不了,更加不可能学以致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三言两语就能学会一门技艺,那我们就不用上大学、读研究生了。任何一项学习,都是如此。这是自然规律,不可违逆。去年,我原本想把这些年关于学术写作相关的研究、写作和教学经验,一劳永逸地录制在一门课程里,所以,我跟学术志合作,将我多年的学术心得浓缩成一门《石头君学术写作精品课》。只可惜上架不久,就赶上了舆情,最后被迫下架了。最近做了一次直播,普遍有同学反映想跟着我继续学习。所以,我决定,重新增补这门课,并且将它调整、升级为系列直播课《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目录如下。第一讲
2021年2月11日
其他

王雨磊:文献综述的三个有机部分

上次做了一个直播课,反响还不错。有很多读者和朋友建议我多做一些直播课。上次用的直播平台效果不好,这次我准备用新的直播软件。尝试了几款,才发现,直播这事还真是一门技术活,而且成本还挺高的。很多读者问我如何阅读和整理文献,所以,下次直播课的主题暂定为:学术文献的阅读、整理与运用。时间定在本周日晚八点。直播地址和海报,后续发布。今天再推送一篇关于文献综述写作的旧文。本次推送略有改动。文献综述的三个有机部分文/王雨磊关于文献综述,总是有人在问。我再讲一个具体的写法问题。其实文献综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部分,往往不是独立的部分。但是文献回顾的写法,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中已经讲过的以外,我前段时间“私塾”的时候,聊起一个写法,我现在把它总结一下。文献回顾,我认为,有三个有机部分:第一,叙述部分,不论是一个一个说,或是一段一段说,还是一条一条说,这部分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如实描述文献的本身观点——当然是基于文章相关性。这个部分最花功夫,因为要真的读懂了再写,明白无误地展示你对文献的“复述”——因为还有人没看这些文献,所以,这种复述本身不能是支离破碎的,也不能佶屈聱牙,应该本身具有可读性。让没有看过文献的人也能够“get”到文献。第二,评述部分。这个部分,是站在本文的基础上,对这些文献进行“评头论足”,是是非非,好好坏坏,作者都有主见和立场,必须是一种可信的评价。关于这一点,书里讲了很多了。关于这一点,我只想多强调一点,那就是,对文献的评述,必须有一种穿针引线的作用,把诸多已经读到的文献,系统地“编织”在文章之中,让读者跟着作者的线索,畅游文海。第三,过渡部分。这通常是被人忽略的地方。好的文章都非常善于从文献回顾平滑地过渡到自己的研究,这是把文献回顾的作用发挥出来的地方。也就是说,文献回顾必须让大家明确其应该继续往哪里走,应该如何继续这项研究,进而生产本文的“正当性”——否则,何必多次一文呢?好的学术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部分的作用就是点出“肩膀”的位置所在。写好这一点,往往就可以奠定文章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小切口”,也是我之前所谓的“薄发”之所在。关于这一点,我建议各位好好读一些经典文献,看看他们是如何平滑过渡的。文献回顾的本事特别考验作者的本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往往能够只通过文献回顾的层次,就能断定作者的层次。关于如何进行文献写作,我会在直播课里系统讲述,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先留言。明天就是除夕了,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牛牛牛!王雨磊:学术研究要“有劲儿”王雨磊:学术写作直播课的回放及PPT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王雨磊:写作的“神通”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2021年2月10日
其他

王雨磊:学术研究要“有劲儿”

