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职业辅导

其他

Hi, International Students! 72 Career Counsellors Are Here

adaptability:Understand
3月12日 下午 12:31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虞宙:从清华园到联合国,从认识中国到了解世界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回首在清华的七年,从外文系到公管学院再到苏世民书院,沐浴在“亚洲最美校园”的清华园中,背后承载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七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懵懂青涩的高中生走进清华外文系,进而成为在公管学院和苏世民书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研究生,再到踏入联合国成为一名立志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而贡献力量的国际公务员。到国际组织工作其实我早有想法,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能够真正将我的专业,兴趣与优势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份事业。回想起作出这一决定的过程,2015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交换经历可以说是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埋下了一颗深深的种子。参加第四届“模拟上合组织”青年会议不平凡的2015年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5年是德国难民危机爆发最严重的一年,也是欧洲最为动荡的一年,巴黎恐怖袭击,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案,科隆性侵事件等都让我感受到了和平与稳定的可贵。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在11月的一个晚上,德国已经开始飘雪。在慕尼黑回海德堡的过夜大巴上,我遇到了一家来自叙利亚的难民,两位年事已高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看着才不到5岁。凌晨1点,车行驶至了卡尔斯鲁厄的检查站,德国警察上车检查,要求所有乘客出示护照。由于缺乏相关的庇护材料,加上语言交流的困难,我亲眼目睹了他们被警察强行赶下车的一幕,中间还伴随着一个孩子的哭闹声。回到学校后,我又聆听了一场关于叙利亚难民的讲座,听一位难民讲述自己的逃亡之路,从战火纷飞的家乡坐船,辗转多个国家,充斥着恐惧与对前途的迷茫,亲眼见证着家人的逝去以及对于生命的惋惜。这一切亲历与真实的故事都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原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么地复杂,贫困问题,难民问题,环境问题,人道主义关怀等并不是高高在上与我们相去甚远的议题,相反,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问题的解决需要青年人与国家治理者的共同智慧。从苏世民书院更好地认识中国无论是各大公益类社团的支教活动,硕士生的暑期挂职锻炼,还是“思源计划”贯穿本科生涯的三次暑期实践,亦或是“丝路新探”,“Buddy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新讲师+新课程!春季全新的职协讲师团等你来约!

2022-2023年秋季学期职协讲师团的成员与大家一同进步走过了一段精彩的旅程……我们的队伍不断扩充:6位新讲师,不断扩充讲师团规模仅新讲师
2023年3月12日
其他

IO分享|7位学长姐分享“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实习经验

TsinghuaIO将在本学期继续为大家推出“IO微沙龙”系列活动。我们将为大家邀请更多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同学、校友及相关人士,参与国际会议、论坛的青年代表,以及对跨文化沟通交流方面有深刻体会的留学生,期望能通过更精品、更贴近、更深入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大家对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认知和了解,帮助大家提升全球胜任力。在世界经济论坛北京代表处工作的日常是怎样的?春季实习及全职工作的申请过程是怎样的?如果希望毕业到国际组织工作,本科/研究生期间应该如何准备?欢迎报名本期微沙龙活动,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和嘉宾直接交流!世界经济论坛(World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实践专辑 | 千里疆山如画,冰雪开创未来——新疆乌鲁木齐支队实践纪实

西部基层2023寒假实践为帮助同学深入了解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在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基层研究会寒假组织同学前往西部11个省份开展基层公共部门社会实践,共出行12个支队。今天带来新疆乌鲁木齐的实践故事。本文实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本文字数:3141字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开展量体赠衣服务

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形象,顺利迈出走向职场第一步,3月3日至5日,职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面向2024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西装量体赠衣活动。中心大厅内,一排排衣架上挂放着不同尺码和款式的西服样衣供同学们挑选试穿。来自专业服装制作厂家的量体师用软尺认真测量每一位学生的衣长、袖长、码数等信息,经过反复确认和修调,以确保每一套西装的上身效果。试衣架上的西服样衣量体师为学生量体此次,职业发展中心共完成了学校本部350名学生的量体工作,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量体将在3月9日举行。此次定制赠送的职业正装中,女生套装包括西装外套、衬衫、西装裤、西装裙,男生套装包括西装外套、衬衫、西装裤。中心工作人员录入量体信息用表单详细记录同学身材数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定制西装工作起始于2022年,重点涵盖本科大三年级和研究生二年级等实习实践和求职需求突出的群体。2022年,活动共为527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赠送西装,助力他们建立良好职业形象,提升就业自信。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本周简历工作坊&面试4S店等你来!

春招如火如荼如何拥有护你闯关升级的简历?如何在面试时应对得游刃有余?实战训练最有效!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为服务广大同学每周常态化开展简历工作坊和面试4S店活动让你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欢迎同学们关注!Part.1简历工作坊活动简介简历修改工作坊由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主办,邀请专业咨询师,旨在为所有关心自身职业发展、渴望提升简历质量的清华在校同学,提供简历修改指导意见。企宾动业嘉宾
2023年3月8日
其他

一对一职业咨询|第4周(3月13日-3月19日)咨询时间

为解决广大同学的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30余位咨询师将为同学们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咨询。#一对一咨询|职业困惑,这里解决!为方便同学们一站式了解咨询师资源,本公众号将为大家整理发布一周咨询时间表,请同学们保持关注哦~学术职业咨询如果你想要了解学术道路的职业发展与选择,如果你想要了解读博与出国深造的准备与取舍,请关注“学术职业咨询”!资深教授将为你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辅导咨询!重点企业职业咨询航空航天、电网工程……你是否想了解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之重器相结合?请关注“重点企业职业发展咨询”!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咨询师将为你带来一对一的职业发展咨询!各学科学生职业咨询如果你想要专业对口的针对性辅导,如果你想了解本专业的就业路径与长期发展,请关注“各学科学生职业选择与发展咨询”!专业对口的咨询师将为你提供一对一的职业发展辅导咨询!除此之外,广受同学们欢迎的彭凌老师也开启新学期职业咨询服务啦!不要错过哦!彭凌工作室
2023年3月8日
其他

求职午餐会报名 | 现在开始,备战春招

思考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新一轮春招即将开始。在毕业前的短暂时光中,你是否能抓住更适合自己的offer?清华学生又该如何从现在开始,备战春招?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快来报名参加职业发展中心精心准备的求职午餐会活动!让你和中心老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求职午餐会,等你参与!为了帮助清华同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同学的真实想法,解决同学的实际难题,新学期将继续推出求职午餐会活动!每周邀请中心老师举办小型午餐会,会上嘉宾将与同学们畅所欲言,一同探讨生涯规划与未来发展。本期主题现在开始,备战春招招募对象清华大学毕业年级本科生优先时间2023年3月9日(周四)12:30地点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2023年3月7日
其他

企业Open Day重磅回归!本周和职协走进京东集团

企业介绍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综合型电商平台。2020年6月,京东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二次上市,募集资金约345.58亿港元,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及提高运营效率。2017年初,京东全面向技术转型。迄今京东体系已经投入了近6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京东集团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目前业务已涉及零售、科技、物流、健康、保险、产发、海外和工业品等领域。京东集团奉行客户为先、诚信、协作、感恩、拼搏、担当的价值观,以“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为使命,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京东DMT博士管培生是集团战略级人才项目,助力向技术领军者发展。该项目汇聚来自全球顶尖院校技术领域的优秀博士毕业生,致力于培养在技术革新领域中的攻坚者、转化者、引领者,持续为商业应用落地提供技术驱动,助力实现未来商业模式的不断突破。活动介绍时间Time3月9日(周四)
2023年3月7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求职午餐会报名 | 后考研时代的选择

思考考研成绩已然揭晓,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禁要问现在开始准备就业来得及吗后考研时代,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惑,快来报名参加职业发展中心精心准备的求职午餐会活动!让你和中心老师面对面答疑解惑!求职午餐会,等你参与!为了帮助清华同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同学的真实想法,解决同学的实际难题,新学期将继续推出求职午餐会活动!每周邀请中心老师,会上嘉宾将与同学们畅所欲言,一同探讨生涯规划与未来发展。本期主题后考研时代的选择招募对象清华大学毕业年级本科生优先活动时间2023年3月3日(周五)12:30活动地点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职业辅导一览|第二周(2月27日-3月5日)职业辅导活动预告

