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是为了邂逅更好的自己 | 2017,慢走!

石头 学术与社会 2019-04-10


2017年11月25日,石头摄于滇池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重要,而且认识自己的难度并不见得低于认识世界。有时候,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互相促进的,知彼与知己交错进行:我们既可以通过照见他人而反省自己,也可以因为觉察自己而更加理解别人。


今天的教育,过分关注认识世界的外在维度,而忽视了认识自己这一内在维度,甚至直接将教育与灌输知识划上等号。这不仅割裂了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之间的关系,甚至遮蔽了认识自己的路径。如果我们只知彼而不知己,那么我们就极容易在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同时,陷入精神生活日益干瘪的困局中。


生活是如此,为学也是如此。为学既是为了认识自己,也是为了认识世界,并且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学问必须深刻勾联世界与自己,如果它只是外部性地处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为学者便会失去生命的意义。


所以,好的学问最终一定可以让我们自觉于文化、制度与社会生活。这种自觉并不是一种封闭的自我认可,而是一种基于更宽广的天地宇宙的开放性认同。就像单纯反对国人过圣诞节,并不能解决今天中西文化日益显著的冲突与龃龉,甚至会激化其对立与隔膜。


遥想宋明理学。可以说,今天我们中国人的大部分精神生活,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宋明理学影响,比如,四书五经是朱熹首倡的,又比如,今天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良心说则是晓畅于王阳明,连日本、韩国都受其春风化雨。


宋明理学之发扬光大,乃在于它兼收并蓄,不仅较好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儒学传统,还吸收了道家与佛学的思想资源,在此之后,不管“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认知与行文是合一的。写作是一个自觉的过程,是照见自我、映现知识的良机。

 

有时,你以为你自己知道了,但是下笔之后,你才发现自己还不够知道。有时,你以为你自己不知道,但是下笔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潜知默识了。很多人事过境迁,捧读旧文,常常怀疑当初自己是怎么写出来的。怀疑之余,不免又有些庆幸,庆幸自己居然写下来了。


回想当初做期刊编辑的时光。由于编辑工作是高度交互性的,这种交互性体现在多方面:如果文章可用,编辑需要向编辑部同仁(尤其是主编、编辑部主任)交代这篇的来龙去脉以及刊发理由;如果文章不可用,编辑也需要向作者以及推荐者交代这篇文章的优劣得失以及不予刊用的理由——拒绝一篇文章有时候比刊发一篇文章还要难;如果拿捏不准文章是否可用,编辑又需要求助匿审或者其他专家、同行。


在多方交互的过程中,我时常感觉到一种表述压力,这种压力不仅复杂,而且直接,常有作者打电话过来问稿。作为编辑,我必须言之有物地说明我们为何这样处理文章,以及我们编辑及编辑部会期待什么样子的文章。而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参考,于是,我尝试着通过写作来梳理思路。不过这些文字还只是草稿,不够系统。


后来陆续有高校和科研院所请我分享如何进行论文写作。随着分享的次数增加,我对论文写作的思考逐渐有了一些系统的心得体会。但是,“无中生有”的真正转折点是我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专栏连载。2016年春节,我开始以《学术论文写作指引》为题在《学术与社会》上专栏连载,这就是《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的雏形(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详情)。


 

写作真是要正当其时。新书出版后,我寄给好友兼编辑同行,好友鼓励我说,他自己未必写得出来。我想:如果当初不写,现在让我写,我也未必写得出来。

 

《论语》第一句叫做“学而时习之”。这个“时”字真是道尽了世间学问的奇妙。写作和世间其他事情一样,有它自己的时间节奏。太早或太晚,都写不出来。太早了,胸中无墨,或还没相关思考,无法下笔;太晚呢,又或者因为已了然于胸,或者事过境迁,没有动力去写了,或者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知识,不愿深究了。写作的时机往往就是那么一段时间,灵感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有所思的时候,即刻下笔。

 