前天的直播课,很多人说进不去房间,看不了回放。关于这些技术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在考虑:下次要不要换个直播方式?——或者干脆我以后以直播讲课为业?想到这里,我还挺好奇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起源于2016年2月我在公众号上的专栏连载,那时我还在做期刊编辑,同时我的博士论文写到最后,神思枯竭,开辟“学术论文写作指引”专栏的动机很单纯:换换脑子。我尝试把自己做编辑、读博士和下乡调研等经验,转化成专栏文字,没想到专栏和成书如此畅销,这也许就是“纯粹”的力量。想到这里,我还挺感慨的。2017年转入高校任教后,我切换了一种全新的科研与教学节奏,新的职业体验让我有了更多的感受。出版社多次建议我修订此书,我也想把后来的学术心得补充进来,但是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原先的书稿体系已经很稳固,除非重写,否则总是有“打补丁”的感觉。后来,我也意识到,我可能需要重新写一本书。也许我应该停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过去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写作心得,把它们变成文字和课程。或者至少把我的日常笔记整理出来。想到这里,我还挺期待的。不过,我还没想清楚。今天先推送一篇原本发在知识星球上的旧文。略有改动。学术研究要“有劲儿”文/王雨磊任何事情做起来,最好有乐趣,不然光靠外部激励,总是容易弱化甚至缺乏动力的。说得通俗一些,做事情,最好要“有劲儿”。那么,学术研究的“劲”在哪里呢?首先我先说一下学术研究的痛苦。其实,大部分时间做学术研究都是比较枯燥的,比如阅读文献,你如果想要做研究,也就意味着你要比大部分人阅读得要多,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创新并发表。再比如写作,要把很多事情写得更清楚,更要让读者明白,这个创作的过程蛮痛苦的,它通常伴随着反复修改和自我怀疑的纠缠。还有,下乡调研,与人访谈,这些都需要下功夫,否则光靠拍脑袋,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的。所以,学术研究的乐趣一定是“苦中作乐”。第一,追求知识的“解谜”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本身充满乐趣。一件事情原本是模模糊糊的,当你去力图探究明白的时候,这本身就是充满魅力的。但是,这里会有一个两极分化:喜欢的,就会很喜欢;不喜欢的,就会完全没有感觉。他人之蜜糖,可能于你就是砒霜。这个兴趣是天生的,最好多问问自己:到底是否真的喜欢并享受这个“解谜”的过程,以此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学术。第二,认识事物本身的成就感。人类出生时,对这个世界是懵懵懂懂的,每个人都有一种探索世界的动力。可以说,学习是人类的天性。做学术是一个和自己较劲的过程,也是挑战自己的过程,有时甚至为了自己向自己证明自己。这不仅仅是智商问题。原本有些事情是混沌的,把这件事情认识清楚,即便你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认识清楚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第三,交流的乐趣。当你研究出一项成果,拿出来与人分享,这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学术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成的。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就像前天的直播一样,没有你们的疑惑,就没有我的分享。这种学术交流的乐趣,尤其是高维度的深层交流,所能够带来的乐趣,是其他职业所不能赋予的。第四,帮助他人的价值感。每个人的价值都是在社会中生成的,一个人只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真正成为有一个价值的人。价值感与成就感有所不同:成就感是指向自己的,价值感是指向他人的。好的学术,一定是桥梁,而不是终点。每次当我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够帮助到他人的时候,我心里挺有价值的。第五,发表本身的乐趣。发表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它是一种特殊的“公开”。通过发表,我们把那些不对称的信息和知识,传播开来,社会的知识因此获得了增长。当年做编辑时,每次期刊出版后,我总会闻着墨香再读一遍。摸着那一行行亲自编辑、校对出来的文字,内心会萌生一种其他工作所不能取代的趣味体验。公众号也是如此。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一点,心中是否有对学术的纯粹趣味。尤其是当你是一个特别在乎自己内心感受的人,这一点特别重要。享受学术,你就会身心协调,否则,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谋生的饭碗,学术就会越做越没劲。做学术,从做自己开始。爱学术,更要爱自己。王雨磊:学术写作直播课的回放及PPT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王雨磊:写作的“神通”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2021年2月9日
其他

王雨磊:学术写作直播课的回放及PPT

扫码即可查看回放王雨磊:推开学术写作的“暗门”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王雨磊:写作的“神通”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2021年2月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王雨磊:推开学术写作的“暗门”

今晚21:00-22:00,直播见!王雨磊:写作的“神通”
2021年2月7日
其他

王雨磊:超越身我,成为自己!