每周一本公众号都将推出“职业辅导一览”为你梳理职业发展中心本周活动!带你直击最新职业生涯辅导资源!教你科学规划每周职业探索内容!请同学们保持关注哦~第二周活动预告02.27-03.05为解决广大同学的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本学期为同学们提供了可以【随时预约】的职业辅导资源。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持续关注~01面试间活动简介为满足同学们就业及实习的面试场地需求,职业发展中心将面向在校学生开放3间咨询室用于面试使用,欢迎各位同学积极预约!线上面试间详细介绍请点击预约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问卷报名02面试4S店活动简介“面试4S店”活动将为在校同学提供模拟面试的机会,为大家模拟面试情境、体验面试流程、锻炼面试能力、训练实战面试技巧。预约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群聊报名03职业形象工作室正装免费出借活动简介“职业形象工作室”旨在为同学们提供职业形象管理的全方位辅导培训,通过课程讲座、微沙龙分享和线上课程等形式,开展包括职场服饰搭配、职场妆容、职场社交礼仪、面试形象管理等主题在内的各种活动。“职业形象工作室”推出西服免费出借服务,为同学解决求职面试、答辩发言等场合的着装搭配烦恼。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毕滢:创业维艰,我不后悔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Hi,我是毕滢,很高兴你来听我说说我的故事。我在09年进入清华精仪系读本科,13年在研一时与小伙伴一起成立了清华创客空间,15年因为创客空间而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一封回信,16年毕业的同时继续做教育行业创业,17年底被收入网易有道成为旗下工作室。一路走过许多坎,也遇到许多幸运的事情,接下来和你一一分享。我尽量不说太多空泛的大道理,更希望你能从我的过往经历中吸取一些经验与教训。在刚上大一的时候,其实除了学习以外我只知道玩游戏,和室友在周末通宵玩CS是大一的常态。我相信会有部分清华同学和我有同样的想法:身边的同学都这么优秀,好像我自己做什么都难以出人头地了,那就让自己麻痹在游戏的世界里吧。后来在大二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Arduino这样的开源硬件,发现原来做出那些酷炫又好玩的科技项目其实并不难,Arduino这样的平台真的让科技创造变得简单了许多。只需要几行代码,把硬件连起来,你就能制作一个智能小车了。这样低门槛的软硬件平台让我非常着迷,感觉自己终于有了一个课内学习以外的目标追求。因为自己脑子里总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想法,现在终于有一个路径能把他们都创造出来了!Arduino硬件知道Arduino以后我迫不及待想要买一个回来自己玩玩,实不相瞒,买Arduino是我第一次用淘宝,还是在卖家的帮助下才完成的整个购买流程,在那之后我就沉迷于购买各种小电子硬件产品,来实现自己的各种奇思妙想。我试过给家里的小狗做一个远程遥控的玩具,试过在学生节给衣服装上编程控制的灯条让同学们来表演,试过做一个钢琴阶梯,也试过造一个用灯光模拟的海浪屋。也正是在做这一个个有趣的项目过程中,我自己的信心逐步得到了增强,目标也渐渐明确。回过头来看,Arduino这样的平台真的让我非常受启发,它把硬件制作的门槛降到了最低,让每个人都能去创造。它也同时让我领悟到了另一种学习方式,即先开车,后造车。你也许想问什么是先开车后造车,回答你之前让我来先问你两个问题:我们学开车需要了解发动机原理和车身设计吗?我们在家学做菜需要先练三个月刀工才能开始切菜吗?很明显答案都是否对吧?那么学习又何尝不能如此呢?从小到大我们在课内的学习方式都是自底而上,即需要先学习完整的基础知识点,最后才能到应用的部分,甚至实验操作环节都是直接略过了。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以考试为目标的学习方法,考试需要考细节知识点,但是开车不用呀!做菜也不用呀!当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应用去学习某个技能,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先用最快的方式把能实现的东西做出来,细节的部分、原理的部分再慢慢补充。这就是我所说的先开车,后造车。既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开车出去玩,那就先把车开起来,玩起来,在开车的途中你会对这辆车的更多细节逐步有了深入的了解。没有必要先学会造车,对细节都事无巨细地了解,然后才握上方向盘。当你只是一时兴起而去尝试学习新技能的时候,如果一上来就学相对枯燥的基础细节、理论知识,是很容易就会失去兴趣而放弃学习的,这样的例子我在生活中实在太多了。入门新领域的关键就在于尽可能地保持你初始的热情坚持下去。也正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以更低的门槛去用科技的力量创造心中所想,在研一期间我与小伙伴们成立了清华创客空间学生社团,确定了一个我至今都非常喜欢的口号:动手造万物,人人皆创客。由于我们申请社团的时间较晚,正式成立的时间可能会错过每学期的社团招新大会,但我们又不甘心放掉这么宝贵的机会,于是提前印了易拉宝和海报去招新现场蹭热度。到了现场我们当时看某个社团人没来,于是把桌子拉到对面,易拉宝打开,海报铺开,假装是个正式社团也出道招新了。第一次招新的场景社团的成立让我的生活变得非常充实,也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我们当时不遗余力地每周举办活动,让所有感兴趣的同学都来参加,不管基础如何我们都会尽力用最低门槛的工具来帮助大家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也正是在创客领域的这些努力让我们于2015年的五四青年节获得了李克强总理的一封回信。总理对我们在创客方面的努力进行了肯定,而这也让我们因此受到了不少电视节目的采访。总理给我们回信的新闻报道乘着创客的风口,我们参加了越来越多的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甚至来到了国际的舞台展现自己。而当时的这一切你如果告诉大一的那个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的。我也没有刻意去追风口,这条路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走出来的,只是恰好走到了一个风口上,被带着飞得稍微远了一些。2015世界科学记者大会演讲2016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演讲有了研究生前两年做社团的经验,加上我在这两年所接触到的不同行业的朋友,让我开始产生了创业的想法。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有了创业的冲动时,我并不是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只是心中觉得见过了这么多,不想就带着这份冲动去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定要自己去闯一闯。回过头来看当时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健康的创业心态,如果只是为了创业而去创业,往往容易走上歪路,而我只是由于幸运女神的眷顾而没有走得太偏。有了创业的想法之后,我很自然地就拉上了当时一起做创客空间的两个小伙伴准备大干一场。结合我们的背景以及对行业的认知,我们最终选定的创业方向是青少儿STEAM教育。那段时间我看了很多创业相关的新闻报道,也去学了很多创业相关的知识。我把BP改了一版又一版,去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融资路演,然而却一直也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那一段时间真的压力非常大,看着创业新闻中都是今天这个融了多少钱明天那个融了多少钱,再看自己好像怎么也干不成,真的非常让人崩溃。而且这个时候本来准备一起创业的清华小伙伴也打算退出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过我倒也不怪他们,毕竟清华同学出来找的工作都挺不错的,凭什么让别人跟着一起去追寻那看起来没有亮光的远方呢。在当时那段难熬的时间里我非常感激父母的支持,是他们让我坚持了下去。我的父母向来比较开明,当我表达了创业的想法之后他们也是非常支持,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帮助我。他们告诉我趁着年轻多闯闯挺好的,以后年纪大了压力更大就很难闯得动了,趁着年轻抓住机会多去尝试吧!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旅程一定会是你一生的宝贵财富,这一路下来你也一定会学到许多。这些就是我父母和我说的。而与此同时,导师的支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还记得当时由于创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我的毕业要求也已经达到了,于是发邮件和导师说现在想创业,实验室的事情是否可以放一下?说实话我是已经准备好导师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好好说一顿的,结果没想到没过一会就收到导师的邮件,里面就五个字:好,祝你成功!这大约是我这么多年来印象最深刻也最感激的一封信了,遇到一个好的导师真的太难得了。我也因此得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自己的创业上,去尝试更多的事情更多的方向。经过这些小小的挫折后,我变得更加地专注,不再去看那些融资创业新闻,只去关注自己的产品和内容。经过研三一年的折腾,我也顺利毕业,在启迪的孵化器里租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招了小小的团队踏踏实实地去做产品,去积累内容。当你不去凑那些路演融资的热闹而是把时间放在自己的产品里时,心里反而感觉更加地踏实。当我们把产品、课程设计出来并招来客户时,前方的曙光就感觉越来越亮了。也正是在毕业创业一年后,我遇到了网易有道,他们正好在寻找编程方向的教育团队,我对有道的团队、方向也非常认可,于是一拍即合,我也顺理成章地来到了有道,以旗下工作室的方式,继续抱着普及科技的心态在教育行业不断探索,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可以学会利用科技去改变世界。最后我希望和还在校的小伙伴们说几句。如果你有一些想法,不要耽误,现在就去尝试吧!趁着还在学校,你的试错成本是非常低。也不要总想着还缺这个缺那个,你所缺的只是把想法付诸实践。试想如果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为什么还需要你来做呢?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就尽快用最低成本最快速的方式去验证他,能开个公众号验证的事情就不要先做个APP,能拉个群招来种子用户的事情就不要想着非得做个网站。确定最核心的需求,利用MVP(Minimum
2022年12月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石富:“巾帼飞天梦”雕塑背后的故事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儿时那些与飞翔有关的故事儿时在农村,我曾向往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自由自在,直冲云霄。偶尔遇到为森林洒农药的飞机,便会欣喜若狂,小短腿蹦跶追出去好几里路,一直追到大山的最高处,踮起脚尖,聆听风、远方和明天的声音。当然最痴迷的还是听老人讲神话里与飞翔有关的故事,如哪吒的风火轮、齐天大圣的筋斗云等等,这些美妙而虚幻的梦伴随着我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甜美的时光。在这浓郁甜美的孕育下,《明天你好》《燕舟》《云雀》等系列作品也先后诞生。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明天你好》青铜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单人线上面试间增量!欢迎同学预约使用