我常常嘱咐下乡调查的师友:务必要在进入田野的初期坚持写作,那是你的调研蜜月期,思维活跃、灵感丰富,如果你不赶紧写下来,事后这些知识就会被你的大脑习惯性地处理为缄默知识,因其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了。

 

读大学时喜欢听流行歌曲,过了些年头,猛然发现,优秀的创作者多数只有很短的一个黄金创作期。这些创作者如果没有在才华爆发期尽快形成作品,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含芳吐秀了。


 

人总是在写作中才会邂逅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第一,一定要及时把自己的思考精华通过文字存储起来。由质入文,是省思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透过写作,我们能够更加条理地看清自己,并且据此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第二,一切历史都是有文字的历史;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是经验的简单堆叠。时过境迁之后,人们不会记得那些琐碎的随机事件,只有细致省思过的历史书写,才会成为自我的核心要件。


第三,灵感如转瞬之流星,唯有文字才能跨越时空地对话。人可以死掉,作品却未必,未来的若干年,或许还有读者穿越时空邂逅你,我夜读《论语》,时常感觉面前站着一个衣袂飘飘的孔子。事实上, 孔子并不是最早的儒学巨擘,夏商周其实早有文明,但是很遗憾,好多经典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儒学后来推崇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言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前段时间准备推出一个新专栏《定性研究指引》,一直没有履约。一是近来总是忙忙糟糟,始终没有一个适合沉浸写作的状态;二是原创写作还需要酝酿,我在等待一个最佳的表达时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2018见!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目录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1):如何写摘要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2):如何写关键词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3):如何拟标题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4):文章如何创新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5):文章如何对话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6):如何写文献回顾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7):研究如何发问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8):研究如何选题——兼谈国家社科基金如何选题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09):研究选题的七大原则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0):学问三境界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1):校对论文的正确方法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2):编辑们都是咋约稿的?

学术论文写作指引(13):写文章,要自觉


致在职硕士:请不要在答辩前请老师帮你改论文!

读博最大的乐趣在哪里? | 附《博士论文》全目录

投石问路 | 如果匿名评审说不,该如何应对?

支招 | 研究生面试不知道怎么作答?送你俩字!


《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2017年目录

【37】胡恒:做学问不要太聪明

【38】熊易寒:学术民工心灵史

【39】侯深:城市如何与自然共存?

【40】孟庆延:制度源流的历史社会学书写

【41】张劼颖:我的垃圾研究

【42】黄玉琴:奶奶、妈妈和我——三代农村女性的命运变迁

【43】王庆明:做学问,有时要调成飞行模式!

【44】李钧鹏:九年磨一剑,狐狸博士炼成记

【45】龚浩群:我与泰国的不解之缘

【46】费晟:我是如何走进澳洲大荒野的?

【47】赵晔琴:从巴黎的非法移民到上海的棚户区

【48】吴莹:我的群际关系与文化心理研究

【49】陈拯:我用八年,写了两篇博士论文

【50】杨春宇:博士出门,修行开始

【51】肖文明:没有理想主义的学术生活不值一过

【52】唐啸:探究中国科层制的荒谬与合理

【53】 姜萌:先有沉重的生活,后有厚重的学术?

【54】陈家建:探寻苏南农村的集体主义之谜

【55】钱力成:我在美国的中国记忆研究

【56】陈心想:不惑之年的学术地图回顾

【57】尚文鹏: 我的“美国在家教育”研究之旅

【58】马亮:土博士的国际化之路

【59】侯猛:我的社科法学研究

【60】严飞:学问是一场冒险的旅程

【61】刘思达:方庭的窗口——芝大留学往事

【62】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


《名刊编语》专栏目录

【名刊编语 01】蒋英州:学术《探索》,精益求精

【名刊编语02】肖瑛:学术为体,开放为用——《社会》的自白书

【名刊编语03】李明霞:《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五个倾向


 学术文摘01 | 成伯清:社会科学必须斩断历史?

《博士书评》第1期 中国历史书写的困境与出路 ——从《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一书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