少时读诗品词,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读到一些词句,殊为不解。比如,东坡词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身体竟然不是“我有”的呢?前几日,看到赵英俊去世的消息,特别意外,他才不过43岁。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吐槽大会》上,他当时留着一个爆炸头,嘉宾还不停用“长得像雪村”这个梗来调侃他。那时,他朝气蓬勃,如今,却骤然离世,令人不免感叹生命无常。这件事让我重新想起当年的词句。如果“我”真的可以拥有身体的话,那么,”我“可以让身体不死吗?显然不能。进一步说,“我”既然不能掌控身体,身体本身能够掌控身体吗?显然也不能,身体本身也不能让身体不死。身体只是一个非常不稳固的流变形态。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个人终其一生,他的身体早已经发生了数不清的流变,童年的容颜、手足甚至内脏都已经完全转变了。所以,身体连自己都不能占有自己。“我”却妄想占有身体,这怎么可能呢?而且,身体的范畴是可以随意伸缩的。一个人会因为残疾而丧失部分身体,也可以通过美容来扩大身体,不管如何扩大、缩写,人的身体都是身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定我们是一个稳定的“身体”呢?身体不能稳定,“我”也是同样无法稳定。事实上,“我”只是一个身体的“执念”,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我”。“我”与身体,其实都是虚假的、流变的,只有“自己”是真实的,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只是,当世人过于执着于身体时,便会忘记自己,“我执”过重,便遮蔽了自己。人类的痛苦根源在于,当他不能正确找到自己的时候,他就会错将身体认作自己。他会把那些身体的感受,当成自己的感受。自己就被身体甚至外物裹挟了。所以,不要把自己寄托在身体的感受上,也不要把自己寄托在外物的认可上,而是要超越内外世界对自己的挤压,成为自己。世事无常,人心有别。一个人不能控制这个世界的暴风骤雨,更加不能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心愿行事。一个人唯一能做的,那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超越身我,成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根本上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最近和朋友喝酒闲聊,我们有一个共识:可以与友朋对饮,却不可自己喝闷酒。一个人喝得烂醉如泥,叫做酗酒。酗酒并不是因为酒好喝,只是一个人不敢平静地面对自己,试图通过酒精麻痹自己,欺骗自己,但实际上,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不论顺境,还是逆境,自己依然是自己。凡是能够增加的东西,就一定能够减少。凡是能够成就的,就一定能够毁灭。顺境的巅峰体验让身体狂喜,自己却并无改变;逆境的天旋地转让身体崩溃,自己依然无所改变。人,只需要摆脱顺逆的束缚,平静地面对自己,观照自己,自由自在,自成自有。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顺逆、吉凶、善恶,只不过是人的一种念想。在神的视野中,无顺无逆,无吉无凶,无善无恶。一切只不过只是变化而已。世界会变化,身体会变化,只有自己,不会变化。我不是我,你不是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是故,六祖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王雨磊:心眼观世界王雨磊:写作的“神通”
2021年2月5日
其他

王雨磊:写作的“神通”