各位同学大家好!为更好地满足毕业生的就业及实习的面试场地需求,职业发展中心面向在校学生开放5间面试间用于面试使用,欢迎各位同学积极预约!1.场地信息202咨询室(10平方米左右,圆桌*1,配有电源插座)204咨询室(20平方米左右,办公桌*1,圆桌*1,配有电源插座)205咨询室(20平方米左右,办公桌*1,圆桌*1,配有电源插座)B204行为学实验室(20平方米左右,办公桌*1,配有电源插座)天一厅(85平方米左右,长条桌*2,配有电源插座)2.可预约时间每间面试间可供预约的时间为当日9:00~20:00,为避免场地资源浪费,每次填写问卷仅限预约1个小时。如有超过1小时的面试需求,请多次填写问卷。3.预约方式在问卷中填写个人信息和面试需求https://www.wjx.top/vm/QOma1lH.aspx,问卷开放时间为每天8:00-20:00。问卷填写后,职业发展中心将为预约同学分配用于面试的房间,并于预约当日22点前发送确认短信,请耐心等候。注:可在本公众号(清华职业辅导)输入“面试间”,直接获取预约链接。4.场地使用请持预约成功短信到职业发展中心一层前台经工作人员确认后,由工作人员指引入场。使用面试间时,请同学注意佩戴口罩,遵循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注意个人防疫。场地使用结束后,请前往前台向工作人员报备,以便工作人员完成场地消杀工作。5.注意事项场地资源有限,请各位同学根据实际需求预约,仅可预约3日内场地。如预约后2次未使用场地,将限制其2周预约权限。各面试间每个面试时段仅限一人使用,填写问卷时显示“该时段已被占用”的选项不可选。如有其他需求,请联系:关老师,62782738祝各位同学学习、求职一切顺利!
2022年11月29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郑梦雨:一名女记者正在“追风”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做出直觉的选择最近两年,世界仿佛一片被冰冻的深海: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形势经历大风大浪,国际关系暗流涌动,我们都是这片海洋中的一个小小气泡。我时常感到被一种隐形的不安笼罩。地球另一侧的炮火,病毒蔓延下的隔阂,飞机掉落的碎片,锁链缠绕下的惶惶眼神……远处的哭声、近旁的苦难,无不让群体情绪和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变成增熵。当我感受到这些时,渴望“表达”变成了一种本能。毕业后加入新华社,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于我而言是一个直觉的选择。2019年7月,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观察时代风浪变化的瞭望者作为职业记者的我们,被认为是观察时代风浪变化的瞭望者,“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在基层大地上找露珠”,记者工作给了我一个触摸时代温度、洞见社会真相的视角。工作两年多以来,我进入过2020年“6·13”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现场,见到被炸毁的楼房和弥散的烟尘,浓厚的焦糊味直冲鼻腔;曾经在第6号台风“烟花”过境处现场直播,大风裹着雨水混进脚下翻滚的江涛;也曾在建党百年24小时大直播中,参与记录和见证伟大时代。在这个变幻的年代,舆论场如汹涌洪水,许多确定的价值与意义似乎正逐渐被解构。但是,进入新闻现场,和真实的世界发生具体的关系,让我拥有了抵抗自身虚无感的力气、勇气和底气。疫情期间,在一线做报道我的工作内容时常和主流叙事紧密相连,但与此同时,我相信,在一幢大厦面前,一块块瓦片也很重要,个体的心灵变迁也很有意义。回想起来,反而是那些细碎角落和具体的人,他们在采访之外的一个表情或动作,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有一次我采访一位盲人,她在意外失明后钻研中医推拿,不仅帮人治疗,还将积蓄悉数捐赠于助学。那是一个深夜,落座采访前,她希望戴上党徽。党徽放在狭长走廊尽头拐角处一间小卧室里。我想看看她的生活环境,跟在她身后。夜黑屋暗,打开门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去寻找灯的开关。她却没有停顿,径直走进房间,在一片黑暗中精准地摸出了一枚小小党徽,戴在了身上。我忘记了一个盲人不需要开灯。至今我也没有见过那间卧室的样子,或许那里面并没有灯。后面的对话中,我不免因此而恍惚。我们终归生活在自身的经验里,就像她所说,“我们是一个赤道,两个世界。”我为自身经验的局限性感到遗憾,也为一个人为了求生长出的韧性而敬畏感叹。还有一次我采访一名生命科学研究员。结束时,我合上本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跟她闲聊,“最近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快乐?”她停顿了几秒说:“能够治好他们。”她随即哽咽。“有一次还差一点就能完成研究,孩子去世了。”她的脸憋红了,“我本来可以救他的。”
2022年11月8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沙垚:十六年乡村,愿以深心奉尘刹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离开清华已经第8个年头了,我很想念她。在清华呆了整整10年,留下了最美的青春,也形成了我余生面对未来、面对世界的方式。工作之后常常有人问,你在同一个学校呆10年不腻吗?我总是微微一笑而不答,因为清华的快乐他不懂,这个学校的深度和博大足够咀嚼一辈子。10年清华,16年乡村一有机会,我就要津津有味地说起,2005年我是坐着出租车从西门的正门进入校园的,那天是大雨初晴,天空很明丽,地上的水潭里飘着落叶。来自南方小镇的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通向哪里。我的老母亲至今不能理解,自己的儿子考上了最好的学校,却把事业放在了最土的乡村,这是为什么。田野工作时的沙垚10年清华,我调研过的村庄,数以百计。其中三个村庄,我前前后后追踪了9年。当2018年,我评上副教授的时候,还在使用2008年本科的田野素材,往事种种,恍如昨日。不禁哑然失笑,这到底是个值得骄傲的事,还是一个可悲的事呢?依然记得2008年秋后,初识史宗恺老师,他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匹驽马,但他却视我为千里马。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不断告诉我,在为稻粱谋之前,请先为理想而谋,年轻人应该有探索未知世界的野心。正因为如此,让我能够跳出自己学科的偏狭,在宏大的思考和微观的经验之间跌跌撞撞,寻找自己的位置。他说,你要用10年的时间搞清楚中国农村长什么样,就像理工科的实验,用一本书勾画出一个切面来,然后告诉世界50年后中国农村应该是什么样的。毕业之后,从西北到东南再到中原,我一直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也始终诚惶诚恐,不知能否完成先生的殷殷期盼。这几年,恰好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大时代。我开始从理论研究转向一线实践,把自己当作“触媒”,就像一块石头扔到乡村这池春水中,去看那圈圈涟漪。通过介入一些政策的制定、制度的运行和产业的设计,去看权力如何流动、资本如何流动,去看不同的主体如何选择。2021年,清华大学110年校庆,清华校友总会举办的校友HiTC演讲大会,我应邀参加,在演讲中我说,“作为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比投身社会一线实践更让人感到激动了,更何况我还能在其中充当一个角色,并发挥一定的作用,影响现实”。从2006年暑期实践算起,在乡村这个方向上,我已经走了16年了,从田园将芜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也还会继续走下去,这是我的坚持。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参与校友HiTC演讲大会花前月下,荷塘夜煮茶2009年以来,我不是在课堂,就是在乡村;不是在乡村,就是在荷塘。荷塘煮茶成为我在清华的又一个标志性动作,2010年我发起成立了清华学生茶社。荷塘莲桥旁边有一个观荷台,我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最疯狂的时候,我还从淘宝上买来梅兰和菊,在河边的空地种上,每日去浇水,没有买竹,是因为那里本来就种着很多竹子。那时候,有人弹琴、有人吹箫、有人下棋、有人吟诗,好不热闹。毕业之后,也回去过几次,观荷台已经成了老人们晒太阳、打麻将的地方,倒也温暖可亲。导师李彬教授曾不无风趣地形容我的“双重人格”,一边是“对月伤心、见花落泪的文学青年”,一边是“脚踏实地、心系苍生的传播学者”;一边是“手头枕边仍有红楼相伴入梦,花前月下常与朋友煮茶品茗”,一边是“一路风尘仆仆、日入日深地做着泥巴汗水的朴素学问”。登上清华校园电线杆上的沙垚风乍起,如何面对西山东海?后来的岁月并不如文字一般静好。作为学者,由于知识分子聚集,难免有文人相轻,更不缺恶意攻伐,甚至到了身败名裂的边缘;也曾为贫穷所扰,一地鸡毛,狼奔豕突,被生活之网遮蔽了全部的日月……剪不断理还乱,而我却无处可逃。生活就是这样。世界就是这样。你还爱她吗?我没有想到的是,乡村和茶已经成为我心灵的故乡。无论发生什么,只要坐下来,喝一杯茶,绿茶的自然之美或是岩茶的匠艺之美,总是让人泪流满面。茶,一定是苦的。但无论是种茶人、制茶人还是泡茶人,都想方设法地去掉苦涩,留下鲜爽甜醇,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残缺美的崇拜,像极了生活。杯中山水,即是人生。真正的乡村,不是田园牧歌、绵绵乡愁,也不是一路悲歌唱到底;真正的乡村,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万物生长的地方;真正的乡村,是各种力量相互缠绕和博弈的正在进行时。而乡村里的人们,他们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不确定,依然艰难而努力的生活,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2021年校庆期间,清华新闻学院发起了一个“写给18岁的自己”的活动,我写道:“愿以深心奉尘刹。尘刹尚可奉,还有什么不可以。要身处苦难,仍然有倚窗望月的心情。要有一种能力,既不忘初心,又收藏理想。”我至今依然记得2012年硕士毕业的时候,周庆安老师在毕业典礼上的那段话,“我还要再说一次,你们是精英,你们可以不承认,但你们是精英。精英的意思不是以自己为上,而是以周遭为要。你们要多关注身边的一个人,多关注这个社会的方向和风雨。收藏理想,等待机会成为了你们这一代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成为了中国未来的某种希望所在。在这个时代,你们或许无法选择做什么,但是你们至少可以选择不做什么。”我相信,毕业之后,一定有很多的同学和校友们正在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人依然在追光,也有人已经选择躺平;有人还在执着于虚无缥缈的家国情怀,也有人已经娴熟地进行着精致的算计……但是,当我们面对大海,面对西山,听到“西山苍苍、东海茫茫”的校歌时,你心中是否会荡过一丝波澜?视线是否会有一丝模糊?真正的英雄是在看透生活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2015年毕业的时候,我作为学生代表,在全校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我说,清华人要把天下作为校园。要有“以天下苍生为念”的菩萨心肠,要有对人民的热爱和对苦难的慈悲。201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书于2022年4月沙垚,清华大学新闻学院2015届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更多精彩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多雷:休学、说唱、潮牌、音乐节张鹏翀: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清华八年武文博:迪士尼到开心麻花,工科与戏剧的浪漫交融李俊霖:我的大学没有寒暑假曹政:基层电网人的调度追风十二年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管弦:清华牛津联合国,可能之外,还有可能韩宗杭:从“梦之网”到“冬奥梦”,电力一线的梦想与坚守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孙昊德:枣刺和苹果左
2022年11月3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施华杰:在非洲追逐阳光的两年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寻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记得15年本科入学时,校长送给我们《平凡的世界》作为新生入学礼物,激励我们要有理想精神、奋斗精神和实干作风。我对于在实践中行万里路感触很深,一直尝试读懂大千世界这一本“书”。在大二暑假时,我曾经前往东盟五个国家,亲眼目睹了“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热火朝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文莱参访的淡布隆高架桥项目,中资企业的建设让乌鲁淡布隆国家公园中占地50000公顷的热带雨林为更多人所知,把阻隔旅游生态资源的天堑变为繁荣致富的通途。“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进入大三升大四阶段时,内心的声音一直召唤我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我最终选择报名了“深耕计划”一带一路方向,希望能在非洲东岸的肯尼亚经历两年砥砺琢磨,这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一是始终只得耳闻、从未真正踏足过的非洲大陆的确非常吸引我前去一探究竟,二是对于非洲这样的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在国际合作中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毕业典礼后的第三天,我就开始为启程前往肯尼亚做准备,并在一周多后登上了前往非洲的航班。在飞机上俯瞰内罗毕当飞机到达内罗毕上空时,我向下俯瞰到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车流,这样的堵车现象在非洲十分频发。在前往培训销售的公路上、微雨的下班回家路上,我常常被堵在在半道上。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交通极易发生拥堵,在降低了交通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体验。当地群众为了避开堵车,纷纷选择乘坐不太遵守交通规则的Bodaboda(一种摩的)。我曾特意询问过当地人为什么给摩的取了这么个名字,得到的回答是这片地区地貌特点以稀树草原为主,住户距离非常遥远,往来需要交通工具,司机在招徕顾客时常常会喊“Border-to-Border”,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了现在的名称。这个小典故也从侧面反映了东非地区存在一定区域贸易整合潜力,但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其往来贸易模式一直都以相当低效的方式进行。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被公认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企业合作,非洲各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接下来,一系列新兴产业进一步带动非洲国家工业化水平提升,优化投资建设,帮助非洲国家缩减区域差距,助力人民脱贫。记得我第一次离开内罗毕去乡村调研市场,沿途经过了同样由一家中资企业负责的市政公路项目。当时建设刚刚开始,沿着土路到达用户家中简直千难万险。而现在,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在不久的将来,将为一方水土带来四通八达的便利,用“行胜于言”的方式,让政府、企业和居民得到共赢。行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我在肯尼亚主要负责的项目是太阳能家庭供电系统的推广。肯尼亚有1860万无法接入市电电力的人口,接入市电家庭还面临电力不稳的问题,给民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幸运的是,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有着充足的光照,这为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走访用户时,我看到六七个小孩子从低矮的平房里跑出来迎接,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望着我们。对比内罗毕城区的许多孩子们,这些缺电地区的孩童从出生开始就因为缺少电力,无法接受教育而输在了起跑线上,非常令人揪心。而我可以做的,便是在工作上积小流以成江海,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数字化生活的美好,获得更多开阔眼界、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太阳能业务的重点用户星星点点分布在肯尼亚的乡村角落,如何将刚刚开始的项目化零为整,成为考验我的一大难题。这时,我请教了负责过项目的同事,得到一句“走出内罗毕,去现场看看”的指导。走出内罗毕,说一点都不胆怯是假的。虽说肯尼亚在东非经济相对发达,但依然存在社会治安问题。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走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内罗毕,来到肯尼亚较为炎热的西部。在西部乡村的调研,虽不是风餐露宿,但也算得上筚路蓝缕。西部地区市电供应不稳,经常突然断电;坐着摩的在乡村道路上疾驰,眼见两边简陋的铁皮房屋恍若隔世之感;而乘船到达维多利亚湖上完全没有在网电力的不知名小岛,岛上绝大部分是渔民,屋顶上大大小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让我明晰地看到科技对居民生活的改变,更坚定所从事项目的意义。人在“肯”途,生活充满了小插曲,但也始终不乏小惊喜和小温暖。在一次路演中,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被困在了附近没有市电的屋子里。肯尼亚一向多雨,但没想到那天的大雨一下就下到了半夜。