2020年11月24日,摄于广州六榕寺今日立春。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庚子已过,辛丑开启。在这里,祝大家牛年牛牛,牛转乾坤!最近很多人向我咨询学术写作,也有人希望我做网课。我现在还不太有讲课的状态。不过,我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写作的“心法”。什么是写作?它的本质是什么?从表面看,我们是在堆砌一些文字,但这只是表象。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可以互相沟通、交流?首先,我讲一个故事。有一年在北京,和Sage公司的负责人吃饭,一胖一瘦两位老总,他们都声称自己懂中文,但是明显能够感觉到他们交流的顺畅度差别很大。要想判断一个人到底有多懂一门语言,不要跟他讲常用语或书面语,要跟他讲笑话,讲俗语。我发现,每当我讲一个中国本土的笑话时,胖老总两眼空空,而瘦老总却嘿嘿发笑,他的眼神我至今还记得,是有光的,这说明他能听懂我的言外之意。我心想:这不科学,他肯定有比较深的中国生活经历,一问才知,他娶了一位中国媳妇。人类,从本质上,是一座座的孤岛,彼此在物理上是绝缘的。那么,我们是如何互相连结的呢?有时我们可以互相碰撞出火花,这个火花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人类拥有精神,拥有心灵。我们的沟通、火花,其本质都是一种“神通”——精神沟通,以神相通。两眼空空就是精神不通,会心一笑就是精神汇通。语言,就是一种“通神”的媒介。表情包也是。许多年轻人发现无法与长辈沟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彼此无法“神通”。举例来说,😂这个表情,正常应该解读为“哭笑不得”,但却是却往往被老年人误用。而文字的神通则更为坚固、稳定和持续。你们虽然没有见过我,却一直在阅读我的文字,所以,很多我从来没见过我的读者,最近加了我的微信,他们和我说话,就像是故交重逢。你看,光是看了我的文字,就足以与我“心神相通”,由此可见文字的神通之广大无边。以我自己的阅读体验而言,我有时半夜读《论语》,读着读着,就仿佛孔夫子衣袂翩翩,站在面前与我对谈。我第一次通读《金刚经》的感受最深刻:那是一个深夜,当我读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顿然有如醍醐灌顶。因为那一刻,我明白了古往今来的佛陀都在说什么,想什么,传授什么。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的WIFI终于联网了。学习,就是学会读懂字面背后的“神韵”。从本质上,就是体悟那些先哲们通过文字留下来的“神通”。当你学会了,就等于你与这个神通广大的文明世界联网了,否则,你就与此绝缘,永远不知道还存在一个学术的殿堂。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之间可以互相翻译?可以翻译,就意味着人类的神通没有本质区别,语言和文字都不过是神通的质料而已。而写作的本质则是“制造神通”——作者通过文字去桥接读者。一个好的作者,善于调动文字的神通,而一个好的读者,善于察觉文字的神通。你现在看我的文字,却感觉我在和你说话。而事实上,我在屏幕这一端,你在屏幕那一端,毫无物理上的连接,我们却能进入彼此的大脑,心意相通,这就是写作的神通。我在写字,但是我不是为了写字而写字,而是在想方设法与你们“神通”。从这个意义上说,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甚至将来我开直播课,从本质上说,都只是我们彼此神通的一种形式而已。只有我们的神通是真实不虚、牢不可破的,其他的都是“如露亦如电”。我关停了“学术与社会”,放弃了“石头君”,甚至删除了很多好友的微信,但是这一切都不会改变我们的“神通”。因此,当你写论文的时候,不要为了写而写,而一定要反问自己:到底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神通?不然,你的文字就是一堆乱码。那么,如何才能神通呢?这个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练习,也需要有良师的调教。良师的重要性在于他可以帮学生开窍——尽快打开神通的“端口”。我的每一个研究生入学前,我都要求他们写一份自传。这样做至少有三种作用:1,便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2,便于学生通过写作自察、自省;3,让老师对学生有一个更全面的察觉,以便选择一个最好的角度为学生”开窍“。有些学生写得特别认真,于是他在入学伊始就特别受教——其实当他写自传的时候,就是让自己尝试开窍,或者做好让老师为自己开窍的准备。而有些同学很敷衍,把这个当成作业来写,那么,他自然就无法与我更好地神通,进而也就错失了很多次开窍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学生的收获却千差万别。具体来说,写作的神通,至少有如下的练习目标。第一,作者一定要知晓:自己是准备与哪些人神通?也就是说,写作对象是谁,这些写作对象具有什么样的阅读基础,是专业读者,还是业余群众?是老师,还是学生?是内行,还是大众?不同的受众,就需要不同的“神通”。在这里,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论文很多时候是写给老师看的,但是你不能把老师当成老师,要把老师当成你的读者,甚至你的学生。第二,所有的神通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我这篇文章谈的就是写作的神通。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换句话说,你在传递神通之前,就知道自己想要传递给对方什么内容。不然,文章就是无病呻吟。第三,好的作者善于调动文字的神通,他会选择那些最容易激发读者神通的文字、材料、角度和方式等等,这就是推敲的功夫,反复修改的功夫。第四,写完初稿,最好测试一下神通的效度。好的作者会非常善于吸纳修改意见,因为这些反馈恰恰在验证作者与读者是否很好地桥接了“神通”。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写好了,读给老婆婆听,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验证手段。在学术写作中,开会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也是如此,年轻学者要多开会、多发言,别怕丢丑,因为神通就是在多次试错的过程中建立、掌握的。第五,摒弃那些阻碍神通的“杂质”、“噪音”。我以前做编辑时,经常对文章进行删改。当然这固然是因为我们期刊有版面的限制,但更重要的是,凡是那些不能服务于论点的材料,就算你写得再辛苦,都要删掉,因为你要考虑传播的性价比,如果你能用500字说明问题,就不要用501个字。分母越大,效度越差。文字交流,不是把苹果从我的口袋里掏到你的口袋里,而是“桥接神通”——把意念汇聚在文字之中,然后当文字散播开来之后,让读者通过文字来感知其中的神通。如果你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会对着屏幕,恍然大悟。这一刻,其实你就拥有了我通过这篇文章桥接于你的神通。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2021年2月3日
其他

王雨磊:我已经向教育部投诉了

王雨磊:不管谁对谁错,画个句号吧!
2021年2月2日
其他

王雨磊:我即将起诉造谣的无良媒体

这些违法的无良媒体包括但不限于:某些网站(中华网等)、某些信息平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旗下的“人民数据”公司等)、某些微信公众号(“人格志”、“每日高教要情”、“学界观察”等),等等。
2021年1月31日
其他

王雨磊:我正式起诉新浪微博

王雨磊:不管谁对谁错,画个句号吧!
2021年1月30日
其他

王雨磊:网络暴力,让我们自相残杀

“清华学弟社会性死亡”的案例表明,在这样一个缺乏秩序的网络空间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网络暴力,而且施暴者随时可能转变为受暴者。如果我们不加以遏制,最终就会陷入“一切人网暴一切人”的恶性循环之中。
2021年1月28日
其他

王雨磊:我的“社会性死亡”

一时间,我的微信、短信、邮箱、公众号和微博,以及其他任何我与这个世界有连接的渠道,全部塞满了恶意中伤与人身攻击的信息。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种骂人的花样,我第一次知道,支付宝转账还可以用来骂人。
2021年1月26日
其他

王雨磊:交给法律,交给《民法典》

2020年11月16-17日,党中央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1月25日
其他

王雨磊:心眼观世界

维度增加,障碍倍见。一维世界,1/2为见,1/2为障;二维世界,1/4为见,3/4为障;三维世界,1/8为见,7/8为障。循环往复,乃至无穷。
2021年1月24日
其他

王雨磊:不管谁对谁错,画个句号吧!

很多人在等“靴子落地”;我也在等。然而,时至今日,仍未水落石出。
2021年1月23日
其他

王雨磊:一言难尽的2020

众多善良的网友是被以假乱真的谣言唤起了恻隐之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善待,尤其是十年寒窗苦读,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换作是谁,都很难心平气和。
2020年12月18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76期 汪广龙:在无限困惑中寻找“控制感”