原以为我们就此需要在野外露宿了,但更没想到的是,观看了我们路演的附近部落的民众并没有忘记我们,非常热心地拉我们回他们的家中暂住,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也许是肯尼亚文化中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那段时间的路演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也为我们的项目打开了新局面。这段经历让我在非洲乡村来回穿梭、追逐阳光的日子里始终带着感动与温情,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而不入非洲乡村,怎道民生多艰。在肯尼亚的乡村来回穿梭、追逐阳光的日子,是为了让白昼里普照大地的阳光,在深夜依旧为千家万户亮起点点星火。听起来有些夸父逐日的浪漫感,但一定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走访工作。我提出的各种基于用户需求、非常具有实效性的项目建议和战略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同与赞赏。于肯尼亚乡村穿梭的日子(左上图左一,右下图右一)探路:矢志信念追求,踔厉奋发前行在非洲工作大多忙碌,但闲下来的时候也相当安适。泛舟于维多利亚湖上,远观渔人,做着“满船清梦压星河”般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甚至会安静到感觉有些落寞了。正是在湖边,我结识了一位植根肯尼亚二十几年的“老肯”,他问我:“在肯尼亚的生活多安逸,尤其是在这湖边,一钓就有鱼吃,何必还要两年之后再回国去呢?”当时,我没有立刻回答“老肯”的问题。直到19年的国庆节,适逢建国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肯尼亚和国内有5个小时的时差,当进行到群众游行环节时,我正好在晨跑,在线上观看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行进。方阵中的群众大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青年,虽然和国内远隔千山万水,但在那个时刻,我真切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跨越时间、空间而清晰可见。正是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像我一样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洲为了和平与繁荣而持续贡献智慧和汗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也属于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最好成绩”。这也回答了“老肯”的问题,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过祖国的关注和怀抱,一直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的集合便是展示给世界的“中国故事”。参与“万村通”肯尼亚项目竣工仪式在非洲这段追逐阳光的日子里,不仅需要做好的是太阳能项目的本职工作,更让我铭记在心的是,最直接阐释中国故事的是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从和本地员工互不认识到结成紧密的团队关系,年龄、文化差异的冲击推动我在观念碰撞中不断学习有效的工作和交流方法。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几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我们抹不去的底色,只有自信于自身的价值观,并敢于接受不同价值观的交流碰撞,真理才能越辩越明,沟通也才能越来越有效。这也正如李大钊先生在《青年》中所言,“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如今,我回到校园,在公管学院就读硕士已经将近一年。回首在非洲的日子里,有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有面对突发疫情的无措,但正是这些经历给了我更多新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不仅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和急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非洲国家,贫富差距也以不可小觑的态势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天堑,个中问题亟待探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非洲追逐阳光的两年中,我亲身感受了搭建中非沟通桥梁的践行历程;而作为一名公共管理研究者乃至实践者,我还在探索新领域的启航路上,愿矢志信念追求,踔厉奋发前行。书于2022年5月施华杰,清华大学车辆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后前往肯尼亚锻炼两年,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更多精彩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多雷:休学、说唱、潮牌、音乐节张鹏翀: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清华八年武文博:迪士尼到开心麻花,工科与戏剧的浪漫交融李俊霖:我的大学没有寒暑假曹政:基层电网人的调度追风十二年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管弦:清华牛津联合国,可能之外,还有可能韩宗杭:从“梦之网”到“冬奥梦”,电力一线的梦想与坚守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孙昊德:枣刺和苹果左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黄梓新:有的人生在罗马,但条条大路通罗马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得知自己有机会分享自己毕业时的求职选择,我扶了下自己的安全帽,4月广州已经如同北京的盛夏,汗水快流入眼睛,我有点兴奋,又或许只是汗水有说不出的味道,我找不到词描述,写什么我真的觉得无从落笔。倒是“毕业”两字,使我心里闪烁一下,离开清华园的200多天里,我终于能向过去的四年倾诉一点什么。在挣扎和放逐中与自我的和解我很高兴拥有一段在清华求学的经历,在这里我深刻见识到了清华广纳百川的包容。各种各样优秀的人在这里汇集,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他们掀开了世界恢宏博大的一角,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受到人生舞台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但这里也不缺少普通的孩子,比如我。相较于优秀的同学们,我更像一滴水,无声地融入了清华园子里,并不引人注目。我的故事缺少一些跌宕起伏,主要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成长。我是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来到这里的,相较于之前十几年的分秒必争,埋头苦读,这里的生活更加灵活自主。当最初进入大学的兴奋和新鲜感消散之后,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无措和茫然。我按部就班的上课,赶DDL,完成课程测验和期末考核。“自主学习+最终考核”模式的前半部分弹性很大,这是一个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过程,对比其他同学的游刃有余,自我怀疑的情绪时常出现,最初我会挑灯夜战挣扎,但也会沉溺于每学期前几个月的风平浪静。然而清华的学生没有中间的阶层,只有不懈向上的前一部分,与咸鱼躺平的后一部分。随遇而安的性格让我面对挫败不至于太消极,同时也助长了我的惰性。从大一到大四,“认真”上课变成了“按时”上课,“做好”任务变成了“完成”任务。大四得知自己没有保研的机会时,我稍稍愣了一下,但接受这个结果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结果不会陪你演戏。接下来,或主动或被动地,我站在了选择的交叉路口,就业还是考研。当时正值秋招季,综合考虑了很多,最终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于是加入了求职大军。不畏浮云遮望眼选择加入中建三局是我多方考虑的结果。起初在阅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相关新闻,自豪惊叹“中国速度”的时候,两座医院的建设团队隶属的中建三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注意到该公司有在学校举办线下双选会,我投递了简历,在经历面试后获得了就业机会。如果有人在我就业之前问我,在清华上学给我带来了什么。我会诚恳地告诉他我的渺小和普通,因为在这个园子里,我真的见识到了太多太多优秀的人。我一度认为四年的清华生活给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经历,但仔细回想,这些经历又仿佛只是经历罢了,纵剖下来,我做的事情实在太过单薄。开局一张图这样的焦虑与不自信延续到了我初入职的生活中。初入公司的时候,也正好是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要做的工作不少,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清楚流程,不了解要求。怀着忐忑和懵懂,我在师父和领导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我的任务。不了解情况,就在每次开会时做会议纪要,倒逼自己去理解;分配了任务,就在领导审核后一轮又一轮地修改完善;有疑问就马上开口请教。入职后我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EPC项目,从设计方案到现场施工、从钢筋模板混凝土到幕墙园林精装修都需要统筹管理。岗前培训刚刚过去,我的师父就递给我一本厚厚的Revit操作手册,“学习一下,把项目图纸拿来练,试试能不能建个简单的模型”。我看着密密麻麻的操作说明,决定先在B站上看看入门视频打个基础。我饶有兴致地一边看视频一边实操,过了两天,领导突然问我的进度。我干得确实很起劲,但是时间未免有点太急了。我打了一股不知道哪里冒起来的鸡血,在错过了几回午饭之后,终于完成了结构建模的第一步——地下室模型,带着模型我激动地一路跑去汇报。我的模型封顶没多久,就收到了设计院提供的整套模型,建筑结构机电一应俱全,幕墙也是按设计实际建出来的。师父安慰我说,你在建模型的过程中为项目发现了不少图纸问题,当是审图了。其实我自己倒是真的乐在其中,拿来专业的模型对比许久,对自己短时间内赶出来的这么个成果反而更满意了。一轮又一轮地做设计汇报,一版又一版地查看各专业的图纸,坐久了就抄起安全帽区工地转一圈,看看钢筋绑扎、钢结构吊装、预埋安装。各种各样的工作将我的生活填满,日子像水一样流过。到了半年述职做PPT,我回望自己近半年做的工作,思考个人收获的时候,才发现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了。我发现我了解了从前没有接触过的专业知识,点亮了一颗小有枝叶的技能树,而给我带来更多成就感的是,我们的项目逐渐从PPT变成了图纸,在荒地扎下了桩基,到现在已经初具雏形。我意识到,这半年来的每一步,我都是踏踏实实走过的。我也逐渐意识到,过去我在清华度过的每分每秒,都是我成长的养分。曾经忙碌的学习生活让我在如今多线程处理任务时,能够做到忙而不乱;过去养成的学习习惯让我现在学习新技能时可以快速上手。一年时间,我从一名职业小白,成为了一名能够独立完成很多事情的、合格的员工,顺利地告别了我的学生时代。我会永远想念新水的晚铃、荷塘的月色,会记得紫荆书咖的通宵,足球队的训练时光。至于过去积累的那些焦躁和不安,我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勇气去面对、消化。我想我的未来,要像钢筋混凝土一样敦厚持重,起于基岩、伸向天空。书于2022年5月黄梓新,水利系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中建三局集团华南公司工作。更多精彩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多雷:休学、说唱、潮牌、音乐节张鹏翀: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清华八年武文博:迪士尼到开心麻花,工科与戏剧的浪漫交融李俊霖:我的大学没有寒暑假曹政:基层电网人的调度追风十二年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管弦:清华牛津联合国,可能之外,还有可能韩宗杭:从“梦之网”到“冬奥梦”,电力一线的梦想与坚守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孙昊德:枣刺和苹果左
2022年10月20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曹哲静:从清华到世界,跨学科探索的学术之路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我从2014年研究生入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园子里度过了硕士和博士时光。从踏入清华园至今,大概可以用以下三个阶段来形容。第一个阶段:体验中探索虽然清华主流的培养目标是治国之才、兴业之士、学术大师,但是却未对个体发展设限,给予了每一位学生充分探寻自我成长的机会。记得硕士早期,我除了修完专业课程和参与导师项目之外,觉得最有趣的是加入了研究生会国际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举办了iTalk,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被学校约稿,我有点意外,因为我的经历很普通,本科毕业就在一家国企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创业史,也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史,就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平凡故事。不过听了约稿的初衷,我想也许我的经历对同学们的就业会有些借鉴意义,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我的故事。2008年毕业之际在清华校园内的留影我是2004年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考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也就是现在的材料学院),七台河市最出名的是煤炭和短道速滑,可惜我不会滑冰,我家也没有煤矿。但即便如此,刚入清华大学那会,我依然自信心爆棚,因为初中以后尤其是高中一直自认为是学霸,从不觉得学习是件难事,可是进入清华以后我渐渐发现尽管自己很努力地去听课、上自习、写作业,最后考试的时候成绩也就维持在中等,只有那些不是主专业的课,成绩才可能在上游。你的身边到处是牛人,随随便便就考个满分。那时流行的课程顺口溜“随机过程随机过,量子力学量力学”真的是我学习的真实写照。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些抑郁。但是园子内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及时地挽救了我,我在各类学校举办的文体活动和各种社团组织的交流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也发现了很多乐趣,所以我渐渐接受了平凡的自己。大四的时候,同学们都在研究出国或考研,可我就想早点毕业,抓紧投入社会的怀抱。于是2008年8月,全国人民都兴高采烈地奔向北京观看奥运会时,我收拾行囊,离开了北京,回到我的家乡黑龙江,入职哈尔滨电气集团。聊到这,我想大家也许会问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哈尔滨工作呢?说来也是一种缘分,那一年是哈电集团第一次到清华大学招聘,我只是抱着听听看、凑热闹的态度去瞧瞧,没想到自己就被国之重器所吸引。哈电集团由“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是在原哈尔滨“三大动力厂”(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我国最早的发电设备研制基地,也是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创造了无数个共和国电力装备制造的第一。享有“中国发电设备摇篮”
2022年9月15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多雷:休学、说唱、潮牌、音乐节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这句话来源于现代教育体系之父威廉·冯·洪堡,也是我回顾我自踏入清华园以来的人生轨迹时最为贴切的总结。保持无限的好奇心尊重所有的可能性我至今还记得刚刚进入清华,在新雅书院做新生演讲时的那句话:“清华园很大,但这个大不在物理意义上,而在于无限的可能性。”
2022年6月21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武文博:迪士尼到开心麻花,工科与戏剧的浪漫交融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热爱戏剧表演的清华理工生离开园子已经九年,回首毕业后的这段时光,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是个不断寻找自我和回归本心的过程。作为一名热爱戏剧表演的清华理工男,对于职业方向的选择,我始终在探索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大学时期,我认为清华给到我们的一个很宝贵的财富,就是她营造的多元化发展氛围以及创造的无数个让学生发现和发挥自我价值的平台。无论是培育科研创新能力的SRT计划、“挑战杯”赛事,挖掘体育人才的“马约翰”杯,鼓励文艺文化素质培养的学生节活动,还是校内的几百个学生社团,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机会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对当时的我而言,学生艺术团话剧队和水利系学生会两个组织成为了奠定我职业发展观、启蒙职业理想的关键因素。话剧队让我感受到热爱产生的能量。自八九岁开始,我就对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赵本山的小品、周星驰的电影,每一部作品我都看过不下数十遍,每一句经典的台词都能倒背如流。进入清华的第一个月,我有幸加入了话剧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与自己兴趣相仿、志趣相投,又愿把戏剧视作生命一部分的朋友。大学的四年里,我们在话剧队接受了准专业级别的高强度训练,以每学期2-3部大戏的密度产出作品在校内外上演,参与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演出、主创《马兰花开》等重要剧目。毕业大戏,我作为男主角出演了《莫扎特之死》的青年萨列瑞一角。两个半小时在台上挥汗如雨,谢幕后累倒在聚光灯下的那一刻,让我体验到热爱能给一个人激发出的无穷力量。《莫扎特之死》剧照“创造正向情绪价值”学生会则让我明白了梦想带给团队的力量。当时作为学生会的文艺副主席,团队和我的首要任务就是顺利完成当年水利系学生节的组织策划工作。我还记得第一次开部门会议进行头脑风暴时,大家互相从完全陌生充满拘谨,到为了晚会的创意开始天马行空讨论到心潮澎湃,当会议最终确定了学生节的主题是“大航海时代”以后,我看到大家的眼中都充满了憧憬和兴奋。此后的几个月中,每个人都为了同一个梦想而不懈努力,当最后一台超出预期的晚会呈现在全系师生面前,我明白了一个足够美好的梦想能够给人和团队带来的改变。从园子毕业之后,我远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虽然依旧在读工科,但本科期间戏剧和文艺工作带给我的影响一直埋藏在心中,我开始把“创造正向情绪价值”当成自己选择职业方向时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因此硕士毕业以后,我选择了一份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兴趣方向做以结合的工作——在奥兰多迪士尼世界(Walt
2022年6月1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赵瑶瑶:从日本到美国,我又重回北京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毕业季的幸运儿——“工作找我”2016年末,拖延症的我还没开始博后申请,一个去日本的机会“从天而降”。由于博士导师在研究领域的有一定的影响力,北海道大学的一个中国教授主动联系我的导师咨询是否有可推荐的学生可以申请保健科学研究院的助理教授职位,刚好所需要的专业方向是我的研究领域,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交了应聘材料。起初并没有做好去日本的打算,本想着进入到面试阶段时再做最后的选择,结果很快就直接接收到了录用通知,与导师讨论过后觉得能够拿到海外教职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工作便这样定下来了。由于岗位要求3月1号之前入职,2月末我便来到了日本北海道,此时距离我1月初提交申请材料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这样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我匆匆来到了日本,在还没有拿到学位时就开始了我的工作。北海道大学附近冬季街景在“北大”的清华人北海道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地方,当地的人也都很友善,大大的缓解了我初来乍到的惶恐。北海道大学在日本的简称是“北大”,于是我变成了在“北大”的清华人。这里必须要提的是每当我介绍自己毕业于清华时,周围的人都会发出好厉害的感叹,在异国他乡使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我以母校为荣”这句话。日常的科研生活不是很繁忙,使我慢慢的有时间探索美食和美景,逐渐开始享受在日本的生活。除了在北海道游玩,也会飞到奈良去看小鹿,飞到东京去夜爬富士山。周末奈良喂小鹿拉回正题,感觉再不提科研,快被自己写成一篇游记了。由于自己所在的是保健科学研究院,所以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偏向应用,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不同的样品,创新性有限导致很难发表一些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文章。当然如果想要一直留在日本,这完全没有问题,我也并不是排斥这种研究,相反我觉得这些工作很有意义。不过,我并没有长期留在日本的打算,在日本我一直是一个游客的心态,享受这里的美景,感恩周围人提供的帮助,但又始终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因此,我不得不考虑之后回国找教职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发表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让自己有一定的竞争力。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寻找其他机会。在日本待了一年之后,我重启了毕业之前没来得及开始的博后申请,于是下定了决心申请。但是只联系了几个课题组时,接到了自己刚到日本第一年时申请的日本青年基金中了的通知,这动摇了我想要离开的决心。当时课题组的青年教师只有自己申请到了,觉得机会很难得,心里很想把这个课题完成,产生了在北海道大学把基金完成之后就直接回国的想法,再加上之前投的几个申请要么收到回信说没有职位,要么没有回信,所以我又放弃了申请博后的想法。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是一个没有坚定目标的人,很容易就改变自己之前的计划,之后的事更加验证了这一点。在自己放弃了博后申请后,为了之后几年在日本生活的更便利,我报了一个日语学习班,决心好好学日语。结果三个月之后,我收了一封之前申请博后的回复邮件,一个美国教授说他申到了新的项目,可以给我提供职位,问我是否还愿意加入他课题组。原本就不坚定的心又开始了新一轮纠结,由于内心还是很想去美国的大课题组感受一下,同时体验一下美国的生活,最后我选择了接受职位,选择去美国。再次出发虽然对北海道的生活很不舍,2019年我还是怀着憧憬的心情来到了美国——玉米地里的大学UIUC(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有意思的是美国与日本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地方,比如日本的商品都让人感觉小而精,美国则相反,东西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此外当地人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就实验室硬件条件上来看,个人感觉清华、北海道大学和UIUC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测试条件都可以满足;从实验室管理风格上看,同一个学校不同课题组也有很大的差异,感觉这并不是由地方的差异的决定的。在日常生活方面,与日本随处可见便利店不同,在美国需要开车到郊外的大超市进行日常用品的采购,自驾游也是旅行最重要的形式,我也开始享受这种自在的游玩方式。UIUC校园内风景到美国之后的前半年主要是学习一些仪器操作和实验技术,开展了一些课题相关的初步实验,当时的课题是一个需要三个课题组合作的项目,我的工作是最后的检测部分,这也就导致了如果前面材料制备遇到问题卡住了,我就会没有东西可测,很多时间都在等待。之后便想开展一些新的方向,还没开始的时候,新冠疫情出现了。实验室因为疫情关闭了三个月,组会变成了线上模式,实验室重新开放之后每个房间会严格控制人数。我所在的学校对新冠管控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学校开发了一种用唾液检测新冠病毒的技术,学校有十几个检测点,要求大家每周测两次,然后通过学校小程序上的“绿码”出入教学楼。之后国内的疫情逐渐好转,自己在美国的时间也将近两年,便萌生了回国的想法。加州一号公路附近海滩重回北京由于之前在北京待了九年,对北京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找教职的第一选择也是北京。关注了一些北京高校针对海外留学生的青年论坛,幸运的是我只参加了两个高校论坛就决定加入现在的学校,刚好现在的课题组想招一个我的研究方向的人,就这样我很快结束了找工作这个环节,不禁感叹自己在找工作方面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好运气。去年在完成了当时正在做的小工作后,我便回到了国内,隔离之后重新回到了北京。这里并没有分享很多科研相关的经历和感悟,因为与身边很多从清华走出的青年学者比起来,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学术上存在的差距,便不班门弄斧了。这里只是想分享我离开清华后的故事,虽然到现在我依然没有如愿发表几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但我却始终感谢我的每一次选择,使我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因为选择本就没有对错,生活就是一场体验。赵瑶瑶,20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17届博士毕业生,
2022年5月2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曹政:基层电网人的调度追风十二年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我叫曹政,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2011年硕士毕业时,在学校多年的教育熏陶下,回到GDP全国倒数第五的家乡,结合自己专业所长做建设,成为了我自然而然的选择。最终,我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将满12年。在这12年里,我的关键词只有2个:调度、风电。工作的前6年,我一直是电网的调度员,同时是调度员中的风电专工;工作的后6年至今,我在调度中心的新能源处工作,岗位是风电管理专责。调度:电网中的“隐形人”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用电量已于2011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现在用电量已经超过美国接近一倍。同时中国电网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近40年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停电事故的大型电网。中国电网之复杂,电网结构之坚强,已经冠绝全球。而维持这个复杂电网24小时不间断向前的驾驶员,就是电网调度。电网整体分为国-网-省-地-县五级调度,其中省调主要负责省域内发电和用电的实时平衡。由于用户的随机性较大,我们要一刻不停地调整发电,保证电网的实时秒级平衡。我们常说,电网目前采取的是“呼吸式服务”,电力作为一刻不能停的资源,已经像空气一样自然,却鲜有人了解在这背后电网人所做出的努力。电力调度很少直接接触用户,对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我们是不存在的“隐形人”。而一旦我们被推上前台,那就说明电网出现了较大的事故,比如2021年9月底,东北电网限了民用电,调度就被推到了“千夫所指”的位置。相较而言,做一个“隐形人”反而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作为一名调度员,每一个决策都要迅速而准确。在电网出现大型事故的时候,留给调度员的决策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很多事情是来不及层层汇报,让领导决策的,如果决策不及时果断,不敢承担风险,那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我们上学时反复分析的814美加大停电,在中国根本不会发生,因为在出现电网崩溃的苗头时,中国的调度有权力立即解列部分用户来保整体大电网安全,虽然事后要写各种分析调查报告,应对各种质询。在2021年9月底,这个艰难的选择东北的各级调度做了不止一次。而美国的调度没有这个权力,只能看着系统一步一步彻底崩溃。公众在质疑9月23日东北网调签发的拉闸限电预警单是否合理,他们不知道从2021年6月起,这样的预警单我们已经签发了差不多有40张,不过一直到真正出现拉闸事故,才将调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做出正确决策需要调度员将比交通图更复杂的电网,将近一人高的各种参数资料,深深铭刻在脑子里,形成肌肉记忆,清楚每一个风险点和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因此需要用至少两年的时间,由师傅带徒弟,通过无穷无尽的推演、测试、模拟事故处理,甚至有时要经过实际事故的洗礼,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调度员。同时由于不同省市的电网虽然底层逻辑相同,但具体情况各异。这使得每一个调度员都是极为珍贵、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新冠疫情发生后,调度员也因其不可替代性,成为了比医务人员更“稀罕”的存在。在任何一个城市出现疫情的任何苗头时,调度员就要开始封闭管理,隔绝于家庭和同事之外。他们永远是一个城市最早封闭最晚解封的那批人。当年在武汉,我的同班同学封闭了90天整。哈尔滨的同事,由于疫情经常反复,两年封闭了300天。今年的长春,作为调度的支援人员,在封闭57天后我正常解封了,而仍在调度值班的兄弟已经封闭了超过70天,解封仍然遥遥无期。“地球不停转,我们不放假”电网调度可以说是真正的“地球不停转,我们不放假”的职业。吉林省调倒班模式为“五班三倒”制,每班大概8小时。对个人来说,我的上班模式是第一天8点到16点,第二天白天休息,晚上23点上班到第三天凌晨8点下班,第三天基本要睡一天,第四天上午休息,下午16点上班到23点,第五天终于能正常休息一天,准备开启下一个循环。这个模式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全年无休,永动循环,个人的生物钟永远在倒时差。不论任何时候,我的最长休息时间就是32个小时,补觉的时间要计算在内,导致我虽然离老家只有150公里,但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值班六年,我几乎没有休过假,值过两个大年三十,四个初一,因为任意两天,我必须要上一个班。这些年也赶上过台风、地震、暴雨、冰灾,在大家为恶劣天气躲在家里埋怨的时候,对于我们调度来说就是又一个不眠夜。同事以前写过小品笑称:“我们的工作是‘5+2’、‘白+黑’,别人上班我休息,别人休息我上班,打麻将永远一缺三。”记得有一次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周五晚上9点半给我打电话,说在长春刚工作完,找我聚聚第二天早上飞走,我告诉他我11点要上班,只能下次。同学当时就不高兴了,说周五晚上,你不想见,编也要编一个好点的理由,我只好跟他解释了十多分钟。但是电网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调度工作的高强度性,使得电网只能采用这种倒班模式,来保障电网运行的“0失误”。在值班的6年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刚过完春节。当时由于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值班人员从16人缩减至12人,补员的人要求半年以后才能加入,导致5个班的调度平均只有2人。不巧的是,那时我突发阑尾炎,不得不做了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手术。做完手术后3天出院,由于没人值班,术后第5天就恢复上岗了。但由于那时体重太大,伤口出现了脂肪液化现象,迟迟不愈合。上班8小时坐下来,血水经常透过纱布蔓延到外裤上。加上我负责的风电调试项目进入关键攻坚阶段,白天经常还要来加班调试。我在单位备了厚厚几卷纱布,好几条睡裤,出了问题就赶紧换,这样坚持了将近一个月,伤口才彻底愈合。清华电机系毕业生从事电网调度并不少见。我们本科班30名同学,进入各省省调的有8人,至今仍有1人还在调度岗位上坚守。新能源路上的“追风者”2020年底,中央正式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再次被推到风口。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是从风电始,2015年开始转入光伏和风电并重,最近两年开始进入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的新时代。吉林省作为全国最早建设风电的省份之一,建设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的风电预测系统,第一个省级风电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后文简称风电AGC),也是全国最早开始风电弃电的省份之一。我入职的这12年来,有幸亲身参与了吉林省新能源管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全过程。2014-2015年,我作为调度的风电专工,主持了全国首套省级风电功率AGC的调试工作。在没有AGC的时候,调度只能不眠不休地盯着风电出力,由于“三公”调度的关系,当需要调整20万千瓦出力的时候,调度必须要给42座风场挨个打电话,每座风电场调整五千,而不能仅调整一两座风电场的出力。但往往一轮电话没打完,调整量已经变了。当时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AGC系统通过国网科技项目立项,由吉林电网公司委托清华大学电机系合作开发。我跟当时还在做博士后的王彬师兄搭档,一次次地迭代主站算法,一座一座风场子站去调试攻坚。由于风电的反调峰特性,每次调试都要“等风来”,大多数调试都要在夜间进行。当时我还在调度三班倒,上班时间基本变成了有风时候我就在岗,最长记录是连续在公司待了3天没出门。经过一年多调试,2015年吉林公司在全国率先实现了AGC系统的全覆盖。直到今天,AGC系统经过了多轮迭代,仍是吉林电网新能源运行管理的核心系统,不过覆盖的场站从42座变成了140座。2016年,此科技项目获得了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吉林电网公司获得的第一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有幸获得了署名。2017年4月,在调度值班将近6年后,我正式调入吉林省调新能源处,成为了一名风电专责,我的生活节奏终于与大多数人同步,也终于有了假期。在主持风电高穿改造、新能源涉网安全检查的时候,基本都持续一两个月很少回家。新能源场站普遍都在人迹罕至的区域,多数场站离最近的县城都有30分钟以上车程,场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成为了电网中的薄弱环节。在2017年首次开展新能源场站安全核查时,我们在现场检查出了两座光伏电站的保护错配并指导电站进行整改。如果这两座光伏电站发生故障,会直接导致电站所在县城整体停电,这次现场检查为电网安全和民生保障排除了重要的风险点。在新能源处工作的这6年,省调直调的140座新能源电站我实地跑了超过100座,成为了吉林电网调度对新能源电站情况最熟悉的人。我的电话也成了吉林省新能源场站的热线电话,每天咨询业务的场站络绎不绝。2015和2016年,吉林省新能源弃电率超过30%,是全国弃电率最高的省份。在我们电网人的多方努力下,十三五期间吉林省的新能源弃电率迅速降低,2019-2021年,弃电率都维持在了3%以内,新能源场站的运营情况和收益状况都大幅改观。我在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2022年5月11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徐志强:一名兵工骨干的修炼之路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徐志强,1990年出生,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09级本科、2013级硕士校友。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科技骨干,现为某重点预研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惯性器件的研发工作。知易行难:在实践中成长