【作者简介】汪广龙,中山大学政治学系副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2015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性国家、社会纠纷解决、社会治安。相关研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开放时代》等学术期刊。邮箱:wangglong@mail.sysu.edu.cn。【写在前面】论学术齿序,石头君是我的师叔。接到师叔的邀约,深感惶恐。前面分享的各位师长、学友都久经沙场,可对于初入学海的我来说,无力感和困惑却一直如影随形。要让身无长物的我分享些什么,恐怕就只有我如何应对这无力感和困惑本身了。回头去看选择以学术为业的九个年头,自己经历了从接受学术训练到研究展开,把自己的“兴趣”转变为自己的“专业”;再到目前初获教职,进入既可安生又可立命的职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无限经验和理论困惑中寻找到某种程度上的“控制感”是我最深的感触。或许,这些自说自话能为即将踏上研究历程的学友们提供一些参考。相比于大多数一开始就选择“以学术为业“的学友,我自己并不是带着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职业目标进入研究生涯的。我的研究道路选择更多缘于自己的“私人恩怨”。回头去看,通过“研究”这条途径认识、适应和把握这个让人困惑进而不安的世界,是我选择学术研究的隐秘心理机制。这其中,自己最大的困惑便是普通人头顶的各种强大“组织”和“力量”。小时候,我从进城打工的母亲那里第一次听说了“城管”的概念,第一次从母亲和城管之间的各种“互动”中感受到了暴力机器的力量和特殊性,这个暴力当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暴力是不一样的,也和我们学到的“国家”这个概念不一样。当时一直不明白,明明大家都同情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明明管不了的事情为什么要管。搞运动、个人同情、卫生费、领导检查、创文等词语成为我对政府事务的初始想象。这些从小而来的困惑一直伴随我左右,挥之不去。有时候甚至觉得它们已经植入我的大脑深处,成为我自己选择政治学与行政学这个学科领域以及自己研究展开的潜意识。一、专业入门:有控制感的研究性思维
2019年3月26日
其他

关于错读“鸿鹄”,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写了一封致意信!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2018年5月5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64期 仇鹿鸣:直博生涯的得与失

现在看来,这是一篇比较讨巧的文章,主要涉及概念的辨析,对具体史料讨论不多,正好契合我当时的能力。在尝到甜头之后,我想如法炮制,围绕着陈寅恪在讨论魏晋政
2018年3月16日
其他

再致研究生:毕业前,先掌握这五项基本素养

研究生阶段很重要,不论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博,它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决定性作用,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分水岭。三年研究生(有些是两年制)说快很快,如何读研,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仔细探讨的议题。
2018年3月10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63期 苏国勋:我的马克斯·韦伯研究

如前所述,我从1983年7月入读社科院第一期博士研究生,到87年秋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同期同学都已毕业,第二期有的同学也已通过毕业答辩,而我还在为论文的一些敏感问题而颇费斟酌,踟蹰不前。
2018年3月2日
其他

致研一新生:这学期,一定要上好seminar!

有些硕士生自认为将来不做学术,上课只求通过,论文只求别挂,混个学分和文凭就好了。这种想法看上去非常“理性”,从所谓成本-收益的角度看,那些在学业和论文上付出很多的硕士生则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2018年2月25日
其他

《定性研究指引》02:深度访谈,始于尬聊

事实上,深度访谈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定性研究。深度访谈不仅是有效的研究工具,同样也是犀利的职场利器。很多公司的面试就是由一次或一次以上的深度访谈构成的,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也惯用深度访谈方法。
2018年2月11日
其他

《定性研究指引》01:不是回趟老家,就叫定性研究

不过,千万不要仅仅截取了对故乡的些微观察、只言片语和零碎感想,便开始轻下结论,更不要把对老家的研究写成返乡体的文章。返乡体的文章固然有其传播学等方面的价值,但它并不是定性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年2月4日
其他

写作是为了邂逅更好的自己 | 2017,慢走!