2022年5月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刘嘉琛,2014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本科,2015年平级转系至清华大学法学院,同时修经济学双学位,2018年至2021年于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Juris
2022年4月18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管弦:清华牛津联合国,可能之外,还有可能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我很喜欢阅读的《单读》在十周年特辑的封面上写着简单有力的一句话:在宽阔的世界,做一个不狭隘的人。还记得那本特辑封面是黑底白字,简洁明了。自己对人生的构想和期待也一直是如此,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回想起来,从义无反顾地攻读哲学到如今在联合国机构担任国家项目官,人生已然在计划外,但读书时筑造和夯实的信念和理性,始终贯穿于工作生活中,内核坦然而坚定。一开始从未想过自己会走上如今在跋涉的道路,但一切变化都顺其自然地发生。高中时真切地热爱哲学,想做一辈子学问。在清华读书的时光是一段恣意汲取知识、享受理论带来的智识愉悦的时光。在“西方经典研读”课上,自己被政治哲学深深吸引,跟着书单慢慢啃大部头,我的好奇心逐渐从“什么是理想社会?”、“什么是好的政治?”开始转向“社会是怎样的?”、“政治与政策是怎样实践的?”、“缩小理想与现状的鸿沟如何可能?”对于这些问题,仅靠抽象的理论构建并不足以为自己解惑。抱着拓宽自己认知边界的想法,我申请了牛津大学,继续攻读了两个关于政治与社会政策的硕士,一个聚焦中国,另一个关注欧美世界。自己接触国际组织并不算早,直到读第二个硕士时才第一次尝试申请联合国机构的实习,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想走出书本,走出数据,直观体验现实世界里的社会政策如何制定、国际合作如何实现。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到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UNDESA)到国际劳工组织(ILO),从地方办公室到总部,我当过实习生和顾问,尝试各种工作任务:有自己相对熟练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政策研究,也有更具挑战性的会议组织协调和行政手续处理。工作中有宏大的理念,也有具体的人事。在不断的积累中,我悄然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一是不为自己设限,不要拘泥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停滞不前,碰到新的工作领域就张开怀抱用心学习;另一个是认识到没有所谓的“小”工作,看似“小”的工作,若认真扎实地做完,也会从中收获新的知识或技能,在日后的某个场合再次派上用场。联合国听起来似乎宏伟高大,但其中的工作——国际公约的制定、项目的落地、合作关系的确立、旗舰研究报告的出版都是通过无数日常工作筑成,其间包含着反复协商和耐心推进,时间单位多是以年起步,没有一蹴而就的圆满完工。行动大于宏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了解现实的复杂性,理解不同阶层的群体需求,对照、反思曾在书中读到的论点,这些都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内化的行为准则。在UNESCO巴黎总部呆了一年多之后,想要深入了解联合国工作是如何具体落地、如何影响成员国国家政策的愿望越发推动着自己。我很希望在埋首文书之外,扎扎实实地做一个项目,感受它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抱定这样的想法之后,我申请了ILO中国和蒙古局国家项目官的职位,并很幸运地拿到了offer。“推动社会正义,促进体面劳动。”作为约翰·罗尔斯的拥趸,自己一直对ILO的工作使命抱有强烈的认同感,希望自己能为减少社会不公平贡献微薄的力量。当得知我将负责ILO在中国开展的关于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的项目后,我从埃菲尔铁塔一路走去卢森堡公园,把内心所有的兴奋与期待消化,坐在咖啡馆里默写下乔伊斯的句子——
2022年4月7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韩宗杭:从“梦之网”到“冬奥梦”,电力一线的梦想与坚守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回顾投身能源业的心路历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韩宗杭,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工程硕士。201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7月参加工作。现就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缘起:点亮梦想之网
2022年3月31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双料特奖” 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马冬昕,2008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本科,2011年获得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当年一共5人获奖)。2012年开始硕博连读,2016年,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2022年入职清华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人生的A面与B面我人生的A面,显得非常顺利:2008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读本科,2011年获得本科生特等奖学金,2012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读直博,2016年获得研究生特等奖学金;2017年博士毕业之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22年初,入职清华大学化学系,担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然而,我人生的B面却并非如此。我人生的B面,曾经无数次出现情绪波动。大一新生入学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用被子蒙住头,默默流泪,因为思念家乡,因为水土不服,更因为焦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在系内新生党员座谈会上,大家一一讲述入学以来的所思所想,我也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周围同学有不少是国赛的金牌、银牌得主,而我只是省赛一等奖,保送生考试成绩仅比录取线高出0.5分,是名副其实地“擦线”进清华,不知道会不会赶不上大家呢?辅导员用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鼓励我,说:“只要你坚持努力,总会慢慢进步的,一年赶不上大家,就用两年、三年。”我半信半疑,但左思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说服自己,放平心态,将担忧转化为行动。平时早出晚归,尽量多去教室上自习,有学不懂的地方,就及时找老师、助教答疑。偶有闲暇,也会约上新认识的好友散步、聊天,或者参加各种社工、社团活动,积极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获得本科生特奖,保送硕博连读之后,我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我为自己之前取得的好成绩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我也因为听到周围“学习再好也没用,科研不一定能做好”的声音而心生惶恐。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大四下学期开始做毕设之后,我的学习状态陷入低谷:每天上完课,浮皮潦草地做一会儿实验,就早早地回到宿舍,窝在电脑前看电视剧、打游戏。回想当时,我看的,都是老掉牙的电视剧,毫无新意;玩的,都是电脑系统自带的“扫雷”“空当接龙”之类的游戏,极其无聊,然而,我还是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玩了两个多月,课题进展缓慢,人也显得萎靡不振。导师看出了我的异常,在一次组会之后,专门找我谈话。在得知我的担忧之后,导师对我说:“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好,说明你足够聪明和勤奋,基础知识也扎实,那么,你在科研上就是有潜力的。进入研究生阶段,除了聪明、勤奋之外,也要讲究方法:好好做实验的同时,还要多看文献,积极思考学术问题,就能做好科研。”在导师的鼓励下,我慢慢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循序渐进地提高做实验、看文献的时长和效率,终于渐入佳境,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有幸获得了研究生特奖。我人生的B面,曾经无数次想要中途放弃。我的博士课题是“可升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从科学意义来说,可以解决传统材料设计的瓶颈问题,实现对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从知识产权方面,则可突破别国掌握的核心专利限制,具有战略意义。导师告诉我,这个课题难度很大,之前几次让学生尝试,都无果而终;但是,这个课题真的很重要、很有趣,建议我试试。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导师的鼓励下,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先上网查了资料,看了文献,发现整个领域当时仅有一篇研究论文,5年前发表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上,之后再也没有类似的报道。这使我感到好奇:这么久的时间里,难道这一领域真的没有任何进展吗?于是,我给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写了一封邮件,询问后续如何。对方很快回信了,表示“这个课题确实很难”,但是,也不妨一试。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开始尝试:设计合成各种材料,提纯之后,再进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研究材料是否可升华……没想到,这一试,就是整整两年。我勤奋地工作着,失败的结果却写满了我的实验记录本。这使我感到挫败,逐渐认识到科研的不易与艰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看着周围同级的博士生同学一篇接着一篇地发论文,我有些坐不住了,寝食难安,就几次三番找导师,提出更换课题的想法。导师对我说:“你现在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不往下做,多可惜啊。你要不再坚持半年吧,如果到时候还是做不出来,咱们就换方向!”我半信半疑,但确实也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按照导师的建议,继续做了下去。终于,在尝试了7种材料体系之后,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之后的几年里,我合成了近百种新材料,制备了近千个有机发光器件,撰写了18本、近4000页的实验记录。它们摞在一起,像小山一样,详细记录了我的点滴努力,让我感到踏实和欣慰。博士毕业之后,我孤身一人,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组节奏快,工作忙,我每天早出晚归,上下班路上,常常一个行人也没有,只能看见流浪汉。他们有的缩在墙角酣睡,有的躺在排气口取暖。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无家之人始终形单影只,流浪如斯。我每每路过,就心生怜悯、感同身受。他们也许是无家可归,而我却是有家难回,这使我觉得伤感,孤独像乌云一般,笼罩在我的头顶。初来乍到的一个晚上,我在学校附近散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天暗了,起风了,还下起了鹅毛大雪。我在黑灯瞎火中迷了路,只能凭借大致的记忆,沿着每个方向走走看,就这样,长途跋涉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系馆。我又累又冷又饿,惊魂甫定,一进办公室,就忍不住哭起来。师兄师姐看见了,纷纷走过来安慰我,往我手里塞了各种零食,说:“吃点东西,心情就好了!”友谊和时间都是良药。在海外漂泊久了,我逐渐和师兄师姐熟悉起来,也习惯了这种孤独而忙碌的生活。合作导师要求严格,为了加快实验进度,我经常早晨5、6点钟就到实验室工作,有过抱怨,也有过委屈。倦了,就在心里赌咒发誓“做实验好累,我再也不做科研了!”然后,去体育馆跑个步,游个泳,释放一下压力;困了,就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小憩片刻,然后,喝一杯咖啡,或者吃一个冰淇淋,继续工作……在内心深处,我把对祖国、对清华、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都化作努力工作的动力。“早日学成归国”是那些年里,我最大的精神支柱。今年年初,我如愿回到祖国,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幸福,能和昔日尊敬的老师共事,在园子里教书育人,实在是三生有幸;又深感惶恐,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度过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面对全新的压力与挑战,焦虑扑面而来,我仍然磕磕绊绊地继续前行着。这就是我人生的B面。也许有人会说,在你眼中,“努力”二字,仿佛轻描淡写,还算是B面吗?我想说的是,努力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是每天都必须达到的境界。即使现在,我对大多数事物已经形成稳定、清晰的认知,还是会偶尔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出现情绪的波动或状态的起伏。焦虑、惶恐、沮丧、倦怠……这些困扰,我也经常体会,也为之苦恼。但是,那又如何?我们都是凡人,只要整体处于螺旋式上升的状态即可,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像钟表一样精准,像苦行僧一样生活。A面是鲜花与微笑,是荣誉与掌声。B面是眼泪与挣扎,同样是珍贵的心路历程。我记得自己合成的第一种发光材料,它在紫外灯的照射下,发出了美丽的光芒。那一刻,我与发光材料“一见钟情”,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科研之美、化学之美。我记得那些迎着朝阳走向系馆的清晨,那些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夜晚,那些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日子。历经艰难的岁月,才能产出学术成果,这使我愈发相信,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会有崎岖坎坷的山路,也会有意想不到的风景。A面是我,B面也是我。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而真实的我。因为,成长是连贯而起伏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一蹴而就。但与此同时,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如同一颗颗种子,默默地埋下伏笔、积蓄力量,有朝一日生根发芽,像花朵一样地绽放,成就生命的传奇。更多精彩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孙昊德:枣刺和苹果左
2022年3月24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书山有路,惟志惟勤研究生入学前,我就职于百度公司,担任高级客户经理。也是在百度,我了解到管理咨询行业,并决心把管理咨询作为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我清楚地意识到,管理咨询行业是为企业提供增效降本的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商业竞争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但是,管理咨询行业学历门槛很高,国内目标院校基本定位在清北复交。从懵懂的企业管理者,到专业的管理咨询分析师,这是一次似近实远的职业转型。如何快速实现这一跨越呢?我毅然辞职考研。长期的管理岗位历练,让我一直保持了高度的自律性和极强的执行力。经过49天的紧张备考,我以全国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入学之初,我担任了清华职协咨询俱乐部副主席,并相继获得芬兰驻华大使馆、麦肯锡咨询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实习机会。这些经历,为我之后的学习和创业积淀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芬兰驻华大使馆期间,我以助理商务官员身份深度参与大使馆筹备2019年中芬冬季运动年和2022年冬奥会,并负责冬季体育产业行业研究,在完成芬兰总统、教育与文化部部长和商务贸易促进局局长接待的同时,帮助协调了芬方政府和商务代表团与中方政府和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在麦肯锡公司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的工作包括:负责协助麦肯锡资深顾问帮助3家世界500强企业完成精益转型和数字化战略;协助与博世、达索、西门子、微软合作完成模拟数字化工厂建设;参与搭建麦肯锡工业数字化培训体系;负责进行行业调研、数字化营销等市场工作;负责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规划数字化绩效管理系统用户界面设计工作。一年多的实习,让我接触到了管理咨询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方法和结构化思维模式。但更幸运的是,在麦肯锡公司实习期间,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他们来自清华、斯坦福、麦肯锡、高盛等知名组织,面对物联网行业的广阔市场前景,我勇敢地走上了创业之路。2018年12月14日,我与合伙人一起创立了阿尔法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跬步千里,厚积薄发我在公司中主要负责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和营销策略实施、项目融资和对外关系、企业品牌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公司成立之初,凭借创业团队优异表现,我向清华大学争取到了无偿不占股权的种子基金支持,并通过路演评选进一步获得了启迪之星股权投资。2020年6月8日,阿尔法智联落地浙江省嵊州市,总投资3亿元,满产后年产值6亿元。目前,公司已完成多轮战略融资,并与清华大学、启迪之星、中船重工、TCL照明、中国信通院、和利时公司、长城科技集团、中国电信、德国Vosla、美国Bambu公司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成立两年多以来,在学校的支持下,先后获得20多项荣誉与奖励,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清华大学创业大赛总决赛路演现场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当然,我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时刻充满着艰难险阻。每次失意的时候,回到清华园都能重新给我力量让我继续勇往直前。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在疫情期间,公司一直没有融到资,但是每天都有人员工资、房租、研发投入的支出,资金链断裂了5个月时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也面临着就业和创业的艰难抉择。最失意的时候来到学校1911荷塘月色咖啡厅,点了一杯拿铁坐下,有一些不知所措,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我还没有打开看到书的名字,似乎就释怀了,那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不完满才是人生》,里面有一部分讲述了他将近90的时候对人生很多问题的思考,其中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价值,季老说“单独看每一个人其实价值是微乎其微的,但放在历史长河中又是那么不可或缺,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后来没有看完我想继续借阅,咖啡厅的小哥将这本书送给了我。拿着这本书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似乎获得了某种力量。后来我从成长性、价值性、反馈性、持续性四个维度综合评估,毅然决然还是选择了继续创业。在清华1911咖啡厅留影创新务实,追求卓越我相信,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传统制造企业创新将不再局限于常规路径的业内技术进步,而是要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制造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逐步打破传统创新专业壁垒和路径依赖,最终形成数字科技驱动的新型创新范式。而我作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校园创业代表,将继续肩负科技创新赋能传统制造业的使命,发扬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牢记“社会情怀、科学精神”的院训,秉承“创新务实、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帮助传统的制造业节能减排、增效降本,同时借助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经验,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之间的差距,持续为祖国发展贡献创新力量。入选2020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曹绪尧,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硕士,现担任G20青年企业家联盟常务委员、清华大学《探臻科技评论》顾问委员、清华大学“启•创”计划创业导师、清华青年CEO俱乐部理事。先后入选APEC未来之声创变者、2020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2020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中国财经峰会2021年最佳青年榜样。更多精彩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孙昊德:枣刺和苹果左
2021年12月20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有益于国与群”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我看来,这样的庆典也为今年高校的毕业季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红色印记。2017年2月27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计划。2018年,清华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党的建设专业(方向),我也因此有幸成为咱们学校第一批党的建设方向博士生。来到清华园,我被学校浓郁的家国情怀和集体氛围所感染,在学校“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就业引导下,我也一直在思考究竟如何既能立足我的专业优势、发挥学术专长,又能“有益于国与群”,实实在在地投身国家重点单位、最大限度地服务公共部门。我的具体研究领域就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在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完备的党校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特色和独特优势之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建立起覆盖广泛、组织完备的党校体系。注重发挥党校在全党工作中的作用,也被诸多国际上的学者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武器”。我们党作为集中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格外重要,在现如今的国内外大背景中更是如此;而要形成统一、团结、一致的局面,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和渠道就是通过作为“红色殿堂、理论高地、干部摇篮”的党校体系对各级党的干部进行系统化教育、集中化培训,不断提高党的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不断提升党的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进而才能使全党保持步调一致。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党校是公共性与专业性的结合,横跨学术与政治两端,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对于全国所有一线公共部门的辐射性。所有一线的干部,“热运行”中的“冷思考”和“急行军”中的“踱方步”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也因而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所有一线公共部门的问题与举措、困难和创新。前往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希望能够用学术讲政治,讲清讲透理论思考中与实践探索中的焦点、堵点、痛点、难点,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服务基层公共部门。百年大党“再赶考”,迈向下一个百年,需要一批投身党的理论创新工作和干部培训事业的年轻人,我决定成为其中的一员。“结硬寨,打呆仗”“党校不是世外桃源,党校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听到的、看到的问题很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党校汇聚。”习近平总书记曾担任过多年的中央党校校长,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针见血。这也成为我下定决心前往中央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后在校理论学习和研究锻炼上的鞭策。于是,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就聚焦到了我所关注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类型学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中国本土民主形态和政党制度的话语建构。当前,国内对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崛起”的巨大成就和巨大变革之间正相关性的阐释仍然不够充分,在此基础上本土民主形态和政党制度的话语权仍处于相对弱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在曾经的“学步阶段”中一直受惑于西方话语霸权的思维惯性,难以逃离“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中找到原因,但也确实反映出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在理论自觉和制度自信方面的“势差”,常常不自主地使用西方所谓的理论试图嵌套和解释中国的实际,而这反过来又不仅限制着“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还可能对中国道路发展的实际进程产生不利影响。系统性地反思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政党研究在议题的框定、相关概念以及研究范式的使用、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西方化”倾向,彻底摒除“历史终结”的所谓政治正确教条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实现将政治发展普遍规律从单一的西方形式中解放出来的认识论革命,才能真正实现话语自立、学术自觉和理论自信。为此,我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相关经典文献,跟随学科方向的导师们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还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公派前往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去深入了解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话语视角与话语现状。在校期间,我几乎做到了雷打不动,每天都能保证在图书馆近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周末乃至毕业季都仍然如此。现如今有时伏案久了,我还经常会恍然自己似乎仍坐在李文正那个能闻到陈年书籍淡淡纸张气味和抬头就能看见湛蓝西操的座位上。除了在学术研究上以“结硬寨,打呆仗”来要求自己,我想,党校教员的工作其实与清华大学传统的辅导员工作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都是在做思想“熔炉工”的工作,都要解决“思想上的疙瘩”。在校期间,我也以同样的态度积极继承学校“又红又专”的“双肩挑”传统,积极参与到清华大学思政育人的社会工作中去。从积极参与学校博士生讲师团的工作,到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团总支,再到担任学校“林枫计划”(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计划)的辅导员,在不同的社工岗位上,我不断摸索尝试,希望找寻一条能够让思想政治工作“如盐在水”,而不是推向反面的“如鲠在喉”的方法,找寻一条能够更好地让正向、正面、正气的思想入脑、入心、入行的方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2019年春季学期年度总结会合影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为什么选择学医?“为什么选择学医?”高考填报志愿之后,很多家人、朋友、同学都问了我这个问题。“工作会不会太辛苦?是不是有很多需要记忆背诵的东西?”这是他们问我的问题,也是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我的家庭里此前并没有医务工作者,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人都身体健康所以也很少和医院打交道,因此在高中之前我好像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医生。那时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和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有一年暑假在家里看了一部医学主题的电视剧《无限生机》(类似中国版的《急诊室的故事》),才算是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了一些认识,觉得医生能够挽救生命,是特别神圣而伟大的职业。临床实习及技能训练(拍摄于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6月)高中之后,我逐渐对于化学、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上我很喜欢学习知识、传播并分享知识的过程(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的学科),因此萌生了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想法。并且在高中时自己和家人的几次就医经历之后,才慢慢对于医生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到清华招生宣传资料上对于医学实验班“3+2+3”培养模式的介绍,以及“医师科学家”培养理念的描述,突然就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认定了自己会选择清华医学,并最后成为一名医生。虽然当时觉得是有些冲动的想法,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的铺垫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之前最想读的化工专业当年没有在上海招生,可能也是注定的?)清华大学2013级医学实验班
2021年11月3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兵团精神的熏陶我叫地尼亚尔,出生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的县级城市——博乐市,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所在地。第五师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六军十六师,这支部队曾参加过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和延安大生产运动,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之师。后来,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秉持建成下一个南泥湾的精神,十六师将主要力量投入生产建设之中,融入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建设新疆。有趣的是,我和兵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的幼儿园是第五师幼儿园,小学也是第五师小学,初中还是第五师中学,甚至高中(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也是由率部队解放新疆的王震将军建立的,我从小深受兵团精神的熏陶,把建设新疆作为自己的使命。
2021年10月25日
其他