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重要,而且认识自己的难度并不见得低于认识世界。有时候,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互相促进的,知彼与知己交错进行:我们既可以通过照见他人而反省自己,也可以因为觉察自己而更加理解别人。
2017年12月27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62期 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

前段时间,应星老师原定来华工的讲座(见海报)取消了,很多读友倍感遗憾,这篇文章恰是讲座的原定内容。本文原载“社会杂志”公众号,即将刊发于《社会》2018年第1期。感谢应星老师和《社会》授权刊发。
2017年12月13日
其他

《博士书评》第1期 中国历史书写的困境与出路 ——从《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一书说起

上文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历史书写问题的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结合当前史学研究的情势来看,笔者以为可以寻求几个当前学界已有所讨论的关键性问题作为突破口。
2017年11月20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博士论文》第61期 刘思达: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

说阿伯特教授不关心学生,其实并不恰切,他只是有自己很独特的方式罢了。比如我这辈子讲的第一节课,就是他给我提供的机会。大概是我博士第四年的冬季学期,选了他的一门叫作“行动与意涵”(Action
2017年11月17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60期 严飞:学问是一场冒险的旅程

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政治运动过程中运动参与者的个体选择会如何影响他们加入到不同的组织派系中。在我们所搜集的全国县志数据库基础上,我重点选择了广东省作为案例研究。在广东省,又特别关注了广州市的个案。
2017年11月13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9期 侯猛:我的社科法学研究

就目前来看,我的偏好慢慢地有点阐释的味道。这实际上是从格尔茨那条路过来的,就是坚持主客不分,我们就到那个地方,我们参与观察,我们理解它,我们也会通过它理解我自己,我也不会把它作为一个客观的研究对象。
2017年11月4日
其他

《定性研究指引》专栏开篇语

这将是一个开放提问的专栏,专栏后续文章的主题将根据读友们的提问动态调整。
2017年11月3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8期 马亮:土博士的国际化之路

Administratio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个人主页:liangma.weebly.com;电邮:liangma@ruc.edu.cn。
2017年10月26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7期 尚文鹏: 我的“美国在家教育”研究之旅

工作坊的日程安排紧凑而高效,我惊讶于海外民族志研究已经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并得以在短时间内接触美国研究的方方面面:美国的宗教、公益、音乐、编织,花园......
2017年9月28日
其他

签售+直播 | 这个秋天,石头君和你聊聊论文写作!

幸亏我催得紧,不然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拿到。因为小红书上架没多久就卖光了,现已重印,亚马逊也已上架,当当网据说正在搞团建,即将上架。
2017年9月27日
其他

致在职硕士:请不要在答辩前请老师帮你改论文!

以上还只是理想的情况,实际上,这100万字,到了你脑海中,如果能够留下1万、2万的,其实也就够你文献回顾了。我算这笔账,不是真的让你机械地去读10本书,而是为了告诉你,想要写好论文,必须打牢基础!
2017年9月18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6期 陈心想:不惑之年的学术地图回顾

社会学博士读了八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是常态,历史学,经济学,政治科学等等都这样长。前四年基本上都在修课,找研究方向。后面搜集资料,写作,同时如果有奖学金支持还好,不然还得做助教,或者助研之类工作。
2017年8月31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5期 钱力成:我在美国的中国记忆研究

【作者简介】钱力成,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特别是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其研究发表于Journal
2017年8月26日
其他

终于出书啦!《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将于教师节上架!

令人欣慰的是,原创开始后,反响很好:每一篇都有不错的阅读量和积极的读者反馈,很多作者表示,这些文章对自己的论文写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甚至还有很多热心的读者到处打听石头君是谁。
2017年8月23日
其他

【名刊编语03】李明霞:《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五个倾向

刚才前面的几位老师也都提到了这个问题,特别偏、窄的问题因为不具备普遍意义和普遍性难以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选取的文章要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学者和读者要关注这个,我们编辑也比较关注这个。
2017年7月24日
其他

读博最大的乐趣在哪里? | 附《博士论文》全目录

人是一种高级的动物,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动物只能停留于物质的享受,人却有精神上的追求。人能够确立自己的志向,并能够为了自己的志向忘却外在,甚至面对逼仄的环境甘之如饴。
2017年6月26日
其他

《博士论文》第54期 陈家建:探寻苏南农村的集体主义之谜

陈家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201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