一对一职业咨询|第六周(10月18日-10月22日)咨询时间预告

为解决广大同学的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30余位咨询师为同学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咨询。#一对一咨询|职业困惑,这里解决!为方便同学们一站式了解咨询师资源,自本周起,每周三本公众号将为大家整理发布下一周咨询时间表,请同学们保持关注哦~周一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生就业专项行动——追梦行动启动!

如何判断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行业?相比于研究生,本科生是否缺乏就业竞争力?本科生择业该怎样考虑“情怀”与“面包”?……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多重影响促使这些就业困惑猝不及防地出现在许多2022届本科毕业生面前为了更好响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本科生就业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重磅推出本科生就业专项行动——追梦行动“追梦”之名取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以此鼓励拟就业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们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追梦行动通过为2022届本科生量身定制针对性职业辅导资源,拓宽本科生就业渠道、丰富本科生就业机会,面向本科生整合就业信息、一人一策落实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助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应对挑战,争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1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校党委副书记过勇与2022届本科毕业生代表共话就业与发展

10月13日,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以下简称“职业发展中心”)举办第四期本科毕业生求职午餐会,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出席。过勇与26位2022届本科毕业生共进午餐,围绕“本科生的就业力”主题,畅叙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本次午餐会由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张超主持。午餐会现场在午餐会上,26位同学依次交流了各自的毕业打算、就业进程和求职困惑等问题。针对大家集中关心的就业问题,职业发展中心各位教师从就业政策、公共部门求职与发展、本科毕业生就业机会渠道、职业决策方法与辅导资源等角度做了现场解答,鼓励同学们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用行动消除焦虑。过勇老师与本科生交流过勇在交流中表达了对在座同学的问候与关心,并就同学们如何更好做好就业准备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坚定信心。同学们要站在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到清华本科毕业生的独特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素质,走出迷茫犹豫的情绪,树立信心,明确目标。从思想上振奋精神,从行动上积极求职,抓住秋季校园招聘的诸多机会。二是要分析政策。过勇分享了近些年本科毕业就业的青年校友发展案例,鼓励同学们结合国际形势、学校政策、个人能力、行业需求等综合因素,分析自己的比较优势,选好最适合自己进入的行业,科学规划未来发展路径。三是要提升能力。过勇指出同学个人应当加强提升简历、面试等求职技能,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过勇最后表示:学生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生是学校最大的骄傲,学校对同学们充满信心。涉及学生的事情无小事,学校将出台本科生就业专项行动计划,精细化推进本科生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学校还将出台和加强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本科生就业,并加强向重点用人单位推荐本科毕业生。过勇希望在座同学将学校的理念、政策和支持传回院系、传给身边更多的同学,学校将竭力支持和推动本科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午餐会最后,张超介绍了2022届本科生就业专项行动“追梦行动”。在座本科毕业生将自己的职业愿景写在书签上,系在了一棵幸福树上,寓意勇往直前,梦想成真,并以此见证“追梦行动”正式启动。挂满同学们职业心愿的幸福树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形势对我校2022届本科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提前做好2022届本科生就业工作,在学校领导下,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启动本科生就业专项行动——“追梦行动”。“追梦”之名取自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以此鼓励拟就业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们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追梦行动通过为2022届本科生量身定制针对性职业辅导资源,拓展本科生就业渠道、丰富本科生就业机会,面向本科生整合就业信息、一人一策落实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助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应对挑战,争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更需要的地方。编辑|刘路正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职业辅导一览|第五周(10月11日-10月17日)职业辅导活动预告

每周一本公众号都将推出“职业辅导一览”为你梳理职业发展中心本周活动!带你直击最新职业生涯辅导资源!教你科学规划每周职业探索内容!请同学们保持关注哦~第五周活动预告10.11-10.1701求职午餐会活动简介“求职午餐会”系列活动由职业发展中心举办,邀请中心老师和企业嘉宾,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解答同学们的求职困惑。活动主题过勇老师开放交流时间&本科生求职午餐会活动信息2021年10月13日(周三)
2021年10月11日
其他

IO微沙龙|许雅澜:联合国项目事务厅工作分享

清华大学学生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将定期整理国际组织相关实习、工作信息,请同学们保持关注!你听说过联合国项目事务厅吗?你想了解联合国志愿者的工作体验吗?快来参加本期国协微沙龙吧!微沙龙栏目介绍TsinghuaIO将在本学期继续为大家推出“IO微沙龙”系列活动。我们将为大家邀请更多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同学、校友及相关人士,参与国际会议、论坛的青年代表,以及对跨文化沟通交流方面有深刻体会的留学生,期望能通过更精品、更贴近、更深入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大家对于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认知和了解,帮助大家提升全球胜任力。本期嘉宾许雅澜,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2018级硕士生,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专业,研究方向为水处理。曾在联合国人居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实习,现作为联合国志愿者服务于联合国项目事务厅。【活动信息】活动时间:10月11日(周一)19:00-20:00活动地点:职业发展中心三层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报名|过勇老师开放交流时间&本科生求职午餐会

回顾本学期,职业发展中心已成功举办三期针对本科生的求职午餐会活动!在之前的活动中,中心老师和企业嘉宾共同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大到职业生涯规划,小到简历撰写技巧的诸多问题。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往期求职午餐会上同学们总会提出一个问题:本科生就业力真的不如研究生吗?就这个问题,职业发展中心本周将专门举办一期专题午餐会,并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老师来为同学们现场答疑解惑!事不宜迟,快来报名吧~特邀嘉宾过勇,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招募对象限清华大学毕业年级本科生。本期主题本科生就业力真的不如研究生吗?时间2021年10月13日(周三)中午12点30分地点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2021年10月10日
其他

求职午餐会•回顾|不读研的本科生有什么选择?

回顾9月23日、24日中午,两期求职午餐会在职业发展中心昆山厅举行。同学们就“不读研的我还有什么选择?”展开讨论,提出了在大四保研阶段所面临的困惑,职业发展中心特意邀请到万科集团北方区人力总监许昊、彭凌老师、何雪冰老师、关晓壮老师为同学们答疑解难,提供指导。午餐会现场重点问题解答●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起于周末支教突然有个机会让我回忆总结大学生活与支教经历,不知如何下笔,当万千思绪迎上心头时,只化为两个词——感恩与坚持!作为从高原走出来的我,面对大城市的好奇与不适已经在入学一年后得到稀释,并通过园子里的各种校园活动与社工重塑我在学习方面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的自信,从中不仅收获服务同学的成就感,也锻炼了组织沟通、公文写作等能力,并逐渐成长为一位可以在社工方面独当一面的辅导员。在学习与社工之余,我出于想要结识新朋友并且出校散散心的想法,于大二学期中报名了一次周末支教活动,没想到那次支教经历会改变我的大学时光乃至影响我的就业选择。在前往河南安阳滑县支教的火车上,我不仅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热爱支教公益事业的同学,还听他们说起支教做公益的经历,让我明白原来除了捐钱捐物以外还有很多途径做公益活动可以回报社会。后来为期两天在滑县一所小学的支教时,虽然我只为四个班上了四节历史课,但是一群对清华的大姐姐大哥哥异常好奇的小朋友,对我天然的崇拜与毫无顾忌的信任让我发现原来自己对于某些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所以我觉得不能辜负这一双双可爱无邪的大眼睛们流露出对自己的珍视。在返校的火车上,带着同来时完全不同的心态思考着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在校期间实现一点点价值的事情了——支教。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行业前线的一对一咨询!清华校友导师计划(职业指导)来啦!

又是一度求职季,你了解哪个行业最适合自己吗?各行各业中真实的生活、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不同岗位对应届生的能力、素质的要求有何差异?作为清华人,你并不孤单。你有着千千万万优秀的师兄师姐,他们也曾受困于你的烦恼,经历过你的困惑。而今,这些优秀的校友们已成长为行业栋梁,求索在各行各业的前沿!如果你担心真实的行业与象牙塔内的窥探千差万别,渴望有人能带你直面真实的职场世界,眺望行业发展趋势,洞察关于成长氛围、岗位用人的一线信息,就由校友导师带给你最专业的行业咨询和最真挚的悉心指导,助力你的新征程扬帆起航!“校友导师计划”正式启动!如果你正被以上问题困扰,那快来职业发展中心预约校友导师一对一咨询吧!今年,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校友总会,推出“清华校友导师计划(职业指导)”!深耕各行各业的师兄师姐一对一辅导,深度聚焦清华学子独有的职业发展之路,帮助你深入了解行业一线现状,生涯规划先人一步!#Part
2021年10月7日
其他

一对一职业咨询|第五周(10月11日-10月15日)咨询时间预告

为解决广大同学的职业生涯发展困惑,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30余位咨询师为同学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咨询。#一对一咨询|职业困惑,这里解决!为方便同学们一站式了解咨询师资源,每周三本公众号将为大家整理发布下一周咨询时间表,请同学们保持关注哦~周一
2021年10月6日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

编者按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家乡的记忆在触动我的选择我的家乡湖南有两大特点为全国人民所知,一是红色之源和革命之始;二是娱乐业和潮流文化的聚集地,例如湖南卫视。我在洞庭湖边上长大,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则是那一望无际的八百里洞庭,那里有捞不尽的鱼虾和割不完的稻子。即使我后来一直在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求学和生活,那印在心底的记忆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但最新的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湖南的人口外流较为严重,这让我产生了想要为家乡效力或者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想法和冲动,特别是习总书记2020年9月份在湖南考察时提出了“三高四新”建设的新要求,这直接使得我认为此时回乡创业干事义不容辞。部队的经历在鼓励我的选择我曾是一名消防战士,服役于上海消防部队。在基层服役的两年,一次次出生入死任务的完成让我与基层工作之间产生了深厚的羁绊。例如,有一次,我部接到报警,辖区某个化工厂内停驻的一辆危险物品槽罐车发生了泄漏,需要全车出动进行处置,但到达现场后发现泄露已经导致车身开始着火且火势越来越大,空气也被烧的开始扭曲起来,况且周围全是氢气罐和油罐,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我当时还是一个新兵,之前从未见过那种场面,而我旁边经验最丰富的老兵看到此情景也变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当指挥下达命令后,我和一个同批战友抬着一门消防水炮义无反顾地就往里冲,然而冲进去之后才发现,我们不仅是第一个冲进来的,旁边竟然还有一辆起火的槽罐车!只不过被建筑物所挡住并没被侦察到,我当时已经完全绝望了,这时一只大手一把拍住我,是一个刚下连的排长,他冲我大吼道:“新兵蛋子,快撤啊,你不要命了!”我随即撤出危险区域。可以说,那是我第一次直面对火焰和死亡的恐惧,但我也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消防员的无上荣光,因为我的队长带着班长,班长带着我,而我和我的战友一起,我们始终共同进退。任务现场(来自曾经战友的提供)还有一次,长江下游某港口的一艘满载货物的重吨货船发生火灾,我们中队接到命令需要到货船上处置火情,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货船上的情况,不知道会不会有倾覆和爆炸的危险,但我们很远就看到了货船上冒出的浓浓黑烟,当海警同志把我们送到船下时,一个参谋告诉我们只能通过简易的绳索梯爬到船上去,班长问道:“许胖子,你会游泳么,你能行不?”
2021年9月28日